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老環視四周,他有一個體貼的妻子,一群孝順的兒女和活潑可愛的孫兒;他身體健朗,衣食無憂;公餘之暇,還可以練練字、彈彈琴。人生到此,復有何求?真是「自笑丹心依舊在,白髮將如老去何」啊!他又想起了放翁這意氣飛揚、灑脫豪邁的兩句詩。 全篇收錄〈愛的苦樂〉、〈幸福在誰家〉、〈春日芳華知幾許〉、〈相親〉、〈屬於秋天的〉等十二篇中短篇小說,皆對家人之間的感情與相處有深刻的描述。 本書特色 畢璞從事文藝創作一甲子,為臺灣五、六○代最重要女作家之一。文筆清新簡潔,寫之有物,不論小說或散文,均感人至深,尤其散文作品對於當代社會現象的關懷,平淡中蘊含哲理,影響了當時文藝青年。因此將選出畢璞一生中最好的作品重新編校出版,讓讀者重新回味閱讀帶來的感動。
自從走進結婚禮堂那一刻開始, 她註定了要終身做個賢妻良母, 偶然的一次「遊戲人間」就會受到良心的譴責, 人生原來就是這樣的無奈。 夏茵和仲民認識兩年多了,她承認自己很喜歡他,她的父母也認為他老實可靠。現在,這個老實人婉轉地表示他要娶她;他雖然很窮,雖然只是一個一無所有的中學教員,年輕的她,只「考慮」了幾天就答應了。一晃眼二十年過去,在平靜的婚姻生活中,她從來沒有自己的選擇是否恰當,直至今夜,她才發覺兩人之間的距離竟是這麼遠。 全篇收錄〈阿梅的故事〉、〈獨腳戲〉、〈女為悅己者容〉、〈大學女生與小工〉、〈洋夢〉等十二篇中短篇小說,每篇都是婚姻的縮影,有時感嘆、有時惆悵、有時又充滿希望。 本書特色 畢璞從事文藝創作一甲子,為臺灣五、六○代最重要女作家之一。文筆清新簡潔,寫之有物,不論小說或散文,均感人至深,尤其散文作品對於當代社會現象的關懷,平淡中蘊含哲理,影響了當時文藝青年。因此將選出畢璞一生中最好的作品重新編校出版,讓讀者重新回味閱讀帶來的感動。
她會停在路旁向遠處更高的山峯眺望, 渴望自己能夠長出翅膀,隨時可以飛到雲深處。 結婚了才三年的一對伴侶怎會冷淡得像老夫老妻一樣呢?他不可能有外遇或者感情走私,因為除了上課的時間以外,他都跟她在一起。那麼,難道是她對他缺乏吸引力?她長得並不醜,而且也已盡了妻子的本份呀!他到底為甚麼對她似乎一點興趣也沒有呢? 全篇收錄〈倦鳥〉、〈愛吃番薯粥的人〉、〈做一顆完美的螺絲釘〉、〈出岫雲〉、〈藝術愛好者〉等九篇中短篇小說,皆以女性的角度出發,對人生、婚姻的感嘆與描述。 本書特色 畢璞從事文藝創作一甲子,為臺灣五、六○代最重要女作家之一。文筆清新簡潔,寫之有物,不論小說或散文,均感人至深,尤其散文作品對於當代社會現象的關懷,平淡中蘊含哲理,影響了當時文藝青年。因此將選出畢璞一生中最好的作品重新編校出版,讓讀者重新回味閱讀帶來的感動。
收錄畢璞的十四篇短篇小說成冊。 主角從青梅竹馬的戀人、獨力扶養兒子的母親到每天早上在公車站牌一起等車的陌生男女。 小說採寫實的手法,在當下的時代背景之中探討人性,每篇均從平淡生活中的身邊瑣事描寫溫暖人間及有情世界,進而有所體悟各種哲理與感動。 本書特色 畢璞從事文藝創作一甲子,為臺灣五、六○代最重要女作家之一。文筆清新簡潔,寫之有物,不論小說或散文,均感人至深,尤其散文作品對於當代社會現象的關懷,平淡中蘊含哲理,影響了當時文藝青年。因此將選出畢璞一生中最好的作品重新編校出版,讓讀者重新回味閱讀帶來的感動。
雪鴻覺得自己宛如身在夢中,平凡的女人居然能擁有一個這麼完美的丈夫……想到這裡,她沉醉在新婚的甜蜜裡難以自拔。 但是隨後丈夫衍棻拒絕交流的表示以及婆婆求孫心切的追問,就算擁有再多的愛,也無法撫慰她內心的煎熬,終於在她發現丈夫疏離的秘密之後,雪鴻毅然決然離開了那個家,決心還給衍棻追求真愛的自由。 只是半個月過去,雪鴻驚訝地發現,她居然懷了衍棻的孩子…… 全篇收錄〈秋夜宴〉、〈唧唧復唧唧〉、〈迴夢記〉、〈我欲問青天〉、〈只好睡在客房裡〉等十篇中短篇小說,每一個段落,都是社會真實的縮影,可能悲憤、可能惆悵、可能滿懷希望。 本書特色 畢璞從事文藝創作一甲子,為臺灣五、六○代最重要女作家之一。文筆清新簡潔,寫之有物,不論小說或散文,均感人至深,尤其散文作品對於當代社會現象的關懷,平淡中蘊含哲理,影響了當時文藝青年。因此將選出畢璞一生中最好的作品重新編校出版,讓讀者重新回味閱讀帶來的感動。
珍藏在心靈深處的珠寶一旦變成石子砂礫, 是一件痛苦的事; 但假如你能把這些砂石卸下, 那麼你的心從此就會輕鬆無比了。 珍藏在侯太太心靈深處的豐富寶藏,隨著闊別十二年後的再度相聚,是否又因觸動了那最敏感的神經而起了變化?十餘年前一份表嫂和表弟之間若有似無的曖昧情愫,因為戰事的變化戛然而止,從此侯太太就保守著那段時光的美好養分而本分生活著,然而期待了多年的重聚,帶來的竟然皆是人事全非的感嘆,心中珍貴的寶藏一夕之間也成了讓人心傷的砂石…… 本書收錄〈心靈深處〉、〈痴聾〉、〈雨中愁〉、〈織手如冰〉等十一則短篇小說,故事中善於捕捉人與人之間情感的細膩變化,使讀者能充分感同身受,而大時代動盪的捉弄,也為天下的有情兒女帶來無限的遺憾和悵然。 畢璞從事文藝創作一甲子,為臺灣五、六○代最重要女作家之一。文筆清新簡潔,寫之有物,不論小說或散文,均感人至深,尤其散文作品對於當代社會現象的關懷,平淡中蘊含哲理,影響了當時文藝青年。因此將選出畢璞一生中最好的作品重新編校出版,讓讀者重新回味閱讀帶來的感動。
低等的動物,生命力都比較堅強,苦難的人又何嘗不是? 他們也正像春風中的野草一樣啊! 阿綢的童年是可悲的。阿綢和雙親、兩個姊姊、兩個弟弟,住在淡水河畔一間簡陋的小木屋裡,過著貧窮的日子。在九歲以前,一個字也不認識,以為人生除了吃飯、睡覺和玩耍以外,就沒有其他的意義。直至有一天,她幼稚的心靈才忽然甦醒。 貧窮的阿綢,因為爸媽反對,無法進入學校就讀。因緣際會下,認識了林老師,老師細心的教導,使得她能和同年齡的學生一起在教室中讀書。接受國小教育的阿綢,人生能否一路順遂?能否透過教育翻轉人生中的苦難? 畢璞從事文藝創作一甲子,為臺灣五、六○代最重要女作家之一。文筆清新簡潔,寫之有物,不論小說或散文,均感人至深,尤其散文作品對於當代社會現象的關懷,平淡中蘊含哲理,影響了當時文藝青年。因此將選出畢璞一生中最好的作品重新編校出版,讓讀者重新回味閱讀帶來的感動。
人如處在網中,左右都無法掙脫。 伍光庭覺得自己身在網中,那是貧窮的網、名利的網、情慾的網,難以自拔。 自小貧困的他決心要讓母親過上富裕的生活。於是他拋棄對他而言如清茶一般恬淡的大學同學梅耐冬,選擇了如烈酒般濃醇恣意的富家獨女楊露碧,捨棄了自己出國的夢想,得到了金錢與名利。 但是他終究無法忍受露碧的蠻橫與驕縱,反而是葡萄酒般甘美沉醉的祈汝音讓他找到了愛戀的感動,只是,他是一個有婦之夫,而且不想放棄依靠岳家得到的地位…… 全篇收錄〈新聲在何處〉、〈春遲〉、〈拙婦〉、〈陌生人來的晚上〉、〈網〉等十二篇中短篇小說,從故事中體現的執著情感,讓人感嘆命運的莫測與巧妙。 畢璞從事文藝創作一甲子,為臺灣五、六○代最重要女作家之一。文筆清新簡潔,寫之有物,不論小說或散文,均感人至深,尤其散文作品對於當代社會現象的關懷,平淡中蘊含哲理,影響了當時文藝青年。因此將選出畢璞一生中最好的作品重新編校出版,讓讀者重新回味閱讀帶來的感動。
她雖然沒有回過頭來, 他知道她的臉上一定帶著笑意。 本書共選錄十六篇短篇小說,其創作背景的時代差距前後共有二十餘年,然而它們卻有一個共同的主題:「有情有義,有血有肉」。它們的「情」包括了親情、愛情、人情味,還有生活中的情趣。 書中人物都是你我身邊常見的男女老少,我們會覺得他們似曾相識,甚至呼之欲出。「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書中的每一個故事、人物雖為虛構,卻忠實反應了現代社會中的真實面,並為讀者帶來無限的啟發和想像。 她雖然沒有回過頭來, 他知道她的臉上一定帶著笑意。 本書共選錄十六篇短篇小說,其創作背景的時代差距前後共有二十餘年,然而它們卻有一個共同的主題:「有情有義,有血有肉」。它們的「情」包括了親情、愛情、人情味,還有生活中的情趣。 書中人物都是你我身邊常見的男女老少,我們會覺得他們似曾相識,甚至呼之欲出。「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書中的每一個故事、人物雖為虛構,卻忠實反應了現代社會中的真實面,並為讀者帶來無限的啟發和想像。 本書特色 畢璞從事文藝創作一甲子,為臺灣五、六○代最重要女作家之一。文筆清新簡潔,寫之有物,不論小說或散文,均感人至深,尤其散文作品對於當代社會現象的關懷,平淡中蘊含哲理,影響了當時文藝青年。因此將選出畢璞一生中最好的作品重新編校出版,讓讀者重新回味閱讀帶來的感動。 畢璞從事文藝創作一甲子,為臺灣五、六○代最重要女作家之一。文筆清新簡潔,寫之有物,不論小說或散文,均感人至深,尤其散文作品對於當代社會現象的關懷,平淡中蘊含哲理,影響了當時文藝青年。因此將選出畢璞一生中最好的作品重新編校出版,讓讀者重新回味閱讀帶來的感動。
畢璞文集‧小說‧二 他所說過的每一句話,他親切的微笑, 他穩重的動作都深深鐫刻在她的心版上, 彷彿她和他是生生世世的老朋友。 多倫多是個很美麗的大都市;整齊、清潔,到處都是青蔥的行道樹和彩色繽紛的花壇。張石和斐英一人牽著小傑的一隻手在街頭漫步著,悠閒地欣賞異國風情。最開心的要算小傑了,一路上不停地問東問西,而且都是向阿姨發問而不是向爸爸。斐英一點也不嫌煩,每次都耐心地為他解說。她很高興有這對父子作伴,假使不認識他們,這個下午她豈不是要孤獨地在異國的街頭流浪?不然的話,就只好關在旅館的房間裡了。 斐英到美國探親,弟弟安排她短期的旅遊。獨自一人的斐英遇上戴著小孩的張石,讓這段旅行增添不少歡樂,三人約定回到臺灣一定還要再相聚。然而,事事難料,張石戴著小傑去見斐英時發生車禍,他們是否還能如約定般相見呢? 本書特色 畢璞從事文藝創作一甲子,為臺灣五、六○代最重要女作家之一。文筆清新簡潔,寫之有物,不論小說或散文,均感人至深,尤其散文作品對於當代社會現象的關懷,平淡中蘊含哲理,影響了當時文藝青年。因此將選出畢璞一生中最好的作品重新編校出版,讓讀者重新回味閱讀帶來的感動。
畢璞文集‧小說‧四 起碼她因此而有了一個美麗的希望,靠著這個美麗的希望她又可以愉快的生活下去。 冰蓮最喜歡她的大姊姊綠萍,因為她的綠萍姊姊不但長得很漂亮,還會很溫柔地笑著摸摸她的頭,比其他人的大姊姊都還要好上不少!就算立立、琮、景甯都很羨慕她,她才不換呢!那是她獨一無二的大姊姊! 但是明明只是想要獨佔大姊姊,不讓哥哥搶走大姊姊的注意力而已,為什麼姊姊會越來越消瘦?為什麼姊姊不再對冰蓮笑了?為什麼哥哥也這麼失落? 難道,她做錯了什麼嗎? 全篇收錄〈出國!出國!出國!〉、〈天鵝之歌〉、〈母親‧兒子‧情人〉、〈貴親〉、〈綠萍姊姊〉等十四篇中短篇小說,由文字中所流露的民國五○年代社會風華,令人沉湎。 本書特色 畢璞從事文藝創作一甲子,為臺灣五、六○代最重要女作家之一。文筆清新簡潔,寫之有物,不論小說或散文,均感人至深,尤其散文作品對於當代社會現象的關懷,平淡中蘊含哲理,影響了當時文藝青年。因此將選出畢璞一生中最好的作品重新編校出版,讓讀者重新回味閱讀帶來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