9大疼痛區域 × 68條肌筋膜激痛點 × 10步驟徒手按摩按圖索驥找痛點,對症按壓秒舒緩,快速恢復自在活動! ◎健身舉重兩天過後,你是否也覺得肩膀莫名痠痛,無法輕易穿脫上衣? ◎週末外出採買,兩手提重物一路拎回家,隔天手腕痛到無法活動? ◎上班窩在電腦前、通勤低頭滑手機,抬頭只覺肩膀卡卡,頸部還會發出聲響? ◎出國旅遊每天走兩萬步,第二天下床瞬間兩腿發軟、腳掌痛到無法踩地? 更令人困擾的是,上述疼痛往往經久不癒,教人坐立難安; 無論你經歷的是痠、硬、脹、麻、腫、痛,都將影響日常作息。 實際上,慢性肌肉疼痛的終極解答,得從肌筋膜激痛點找! ★何謂激痛點?為何治痛得從這裡下手? 人體的肌肉系統由大約200多對肌群組成, 能幫助我們維持姿勢、容納器官,並透過各式肌肉活動維持體溫。 若將肌群放大來看,可發現其為一束束平行排列的肌肉纖維; 當肌肉拉傷或受創時,便可能導致其中一束或多束受限, 形成所謂緊束帶(taut band);激痛點(trigger point)則潛藏其中。 這些潛藏在肌肉中的結節,會造成疼痛、無力、動作受限等, 且激痛點最狡猾之處,在於它可能距離產生疼痛的肌群很遠,難以對症下藥。 更棘手的是,一旦某條肌肉出現激痛點,且未能減輕或消除,便會引發雪球效應 ——當一條肌肉無力時,另一條肌肉會為了代償而被拉傷, 進而發展出新的激痛點,並在肌筋膜的連結之下,產生全身性的連鎖疼痛! ★暢銷全美20年治痛經典,全新中譯本 《肌筋膜激痛點自我照護手冊》初版於2005年,甫上市便暢銷全美; 廣受物理治療(physical therapy)和自我照護(self-care)領域的專業人士推崇。 如今20年已過,依舊熱度不減,儼然成為業界經典,並推出全新中譯本。 本書作者唐娜.芬南多(Donna Finando)為美國知名徒手按摩專家, 身兼持照針灸師(Licensed Acupuncturist, L.Ac.), 以及持照按摩治療師(Licensed Massage Therapist, L.M.T.)兩項專業身分。 唐娜在這本經典著作中,提供了治療慢性疼痛和預防肌肉受傷的方法。 她首先說明如何辨認9大區域的肌肉緊繃,包括: 1.頭部及顏面 2.頸部及上背部 3.肩膀 4.手肘、手臂及手部 5.軀幹 6.下背部、臀部、髖部及大腿 7.鼠蹊部及大腿內側 8.大腿及膝蓋 9.小腿、腳踝及足部 全書以詳細的透視解剖圖解,清晰呈現68條肌筋膜中的激痛點位置, 並透過淺顯易懂的文字,描述每條肌肉中的激痛點有哪些特性, 以及容易誘發激痛點的動作及姿勢,並提供自我照護的治痛對策, 包括:徒手按壓、對應伸展、濕熱療法及冰敷等要點,解痠止痛更有效率。 ★慢性疼痛這樣解:按圖索驥找痛點,對症按壓秒舒緩 本書作者唐娜.芬南多,進一步將肌筋膜激痛點細分為三種類型: 1.潛伏性激痛點(latent trigger point): 即潛藏於肌肉中的激痛點,大部分人都有,無法直接去除且持續數年。 主要肇因於姿勢不良、拉傷、過度使用、過度負荷、慢性疾病或週期性情緒不穩; 若未能針對激痛點進行處理,疼痛便會不斷復發。 2.主動性激痛點(active trigger point): 肌肉過度使用或過度負荷,都會使潛伏性激痛點成為主動性激痛點, 且每條肌肉皆有其可預期的轉移痛模式(predictable referred pain pattern)。 例如,上斜方肌裡的潛伏性激痛點被活化後,將使人感受到深層的痛感; 且痛感可能往上移到耳後的顱骨處;最後繞過耳朵,來到太陽穴的位置。 由此可知,引發疼痛的激痛點,不見得會正好出現在該條肌肉中。 3.衛星激痛點(satellite trigger point): 當某條肌肉因其他主動性激痛點而產生疼痛時, 該肌肉本身也可能出現新的激痛點,此即衛星激痛點。 當主動性激痛點得到治療後,衛星激痛點的疼痛也會跟著減輕或消失。 而在激痛點的舒緩與治療方面,最常見的便是徒手按摩。 首先,參照書中列出的疼痛模式,確認痛感究竟源自哪條(或數條)肌肉, 再以指尖摸索,將緊繃的緊束帶定位出來;搭配各肌肉的透視解剖圖解, 按圖索驥地找出激痛點的正確位置,並以手指持續按壓20~30秒。 在這之後,原本顯著的壓痛感將開始減輕;揮之不去的緊繃感亦跟著消失; 連續按摩肌肉數次,你會發現患處疼痛得到舒緩,也不再覺得發軟無力。 最有感的肌筋膜激痛點自我照護,精準按壓、即刻解痛, 舒緩全身痠、硬、脹、麻、腫、痛,快速恢復自在活動!本書特色◎暢銷全美經典治痛巨作,全新中譯、專業審訂,20週年紀念版!◎物理治療和按摩治療師臨床實用專書,亦可提供一般大眾作為自我照護手冊◎完整收錄9大疼痛區域、68條肌筋膜激痛點、10步驟徒手按摩,即刻解痛最有感◎詳盡說明特定肌肉內的激痛點位置、按壓和伸展步驟,輔以透視解剖圖解,精確到位!
本書簡介健身巨巨都在練!10大經典鍛鍊 × 6項複合重訓 × 26種輔助訓練老派訓練的全新應用!訓練期更短、增肌更有感! ►縱橫肌力與健身界50年,老派舉重者的經典鍛鍊法,全面系統化! ►10大超負荷系統經典鍛鍊 × 6項全身性複合式重訓動作 × 26種增肌輔助訓練 ►針對不同需求,安排個人化課表、專項訓練,找出最適節奏、更快達成目標! ►超值收錄「肌力標準判定表」:臥推、深蹲及硬舉、槓鈴肩推,正確施力、有效增肌! 最初,重量訓練曾經非常單純 ——人們只需專注於「盡可能地舉起大型負重」即可。 然而,隨著時代演進,現代重訓方法可謂五花八門, 每位重訓者都想知道,究竟該怎麼選,才能快速增肌且風險最低? 與其盲從跟隨、重複試錯,不如聽聽老派舉重者怎麼說。 早在1920~1970年代,由於資訊流通尚不發達,諸如: 保羅.安德森(Paul Anderson,1956年墨爾本奧運超重量級舉重金牌得主)、 鮑伯.皮普爾斯(Bob Peoples,硬舉先生[Mr. Deadlift])、 安東尼.迪提洛(Anthony Ditillo,力量訓練哲學家)、 哈利.帕斯柯爾(Harry Paschall,老派重訓之父),以及 鮑伯.霍夫曼(Bob Hoffman,美國舉重之父)等眾多重訓先驅, 他們用以確認某個做法有沒有效的唯一途徑,便是親自嘗試。 本書兩位作者克里斯提安.迪包鐸與湯姆.謝帕德皆為現役肌力暨體能專職教練, 兩人將前輩們親身體驗並認證的10大經典鍛鍊法, 整合為超負荷系統重訓(the overload system training)。 除了詳細說明其背後的科學原理之外,更提供適用於現代情境的實際做法。 跟著一起練,便能縮短訓練期、增肌更有感! ★何謂超負荷?為何有助提升肌力與肌肉量? 根據1888年發表的「阿恩特—舒爾茲定律」(Principle of Arndt and Schultz), 重訓時給予身體足夠刺激,便能誘發適應性反應(adaptive response)並提升體能。 然而,一旦超過身體所能承受的最大耐受度(maximum tolerance), 體能狀況就會惡化,運動傷害風險也會跟著攀升。 為此,我們必須提供「介於體能臨界值與最大耐受度之間」的刺激, 意即以超負荷為原則進行訓練。此舉能使身體產生足夠的代謝壓力, 並大量徵召肌肉纖維參與其中;操作時將感受肌肉腫脹、充血或發燙, 後續更會在逐步恢復的過程中出現過度補償(overcompensation), 此即提升肌力並增加肌肉量的關鍵因素。 本書完整收錄10大超負荷經典鍛鍊法,並將之串聯成可依循的系統化訓練: 1.漸進活動範圍(Progressive Range of Motion) 2.大重量的短行程(Heavy Partials) 3.功能性等長訓練(Functional Isometrics) 4.離心超負荷(Eccentric Overloads) 5.從全放位置開始的動作(Dead-Start Lifts) 6.負重伸展(Loaded Stretching) 7.團組(Clusters) 8.超高次數(Very High Repetitions) 9.負重行走(Loaded Carries) 10.專項訓練(Specialized Training) 上述鍛鍊法除了能為神經系統提供強烈刺激、協助人體以最快的速度增強肌力之外, 亦能抑制肌肉的保護機制(即高爾基腱器[GTO]),藉此徹底發揮潛能。 ★實作!超負荷系統全身性複合式重訓與輔助訓練: 而在超負荷系統重訓的實作上, 全書以6項全身性複合式重訓動作為基礎,涵蓋26種相關輔助訓練,包括: 1.硬舉(Deadlift):羅馬尼亞硬舉、坐姿早安運動、飄浮硬舉等。 2.深蹲(Squat):前抱式深蹲、(腳跟墊高的)頸前深蹲等。 3.槓鈴肩推(Military Press):借力推舉、高跪姿過頂肩推、Z肩推等。 4.臥推(Bench Press):地面臥推、雙槓撐體、史波多臥推(Spoto press)等。 5.槓鈴地板划船(Pendlay Row):硬舉划船、作弊槓鈴地板划船等。 6.爆發力拉(Explosive Pulls):依據上拉高度、開始位置及握距產生不同的變化形。 此外,本書亦針對各式需求, 提供個人化課表,涵蓋訓練分段、負重方案等,找出最適節奏、更快達成目標。 書末超值附贈「肌力標準判定表」,重新檢視力量輸出,助你正確施力、有效增肌! 老派訓練的全新應用! 最完整的超負荷系統重訓,就讀這本!本書特色◎縱橫肌力與健身界50年,老派舉重者的經典鍛鍊法,全面系統化!◎10大超負荷系統經典鍛鍊 × 6項全身性複合式重訓動作 × 26種增肌輔助訓練◎針對不同需求,精準安排個人化課表、專項訓練,找出最適節奏、更快達成目標!◎超值收錄「肌力標準判定表」:臥推、深蹲及硬舉、槓鈴肩推,正確施力、有效增肌!
本書簡介健身巨巨都在練!10大經典鍛鍊 × 6項複合重訓 × 26種輔助訓練老派訓練的全新應用!訓練期更短、增肌更有感! ►縱橫肌力與健身界50年,老派舉重者的經典鍛鍊法,全面系統化! ►10大超負荷系統經典鍛鍊 × 6項全身性複合式重訓動作 × 26種增肌輔助訓練 ►針對不同需求,安排個人化課表、專項訓練,找出最適節奏、更快達成目標! ►超值收錄「肌力標準判定表」:臥推、深蹲及硬舉、槓鈴肩推,正確施力、有效增肌! 最初,重量訓練曾經非常單純 ——人們只需專注於「盡可能地舉起大型負重」即可。 然而,隨著時代演進,現代重訓方法可謂五花八門, 每位重訓者都想知道,究竟該怎麼選,才能快速增肌且風險最低? 與其盲從跟隨、重複試錯,不如聽聽老派舉重者怎麼說。 早在1920~1970年代,由於資訊流通尚不發達,諸如: 保羅.安德森(Paul Anderson,1956年墨爾本奧運超重量級舉重金牌得主)、 鮑伯.皮普爾斯(Bob Peoples,硬舉先生[Mr. Deadlift])、 安東尼.迪提洛(Anthony Ditillo,力量訓練哲學家)、 哈利.帕斯柯爾(Harry Paschall,老派重訓之父),以及 鮑伯.霍夫曼(Bob Hoffman,美國舉重之父)等眾多重訓先驅, 他們用以確認某個做法有沒有效的唯一途徑,便是親自嘗試。 本書兩位作者克里斯提安.迪包鐸與湯姆.謝帕德皆為現役肌力暨體能專職教練, 兩人將前輩們親身體驗並認證的10大經典鍛鍊法, 整合為超負荷系統重訓(the overload system training)。 除了詳細說明其背後的科學原理之外,更提供適用於現代情境的實際做法。 跟著一起練,便能縮短訓練期、增肌更有感! ★何謂超負荷?為何有助提升肌力與肌肉量? 根據1888年發表的「阿恩特—舒爾茲定律」(Principle of Arndt and Schultz), 重訓時給予身體足夠刺激,便能誘發適應性反應(adaptive response)並提升體能。 然而,一旦超過身體所能承受的最大耐受度(maximum tolerance), 體能狀況就會惡化,運動傷害風險也會跟著攀升。 為此,我們必須提供「介於體能臨界值與最大耐受度之間」的刺激, 意即以超負荷為原則進行訓練。此舉能使身體產生足夠的代謝壓力, 並大量徵召肌肉纖維參與其中;操作時將感受肌肉腫脹、充血或發燙, 後續更會在逐步恢復的過程中出現過度補償(overcompensation), 此即提升肌力並增加肌肉量的關鍵因素。 本書完整收錄10大超負荷經典鍛鍊法,並將之串聯成可依循的系統化訓練: 1.漸進活動範圍(Progressive Range of Motion) 2.大重量的短行程(Heavy Partials) 3.功能性等長訓練(Functional Isometrics) 4.離心超負荷(Eccentric Overloads) 5.從全放位置開始的動作(Dead-Start Lifts) 6.負重伸展(Loaded Stretching) 7.團組(Clusters) 8.超高次數(Very High Repetitions) 9.負重行走(Loaded Carries) 10.專項訓練(Specialized Training) 上述鍛鍊法除了能為神經系統提供強烈刺激、協助人體以最快的速度增強肌力之外, 亦能抑制肌肉的保護機制(即高爾基腱器[GTO]),藉此徹底發揮潛能。 ★實作!超負荷系統全身性複合式重訓與輔助訓練: 而在超負荷系統重訓的實作上, 全書以6項全身性複合式重訓動作為基礎,涵蓋26種相關輔助訓練,包括: 1.硬舉(Deadlift):羅馬尼亞硬舉、坐姿早安運動、飄浮硬舉等。 2.深蹲(Squat):前抱式深蹲、(腳跟墊高的)頸前深蹲等。 3.槓鈴肩推(Military Press):借力推舉、高跪姿過頂肩推、Z肩推等。 4.臥推(Bench Press):地面臥推、雙槓撐體、史波多臥推(Spoto press)等。 5.槓鈴地板划船(Pendlay Row):硬舉划船、作弊槓鈴地板划船等。 6.爆發力拉(Explosive Pulls):依據上拉高度、開始位置及握距產生不同的變化形。 此外,本書亦針對各式需求, 提供個人化課表,涵蓋訓練分段、負重方案等,找出最適節奏、更快達成目標。 書末超值附贈「肌力標準判定表」,重新檢視力量輸出,助你正確施力、有效增肌! 老派訓練的全新應用! 最完整的超負荷系統重訓,就讀這本!本書特色◎縱橫肌力與健身界50年,老派舉重者的經典鍛鍊法,全面系統化!◎10大超負荷系統經典鍛鍊 × 6項全身性複合式重訓動作 × 26種增肌輔助訓練◎針對不同需求,精準安排個人化課表、專項訓練,找出最適節奏、更快達成目標!◎超值收錄「肌力標準判定表」:臥推、深蹲及硬舉、槓鈴肩推,正確施力、有效增肌!
本書簡介肌群訓練 × 解剖科學 × 運動機能分析無須專業器材,徒手練出一身肌肉! ►涵蓋胸、背、肩、手臂、腹部、臀、腿7大部位,共150種以上訓練項目。 ►逾100幅真人透視解剖圖,說明53條主肌群的機能原理與鍛鍊技巧。 ►一張椅子、一面牆壁就能練,更提供簡易、進階等3階段個人化訓練提案。 ►訓練負重不夠?水壺、背包、阻力帶都是最佳輔具!助你正確施力、有效增肌。 健身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恆,目光要放長遠一點。 但久而久之,你會發現:下班途中,那條要拐去健身房的路,最長也最遠! 多少人一開始幹勁十足,練沒幾天就想放棄? 不為別的,只因為上班太累、教練太狠、地點太遠……(然後月費就白繳了)。 你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的佛系健身、懶人、理由伯嗎? 現在,你有更好的選擇——徒手健身! ★無須專業器材、不限場地,隨時開練!徒手健身的5大好處: 1.不受時間、場地等限制 無須特意前往健身房尋找專門器材, 你唯一要準備的,就是「帶上自己的身體」! 2.不再有藉口犯懶,更快達成訓練目標 即使天候不佳、身處外地, 亦能設計自己的訓練計畫並付諸實行。 3.住家、辦公環境可見的任何素材都能派上用場 包括桌子、椅子、牆壁,都是現成輔具。 若覺得徒手操作難度太低,就拿水壺、背包、阻力帶增加負重。 4.操作方法簡單且多元 任何人都能根據健身程度和經驗,安排簡易或進階練習; 包括傾斜度、負重或搭檔協助等,機動調整難易度。 5.訓練動作更自由、全面且具功能性 除了全面增進肌力和肌肉量之外, 徒手健身還能改善運動技巧、增進協調性和身體掌控度。 ★涵蓋7大部位之肌群訓練 × 解剖科學 × 運動機能分析: 本書作者吉列爾莫.塞哈斯.阿爾比爾,是西班牙知名運動科學家。 他以運動機能學的角度,全面分析徒手健身時胸、背、肩、手臂、腹部、臀、腿, 共7大部位的推力、拉力作用,並提出專業的安全度、合適度和耐用度建議。 例如:何謂特異性原則?超負荷是好還是壞?過度補償又是什麼? 如何安排兼顧連續性、漸進性與恢復性的訓練菜單?遞減效應出現時怎麼調整? 後續更以真人示範解剖透視圖,說明各部位在徒手鍛鍊時的肌群功能, 並依據個人程度,提供不同難易度的變化動作、建議次數與組數。 ►胸部訓練:標準式、滑動式、跳躍式、雙手內縮式伏地挺身等。 ►背部訓練:懸吊式、反向式橫槓划船、負重式、突擊隊式引體向上等。 ►肩膀與手臂訓練:過頭肩推、上斜式平舉、彈力帶站姿彎舉、三頭肌撐體等。 ►腹部訓練:棒式、側身棒式、直臂捲腹、懸吊式反向捲腹等。 ►臀部與腿部訓練:負重臀推、阻力式後踢、負重弓步蹲、懸吊式膕繩肌彎舉等。 讀完這本書,便能一次習得多樣化的徒手健身動作和訓練技巧; 有系統地整合優點、剔除無效努力,找出最適節奏,更快達成目標。 佛系健身、懶人、理由伯必備! 就地鍛鍊零藉口!不限場地,隨時開練!本書特色◎涵蓋胸、背、肩、手臂、腹部、臀、腿7大部位,共150種以上訓練項目。◎逾100幅真人透視解剖圖,說明53條主肌群的機能原理與鍛鍊技巧。◎一張椅子、一面牆壁就能練,更提供簡易、進階等3階段個人化訓練提案,鍛鍊零風險。◎訓練時負重不夠?水壺、背包、阻力帶都是最佳輔具!正確施力、有效增肌。
本書簡介肌群訓練 × 解剖科學 × 運動機能分析無須專業器材,徒手練出一身肌肉! ►涵蓋胸、背、肩、手臂、腹部、臀、腿7大部位,共150種以上訓練項目。 ►逾100幅真人透視解剖圖,說明53條主肌群的機能原理與鍛鍊技巧。 ►一張椅子、一面牆壁就能練,更提供簡易、進階等3階段個人化訓練提案。 ►訓練負重不夠?水壺、背包、阻力帶都是最佳輔具!助你正確施力、有效增肌。 健身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恆,目光要放長遠一點。 但久而久之,你會發現:下班途中,那條要拐去健身房的路,最長也最遠! 多少人一開始幹勁十足,練沒幾天就想放棄? 不為別的,只因為上班太累、教練太狠、地點太遠……(然後月費就白繳了)。 你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的佛系健身、懶人、理由伯嗎? 現在,你有更好的選擇——徒手健身! ★無須專業器材、不限場地,隨時開練!徒手健身的5大好處: 1.不受時間、場地等限制 無須特意前往健身房尋找專門器材, 你唯一要準備的,就是「帶上自己的身體」! 2.不再有藉口犯懶,更快達成訓練目標 即使天候不佳、身處外地, 亦能設計自己的訓練計畫並付諸實行。 3.住家、辦公環境可見的任何素材都能派上用場 包括桌子、椅子、牆壁,都是現成輔具。 若覺得徒手操作難度太低,就拿水壺、背包、阻力帶增加負重。 4.操作方法簡單且多元 任何人都能根據健身程度和經驗,安排簡易或進階練習; 包括傾斜度、負重或搭檔協助等,機動調整難易度。 5.訓練動作更自由、全面且具功能性 除了全面增進肌力和肌肉量之外, 徒手健身還能改善運動技巧、增進協調性和身體掌控度。 ★涵蓋7大部位之肌群訓練 × 解剖科學 × 運動機能分析: 本書作者吉列爾莫.塞哈斯.阿爾比爾,是西班牙知名運動科學家。 他以運動機能學的角度,全面分析徒手健身時胸、背、肩、手臂、腹部、臀、腿, 共7大部位的推力、拉力作用,並提出專業的安全度、合適度和耐用度建議。 例如:何謂特異性原則?超負荷是好還是壞?過度補償又是什麼? 如何安排兼顧連續性、漸進性與恢復性的訓練菜單?遞減效應出現時怎麼調整? 後續更以真人示範解剖透視圖,說明各部位在徒手鍛鍊時的肌群功能, 並依據個人程度,提供不同難易度的變化動作、建議次數與組數。 ►胸部訓練:標準式、滑動式、跳躍式、雙手內縮式伏地挺身等。 ►背部訓練:懸吊式、反向式橫槓划船、負重式、突擊隊式引體向上等。 ►肩膀與手臂訓練:過頭肩推、上斜式平舉、彈力帶站姿彎舉、三頭肌撐體等。 ►腹部訓練:棒式、側身棒式、直臂捲腹、懸吊式反向捲腹等。 ►臀部與腿部訓練:負重臀推、阻力式後踢、負重弓步蹲、懸吊式膕繩肌彎舉等。 讀完這本書,便能一次習得多樣化的徒手健身動作和訓練技巧; 有系統地整合優點、剔除無效努力,找出最適節奏,更快達成目標。 佛系健身、懶人、理由伯必備! 就地鍛鍊零藉口!不限場地,隨時開練!本書特色◎涵蓋胸、背、肩、手臂、腹部、臀、腿7大部位,共150種以上訓練項目。◎逾100幅真人透視解剖圖,說明53條主肌群的機能原理與鍛鍊技巧。◎一張椅子、一面牆壁就能練,更提供簡易、進階等3階段個人化訓練提案,鍛鍊零風險。◎訓練時負重不夠?水壺、背包、阻力帶都是最佳輔具!正確施力、有效增肌。
本書簡介長銷全球60餘年,正宗芳療鼻祖權威巨作,健康照護、精油應用、營養調理、順勢療法,再創生命活力、逆齡回春的養護祕訣 本書作者瑪格麗特.摩利(Marguerite Maury)為享譽全球的芳療先驅, 更是首位提出將各式精油應用於個人護理,並與芳療技術結合的臨床專家。摩利夫人曾說:「所謂個人處方(individual prescription, IP),就是先尊重並了解患者身心方面的獨特性,而不僅是對症下藥而已。」 正是這般極具開創性的理念,使得芳香療法得以真正回應病患的個別需求 ——即依據每個人不同的處境選用精油,並提供個人化的搭配建議。 這類科學化的解析更為芳香療法的規範化應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這之後,摩利夫人亦與夫婿艾梅里克–阿德里安.摩利醫師(Dr. E. A. Maury), 共同確立了順勢療法於臨床上的效果與應用價值。 對摩利夫人而言,芳療不僅是治療手段,更是能全面提升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 她的諸多研究與成就,為芳療在歐洲乃至全球的普及與推廣立下根基; 其權威著作《全球芳療先驅摩利夫人的芳香療法》亦對該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 本書初版於1961年,完整集結了摩利夫人所有的理論與實務經驗, 內容涵蓋健康照護、精油應用、營養調理、順勢療法等多種面向; 收錄各種再創生命活力、逆齡回春的養護祕訣,可謂現代芳香療法的開山之作。 即便是在芳療技術已廣受各界認可的今日,仍為極具參考價值的重要文獻。 全書分為三個篇章: Part 1精油與青春、Part 2精油的應用及Part 3精油回春實例。 ★Part 1 精油與青春 全書開篇即探討了人體衰老的機制,以及基因、體質、心理狀態和適應力等, 各種足以影響個人老化進程的各種因素。摩利夫人認為,儘管衰老無法避免, 但在適當的身心調理之下,必能延緩老化速度並提升生活品質。 此外,她亦強調,保持年輕不僅限於外在,更包括心理和身體的雙重平衡。 而透過芳香療法及精油應用,即可維持身體機能、再創活力,甚至逆齡回春。 ★Part 2 精油的應用 本篇章深入分析了精油在各種醫療領域與上的應用, 包括外科、皮膚科、婦科、心理治療、神經科、SPA與水療、運動與美妝等。 例如,精油可用於術前照護、傷口癒合、燒燙傷、X光照射後的皮膚保護, 以及緩解經前症候群與更年期不適。精油亦能在心理層面發揮作用, 包括輔助心理分析、減輕焦慮和放鬆神經等,足見芳療對於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此外,摩利夫人更以營養學為基礎,詳細介紹14種常見芳香植物的飲食應用。 ★Part 3 精油回春實例 書末分析8則精油回春實例,詳述芳療如何協助人們恢復青春與健康。 儘管出版至今已有60餘年,摩利夫人的養護祕訣仍極具說服力,絲毫不顯過時。 回春關鍵在於個人化療程,需根據生活環境、飲食、運動及心理狀態調整精油處方。 例如,某些個案即是透過芳療與斷食的結合,達到深層排毒與回春效果。 此外,本篇章也探討了身心平衡對於維持青春的重要,唯有透過規律的生活習慣、 適當的運動與正確的營養攝取,才能真正發揮芳療的最大功效。 正如摩利夫人所言: 「逆齡回春的精髓,即在於維持個人身體的節奏和功能, 讓衰老再也無法無聲無息地降臨。」 讀完這本書,你會更快辦到。本書特色◎長銷全球60餘年,正宗芳療鼻祖瑪格麗特.摩利集大成之權威巨作。◎涵蓋健康照護、精油應用、營養調理、順勢療法等多種面向,芳療界人士必讀經典。◎詳解常見精油的科學基礎與個人處方,收錄各式養護祕訣與回春實例,極具參考價值。
本書簡介長銷全球60餘年,正宗芳療鼻祖權威巨作,健康照護、精油應用、營養調理、順勢療法,再創生命活力、逆齡回春的養護祕訣 本書作者瑪格麗特.摩利(Marguerite Maury)為享譽全球的芳療先驅, 更是首位提出將各式精油應用於個人護理,並與芳療技術結合的臨床專家。摩利夫人曾說:「所謂個人處方(individual prescription, IP),就是先尊重並了解患者身心方面的獨特性,而不僅是對症下藥而已。」 正是這般極具開創性的理念,使得芳香療法得以真正回應病患的個別需求 ——即依據每個人不同的處境選用精油,並提供個人化的搭配建議。 這類科學化的解析更為芳香療法的規範化應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這之後,摩利夫人亦與夫婿艾梅里克–阿德里安.摩利醫師(Dr. E. A. Maury), 共同確立了順勢療法於臨床上的效果與應用價值。 對摩利夫人而言,芳療不僅是治療手段,更是能全面提升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 她的諸多研究與成就,為芳療在歐洲乃至全球的普及與推廣立下根基; 其權威著作《全球芳療先驅摩利夫人的芳香療法》亦對該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 本書初版於1961年,完整集結了摩利夫人所有的理論與實務經驗, 內容涵蓋健康照護、精油應用、營養調理、順勢療法等多種面向; 收錄各種再創生命活力、逆齡回春的養護祕訣,可謂現代芳香療法的開山之作。 即便是在芳療技術已廣受各界認可的今日,仍為極具參考價值的重要文獻。 全書分為三個篇章: Part 1精油與青春、Part 2精油的應用及Part 3精油回春實例。 ★Part 1 精油與青春 全書開篇即探討了人體衰老的機制,以及基因、體質、心理狀態和適應力等, 各種足以影響個人老化進程的各種因素。摩利夫人認為,儘管衰老無法避免, 但在適當的身心調理之下,必能延緩老化速度並提升生活品質。 此外,她亦強調,保持年輕不僅限於外在,更包括心理和身體的雙重平衡。 而透過芳香療法及精油應用,即可維持身體機能、再創活力,甚至逆齡回春。 ★Part 2 精油的應用 本篇章深入分析了精油在各種醫療領域與上的應用, 包括外科、皮膚科、婦科、心理治療、神經科、SPA與水療、運動與美妝等。 例如,精油可用於術前照護、傷口癒合、燒燙傷、X光照射後的皮膚保護, 以及緩解經前症候群與更年期不適。精油亦能在心理層面發揮作用, 包括輔助心理分析、減輕焦慮和放鬆神經等,足見芳療對於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此外,摩利夫人更以營養學為基礎,詳細介紹14種常見芳香植物的飲食應用。 ★Part 3 精油回春實例 書末分析8則精油回春實例,詳述芳療如何協助人們恢復青春與健康。 儘管出版至今已有60餘年,摩利夫人的養護祕訣仍極具說服力,絲毫不顯過時。 回春關鍵在於個人化療程,需根據生活環境、飲食、運動及心理狀態調整精油處方。 例如,某些個案即是透過芳療與斷食的結合,達到深層排毒與回春效果。 此外,本篇章也探討了身心平衡對於維持青春的重要,唯有透過規律的生活習慣、 適當的運動與正確的營養攝取,才能真正發揮芳療的最大功效。 正如摩利夫人所言: 「逆齡回春的精髓,即在於維持個人身體的節奏和功能, 讓衰老再也無法無聲無息地降臨。」 讀完這本書,你會更快辦到。本書特色◎長銷全球60餘年,正宗芳療鼻祖瑪格麗特.摩利集大成之權威巨作。◎涵蓋健康照護、精油應用、營養調理、順勢療法等多種面向,芳療界人士必讀經典。◎詳解常見精油的科學基礎與個人處方,收錄各式養護祕訣與回春實例,極具參考價值。
本書簡介9大壺鈴重訓 × 50種經典練習 × 30項動作變化有感提高力量輸出、靈活度與穩定性,增肌減脂事半功倍! ◎全臺首部壺鈴重訓解剖專書,60餘幀肌肉透視圖,精準分析機能,訓練更有感。 ◎9大壺鈴重訓 × 50種經典練習 × 30項動作變化;全方位增進運動表現。 ◎依難度區分等級;說明動作拆解、參與肌肉、操作重點,易懂好上手。 上健身房重訓時,你最常用的器具是什麼? 相較於一般常見的槓鈴或啞鈴,壺鈴具有不對稱與重心偏移的特色; 操作時格外講究力量輸出,更考驗訓練者的靈活度與穩定性, 遠比更槓鈴或啞鈴更能有效增肌減脂、打造強健體魄。 ★知名脊骨神經醫師權威著作,全臺首部壺鈴重訓解剖專書: 作者麥可.哈特爾為美國知名脊骨神經醫師(Doctor of Chiropractic, DC), 具有營養師、脊骨神經運動科學(CCSP)及肌力與體能訓練專家(CSCS)等認證; 此書是他暢銷全美的權威著作,更是全臺首部以解剖視角討論壺鈴重訓的圖解指南。 在這本書裡,哈特爾醫師將帶領讀者深入了解9大壺鈴重訓動作,包含: 1.壺鈴硬舉 2.壺鈴擺盪 3.壺鈴上搏與上舉 4.壺鈴土耳其站立 5.壺鈴深蹲 6.壺鈴抓舉 7.壺鈴划船與引體向上 8.壺鈴負重行走 9.活動度訓練 上述動作涵蓋近50種經典壺鈴練習,搭配透視解剖圖, 精準區分參與其中的主要肌肉、次要肌肉與結締組織,訓練更有感。 每項練習皆說明動作拆解、參與肌肉、操作重點三大要點, 並依難度區分等級;同步說明安全注意事項,易懂好上手。 此外,為滿足不同受訓者需求與目標,全書更超值收錄30項壺鈴重訓變化動作, 協助讀者重建全身肌肉、強化神經連結與力量輸出,進而順暢地活動身體, 可謂壺鈴重訓的最佳參考書。 ★全球健身教練、課程總監、冠軍國手齊聲推薦: 如果你正在尋找一位專家,能將神經肌肉系統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質肌力,麥可.哈特爾絕對是不二人選,而他的這本《壺鈴重訓解剖全書》就是你應該閱讀的第一本書。——帕維爾.塔索林(Pavel Tsatsouline),美軍海豹突擊隊和美國特勤局特聘專家、美國力量學院(School of Strength)StrongFirst執行長 哈特爾醫師是健身領域中經驗相當豐富的教練。無論你是新手,或已是專業等級,這本書都將幫助你安全地操作壺鈴訓練,變得更加強壯!——帕維爾.馬切克(Pavel Macek),美國力量學院StrongFirst認證教練長 說到運動中的技術執行層面,哈特爾醫師總能以獨樹一幟的專業能力,帶領大家達成最好的結果,這本書也不例外。——克雷格.拉斯姆森(Craig Rasmussen),CSCS、SFG、SFL、Results Fitness教學與課程總監、《健身課程設計祕訣》(暫譯,Secrets of Successful Program Design)共同作者 這本書可謂包羅萬象,帶領你掌握如何透過壺鈴訓練獲得最大的力量,任何想變得更強壯的人,都應該閱讀這本書!——翠西.庫克(Tracy Cook),SFG2、SFL、2022年USAPL全國冠軍、2020年USAPL國家隊成員 《壺鈴重訓解剖全書》是一本極為出色的指南,不僅提供多種壺鈴訓練動作,還包括關鍵的解剖學參考,對於正確的動作形式與防止受傷至關重要。這本書是每位認真對待訓練的運動員或教練的必備寶典。——丹尼.卡斯提洛(Danny Castillo),綜合格鬥(MMA)教練、22次UFC/Zuffa選手、兩屆NAIA全美冠軍摔跤手 各位若是想了解壺鈴訓練如何與人體結構協同運作,沒有比哈特爾醫師的《壺鈴重訓解剖全書》更好的資源了。這是任何健身從業者的絕佳參考書。——馬克.瓦倫提(Mark Valenti),TSAC-F、SFG2、SFL、前職業高地運動員 哈特爾醫師教我如何從基本的安全動作和正確技術開始重建身體;任何人都可以透過《壺鈴重訓解剖全書》中提到的原則達到同樣的目標。——賴瑞.麥克斯帕登(Larry McSpadden),前InGuard公司資深副總裁 小小鐵壺,大大助力! 最全面的壺鈴重訓解剖,就讀這本!本書特色◎全臺首部壺鈴重訓解剖專書,60餘幀肌肉透視圖,精準分析機能,訓練更有感。◎9大壺鈴重訓 × 50種經典練習 × 30項動作變化;全方位增進運動表現。◎依難度區分等級;說明動作拆解、參與肌肉、操作重點,易懂好上手。
注目最高的微縮人類史,流傳最廣的當代文化冊!海報設計如何影響當代生活、形塑人類歷史?全世界最權威的海報聖經,絕世經典一次收藏!►一身紅白配的聖誕老人,竟曾被誤認為可口可樂的業配角色?►元老級商品吉祥物米其林,剛推出時長什麼樣子?你絕對認不出來!►你知道一戰募兵海報「山姆大叔」並非原創嗎?電影《大白鯊》海報也不是!►全世界最令人過目不忘的避孕海報是哪張?看完保證你不敢亂來! 跨世紀的視覺震撼!一張海報,便足以見證一個時代。 100張震撼世界的海報,重新定義你的創意邊界! ★海報不過就是量產印刷品,憑什麼震撼全世界? 海報本身就是為了召喚與宣告而存在,具有相當強烈的敘事風格。 從早期的手繪海報,一路進展到平版印刷時代,海報的影響越來越顯著; 一張宣傳得當的海報,足以改變當時的社會風氣,甚至影響戰事的結局。 換句話說,海報反映了當代的文化潮流,亦是最重要的時代象徵。 嚴格來說,海報充其量只是載體,上頭欲宣傳的觀念、商品及服務才是重點; 舉凡建築、居家物件、交通形式、軍事、政治、娛樂、慈善、藝術、 尋人、環保愛地球、民主運動、音樂、教育……無所不包!例如: ►軍隊徵召海報有三招,訴諸愛國情懷、訴諸個人信念,最後就是羞辱你! ►中共最得力的革命宣傳利器不是《毛語錄》,而是鋪天蓋地的毛主席海報! ►披頭四《比伯軍曹寂寞芳心俱樂部》的名曲,靈感竟來自馬戲團臨時加印的海報? ►胡士托音樂節的原版海報其實超精緻?為何後來改成一隻鴿子、一把吉他? ►垃圾桶上的小綠人圖示有多厲害?先後吸引阿巴、比吉斯等超級天團替它站臺? ►國際局勢緊張為何催生B級恐怖電影?劇情超瞎卻還是一堆人看? ★400年來的影像標記,形塑歷史的視覺起點! 本書以17世紀(1651年)英國國王查理二世的懸賞海報破題, 一路經歷各種印刷技術的演進,直到21世紀(2019年)的視覺設計, 涵蓋歷史、商業、公衛、社科、政治、電影等領域,知識量豐富,涉略層面廣泛。 你可以一窺巴黎美好時代的華麗畫報,也能見證近現代海報如何傳達訊息; 除了煽動意味濃厚的史達林、毛澤東崇拜,更收錄多張反菸、反戰、反酒駕海報; 重溫「保持冷靜,繼續前進」的振奮人心、回味「鉚釘女工蘿西」的堅毅倩影! 難能讓人駐足停留的,就不是好海報! 全球唯一海報聖經,邀你共同見證歷史、改變世界,描繪未來!本書特色◎橫跨近400年,嚴選當代最具意義的海報,詳述時空背景、歷史、目的、軼事及影響。◎涵蓋歷史、商業、公衛、社科、政治、電影等領域,知識量豐富,層面廣泛深入淺出。◎重溫各大歷史事件、公共議題、運動賽事及電影演出,包你成為最會說故事的海報通!
注目最高的微縮人類史,流傳最廣的當代文化冊!海報設計如何影響當代生活、形塑人類歷史?全世界最權威的海報聖經,絕世經典一次收藏!►一身紅白配的聖誕老人,竟曾被誤認為可口可樂的業配角色?►元老級商品吉祥物米其林,剛推出時長什麼樣子?你絕對認不出來!►你知道一戰募兵海報「山姆大叔」並非原創嗎?電影《大白鯊》海報也不是!►全世界最令人過目不忘的避孕海報是哪張?看完保證你不敢亂來! 跨世紀的視覺震撼!一張海報,便足以見證一個時代。 100張震撼世界的海報,重新定義你的創意邊界! ★海報不過就是量產印刷品,憑什麼震撼全世界? 海報本身就是為了召喚與宣告而存在,具有相當強烈的敘事風格。 從早期的手繪海報,一路進展到平版印刷時代,海報的影響越來越顯著; 一張宣傳得當的海報,足以改變當時的社會風氣,甚至影響戰事的結局。 換句話說,海報反映了當代的文化潮流,亦是最重要的時代象徵。 嚴格來說,海報充其量只是載體,上頭欲宣傳的觀念、商品及服務才是重點; 舉凡建築、居家物件、交通形式、軍事、政治、娛樂、慈善、藝術、 尋人、環保愛地球、民主運動、音樂、教育……無所不包!例如: ►軍隊徵召海報有三招,訴諸愛國情懷、訴諸個人信念,最後就是羞辱你! ►中共最得力的革命宣傳利器不是《毛語錄》,而是鋪天蓋地的毛主席海報! ►披頭四《比伯軍曹寂寞芳心俱樂部》的名曲,靈感竟來自馬戲團臨時加印的海報? ►胡士托音樂節的原版海報其實超精緻?為何後來改成一隻鴿子、一把吉他? ►垃圾桶上的小綠人圖示有多厲害?先後吸引阿巴、比吉斯等超級天團替它站臺? ►國際局勢緊張為何催生B級恐怖電影?劇情超瞎卻還是一堆人看? ★400年來的影像標記,形塑歷史的視覺起點! 本書以17世紀(1651年)英國國王查理二世的懸賞海報破題, 一路經歷各種印刷技術的演進,直到21世紀(2019年)的視覺設計, 涵蓋歷史、商業、公衛、社科、政治、電影等領域,知識量豐富,涉略層面廣泛。 你可以一窺巴黎美好時代的華麗畫報,也能見證近現代海報如何傳達訊息; 除了煽動意味濃厚的史達林、毛澤東崇拜,更收錄多張反菸、反戰、反酒駕海報; 重溫「保持冷靜,繼續前進」的振奮人心、回味「鉚釘女工蘿西」的堅毅倩影! 難能讓人駐足停留的,就不是好海報! 全球唯一海報聖經,邀你共同見證歷史、改變世界,描繪未來!本書特色◎橫跨近400年,嚴選當代最具意義的海報,詳述時空背景、歷史、目的、軼事及影響。◎涵蓋歷史、商業、公衛、社科、政治、電影等領域,知識量豐富,層面廣泛深入淺出。◎重溫各大歷史事件、公共議題、運動賽事及電影演出,包你成為最會說故事的海報通!
9大疼痛區域 × 68條肌筋膜激痛點 × 10步驟徒手按摩按圖索驥找痛點,對症按壓秒舒緩,快速恢復自在活動! ◎健身舉重兩天過後,你是否也覺得肩膀莫名痠痛,無法輕易穿脫上衣? ◎週末外出採買,兩手提重物一路拎回家,隔天手腕痛到無法活動? ◎上班窩在電腦前、通勤低頭滑手機,抬頭只覺肩膀卡卡,頸部還會發出聲響? ◎出國旅遊每天走兩萬步,第二天下床瞬間兩腿發軟、腳掌痛到無法踩地? 更令人困擾的是,上述疼痛往往經久不癒,教人坐立難安; 無論你經歷的是痠、硬、脹、麻、腫、痛,都將影響日常作息。 實際上,慢性肌肉疼痛的終極解答,得從肌筋膜激痛點找! ★何謂激痛點?為何治痛得從這裡下手? 人體的肌肉系統由大約200多對肌群組成, 能幫助我們維持姿勢、容納器官,並透過各式肌肉活動維持體溫。 若將肌群放大來看,可發現其為一束束平行排列的肌肉纖維; 當肌肉拉傷或受創時,便可能導致其中一束或多束受限, 形成所謂緊束帶(taut band);激痛點(trigger point)則潛藏其中。 這些潛藏在肌肉中的結節,會造成疼痛、無力、動作受限等, 且激痛點最狡猾之處,在於它可能距離產生疼痛的肌群很遠,難以對症下藥。 更棘手的是,一旦某條肌肉出現激痛點,且未能減輕或消除,便會引發雪球效應 ——當一條肌肉無力時,另一條肌肉會為了代償而被拉傷, 進而發展出新的激痛點,並在肌筋膜的連結之下,產生全身性的連鎖疼痛! ★暢銷全美20年治痛經典,全新中譯本 《肌筋膜激痛點自我照護手冊》初版於2005年,甫上市便暢銷全美; 廣受物理治療(physical therapy)和自我照護(self-care)領域的專業人士推崇。 如今20年已過,依舊熱度不減,儼然成為業界經典,並推出全新中譯本。 本書作者唐娜.芬南多(Donna Finando)為美國知名徒手按摩專家, 身兼持照針灸師(Licensed Acupuncturist, L.Ac.), 以及持照按摩治療師(Licensed Massage Therapist, L.M.T.)兩項專業身分。 唐娜在這本經典著作中,提供了治療慢性疼痛和預防肌肉受傷的方法。 她首先說明如何辨認9大區域的肌肉緊繃,包括: 1.頭部及顏面 2.頸部及上背部 3.肩膀 4.手肘、手臂及手部 5.軀幹 6.下背部、臀部、髖部及大腿 7.鼠蹊部及大腿內側 8.大腿及膝蓋 9.小腿、腳踝及足部 全書以詳細的透視解剖圖解,清晰呈現68條肌筋膜中的激痛點位置, 並透過淺顯易懂的文字,描述每條肌肉中的激痛點有哪些特性, 以及容易誘發激痛點的動作及姿勢,並提供自我照護的治痛對策, 包括:徒手按壓、對應伸展、濕熱療法及冰敷等要點,解痠止痛更有效率。 ★慢性疼痛這樣解:按圖索驥找痛點,對症按壓秒舒緩 本書作者唐娜.芬南多,進一步將肌筋膜激痛點細分為三種類型: 1.潛伏性激痛點(latent trigger point): 即潛藏於肌肉中的激痛點,大部分人都有,無法直接去除且持續數年。 主要肇因於姿勢不良、拉傷、過度使用、過度負荷、慢性疾病或週期性情緒不穩; 若未能針對激痛點進行處理,疼痛便會不斷復發。 2.主動性激痛點(active trigger point): 肌肉過度使用或過度負荷,都會使潛伏性激痛點成為主動性激痛點, 且每條肌肉皆有其可預期的轉移痛模式(predictable referred pain pattern)。 例如,上斜方肌裡的潛伏性激痛點被活化後,將使人感受到深層的痛感; 且痛感可能往上移到耳後的顱骨處;最後繞過耳朵,來到太陽穴的位置。 由此可知,引發疼痛的激痛點,不見得會正好出現在該條肌肉中。 3.衛星激痛點(satellite trigger point): 當某條肌肉因其他主動性激痛點而產生疼痛時, 該肌肉本身也可能出現新的激痛點,此即衛星激痛點。 當主動性激痛點得到治療後,衛星激痛點的疼痛也會跟著減輕或消失。 而在激痛點的舒緩與治療方面,最常見的便是徒手按摩。 首先,參照書中列出的疼痛模式,確認痛感究竟源自哪條(或數條)肌肉, 再以指尖摸索,將緊繃的緊束帶定位出來;搭配各肌肉的透視解剖圖解, 按圖索驥地找出激痛點的正確位置,並以手指持續按壓20~30秒。 在這之後,原本顯著的壓痛感將開始減輕;揮之不去的緊繃感亦跟著消失; 連續按摩肌肉數次,你會發現患處疼痛得到舒緩,也不再覺得發軟無力。 最有感的肌筋膜激痛點自我照護,精準按壓、即刻解痛, 舒緩全身痠、硬、脹、麻、腫、痛,快速恢復自在活動!本書特色◎暢銷全美經典治痛巨作,全新中譯、專業審訂,20週年紀念版!◎物理治療和按摩治療師臨床實用專書,亦可提供一般大眾作為自我照護手冊◎完整收錄9大疼痛區域、68條肌筋膜激痛點、10步驟徒手按摩,即刻解痛最有感◎詳盡說明特定肌肉內的激痛點位置、按壓和伸展步驟,輔以透視解剖圖解,精確到位!
從小抱到大的布偶、滿是破洞的牛仔褲、磨壞底的球鞋、暗戀對象送的禮物……捨不得丟?我們都懂!囤積症必學的佛系收納!徹底顛覆「斷捨離」的新時代整理術,暢銷新版! 本書作者米田瑪麗娜是日本新生代整理收納顧問, 東京大學經濟系畢業的她,具有數據分析的專業背景, 曾任職於知名居家收納服務公司Sumally(現為倉儲服務公司Sumally Pocket)。 瑪麗娜從「城鄉住房經驗差異」的田野調查中得到靈感, 自2018年起展開「不丟東西也能整理住家環境」系列活動, 協助無數難以向人生中重要物品告別者,重拾井井有條的美好生活, 其中包括多位作家、設計師與企業家。她說: 「越有創意的人,物品越多;看看大藝術家,根本沒多少人徹底奉行極簡主義。」 「那些讓自己又哭又笑、拿在手裡就覺得十分幸福的寶物,正是獨特人生的泉源。」 「越渴望活出自我,就越能將物品視為妝點人生的夥伴,享受、熱愛與之邂逅。」 淚流滿面了嗎?沒錯,如果你也是: ►棄置恐懼症、超級重感情,什麼都不想丟,卻又希望能舒適過活的人。 ►獨自在外租房,居住空間超小、東西卻一年比一年多的人。 ►無法在一天內就把房間打掃乾淨,想認真評估每件物品、慢慢整理的人。 這本超佛系的囤積症收納專書,你一定要讀! ★都說不用丟東西,還談什麼斷捨離? 現代最王道的整理術,當推斷捨離(又稱極簡主義養成教育), 涵蓋下列核心觀念: ►自身持有的物品,必須是能夠收納於家中的數量。 ►除了真正需要的物品之外,其他物品都應該斷捨離。 然而,作者米田瑪麗娜卻對此抱持不同想法: 每個人的整理類型都不同,光是傳授怎麼丟東西或活用空間,只會讓人一再受挫。 例如:5秒判定法、怦然心動整理法、增加收納空間法、每日整理15分鐘法等。 根據作者自家公司的調查,每種方法都有人觸礁! 因此,「到底為什麼我沒辦法把家裡整理好?」問題也許不是出在你身上! ★捨不得就不要丟,四個步驟就完成 不丟東西的整理術只有四個步驟:評估→整理→收納→維護。 1.評估:確實估算待整理物總量,依據礙眼度和使用率安排順序與日程。 2.整理:根據使用率和喜愛程度分類物品,然後先這樣放著沒關係。 3.收納:每月使用超過一次的物品定點收納;其餘則共享送出,放手但不丟棄。 4.維護:每週花30分鐘確認空間與物品的平衡,避免再次爆棚。 除此之外,還有更多不丟東西的整理小撇步: ►記不得家裡有多少物品?用手機拍下來以相簿分類,輕鬆掌握收納全貌。 ►恢復爆滿衣櫃、儲物櫃的收納機能,得先了解黃金四分割原則,怎麼做? ►日常使用物的「方便取用區」怎麼算?雙手展開,仰角、俯角各30度以內。 ►高使用率的物品有哪些收納陷阱?作者用NG與OK圖對照給你看! ►擔心房間再次爆棚?學會不丟東西的PDCA循環就不用怕! 本書獻給每位熱愛物品、珍愛人生的你。 人生中不想忘記的事情,之所以不會隨著歲月流逝,直到今天仍記憶猶新, 就是因為當時的記憶,以物理形態被收藏在房間裡; 唯有靠著留存每件對你有重大意義的東西,才能淬鍊出真正的個人時尚。 讀完這本書,你會更懂得如何妥善保存所有捨不得丟的東西, 同時擁有井井有條的美好生活。本書特色◎徹底顛覆斷捨離的新時代整理術!沒地方放、捨不得丟、想買就買,房間再小都不怕!◎囤積症必學的佛系收納,保留所有捨不得丟的東西,同時擁有井井有條的美好生活。◎視覺化全圖解,四個步驟就完成,自然形成PDCA循環,有效預防二次爆棚!
從小抱到大的布偶、滿是破洞的牛仔褲、磨壞底的球鞋、暗戀對象送的禮物……捨不得丟?我們都懂!囤積症必學的佛系收納!徹底顛覆「斷捨離」的新時代整理術,暢銷新版! 本書作者米田瑪麗娜是日本新生代整理收納顧問, 東京大學經濟系畢業的她,具有數據分析的專業背景, 曾任職於知名居家收納服務公司Sumally(現為倉儲服務公司Sumally Pocket)。 瑪麗娜從「城鄉住房經驗差異」的田野調查中得到靈感, 自2018年起展開「不丟東西也能整理住家環境」系列活動, 協助無數難以向人生中重要物品告別者,重拾井井有條的美好生活, 其中包括多位作家、設計師與企業家。她說: 「越有創意的人,物品越多;看看大藝術家,根本沒多少人徹底奉行極簡主義。」 「那些讓自己又哭又笑、拿在手裡就覺得十分幸福的寶物,正是獨特人生的泉源。」 「越渴望活出自我,就越能將物品視為妝點人生的夥伴,享受、熱愛與之邂逅。」 淚流滿面了嗎?沒錯,如果你也是: ►棄置恐懼症、超級重感情,什麼都不想丟,卻又希望能舒適過活的人。 ►獨自在外租房,居住空間超小、東西卻一年比一年多的人。 ►無法在一天內就把房間打掃乾淨,想認真評估每件物品、慢慢整理的人。 這本超佛系的囤積症收納專書,你一定要讀! ★都說不用丟東西,還談什麼斷捨離? 現代最王道的整理術,當推斷捨離(又稱極簡主義養成教育), 涵蓋下列核心觀念: ►自身持有的物品,必須是能夠收納於家中的數量。 ►除了真正需要的物品之外,其他物品都應該斷捨離。 然而,作者米田瑪麗娜卻對此抱持不同想法: 每個人的整理類型都不同,光是傳授怎麼丟東西或活用空間,只會讓人一再受挫。 例如:5秒判定法、怦然心動整理法、增加收納空間法、每日整理15分鐘法等。 根據作者自家公司的調查,每種方法都有人觸礁! 因此,「到底為什麼我沒辦法把家裡整理好?」問題也許不是出在你身上! ★捨不得就不要丟,四個步驟就完成 不丟東西的整理術只有四個步驟:評估→整理→收納→維護。 1.評估:確實估算待整理物總量,依據礙眼度和使用率安排順序與日程。 2.整理:根據使用率和喜愛程度分類物品,然後先這樣放著沒關係。 3.收納:每月使用超過一次的物品定點收納;其餘則共享送出,放手但不丟棄。 4.維護:每週花30分鐘確認空間與物品的平衡,避免再次爆棚。 除此之外,還有更多不丟東西的整理小撇步: ►記不得家裡有多少物品?用手機拍下來以相簿分類,輕鬆掌握收納全貌。 ►恢復爆滿衣櫃、儲物櫃的收納機能,得先了解黃金四分割原則,怎麼做? ►日常使用物的「方便取用區」怎麼算?雙手展開,仰角、俯角各30度以內。 ►高使用率的物品有哪些收納陷阱?作者用NG與OK圖對照給你看! ►擔心房間再次爆棚?學會不丟東西的PDCA循環就不用怕! 本書獻給每位熱愛物品、珍愛人生的你。 人生中不想忘記的事情,之所以不會隨著歲月流逝,直到今天仍記憶猶新, 就是因為當時的記憶,以物理形態被收藏在房間裡; 唯有靠著留存每件對你有重大意義的東西,才能淬鍊出真正的個人時尚。 讀完這本書,你會更懂得如何妥善保存所有捨不得丟的東西, 同時擁有井井有條的美好生活。本書特色◎徹底顛覆斷捨離的新時代整理術!沒地方放、捨不得丟、想買就買,房間再小都不怕!◎囤積症必學的佛系收納,保留所有捨不得丟的東西,同時擁有井井有條的美好生活。◎視覺化全圖解,四個步驟就完成,自然形成PDCA循環,有效預防二次爆棚!
營養學 × 功能醫學 × 情緒修復英國營養權威的食療聖經,帶你克服倦怠、終結過勞!熬夜加班、超時工作、心力交瘁……職業倦怠來襲時,你習慣靠狂吃來解決嗎?實際上,「吃」對於修復情緒、緩解疲憊真的有效,問題在於——你該怎麼吃?本書作者瑞秋.菲爾波茲為英國權威營養師、功能醫學暨心理健康專家,擅長提供食療與生活建議,協助每位在職場上感到倦怠的人士重拾活力。在此之前,瑞秋原為一名成功的女性上班族,縱橫商場十多年並屢創佳績。如同你我一樣,她的職涯成就,來自於不眠不休的工作狂性格。每天只能抓緊會議空檔,就近吃些簡單的加工食品度日;晚餐也多半外食。瑞秋回憶: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自己一星期中「唯一能夠睡飽」的時刻,竟是在週一清晨飛往阿姆斯特丹出差的紅眼班機上!到了30多歲時,瑞秋察覺自己越來越容易疲憊、沮喪,總覺得自己不夠好;她明知情況有些不對勁,卻因為恐懼而選擇隱忍、堅持繼續工作。終於,某天早上醒來,瑞秋徹底崩潰了——她像台故障的機器,全身動彈不得,而且完全不想去上班。在家裡躲了好幾個月之後,瑞秋終於鼓起勇氣登門求診。醫師診斷她罹患了憂鬱症,且出現諸多職業倦怠的典型反應,包括:◎腎上腺疲乏◎情緒過勞(emotional overwhelm)◎頭昏腦脹、失眠◎難以集中注意力、失去動力和衝勁◎愛吃甜食、體重增加◎脹氣/腸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月經不規則、月經量多◎貧血、低血壓◎經常感染(咳嗽、感冒)◎視力模糊和頭暈、突然昏倒或暈眩醫師在處方箋上建議,她必須停工六個月。在這段「被允許休息」的時間,瑞秋接觸了功能醫學(functional medicine)。在持續調整營養攝取及改變生活方式之下,她不但改善了健康狀況,更毅然辭去正職工作,進修健康與營養學、生物化學和神經生物學知識。經過三年的臨床培訓並取得理學碩士學位、考取營養師資格後,如今的她以功能醫學專家身分經營診所,協助每位勞累不堪、疲於奔命的上班族——其中更以職場女性(和從前的瑞秋一樣)為大宗;透過食物療法與作息調整,自然地消除職業倦怠所帶來的生理勞累和情緒困擾。★營養學 × 功能醫學 × 情緒修復,全面剖析職業倦怠:本書共分四部分,以營養學、功能醫學、心理健康為基礎,全面剖析何謂職業倦怠、職業倦怠時的生物化學指數、如何緩解症狀;並以功能醫學的觀點,提供「下一步能做些什麼」的建議。身為功能醫學專家,作者瑞秋直言:職業倦怠與慢性壓力脫不了關係。尤其在節奏緊湊、資訊快速流通的現代社會,壓力每天、甚至每小時都在發生;大腦將為此不斷重新分配資源,使得身體難以從壓力反應中恢復,長此以往之下,倦怠便會找上門。而在處處講求效率與績效的職場更是如此。書中將職業倦怠細分為三階段:躁動→疲憊又躁動→疲憊。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階段不見得按此順序出現,而是與個人經歷的情境連動。我們可在任一階段進行有效干預,阻止職業倦怠發生或惡化。對此,本書提出了職業倦怠應對4步驟,包括:1.恢復:休息與放鬆;2.滋養:大腦與全身;3.參與:運動與休閒;4.重塑:擺脫自我設限。怎麼做?作者瑞秋以自身經歷現身說法,並列舉診間病例輔助說明。透過實際情境,帶領讀者看懂職業倦怠的可能成因,同時提供最佳對策與解方。★跟著營養權威這樣吃,有感抗倦怠、滿血大復活: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將職業倦怠定義為工作症候群,但並未將之歸類為獨立疾病。為此,臨床上仍會使用抗憂鬱藥物治療倦怠。瑞秋當初求診時也有過這樣的經歷。但站在營養權威的立場,她認為除了服藥之外,食物療法更為理想。首先是大腦,此處是情緒的調節中心,而大腦非常需要食物;營養攝取所帶來的化學反應相當關鍵,包括維生素、礦物質、胺基酸等。人體攝入的食物有20%全由大腦所消耗;倘若營養不良,大腦將更容易感知壓力。接著看腸道,此處被視為第二大腦;人體亦存在著「腸腦軸線」(gut-brain axis)。研究顯示,職業倦怠以及許多其他情緒障礙,皆與腸道功能不佳密切相關。例如,患有憂鬱症或廣泛性焦慮症者,通常更有可能經歷腸躁症等症狀。此外,皮質醇過度分泌、甲狀腺機能衰退、免疫力低下、粒線體損傷等,都將助長職業倦怠,而上述現象皆可透過調整營養攝取得到改善。作者點名下列14種最佳情緒調節食物,能協助職業倦怠者快速恢復活力:酪梨、油性魚類(如鮭魚、鯖魚等)、奇亞籽、花椰菜、藜麥、莓果、巴西堅果、黑巧克力、甜椒、地瓜、鷹嘴豆、番紅花、薑黃、牛至(奧勒岡)、綠茶。以下列舉上述食材的有益成分及食療功效:◎酪梨:含有多種健康油脂,能維護甲狀腺功能、促進女性荷爾蒙正常分泌。◎油性魚類:Omega-3和Omega-6的最佳來源,可降低發炎標誌、提升免疫力。◎鷹嘴豆:號稱「天然百憂解」,富含色胺酸,能合成血清素與褪黑激素。◎薑黃:其中的薑黃素有助抗發炎和抗氧化,有效減輕憂鬱和焦慮症狀。搭配書末獨家收錄的營養師原創食譜,簡單易操作,三餐照著吃外加點心,快速改善情緒、有感抗疲倦、滿血大復活!★多位媒體撰稿人、營養學家、心理師及高階經理人盛讚推薦「閱讀這本書時,我不禁停下腳步,反思自己曾經歷過的職業倦怠時刻。當我們期許自己『永遠處於最佳狀態』,卻又為此感到精疲力竭時,本書提醒:放慢步調照顧自己的健康,也是一種生產力的表現。此書將打開你的思路,用全新的方式思考如何應對倦怠。」——翠西.雷伊(Tracey Raye),英國BBC好食網(Good Food and Olive)健康編輯「當今社會面臨著心理健康危機,這本書的出版可謂恰逢其時。全書文筆扼要、有憑有據且通俗易懂地講述壓力如何影響人體,進而引發倦怠;同時清楚說明功能醫學如何幫助我們避免和控制這類現象。瑞秋將微生物組(microbiome)、腸道、大腦間的關聯性解釋得相當淺白,十分值得一讀。」——艾蜜莉.布萊克(Emily Blake),Invivo醫療保健公司(Invivo Healthcare)登記營養治療師兼臨床訓練師「閱讀此書之前,我一直以為成功的代價就是『每天都必須工作到非常累或精疲力竭』。讀完本書豐富的知識後,我發現自己可以立刻做出一些改變以取得平衡。照顧自己並不一定是件額外的苦差事。」——克萊兒.鮑爾斯(Clare Bowers)心理治療師、女性商業領導者(Leading Ladies in Business)共同創辦人「身為公司負責人,職業倦怠是我必須面對的最大問題。當生活變得極為忙亂時,我常強迫自己用力將腦袋『關機』,卻忽視了身心健康,最終對日常表現造成巨大反效果。當我的健康開始出狀況,此書成為了對我最有幫助的工具書。篇末附錄的食譜相當令人驚豔;書中管理慢性壓力的方針也都讓我的團隊成員獲益匪淺。」——山姆.希金斯(Sam Higgins),新心靈健康(Nu Mind Wellness)執行長克服倦怠、修復情緒、終結過勞,讀完這本書,你會更快辦到!本書特色◎作者為英國權威營養師、功能醫學暨心理健康專家,透過三大專業面向剖析職業倦怠◎收錄大量門診真實案例,以實際情境說明職業倦怠的可能成因,提供最佳對策與解方◎獨家收錄職業倦怠應對4步驟、14種情緒調節食物,有感克服倦怠、終結過勞◎超值附錄原創營養師食譜,簡單易操作,三餐外加點心,快速改善情緒、滿血復活!
營養學 × 功能醫學 × 情緒修復英國營養權威的食療聖經,帶你克服倦怠、終結過勞!熬夜加班、超時工作、心力交瘁……職業倦怠來襲時,你習慣靠狂吃來解決嗎?實際上,「吃」對於修復情緒、緩解疲憊真的有效,問題在於——你該怎麼吃?本書作者瑞秋.菲爾波茲為英國權威營養師、功能醫學暨心理健康專家,擅長提供食療與生活建議,協助每位在職場上感到倦怠的人士重拾活力。在此之前,瑞秋原為一名成功的女性上班族,縱橫商場十多年並屢創佳績。如同你我一樣,她的職涯成就,來自於不眠不休的工作狂性格。每天只能抓緊會議空檔,就近吃些簡單的加工食品度日;晚餐也多半外食。瑞秋回憶: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自己一星期中「唯一能夠睡飽」的時刻,竟是在週一清晨飛往阿姆斯特丹出差的紅眼班機上!到了30多歲時,瑞秋察覺自己越來越容易疲憊、沮喪,總覺得自己不夠好;她明知情況有些不對勁,卻因為恐懼而選擇隱忍、堅持繼續工作。終於,某天早上醒來,瑞秋徹底崩潰了——她像台故障的機器,全身動彈不得,而且完全不想去上班。在家裡躲了好幾個月之後,瑞秋終於鼓起勇氣登門求診。醫師診斷她罹患了憂鬱症,且出現諸多職業倦怠的典型反應,包括:◎腎上腺疲乏◎情緒過勞(emotional overwhelm)◎頭昏腦脹、失眠◎難以集中注意力、失去動力和衝勁◎愛吃甜食、體重增加◎脹氣/腸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月經不規則、月經量多◎貧血、低血壓◎經常感染(咳嗽、感冒)◎視力模糊和頭暈、突然昏倒或暈眩醫師在處方箋上建議,她必須停工六個月。在這段「被允許休息」的時間,瑞秋接觸了功能醫學(functional medicine)。在持續調整營養攝取及改變生活方式之下,她不但改善了健康狀況,更毅然辭去正職工作,進修健康與營養學、生物化學和神經生物學知識。經過三年的臨床培訓並取得理學碩士學位、考取營養師資格後,如今的她以功能醫學專家身分經營診所,協助每位勞累不堪、疲於奔命的上班族——其中更以職場女性(和從前的瑞秋一樣)為大宗;透過食物療法與作息調整,自然地消除職業倦怠所帶來的生理勞累和情緒困擾。★營養學 × 功能醫學 × 情緒修復,全面剖析職業倦怠:本書共分四部分,以營養學、功能醫學、心理健康為基礎,全面剖析何謂職業倦怠、職業倦怠時的生物化學指數、如何緩解症狀;並以功能醫學的觀點,提供「下一步能做些什麼」的建議。身為功能醫學專家,作者瑞秋直言:職業倦怠與慢性壓力脫不了關係。尤其在節奏緊湊、資訊快速流通的現代社會,壓力每天、甚至每小時都在發生;大腦將為此不斷重新分配資源,使得身體難以從壓力反應中恢復,長此以往之下,倦怠便會找上門。而在處處講求效率與績效的職場更是如此。書中將職業倦怠細分為三階段:躁動→疲憊又躁動→疲憊。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階段不見得按此順序出現,而是與個人經歷的情境連動。我們可在任一階段進行有效干預,阻止職業倦怠發生或惡化。對此,本書提出了職業倦怠應對4步驟,包括:1.恢復:休息與放鬆;2.滋養:大腦與全身;3.參與:運動與休閒;4.重塑:擺脫自我設限。怎麼做?作者瑞秋以自身經歷現身說法,並列舉診間病例輔助說明。透過實際情境,帶領讀者看懂職業倦怠的可能成因,同時提供最佳對策與解方。★跟著營養權威這樣吃,有感抗倦怠、滿血大復活: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將職業倦怠定義為工作症候群,但並未將之歸類為獨立疾病。為此,臨床上仍會使用抗憂鬱藥物治療倦怠。瑞秋當初求診時也有過這樣的經歷。但站在營養權威的立場,她認為除了服藥之外,食物療法更為理想。首先是大腦,此處是情緒的調節中心,而大腦非常需要食物;營養攝取所帶來的化學反應相當關鍵,包括維生素、礦物質、胺基酸等。人體攝入的食物有20%全由大腦所消耗;倘若營養不良,大腦將更容易感知壓力。接著看腸道,此處被視為第二大腦;人體亦存在著「腸腦軸線」(gut-brain axis)。研究顯示,職業倦怠以及許多其他情緒障礙,皆與腸道功能不佳密切相關。例如,患有憂鬱症或廣泛性焦慮症者,通常更有可能經歷腸躁症等症狀。此外,皮質醇過度分泌、甲狀腺機能衰退、免疫力低下、粒線體損傷等,都將助長職業倦怠,而上述現象皆可透過調整營養攝取得到改善。作者點名下列14種最佳情緒調節食物,能協助職業倦怠者快速恢復活力:酪梨、油性魚類(如鮭魚、鯖魚等)、奇亞籽、花椰菜、藜麥、莓果、巴西堅果、黑巧克力、甜椒、地瓜、鷹嘴豆、番紅花、薑黃、牛至(奧勒岡)、綠茶。以下列舉上述食材的有益成分及食療功效:◎酪梨:含有多種健康油脂,能維護甲狀腺功能、促進女性荷爾蒙正常分泌。◎油性魚類:Omega-3和Omega-6的最佳來源,可降低發炎標誌、提升免疫力。◎鷹嘴豆:號稱「天然百憂解」,富含色胺酸,能合成血清素與褪黑激素。◎薑黃:其中的薑黃素有助抗發炎和抗氧化,有效減輕憂鬱和焦慮症狀。搭配書末獨家收錄的營養師原創食譜,簡單易操作,三餐照著吃外加點心,快速改善情緒、有感抗疲倦、滿血大復活!★多位媒體撰稿人、營養學家、心理師及高階經理人盛讚推薦「閱讀這本書時,我不禁停下腳步,反思自己曾經歷過的職業倦怠時刻。當我們期許自己『永遠處於最佳狀態』,卻又為此感到精疲力竭時,本書提醒:放慢步調照顧自己的健康,也是一種生產力的表現。此書將打開你的思路,用全新的方式思考如何應對倦怠。」——翠西.雷伊(Tracey Raye),英國BBC好食網(Good Food and Olive)健康編輯「當今社會面臨著心理健康危機,這本書的出版可謂恰逢其時。全書文筆扼要、有憑有據且通俗易懂地講述壓力如何影響人體,進而引發倦怠;同時清楚說明功能醫學如何幫助我們避免和控制這類現象。瑞秋將微生物組(microbiome)、腸道、大腦間的關聯性解釋得相當淺白,十分值得一讀。」——艾蜜莉.布萊克(Emily Blake),Invivo醫療保健公司(Invivo Healthcare)登記營養治療師兼臨床訓練師「閱讀此書之前,我一直以為成功的代價就是『每天都必須工作到非常累或精疲力竭』。讀完本書豐富的知識後,我發現自己可以立刻做出一些改變以取得平衡。照顧自己並不一定是件額外的苦差事。」——克萊兒.鮑爾斯(Clare Bowers)心理治療師、女性商業領導者(Leading Ladies in Business)共同創辦人「身為公司負責人,職業倦怠是我必須面對的最大問題。當生活變得極為忙亂時,我常強迫自己用力將腦袋『關機』,卻忽視了身心健康,最終對日常表現造成巨大反效果。當我的健康開始出狀況,此書成為了對我最有幫助的工具書。篇末附錄的食譜相當令人驚豔;書中管理慢性壓力的方針也都讓我的團隊成員獲益匪淺。」——山姆.希金斯(Sam Higgins),新心靈健康(Nu Mind Wellness)執行長克服倦怠、修復情緒、終結過勞,讀完這本書,你會更快辦到!本書特色◎作者為英國權威營養師、功能醫學暨心理健康專家,透過三大專業面向剖析職業倦怠◎收錄大量門診真實案例,以實際情境說明職業倦怠的可能成因,提供最佳對策與解方◎獨家收錄職業倦怠應對4步驟、14種情緒調節食物,有感克服倦怠、終結過勞◎超值附錄原創營養師食譜,簡單易操作,三餐外加點心,快速改善情緒、滿血復活!
全球暢銷32年!國際認可、最權威的芳療教科書!英國芳香精油領導品牌Aqua Oleum主理人芳療教母茱莉亞.勞利斯絕世經典,首度中文化! 本書作者茱莉亞.勞利斯為享譽全球的芳療教母。 在生化學家母親的帶領下,茱莉亞從小就對芳香精油有著濃厚的興趣。 1983年,茱莉亞接手家族事業:英國芳香精油領導品牌Aqua Oleum; 並持續以東西方各地的藥草為基礎,研發各式天然精油配方。 《芳療教母茱莉亞.勞利斯的精油百科》於1992年初版, 由於當時市面上尚無這類完整涵蓋各種芳香精油知識的綜合指南, 此書甫上市便迅速暢銷,後續更被譯為八國語言; 備受美國國家整體芳療協會(NAHA)、英國國際芳療師協會總部(IFA)等 國際芳療單位推崇與認可,儼然成為業內最具權威與學術指標性的芳療教科書。 ★暢銷全球32年,國際芳療教科書全新修訂版 本書主打芳療淵源科普與精油實際應用,迄今已暢銷32年,並首度中文化。 在全新修訂版的前言中,作者茱莉亞回顧這段過往: 「1990年代之初,芳香療法仍是附屬且另類的方式,精油的居家應用也尚未普及。 然而,科學試驗與臨床研究一再證實精油的潛力,並在醫學領域逐漸獲得認可。 與此同時,全球各地的人們對於整合療法(holistic therapies)的興趣亦穩定增長; 時至今日,社會大眾也越來越習慣一切『自然』的事物。」 身為芳療界先驅,本書可同時滿足下列三種定位需求: 1.簡要參考指南:以傳統藥草學的分類方式,廣泛剖析芳香植物與精油。 2.自學手冊:提供精油居家使用的實作指導,可舒緩不適、增進身心健康。 3.專業教科書:有志從事精油芳療事業者,本書涵蓋了所有相關面向。 ★芳香療法 × 藥草學 × 身心平衡,近200款精油剖析應用 PART 1:芳療簡介 說明芳香藥草在歷史各階段的發展,包括古代儀式裡扮演的角色、 中世紀的煉金術,以及近代芳香療法的誕生與應用。 同時解說人體各系統與精油的關聯與作用,搭配家用指南、創意混調等實作指導, 便能達到身心平衡的健康狀態。 PART 2:精油簡介 以藥草的常見名稱,按英文首字字母排序,有系統地帶領讀者探索近200款精油。 每款精油皆附詳細資訊,包括植物學名、科名、產地、藥草與民間應用傳統、 作用、萃取、特徵、主要成分與安全資訊,以及芳療/居家使用方式。 篇末更附贈速查療方索引,詳列按摩、貼敷、薰香、吸入蒸氣等10種芳療手法, 並列舉最具療效的精油品項。使用時可先針對個人症狀尋找相關條例; 回頭參閱各精油的安全資訊後,便能調製出對症精油配方,快速消除症狀。 《芳療教母茱莉亞.勞利斯的精油百科》不僅是芳療實務上不可或缺的最佳工具, 對於任何有興趣使用精油,或好奇其潛在療效者而言,都是必備參考指南。 ★芳療界絕世經典,國內外專家齊聲盛讚 「全方位的精油與原精介紹,一本清晰且系統化的豐富且實用書籍。」——約翰.史帝爾(John Steele),前美國芳療協會(AAA)指導委員 「一本完整得不可思議的書,任何人都能輕易理解。所有療癒技藝領域的工作者都不能錯過。」——阿爾.瑞帕伯特(Al Rapaport),整合療法推廣者(Whole Health Expos) 「一本對於芳香療法、藥草學,以及整體健康療癒領域歷史的百科。也是一本能長年伴隨讀者左右的權威且可靠指南。」——大衛.霍夫曼(David Hoffmann),暢銷書《整合藥草》(暫譯,Holistic Herbal)作者本書特色◎芳療教母茱莉亞.勞利斯暢銷32年經典巨作、學術指標教科書全新修訂,首度中文化。◎國內外芳療專家盛讚,身心平衡的健康之道;結合整合療法概念,備受醫界認可。◎從藥草學角度剖析近200款精油的效能、氣味特徵、主要成分,清晰易懂。◎各式個人化對症精油應用詳解,另附全書療方索引,最安全的使用指南。
全球暢銷32年!國際認可、最權威的芳療教科書!英國芳香精油領導品牌Aqua Oleum主理人芳療教母茱莉亞.勞利斯絕世經典,首度中文化! 本書作者茱莉亞.勞利斯為享譽全球的芳療教母。 在生化學家母親的帶領下,茱莉亞從小就對芳香精油有著濃厚的興趣。 1983年,茱莉亞接手家族事業:英國芳香精油領導品牌Aqua Oleum; 並持續以東西方各地的藥草為基礎,研發各式天然精油配方。 《芳療教母茱莉亞.勞利斯的精油百科》於1992年初版, 由於當時市面上尚無這類完整涵蓋各種芳香精油知識的綜合指南, 此書甫上市便迅速暢銷,後續更被譯為八國語言; 備受美國國家整體芳療協會(NAHA)、英國國際芳療師協會總部(IFA)等 國際芳療單位推崇與認可,儼然成為業內最具權威與學術指標性的芳療教科書。 ★暢銷全球32年,國際芳療教科書全新修訂版 本書主打芳療淵源科普與精油實際應用,迄今已暢銷32年,並首度中文化。 在全新修訂版的前言中,作者茱莉亞回顧這段過往: 「1990年代之初,芳香療法仍是附屬且另類的方式,精油的居家應用也尚未普及。 然而,科學試驗與臨床研究一再證實精油的潛力,並在醫學領域逐漸獲得認可。 與此同時,全球各地的人們對於整合療法(holistic therapies)的興趣亦穩定增長; 時至今日,社會大眾也越來越習慣一切『自然』的事物。」 身為芳療界先驅,本書可同時滿足下列三種定位需求: 1.簡要參考指南:以傳統藥草學的分類方式,廣泛剖析芳香植物與精油。 2.自學手冊:提供精油居家使用的實作指導,可舒緩不適、增進身心健康。 3.專業教科書:有志從事精油芳療事業者,本書涵蓋了所有相關面向。 ★芳香療法 × 藥草學 × 身心平衡,近200款精油剖析應用 PART 1:芳療簡介 說明芳香藥草在歷史各階段的發展,包括古代儀式裡扮演的角色、 中世紀的煉金術,以及近代芳香療法的誕生與應用。 同時解說人體各系統與精油的關聯與作用,搭配家用指南、創意混調等實作指導, 便能達到身心平衡的健康狀態。 PART 2:精油簡介 以藥草的常見名稱,按英文首字字母排序,有系統地帶領讀者探索近200款精油。 每款精油皆附詳細資訊,包括植物學名、科名、產地、藥草與民間應用傳統、 作用、萃取、特徵、主要成分與安全資訊,以及芳療/居家使用方式。 篇末更附贈速查療方索引,詳列按摩、貼敷、薰香、吸入蒸氣等10種芳療手法, 並列舉最具療效的精油品項。使用時可先針對個人症狀尋找相關條例; 回頭參閱各精油的安全資訊後,便能調製出對症精油配方,快速消除症狀。 《芳療教母茱莉亞.勞利斯的精油百科》不僅是芳療實務上不可或缺的最佳工具, 對於任何有興趣使用精油,或好奇其潛在療效者而言,都是必備參考指南。 ★芳療界絕世經典,國內外專家齊聲盛讚 「全方位的精油與原精介紹,一本清晰且系統化的豐富且實用書籍。」——約翰.史帝爾(John Steele),前美國芳療協會(AAA)指導委員 「一本完整得不可思議的書,任何人都能輕易理解。所有療癒技藝領域的工作者都不能錯過。」——阿爾.瑞帕伯特(Al Rapaport),整合療法推廣者(Whole Health Expos) 「一本對於芳香療法、藥草學,以及整體健康療癒領域歷史的百科。也是一本能長年伴隨讀者左右的權威且可靠指南。」——大衛.霍夫曼(David Hoffmann),暢銷書《整合藥草》(暫譯,Holistic Herbal)作者本書特色◎芳療教母茱莉亞.勞利斯暢銷32年經典巨作、學術指標教科書全新修訂,首度中文化。◎國內外芳療專家盛讚,身心平衡的健康之道;結合整合療法概念,備受醫界認可。◎從藥草學角度剖析近200款精油的效能、氣味特徵、主要成分,清晰易懂。◎各式個人化對症精油應用詳解,另附全書療方索引,最安全的使用指南。
科學實證×瑜伽×生理學解剖 全面洞悉人體機能,導正瑜伽功效迷思! 現代繁忙的生活節奏、無所不在的壓力,使得不少人開始接觸瑜伽, 企圖透過這套源自東方世界的身心靈練習,重新找回專注與平衡。 關於瑜伽在生理層面的各類效果,下列說法你一定聽過: ◎練習熱瑜伽時的大量流汗,有助於身體排毒。 ◎瑜伽的橫膈膜呼吸,能強化淋巴系統機能、減少淋巴水腫。 ◎肩立式能刺激甲狀腺、頭倒立式能刺激松果體、扭轉式能擠壓體內器官。 ◎頭顱光明呼吸法可保護肺部、對抗有毒空氣、更新身體組織並抑制老化。 實際上,以上所述,迄今仍缺乏足夠的科學證據! ★補足坊間瑜伽教練專書缺口,絕無僅有的曠世巨作 《瑜伽生理學解剖全書》由兩位資深瑜伽教師: 安德魯.麥高尼戈(Andrew McGonigle)和馬修.胡伊(Matthew Huy)共同執筆。 雙方皆擁有超過15年以上的教學經驗,施教對象包括一般學員及瑜伽教育者。 更特別的是,兩位作者皆具備醫學與生理學相關背景。 麥高尼戈為醫學博士,專業領域為生理學及解剖學; 胡伊則為運動、健康及運動科學的理學碩士,專精運動生理學及疼痛科學。 身為瑜伽持照教師多年,他們從實際教學場合中深刻體認到: 「瑜伽教師其實相當需要學習解剖學。」 儘管大部分人練習瑜伽純粹是因為「能放鬆緊繃的身體」, 但也有不少人服膺於各種「聽說有這樣的功效」的說法,因而產生期待。 然而,在眾多令人們深信不疑的瑜伽功效當中,含有不少迷思與誤解。 而學習辨析真偽,便成了身處教育鏈上游的瑜伽教師們責無旁貸的任務。 誠如知名瑜伽教師雷斯利.卡米諾夫(Leslie Kaminoff)所言: 「長久以來,瑜伽教師訓練方案的必讀書單一直有個缺口,直到本書問世。 希望瑜伽教育者讀了之後,不再重複那些最常聽到的迷思和誤解。」 本書旨在引導讀者進行各類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 透過西方生理學的觀點,反向檢視來自東方的瑜伽所能帶來的好處。 藉由「知道練習瑜伽可以做到什麼,以及做不到什麼」的思辨; 在各種矛盾中找到定位,充分享受正念運動帶來的各種效益。 ★以人體生理系統為經緯,針對各部位機能探討瑜伽功效 《瑜伽生理學解剖全書》以人體生理系統為經緯, 說明各部位對瑜伽的反應及適應方式。涵蓋: 肌肉骨骼、神經、呼吸、心血管、淋巴及免疫、內分泌、生殖及消化系統。 兩位作者以淺顯易懂的筆法,單刀直入地帶領讀者辨識各項說法; 先以生理學知識解說身體究竟從瑜伽中體驗了什麼, 後續便能輕易理解瑜伽如何影響人體外觀、感受及表現。 書中配有大量全彩透視圖片,以鮮明的細節呈現器官、組織、機制的精妙運作, 同時廣泛分析各系統潛在的傷害與疾病,並公正評估瑜伽是否真的有幫助。 全書亦收錄9篇〈自己試試看〉專欄,提供正念、冥想和呼吸等實作指南, 以及14篇〈迷思?事實?〉專欄,引導讀者辯證瑜伽常見主張; 自行決定該如何學習瑜伽,藉此避開可能有害或適得其反的練習。 書末則介紹特定的瑜伽姿勢及4種序列實作; 並解釋先前說明過的生理學原則,如何應用在此序列中; 兩位作者亦親自示範,錄製網路教學影片(書內附連結)。 透過實際練習,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操作方式,將瑜伽的好處最大化。 不論是第一次探索,或是已修習數十年, 本書都能帶領你以全新的角度看待並體驗瑜伽。 本書特色 ◎補足坊間瑜伽教練專書缺口,首度以生理學及解剖視角切題,絕無僅有的曠世巨作。 ◎以人體生理系統為經緯,結合各部位機能探討瑜伽功效與潛在疾病,實踐預防醫學。 ◎超值收錄「迷思辯證」與「隨堂實作」專欄,思考與操作兼具,透過批判習得真理。 ◎全球知名瑜伽教育者、物理治療師、醫學博士盛讚推薦!
重訓界絕世經典!20年暢銷紀念版! 解剖學×運動科學=運動機能學; 重訓鍛鍊前,先搞懂肌肉機能! 為了維持健康和體態,你勤於運動、重訓, 卻難免在鍛鍊過程中不得要領、訓練表現停滯不前,甚至一不小心就受傷。例如: ►一週跑三趟健身房,不但肚子沒瘦、手臂還是很細,理想中的胸腹肌始終沒出現! ►每次騎飛輪都覺得大腿快爆炸,第二天必鐵腿,說好的提升肌力和肺活量呢? ►舉完槓鈴、擴胸器,當下明明沒事,隔兩天肩膀卻痛到沒辦法舉起雙臂! ►大家都說CrossFit適合所有人,為什麼只有我喘得要命?應該繼續嗎?怎麼調整? 本書作者馬克.維拉(Mark Vella)為美國知名健身教練, 擁有美國運動委員會(ACE)及運動教師學會(ETA)等多項專業資格認證。 此外,馬克也持續鑽研神經肌肉解剖學和自然療法領域, 他提出的肌群解剖及運動機能分析理論,已廣泛運用於健身界、個人指導和瑜伽圈。 《【重訓】肌群解剖機能分析教練書》2004年初版上市後即造成轟動, 並被翻譯成9種語言、狂賣超過20萬冊,堪稱重訓界絕世經典!如今推出20年暢銷紀念版,不但涵蓋CrossFit、TRX、Zumba等新時代訓練,更以專業圖文清楚拆解各式動作、分析運動機能,並依難度分級、提供提醒。 全書分為兩部分:PART 1運動入門和PART 2正式訓練。 PART 1:運動入門 介紹肌肉與骨骼系統的解剖學和動作,以及相關指導概念和訓練原則, 包括動態熱身(RAMP)、全關節運動等,有助提高訓練計畫的安全性及成效。 同時提供完整動作分級表,涵蓋強度等級與操作時間等, 以及囊括初階、中階、進階的個人化訓練表單建議, 可直接用來安排運動計畫,或衡量現有規畫是否需要調整。 PART 2:正式訓練 正式訓練分成10個類別,收錄75種以上訓練項目, 包括穩定性訓練、複合性訓練、增強式訓練、爆發力訓練和耐力訓練, 以及局部加強訓練,涵蓋胸、腿、臀、背、肩膀和手臂6大部位; 一次習得正確起始姿勢、動作分析、難度分級、訓練提示、練習技巧等。 讀完這本書,你會更清楚如何以運動機能學的角度, 打造更有效率的鍛鍊方式,不再用錯力氣、練錯部位! 本書特色 ◎亞馬遜書店4.7顆星好評推薦!重訓界絕世經典!20年暢銷紀念版! ◎收錄逾100幅全彩人體解剖圖,說明70條主肌群的機能原理、訓練技巧及難易度。 ◎涵蓋胸、腿、臀、背、肩膀和手臂75種以上訓練,以及初階、中階、進階個人化表單。 ◎全面分析CrossFit、TRX、Zumba等項目,協助你練對肌肉、正確施力、有效增肌。 專業推薦 彰化基督教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吳順堯 專業審訂 物理治療師、體適能教練/林子崴(崴爺) 聯新國際診所院長 關節退化、運動傷害專家/林頌凱 原力復健科診所醫師/侯鐘堡 台灣男性學暨性醫學會員、筋肉醫師/程威銘 美加脊骨神經醫師/黃如玉 醫適能MedEx特殊族群專業培訓機構創辦人/蔡奇儒 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蔡明劼 璞實生活-按摩學院創辦人/鄭旭輝 脊椎保健達人/鄭雲龍 專業推薦(按姓名首字筆畫排序)
重訓界絕世經典!20年暢銷紀念版! 解剖學×運動科學=運動機能學; 重訓鍛鍊前,先搞懂肌肉機能! 為了維持健康和體態,你勤於運動、重訓, 卻難免在鍛鍊過程中不得要領、訓練表現停滯不前,甚至一不小心就受傷。例如: ►一週跑三趟健身房,不但肚子沒瘦、手臂還是很細,理想中的胸腹肌始終沒出現! ►每次騎飛輪都覺得大腿快爆炸,第二天必鐵腿,說好的提升肌力和肺活量呢? ►舉完槓鈴、擴胸器,當下明明沒事,隔兩天肩膀卻痛到沒辦法舉起雙臂! ►大家都說CrossFit適合所有人,為什麼只有我喘得要命?應該繼續嗎?怎麼調整? 本書作者馬克.維拉(Mark Vella)為美國知名健身教練, 擁有美國運動委員會(ACE)及運動教師學會(ETA)等多項專業資格認證。 此外,馬克也持續鑽研神經肌肉解剖學和自然療法領域, 他提出的肌群解剖及運動機能分析理論,已廣泛運用於健身界、個人指導和瑜伽圈。 《【重訓】肌群解剖機能分析教練書》2004年初版上市後即造成轟動, 並被翻譯成9種語言、狂賣超過20萬冊,堪稱重訓界絕世經典!如今推出20年暢銷紀念版,不但涵蓋CrossFit、TRX、Zumba等新時代訓練,更以專業圖文清楚拆解各式動作、分析運動機能,並依難度分級、提供提醒。 全書分為兩部分:PART 1運動入門和PART 2正式訓練。 PART 1:運動入門 介紹肌肉與骨骼系統的解剖學和動作,以及相關指導概念和訓練原則, 包括動態熱身(RAMP)、全關節運動等,有助提高訓練計畫的安全性及成效。 同時提供完整動作分級表,涵蓋強度等級與操作時間等, 以及囊括初階、中階、進階的個人化訓練表單建議, 可直接用來安排運動計畫,或衡量現有規畫是否需要調整。 PART 2:正式訓練 正式訓練分成10個類別,收錄75種以上訓練項目, 包括穩定性訓練、複合性訓練、增強式訓練、爆發力訓練和耐力訓練, 以及局部加強訓練,涵蓋胸、腿、臀、背、肩膀和手臂6大部位; 一次習得正確起始姿勢、動作分析、難度分級、訓練提示、練習技巧等。 讀完這本書,你會更清楚如何以運動機能學的角度, 打造更有效率的鍛鍊方式,不再用錯力氣、練錯部位! 本書特色 ◎亞馬遜書店4.7顆星好評推薦!重訓界絕世經典!20年暢銷紀念版! ◎收錄逾100幅全彩人體解剖圖,說明70條主肌群的機能原理、訓練技巧及難易度。 ◎涵蓋胸、腿、臀、背、肩膀和手臂75種以上訓練,以及初階、中階、進階個人化表單。 ◎全面分析CrossFit、TRX、Zumba等項目,協助你練對肌肉、正確施力、有效增肌。 專業推薦 彰化基督教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吳順堯 專業審訂 物理治療師、體適能教練/林子崴(崴爺) 聯新國際診所院長 關節退化、運動傷害專家/林頌凱 原力復健科診所醫師/侯鐘堡 台灣男性學暨性醫學會員、筋肉醫師/程威銘 美加脊骨神經醫師/黃如玉 醫適能MedEx特殊族群專業培訓機構創辦人/蔡奇儒 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蔡明劼 璞實生活-按摩學院創辦人/鄭旭輝 脊椎保健達人/鄭雲龍 專業推薦(按姓名首字筆畫排序)
代謝重訓 × 3C模組 × 增肌減脂 美國國家肌力與體能協會(NSCA)年度教練暢銷經典! 強化代謝、增加肌肉、加速打造理想體態 ◎收錄超過50種代謝重訓;搭配循環、組合、複合3C模組,加速打造理想體態 ◎詳盡分析150種涵蓋槓鈴、啞鈴、壺鈴或自體重量的運動,聰明訓練、避免傷害 ◎增肌同時減脂:回歸基礎飲食;不跟風、不節食,健康飽足、燃脂加速! ◎個人化減脂計畫:無論新手或熟手;在家或上健身房,都能確實減脂、有感增肌 據2022年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協會《肥胖世代-百人減重行為調查》, 受訪者當中,有七成以上曾為了保持勻稱體型而減重; 更有八成曾採取飲食調整、運動等方法解決肥胖問題,滿意度卻不盡人意。 由此可知,減重永遠是現代人最關心的熱門話題。 然而,打造理想體態,絕非單靠節食或各類極端飲食便能達成。 就現代人的審美觀而言,單純「瘦下來」已經不夠,還得擁有緊緻的線條才好看。 而人體線條係由肌肉所塑造而成;肌肉越多,肌張力也就越大。 換句話說,若想讓某些部位「又圓、又翹、又性感」,就一定要把肌肉練起來。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女性擔心自己會「一不小心練太壯」, 這部分實屬多慮——要擁有健身巨巨般(例如西洋樂壇天后瑪丹娜)的體態, 得先有足量的睪固酮(Testosterone)才有機會實現。 話雖如此,可以肯定的是:肌肉越多,燃脂速度越快! 而女性體內的脂肪原本就比男性來得高,這意味著女性更能透過增肌獲益: 小腹平坦、手臂緊實、穠纖合度、氣色更好。 ★增肌減脂權威巨作!全身大改造的終極方程式 《重訓減脂全技能分析教科書》2014年初版於美國, 上市後反響熱烈,成為增肌減脂重訓專書的權威巨作。 後於2023年推出全新修訂版本;榮獲亞馬遜讀者4.8顆星好評推薦, 堪稱「全身大改造的終極方程式」。 作者尼克.天米路為美國國家肌力與體能協會(NSCA)年度教練, 他在書中提供了各種有效改變體態的減脂方法,並詳細分析背後原理。 而在實作方面,作者更以運動科學為基礎, 設計超過50種代謝重訓(metabolic strength training)以減去脂肪並維持肌肉量; 搭配3C模組(循環Circuits、組合Combinations和複合Complexes)持續操作, 便能在「高強度、全身參與,長時間操作」之下,形成可持續的正向回饋。 書末更收錄個人化減脂計畫,助你加速燃脂、增加肌肉,打造理想體態。 ★增肌同時減脂,真的可行嗎? 增肌是透過持之以恆的重量訓練,達到肌肥大的效果; 減脂則是熱量赤字的結果,在「消耗大於補給」的情況下,逐步減去多餘脂肪。 由此看來,「增肌」與「減脂」似乎並無交集,業界更存在不少爭議。 針對這項疑問,尼克.天米路研讀了學界內多項報告, 發現在不同年齡、性別與生活型態的實驗中,所有數據都指向以下事實: 「減脂的關鍵是熱量赤字,但人體並不需要在熱量盈餘之下才能增肌。」 從營養學角度來看,無論高矮胖瘦,每個人的體內皆存有脂肪, 可於緊急狀況時提供熱量,這是人類在演化過程中自然形成的避險機制。 既然人體已有現成的熱量來源,只要持續操作代謝重訓的3C模組, 便能讓身體燃燒既有脂肪作為能量,同步實現增肌與減脂, 且越是「多脂少肌」的人,效果越顯著! ★減脂期間怎麼吃?回歸基礎飲食,健康飽足、燃脂加速! 關於重訓減脂期間的飲食安排,尼克.天米路直言: 「市面上的節食計畫五花八門,但我不推薦任何一種。」 減脂的關鍵是熱量赤字,無論哪種節食計畫,最終都是為了達到這個目標; 最重要的是能否持之以恆,而簡單的方法通常比較容易持續。 較之於「剔除特定食物」或「間歇性斷食」等跟風般的節食策略, 作者更推崇「輔食」(complementary eating)概念; 每餐皆以下列四種基礎(巨量)營養素為主: 1.蛋白質(例如:雞蛋、雞肉、魚、野牛肉、牛肉等) 2.澱粉碳水化合物(例如:甘薯、米飯、燕麥等) 3.纖維碳水化合物(例如:水果和蔬菜) 4.脂肪(例如:酪梨、堅果、橄欖油等) 上述營養素能「彼此相輔相成」,進而將營養價值最大化; 不但吃得健康且飽足,還能在食物熱效應(TEF)的作用下, 每餐吃進更少卡路里、代謝更多熱量,助你加速燃脂。 重訓減脂全技能分析:強化代謝、甩開脂肪、增加肌肉, 讀完這本書,你會更快辦到! 本書特色 ◎收錄超過50種代謝重訓;搭配循環、組合、複合3C模組,加速打造理想體態。 ◎詳盡分析150種涵蓋槓鈴、啞鈴、壺鈴或自體重量的運動,聰明訓練、避免傷害。 ◎增肌同時減脂:回歸基礎飲食;不跟風、不節食,健康飽足、燃脂加速! ◎個人化減脂計畫:無論新手或熟手;在家或上健身房,都能確實減脂、有感增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