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世 書系 ,共計14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宜蘭縣佛寺志.第四集

佛光文化  出版
2025/09/26 出版

《宜蘭縣佛寺志》由佛光大學闞正宗教授帶領博碩士研究生,分組進行田調與口述訪談。本書以山川地理、歷史圖片、沿革、人物、建築、藝文為綱目撰述,類例分明,含括全面。不僅保存地方重要佛教文化,這種佛教界、學術界、教育界共同攜手編撰的模式,也提供了運作的典範。本書詳察宜蘭三間極具歷史的寺院:佛光山蘭陽別院、圓明寺、靈山寺。在師生縝密務實的史料收集、田調口述歷史,將寺院彌足珍貴的歷史發展記錄下來。一來彰顯各寺歷年僧眾與大德之悲智雙運行誼,亦可作為後世弘法者借鑑的典範,二者更可窺見星雲大師早年在宜蘭弘法的縮影。第四集收錄三座寺院。一、宜蘭蘭陽別院前身為龍華派齋堂啟昌堂,建於清道光十七年(1837),同治九年(1870)重修,日本殖民時期逐漸轉型為佛寺。民國四十二年春,星雲大師應李決和等宜蘭地方善信之邀,主持雷音寺「週六念佛會」,以創新通俗的弘法模式,吸引大批青年及知識分子,宜蘭成為大師落實人間佛教理念的最初根據地。幾經重修,民國八十六年合併重建為十四層大樓的都市型道場,更名為「佛光山蘭陽別院」。二、礁溪圓明寺俗稱「莿仔崙佛祖廟」,大正六年(1917)由覺意、覺慈法師發起創立。日本殖民時期為宜蘭地區最早且最大的尼眾道場,並分衍出其他道場,至少有礁溪福崇寺、頭城靈山寺、冬山白蓮寺等。民國五十一年,因強颱肆虐寺院受損嚴重,經覺意、妙觀師徒多年籌劃,民國六十六年展開重建工程。民國六十九年經信徒大會決議,圓明寺交由星雲大師擔任管理人。三、頭城靈山寺開山妙圓法師,於大正十二年(1923)十二月取得土地所有權,可視為建寺之始;日本殖民時期,以農禪生活為修行模式。民國五十五年,妙圓法師因年邁,尋求星雲大師協助管理寺院,達德法師作為妙圓法師皈依弟子,受星雲大師委派接管靈山寺並著手寺院重建。至民國八十一年,經信徒大會表決交由佛光山接管。

79 特價6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宜蘭縣佛寺志.第四集

佛光文化  出版
2025/09/26 出版

《宜蘭縣佛寺志》由佛光大學闞正宗教授帶領博碩士研究生,分組進行田調與口述訪談。本書以山川地理、歷史圖片、沿革、人物、建築、藝文為綱目撰述,類例分明,含括全面。不僅保存地方重要佛教文化,這種佛教界、學術界、教育界共同攜手編撰的模式,也提供了運作的典範。本書詳察宜蘭三間極具歷史的寺院:佛光山蘭陽別院、圓明寺、靈山寺。在師生縝密務實的史料收集、田調口述歷史,將寺院彌足珍貴的歷史發展記錄下來。一來彰顯各寺歷年僧眾與大德之悲智雙運行誼,亦可作為後世弘法者借鑑的典範,二者更可窺見星雲大師早年在宜蘭弘法的縮影。第四集收錄三座寺院。一、宜蘭蘭陽別院前身為龍華派齋堂啟昌堂,建於清道光十七年(1837),同治九年(1870)重修,日本殖民時期逐漸轉型為佛寺。民國四十二年春,星雲大師應李決和等宜蘭地方善信之邀,主持雷音寺「週六念佛會」,以創新通俗的弘法模式,吸引大批青年及知識分子,宜蘭成為大師落實人間佛教理念的最初根據地。幾經重修,民國八十六年合併重建為十四層大樓的都市型道場,更名為「佛光山蘭陽別院」。二、礁溪圓明寺俗稱「莿仔崙佛祖廟」,大正六年(1917)由覺意、覺慈法師發起創立。日本殖民時期為宜蘭地區最早且最大的尼眾道場,並分衍出其他道場,至少有礁溪福崇寺、頭城靈山寺、冬山白蓮寺等。民國五十一年,因強颱肆虐寺院受損嚴重,經覺意、妙觀師徒多年籌劃,民國六十六年展開重建工程。民國六十九年經信徒大會決議,圓明寺交由星雲大師擔任管理人。三、頭城靈山寺開山妙圓法師,於大正十二年(1923)十二月取得土地所有權,可視為建寺之始;日本殖民時期,以農禪生活為修行模式。民國五十五年,妙圓法師因年邁,尋求星雲大師協助管理寺院,達德法師作為妙圓法師皈依弟子,受星雲大師委派接管靈山寺並著手寺院重建。至民國八十一年,經信徒大會表決交由佛光山接管。

7 特價56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宜蘭縣佛寺志.第三集

佛光文化  出版
2024/12/06 出版

不修寺志,無以追古,不自卑何以行遠?佛法之興衰,伽藍之住眾,人事物互有因果關係,修志之大用昭然若揭。凡事起頭難,難在初次,然寺志之修纂,每一座都是首次,無論謀事或謀人皆難比照,辛苦之程度,若無心於此者,難以達成任務。有志者,曷興乎來! ──佛光大學教授 闞正宗《宜蘭縣佛寺志》經宜蘭縣佛教會居中連繫,佛光大學闞正宗教授帶領博碩士研究生,分組進行田調與口述訪談。本書以山川地理、歷史圖片、沿革、人物、建築、藝文為綱目撰述,類例分明,含括全面,使閱者很快能因類究書,因書就學。第三集收錄頭城、礁溪的兩間寺院:一、頭城善慧寺前身為宜蘭地區齋教龍華派齋堂之一「募善堂」,建於殖民時期(約1905~1910),由宜蘭仕紳郭進居、吳連三發起建設。戰後經歷任養淨、慧省兩位法師住持領導,逐漸由齋教轉為佛教,並由管理人制改為住持制。民國四十一年十二月「宜蘭縣佛教支會」成立,郭進居被推選為首任理事長。第一任至第三任會址皆設於募善堂。民國八十二年更名為善慧寺。現任住持為明寶法師。二、礁溪福嚴禪寺臺灣光復後創建,民國五十年由基隆月眉山派下普同法師開山。第二任住持宏榮法師於民國六十四年晉山後,重視禪法修持,延續月眉山派宗風與傳統。致力寺院建設及各項弘法活動,也注重文教發展,辦有雜誌、幼稚園,並於電台布教,亦舉辦短期出家,傳授三壇大戒、在家戒會等。民國九十三由宏融法師繼任住持。

9 特價72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宜蘭縣佛寺志.第三集

佛光文化  出版
2024/12/06 出版

不修寺志,無以追古,不自卑何以行遠?佛法之興衰,伽藍之住眾,人事物互有因果關係,修志之大用昭然若揭。凡事起頭難,難在初次,然寺志之修纂,每一座都是首次,無論謀事或謀人皆難比照,辛苦之程度,若無心於此者,難以達成任務。有志者,曷興乎來! ──佛光大學教授 闞正宗《宜蘭縣佛寺志》經宜蘭縣佛教會居中連繫,佛光大學闞正宗教授帶領博碩士研究生,分組進行田調與口述訪談。本書以山川地理、歷史圖片、沿革、人物、建築、藝文為綱目撰述,類例分明,含括全面,使閱者很快能因類究書,因書就學。第三集收錄頭城、礁溪的兩間寺院:一、頭城善慧寺前身為宜蘭地區齋教龍華派齋堂之一「募善堂」,建於殖民時期(約1905~1910),由宜蘭仕紳郭進居、吳連三發起建設。戰後經歷任養淨、慧省兩位法師住持領導,逐漸由齋教轉為佛教,並由管理人制改為住持制。民國四十一年十二月「宜蘭縣佛教支會」成立,郭進居被推選為首任理事長。第一任至第三任會址皆設於募善堂。民國八十二年更名為善慧寺。現任住持為明寶法師。二、礁溪福嚴禪寺臺灣光復後創建,民國五十年由基隆月眉山派下普同法師開山。第二任住持宏榮法師於民國六十四年晉山後,重視禪法修持,延續月眉山派宗風與傳統。致力寺院建設及各項弘法活動,也注重文教發展,辦有雜誌、幼稚園,並於電台布教,亦舉辦短期出家,傳授三壇大戒、在家戒會等。民國九十三由宏融法師繼任住持。

7 特價56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宜蘭縣佛寺志.第二集

佛光文化  出版
2024/07/05 出版

寺為人建,法憑人弘。 寺志紀錄了幾代人的努力, 興衰起伏,人事變遷,一切歷歷在目, 故「精求徵信,以備古今興廢之林」為寺志之要。 封塵的歷史隨著一張張老照片而重現, 每一次田調、每一次行動, 發掘沉甸甸的史料,接觸活生生的人物, 或因輝煌而欣喜,或由現難而暗垂 吾等見聞者當感物而記事, 借鑒歷史,以發菩提道心。 ──佛光大學教授 闞正宗 《宜蘭縣佛寺志》經宜蘭縣佛教會居中連繫,佛光大學闞正宗教授帶領九位博碩士研究生,分組進行田調與口述訪談。本書以山川地理、歷史圖片、沿革、人物、建築、藝文為綱目撰述,類例分明,含括全面,使閱者很快能因類究書,因書就學。 第二集收錄頭城、礁溪的兩間寺院: 一、頭城開成寺 建於嘉慶初年,民間色彩濃厚,佛道信仰混合,現以管理委員會制度運作。最早為開蘭先賢吳沙隨身攜帶的「黑面金身觀音佛祖」供奉之所,故清代以來當地居民皆稱之為佛祖廟,後來陸續增建吳沙祠、大眾爺廟、城隍廟。同治四年(1865)因洪水而遷建現址,更名為開成寺。道光年間起,作為「搶孤」進行的場所,至今仍是民俗佛教最大的代表活動之一。 二、礁溪開成寺 前身是齋教龍華派齋堂,為宜蘭實業家謝火於大正八年(1919) 所建清修之所, 昭和十年(1935)妙月法師接任住持,齋教信仰正式轉為正信佛教信仰。妙月法師出身礁溪福崇寺,為鼓山通本法師派下系統,住持期間以清修苦行為主。民國七十四年(1985)道清法師引薦見如法師接任住持,專修唐密孔雀明王法。常通法師接任住持時,帶入淨土宗的修持,形成孔雀明王法兼弘淨土法門。  

9 特價72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宜蘭縣佛寺志.第二集

佛光文化  出版
2024/07/05 出版

寺為人建,法憑人弘。 寺志紀錄了幾代人的努力, 興衰起伏,人事變遷,一切歷歷在目, 故「精求徵信,以備古今興廢之林」為寺志之要。 封塵的歷史隨著一張張老照片而重現, 每一次田調、每一次行動, 發掘沉甸甸的史料,接觸活生生的人物, 或因輝煌而欣喜,或由現難而暗垂 吾等見聞者當感物而記事, 借鑒歷史,以發菩提道心。 ──佛光大學教授 闞正宗 《宜蘭縣佛寺志》經宜蘭縣佛教會居中連繫,佛光大學闞正宗教授帶領九位博碩士研究生,分組進行田調與口述訪談。本書以山川地理、歷史圖片、沿革、人物、建築、藝文為綱目撰述,類例分明,含括全面,使閱者很快能因類究書,因書就學。 第二集收錄頭城、礁溪的兩間寺院: 一、頭城開成寺 建於嘉慶初年,民間色彩濃厚,佛道信仰混合,現以管理委員會制度運作。最早為開蘭先賢吳沙隨身攜帶的「黑面金身觀音佛祖」供奉之所,故清代以來當地居民皆稱之為佛祖廟,後來陸續增建吳沙祠、大眾爺廟、城隍廟。同治四年(1865)因洪水而遷建現址,更名為開成寺。道光年間起,作為「搶孤」進行的場所,至今仍是民俗佛教最大的代表活動之一。 二、礁溪開成寺 前身是齋教龍華派齋堂,為宜蘭實業家謝火於大正八年(1919) 所建清修之所, 昭和十年(1935)妙月法師接任住持,齋教信仰正式轉為正信佛教信仰。妙月法師出身礁溪福崇寺,為鼓山通本法師派下系統,住持期間以清修苦行為主。民國七十四年(1985)道清法師引薦見如法師接任住持,專修唐密孔雀明王法。常通法師接任住持時,帶入淨土宗的修持,形成孔雀明王法兼弘淨土法門。  

7 特價56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須彌粒子(二冊/套)-第一冊:科學與佛理交融的緣起世界、第二冊:一念三千 隨緣當下

尤芳達  著
佛光文化  出版
2024/04/04 出版

此書所涉及的內容相當豐富且全面。科技的最新發展與現代人生活息息相關的課題與挑戰,諸如:席捲全球的電商風潮,演算法與人工智能主導的互聯網世界等。內文結合科學與佛法,從「物理」談到「心理」,再談到「靈性」;從「天文」談到「地球」,再談到「人心」; 從「時空」談到「因果」,再談到「正念禪修」。 這是本結合深奧科學新知並詳實反映生命無常的科普書,讓讀者在閱讀中享受靈智的喜悅,即便是片刻,也是永恆!

9 特價64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話說佛光山.寺院篇1

高見広春  著
佛光文化  出版
2023/09/21 出版

星雲大師一生「為了佛教」,心心念念都是如何將佛教傳至世界每個角落,讓人間每位眾生,都能因佛法的滋潤而生活歡喜、離苦得樂。因此,從台灣到世界各地,他一步一腳印,如拓荒者般開墾出一座座的人間淨土。   本書是人間佛教的弘法史,一部血汗交織、生動感人的弘法史。也是涵蓋全球佛光道場的「寺志」,一部具考證價值又有情有理、賅攝悲智願行的寺志。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話說佛光山.寺院篇2

星雲大師  著
佛光文化  出版
2023/09/21 出版

星雲大師一生「為了佛教」,心心念念都是如何將佛教傳至世界每個角落,讓人間每位眾生,都能因佛法的滋潤而生活歡喜、離苦得樂。因此,從台灣到世界各地,他一步一腳印,如拓荒者般開墾出一座座的人間淨土。   本書是人間佛教的弘法史,一部血汗交織、生動感人的弘法史。也是涵蓋全球佛光道場的「寺志」,一部具考證價值又有情有理、賅攝悲智願行的寺志。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宜蘭縣佛寺志·第一集

闞正宗  著
佛光文化  出版
2023/05/19 出版

寺院,是三寶住世的體現,儘管超然物外,但作為一宗教實踐場域,自然在不同程度上要與凡俗發生互動。因此,寺院於歷史所承載的,就不僅是僧侶活動的軌跡、法脈傳承之延伸,而在教育、文化、藝術、政治、經濟、商業,乃至外交關係網絡上,都發揮了它多重的社會作用與功能;而「寺志」,即是記錄這些重要歷史演變的一部佛寺生命史。 《宜蘭縣佛寺志》經宜蘭縣佛教會居中連繫,佛光大學闞正宗教授帶領九位博碩士研究生,分組進行田調與口述訪談。本書以歷史圖片、山川地理、沿革、建築形制、人物、藝文為綱目撰述,類例分明,含括全面,使閱者很快能因類究書,因書就學。 第一集收錄三間寺院: 一、頭城吉祥寺 真精法師創建於明治四十年(1907),為臺灣首座本土法師創建的寺院,是宜蘭正統佛寺的先驅。位於九股山上,林深境美。燕尾屋脊的建築,曲線優美柔和。寺後有二塔,一曰靈山,一曰靈光,其中靈光塔約在大正六年(1917)竣工,與基隆月眉山靈泉三塔是臺灣日本殖民時期,最早的納骨塔。 二、羅東菩提寺 前身為「羅東念佛會」,民國四十二年由星雲大師協助成立及兼任領導之責。民國四十八年聘任真華法師為「羅東念佛會」導師,念佛風氣蔚為一時。 民國六十九年搬遷至現址,並於民國七十五年更名為菩提寺,現為一專修淨土之道場。 三、員山明光寺 創建於民國五十二年,為地方重要佛教信仰中心。開山住持紹悟法師,與弟子真明法師創辦明光托兒所,為地方幼教啟蒙發揮重要影響力。民國一○七年惟定法師接任住持後,年年開設短期出家體驗營,為一大特色。  

9 特價72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宜蘭縣佛寺志.第一集

闞正宗  著
佛光文化  出版
2023/05/19 出版

寺院,是三寶住世的體現,儘管超然物外,但作為一宗教實踐場域,自然在不同程度上要與凡俗發生互動。因此,寺院於歷史所承載的,就不僅是僧侶活動的軌跡、法脈傳承之延伸,而在教育、文化、藝術、政治、經濟、商業,乃至外交關係網絡上,都發揮了它多重的社會作用與功能;而「寺志」,即是記錄這些重要歷史演變的一部佛寺生命史。 《宜蘭縣佛寺志》經宜蘭縣佛教會居中連繫,佛光大學闞正宗教授帶領九位博碩士研究生,分組進行田調與口述訪談。本書以歷史圖片、山川地理、沿革、建築形制、人物、藝文為綱目撰述,類例分明,含括全面,使閱者很快能因類究書,因書就學。 第一集收錄三間寺院: 一、頭城吉祥寺 真精法師創建於明治四十年(1907),為臺灣首座本土法師創建的寺院,是宜蘭正統佛寺的先驅。位於九股山上,林深境美。燕尾屋脊的建築,曲線優美柔和。寺後有二塔,一曰靈山,一曰靈光,其中靈光塔約在大正六年(1917)竣工,與基隆月眉山靈泉三塔是臺灣日本殖民時期,最早的納骨塔。 二、羅東菩提寺 前身為「羅東念佛會」,民國四十二年由星雲大師協助成立及兼任領導之責。民國四十八年聘任真華法師為「羅東念佛會」導師,念佛風氣蔚為一時。 民國六十九年搬遷至現址,並於民國七十五年更名為菩提寺,現為一專修淨土之道場。 三、員山明光寺 創建於民國五十二年,為地方重要佛教信仰中心。開山住持紹悟法師,與弟子真明法師創辦明光托兒所,為地方幼教啟蒙發揮重要影響力。民國一○七年惟定法師接任住持後,年年開設短期出家體驗營,為一大特色。  

7 特價56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怎樣做個佛光人

星雲大師  著
佛光文化  出版
2022/05/27 出版

《怎樣做個佛光人》十八講,讓僧信大眾對於佛光山的宗旨、目標、道風、守則,有一個深切的認識。說的是佛光人所應樹立的風格及原則,但不一定只限於佛光人必須這麼做,凡所有佛教徒,不分宗派,不論老少,若是都能遵守這些原則,必能有助於佛教的興隆。

9 特價9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遇見彌陀:學佛感應記

林慈超  著
佛光文化  出版
2021/05/28 出版

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作者慈超居士慈悲為懷,常常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本書圖文並茂,文字淺顯易懂,圖畫典雅細膩,娓娓道出一則則引人入勝的感應故事。

9 特價23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遇見彌陀:學佛感應記

林慈超  著
佛光文化  出版
2021/05/28 出版

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作者慈超居士慈悲為懷,常常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本書圖文並茂,文字淺顯易懂,圖畫典雅細膩,娓娓道出一則則引人入勝的感應故事。

7 特價18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