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年代 書系 ,共計3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歲月回望錄 :紅衛兵小報主編的家族追憶

周孜仁  著
要有光  出版
2013/05/15 出版

全書透過家族人物的人生際遇、動盪年代的奇特故事及同學們艱難的戍邊生涯,記錄了中國社會幾十年間的變遷、回歸與和解。書中揭示了無奈歷史命運下的人性幽暗和光明,在時代的轉型中,撫慰了隱隱作痛的歷史傷痕。本書特色1. 本書作者周孜仁在文革期間曾參加「重慶八一五派」並主編《815戰報》。其所撰時局述評〈大局已定,八一五必勝〉曾引起毛澤東「關注」,被坊間斥為「全國五大毒草」之一。2. 見證時代荒謬的書寫,透過作者身邊人物的人生際遇和動盪年代的奇特故事,記錄了中國近幾十年間的變遷、回歸與和解。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歲在丁酉-關於中共反右派鬥爭

朱正  著
要有光  出版
2013/04/24 出版

大約是九月份的下半月,反右派鬥爭輪到我頭上來了。出了幾張罵我的大字報,開了幾回鬥爭會。其實我是早就料到了的,使我意外的只是來得比我料想的要遲些。在我前面報社已經反出二十多個右派分子,其中有好些是報社的領導,從編委到副總編輯都有,這也是我原先沒有預料到的。因此我能夠以一種平靜到近乎麻木的的心態面對這一大的衝擊。再說,反右派鬥爭之前,我這個早已被開除團籍、控制使用的人,已經被同事們視為異類,羞與往來,我也從不主動與人打交道,免得自討沒趣。這樣,反右給我帶來的變化,相對說來比別人還要小一點吧。當然,反成右派分子之後,我是更不與人往來了。就說吃飯吧,我也不願跟別人同坐一桌,每餐取了飯菜,總是坐到最靠角落的一張桌子上,匆匆吃完就走。那成了我固定的餐桌。忽然有一天,有一個人也坐到那張桌子上來吃飯了。我不認識他,他也是一來就埋頭吃飯,吃完就走,不說一句話。新湖南報社的人,我大體上都能認得出來。那時,湖南農民報社跟我們同在一棟大樓裡辦公,同一個食堂吃飯,我想他大約是農民報的,看神色,是也被劃為右派分子了。我們就這樣同桌(沒有另外的人)吃了幾個月飯,沒有交談過一句話。他就是劉鳳翔。1985年獲平反,是湖南日報社宣布「改正」的右派分子中的最末一個。然而他的人已在1970年4月4日「一打三反」中,飲彈刑場。1957,丁酉年,一場對中國知識份子產生重大影響的「反右運動」正式展開了。反右運動以糾出「右派」為目的,然而運動牽連日廣,被「錯劃」者不在少數。作者朱正身為新湖南報社的一員,也成了反右運動的親歷者,以見證人的身分,藉由親身經歷、友人事蹟和相關歷史論述的探討,重新還原反右運動的歷史現場,驚人的呈現出近一甲子之前,中國知識份子所面對的厄運。本書特色本書由1957年全中國新聞界第一大案「新湖南報社反右派鬥爭」親歷者朱正撰寫,透過自述、懷人與評書,見證反右運動始末。

9 特價4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故事不是歷史-文革的紀實與書寫

要有光  出版
2013/04/24 出版

整個社會遲遲未曾公開面對的禁忌色彩,加上人們對中國現狀的持續不滿,造就了一則則關於「文化大革命」的傳說。揭開誇飾和想像,故事底下藏著的真相究竟是什麼?我們都在追問。Truth vs. Myth故事未必是歷史──事實上,好故事往往不是好歷史。道德評判不能代替事實考證,政治正確不能代替事實準確。關於文革的種種書寫與回憶,哪些是故事?哪些是歷史?本書作者群包括葉維麗、李紅雲、范世濤、余汝信、顧土、遲澤厚、尹曙生、蔣平安、宋彬彬,破除故事與浪漫的傳說,重新透過考證和第一手見證,合力為那癲狂的時代,找一個真相。本書特色以扎實的考證和一手見聞,還原文革歷史真相。

9 特價46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