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風格 類別 ,共計2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無齡美魔女:愛上自己,唐德惠的凍齡美學

唐德惠  著
商訊文化  出版
2012/06/06 出版

四十,是女人的禁忌數字,但唐德惠一點都不害怕被人知道,甚至高呼熟女真美麗,歲月的足跡彷彿在她身上停住腳步,時光凍結流失。帶點傻氣與純真,糅合熟女的性感,少女的嬌麗,不同年齡的女人魅力,在她身上一體呈現。身段款款、肌膚嫩白,唐德惠追美、愛美不偷懶,讓自己抹去年齡的界線,成為充滿迷人韻味的「無齡美魔女」。美是什麼?無齡美魔女唐德惠說:發自內心的善念就是美!愛自己就很美!本書是美容達人,愛美的水瓶座女子唐德惠多年來美容保養的經驗大匯整,書中唐德惠一一將美容瘦身的過程、心情與心得一一與讀者分享,和讀者一起提升身心靈之美!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跑馬拉松,其實很簡單

戎撫天  著
商訊文化  出版
2011/08/07 出版

2010奈良馬拉松紀實 2010年12月5日是個特殊的日子,61歲、168公分、70公斤、 BMI值過高、去年心臟裝了心律調節器的我,在日本古都──奈良完成了首次馬拉松。馬拉松經驗讓我確信,只要付出汗水,體力就會進步,身體縱然有缺陷,仍有無限潛能可以開發。年過60 跑馬拉松的殘念再起我想說的是,跑馬拉松真的很簡單,任何人都可以做得到。而且跑完馬拉松,會讓人有脫胎換骨的感覺,不只體態輕盈、關節靈活、筋骨柔軟,心靈也起了變化,變得樂觀、更正面思考。我相信,從蒐集資訊訂定訓練計畫,讓自己從每星期跑30公里到跑90公里,不斷評估體能狀況、調整訓練計畫,依據體能訂出配速表,然後有效執行,這對於IQ,一定也有正面效益。 30年前,曾經動念跑馬拉松,但客觀評估後,就放棄了太過浪漫的念頭。年過60,殘念再度怦怦然跳動,當時只是一個簡單的念頭,想給60歲的自己一個考驗。多年來,我大約每天跑3公里、快走2公里,周末經常爬山,也只算勉強維持健康,但跑馬拉松是3公里與42公里之別,大概可以用天與地比擬吧。不過冥冥中似乎自有安排,2008年在好友引薦下,連續兩年參加台大EMBA單車環島活動,9天1000公里,其中6天要攀越海拔500公尺以上高山,總高度超過5000公尺,是嚴厲的挑戰,但活動結束後並不特別覺得辛苦,反而樂趣無窮,好玩極了。跑馬拉松的種子,可能當時就已經在心內埋下。20年前加入北大 共度美好歲月二次單車環島行程結束不久,接到北大長跑俱樂部「歸隊」的招喚。20年前曾經加入「北大」,連續幾年與一群愛跑步的朋友每天一起流汗,偶爾相約暢飲啤酒,共同度過一段美好的歲月。後來因為工作調動,生活作息與運動時間被迫調整,因而失聯。十多年來,北大會員更多,組織更大,活動更頻,也更有趣。歸隊北大後,殘念逐漸化為決心,許多夥伴拍胸保證:「只要跟上隊伍,馬拉松不是問題。」為了跟上隊伍,迅速增加跑步量,由每日3公里增加到5公里、10公里,體力已經難以負荷,肌肉更是疼痛,但過度自信矇蔽了身體的警訊,兩個月後因暈眩摔倒而就醫,經診斷必須裝置心律調節器。手術後慢慢又恢復跑步生活,醫師只是告誡不能跑太快,因為我的心律是由機器決定,不能隨速度增加而跳快,有一定的上下界限,就像「開保時捷跑車卻只能用二檔」一樣無奈。但無論如何,年底還是順利完成台北馬拉松半程賽(21公里)。到北京頤和園 繞著昆明湖跑去年9月展開以全馬為目標的密訓,跑步量由每周40公里逐周增加5公里,每星期到風櫃嘴跑20公里山路。期間參加了陽明山及太魯閣馬拉松半程賽。也到大陸出差幾次,但再忙,每天至少跑10公里。到北京時,曾偷得浮生半日閒,到頤和園繞著昆明湖跑一圈。 9月是很痛苦的一個月,全身肌肉疼痛,10月身體逐漸適應。不過,辛苦是有回報的,太魯閣馬拉松半馬成績是2小時41分,比去年「富邦」和稍早的「陽明山」成績都好。親身經歷後,我深信「人不會因老而跑不動,只會因不跑而老」是智慧的話語。抱著「跑完就好」的心情,我與北大的夥伴們終於在12月4日晚上抵達奈良。當晚,北大貼心安排了烤肉宴,配超大碗米飯,補充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 次日清晨即起,抵達鴻之池田徑場,氣溫約6℃,萬里無雲,是非常適合馬拉松的天氣。只見萬頭鑽動,但秩序井然。服務人員很貼心,幫我們找到一塊專屬休息區,可以放置衣物,避免語言不通的我們碰上寄存的麻煩。奈良跑馬拉松 起初我的速度最慢選手依號碼牌由A至H的編組陸續出發,起跑秩序井然。奈良馬拉松有名額限制,北大報名時已逾期,大會優惠外國人,特別為我們增額,所以我們編在H組,最後出發。起跑不久左轉,就是一條筆直的街道,我的速度最慢,眼看著黑壓壓的人群愈跑愈遠,造成極沉重的心理壓力。路旁民眾熱情加油,卻感覺他們的眼光似有同情之意,加油歡呼聲竟讓我覺得沉重,多次有加速追上的衝動,但理智告訴我,萬萬不可,要堅持照配速跑。 為了減輕壓力,強迫自己觀察街景。奈良確實是古城,建築新舊夾陳,但並不突兀,新建築各有設計,不似台灣幾乎一張設計圖吃遍全島。連續看到創價學會(公明黨)與自民黨會館,由建築物看來,兩個政黨都非常有錢。我導引自己慢慢翻閱腦中有關日本政經與中日關係的記憶櫃,並與親眼所見對照,感覺日本總體經濟雖然失落將近20年,中國大陸GDP已超過日本,但就個體經濟與社會品質觀察,日本仍遙遙領先大陸。拳頭大的紅草莓 鮮豔飽滿令人垂涎第一個5公里耗時39分22秒,很穩。不久來到第一個迴轉點,果然後面只有小貓三兩隻,收容車慢慢跟著。7公里處進入東大寺公園,是4公里的緩上坡,由海拔40到60公尺,我開始追過一些人。第二個5公里花了38分05秒,沿路與北大會長豪哥聊天,很是輕鬆。第三個5公里開始緩下坡,稍微加速,用了36分42秒,沿途逐漸由小鎮街景變為田園景色。許多農民在路邊提供免費的熱食或水果供選手享用,還看到拳頭大的紅草莓,鮮豔飽滿,令人垂涎欲滴,許多人停下來享用,我為了控制時間,一律割愛。過奈良東醫院右轉,驟然變為山路,2公里內由海拔69公尺升到133公尺,上坡路段讓我追過許多選手,這段5公里耗費40分48秒。經白川大橋穿越大阪高速公路後就是下坡,恢復小鎮景色。沿途歡呼加油民眾極多,也有人伸手與路過選手擊掌,我都熱情回應。還有幾名3、4歲的幼兒,寒風下紅通通的臉頰格外可愛,他們在父母懷抱中也伸手與跑者擊掌,我好幾次穿過道路輕擊小手。日本民眾對馬拉松跑者的熱情,讓台灣人慚愧。 約24公里處折返 發現追過許多人約24公里處折返,發現不知不覺中已追過許多人,身邊有人一起喘著氣,不再感覺孤單。第5個5公里,道路平坦,用了39分16秒。28公里後回到陡坡處,山林間楓紅如火,照映藍天,不由得心曠神怡,但許多選手體力不勝負荷,只能走路,「北大」兩個月的風櫃嘴密訓,讓我昂然追過上百人。第6個5公里用了41分52秒,稍慢,但無礙全局。現在僅剩最後12公里了,我告訴自己,假設現在是清晨剛出門,開始每天的10公里例行訓練,疲倦感突然消失,又是活龍一尾。32公里處重返農村,加油聲再度迴繞耳際,但右肩疼痛,只好放棄擊掌與揮手動作,表情恐怕也由興奮歡樂變得呆滯冷漠。此時,突然一股負面情緒從心底竄出,質疑自己所為何來?我立刻察覺是撞牆現象的開始,趕快給自己心理建設,拚命回想寫過有關跑步是多麼有趣的文章。第7個5公里大致是下坡,用掉39分51秒。通過35公里的晶片感應線時,有些成就感,這是首次跑過35公里線。穿上北大戰袍 「不准用走的!」此後開始3公里的上坡,這堪稱是魔鬼坡,許多人改為步行,也有人退到路邊拉筋,我想起領到北大戰袍時,會長交代:「穿北大戰袍,不准用走的!」於是鼓起餘力繼續穩穩地跑。回到東大寺公園,看到幾頭鹿四處閒逛討食,甚是可愛。距離40公里處,知道應該不遠了,心情頓時輕鬆下來,也就不覺得特別累,最後一個5公里耗了41分31秒。進入田徑場前最後兩公里又是上坡,用掉18分47秒。我的初馬成績是5小時36分,符合預期。踏上終點,走在鴻之池田徑場跑道上,身體冷靜,頭腦清朗,既無極倦後的虛脫,也沒有願望實現的激情,淡淡的,彷彿每天跑完10公里。我平靜地拉筋,與北大夥伴們拍照,相互恭喜。住進大阪溫泉旅館,讓疲憊的筋肉泡過冷泉、熱水,於三溫暖室再度逼出淋漓汗水,回到房間略微休息,突然身體有一種說不出理由的脫胎換骨感覺──我的身體不一樣了。 跑完馬拉松 脫胎換骨跑完馬拉松,體重穩定減了1公斤,走路更有彈性,速度更快。多年前開始,下階梯時因腳踝彈性不足,習慣性以腳跟或全腳掌落地,顯得老態。跑完全馬後發現,腳踝變得有力了,可以只用前腳掌落地,下階梯速度更快。腰,也更有彈性,恢復原地跳躍能力。跑半馬,還不足以帶來這些改變,非得經過全馬的考驗,筋骨才能回春。 日本朝日新聞訪問了一位參加奈良馬拉松,已完成700次全馬紀錄的73歲市民吉藤尚之,他說,他的夢是達成1000次完跑紀錄,但他不會勉強自己的身體,會細水長流,很慎重的使用自己的身體。我開始想,我要跑幾個馬拉松?   (2010/12/20)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