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旅遊、交通安全的必備隨車寶典!【圖像+實例+訴狀範例】一步步教您車禍事故的自保資訊!檢視下列問題,看看自己知多少● 皮肉傷需不需要驗傷? ● 車禍現場該如何蒐證? ● 如果警方不製作筆錄該怎麼辦? ● 是否要申請肇事鑑定? ● 強制汽車責任險可以賠償自己受的傷害嗎? ● 撞傷人,被告過失傷害怎麼辦? ● 和解書要怎麼寫? ● 要如何訴請損害賠償? ● 賠償金額又該怎麼算?最簡明易懂的車禍官司懶人包 車禍,誰都不想發生。可是發生交通事故時,無論是加害人或是被害人,一定會慌亂如熱鍋上的螞蟻。而車禍發生後所衍生的問題,更有如巨浪襲來,讓人窒息! 作者聽到了所有車禍苦主們的心聲,將本書定位為一本隨車蒐藏的工具書,讓車禍當事人能夠立即翻閱,進而找到答案,避免吃了虧還不自知。作者整理自身處理過的車禍事件和相關案例,以輕鬆的筆調導引讀者學習車禍處理的基本觀念,並穿插許多實際案例,讓讀者從案例中,瞭解車禍處理的最佳策略。 本書體系清晰,讓讀者瞭解發生車禍事件時該如何思考,從事故發生前、中、後的準備和危機處理,都能立即且輕易地從大綱中找到解答。另外,本書也運用大量的圖、表、訴狀範例,讓讀者能一步一步地自行解決問題。法律是保護懂法律的人:交通事故發生前、中、後的準備工作本書共七個章節加一附錄,依時間順序,一一介紹交通事故發生時所必須和可能會面對到的問題以及陷阱,事先幫助讀者打好預防針,才能在事故發生時臨危不亂地將問題處理妥善。首先,很基本地要教導讀者所謂法律責任是依據路權來評斷,一開始就先說明交通事故發生的初步處理流程:停車處理→傷患救治→危險的預防措施→交通警察之聯繫→驗傷→筆錄製作→證人與證物之蒐集,以避免當事人因一時疏忽而失去爭取個人權利之利器。之後,便是損害賠償的基本概念與計算公式,在損害賠償部分可能會因為當事人所保的保險得以緩解賠償壓力,這一部分也是不容輕忽,因此瞭解申請保險賠償金的流程就非常重要,本書亦有介紹。當然,有許多車禍事故並不需要走上法院,這之中怎麼和解、如何談判都是需要技巧的,也必須要瞭解這之中的相關法律責任,本書針對以上內容,以及過失、故意責任和法院如何審查都有詳細說明,就是希望讀者不要錯過任何一個可以保護自己權利的機會。【適用對象】所有兩輪的、四輪的,以及路上行走的用路人。有車禍訴訟需求或興趣者。對民事訴訟、刑事訴訟有興趣者。【本書特色】●本書拆解錯綜複雜、與一般人距離甚遠的法律內容,透過實例和淺顯易懂的說明拉近法律與一般人的距離,人人都可以讀懂行車相關法律知識。●作者透過個人所處理過的車禍事件和相關案例,從中點出一般人容易輕忽的細節,並教導讀者怎麼做才是最佳的處理策略,避免權利受損。●本書運用大量的圖、表,以及訴訟案例,讓讀者一看就懂如何解決車禍事故中常見的問題,成為受法律保障的人!
透過重要戰爭的分析,瞭解地緣政治,就能看懂各國扮演的角色及其影響。 為什麼中國急欲拓展南海的島鏈長城建設? 中美博奕正式搬上檯面,川普為什麼封殺華為? 習近平又為什麼端出港版國安法?日本又為什麼幫釣魚台改名? 為什麼歐盟不放棄破產的希臘,其對東西歐的勢力權衡有什麼重要地位? 想要瞭解國際局勢,一定要先搞懂地緣政治 一國的發展和布局與其地理環境關係密切,地緣政治就是一種以宏觀的地理觀點研究一國政治脈絡與國際關係的學問。簡單來說,地緣政治學即是觀察一國地理條件對其政治、軍事、經濟等面向所帶來的影響。其中,又以對戰爭的影響最大,這是培養國際觀最重要的概念,因為戰爭就是地緣政治最直接的展現。 有學者認為21世紀是海洋世紀,因此海權對許多國家來說是拓展自己國力的重要依據,尤其太平洋位於五大洋之冠,美國更於19世紀末將勢力觸角伸至太平洋(夏威夷、關島等地)。台灣身處太平洋島國之列,又有複雜的歷史背景,更不能不瞭解自己身處的政治、經濟與戰略位置。 本書從各大戰爭的起因與後果,讓讀者瞭解各參與國在當時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戰爭對該國發展產生的影響;透過戰爭以及國際事件,我們也可以瞭解到國際間此消彼長的局勢發展。而作者認為地緣政治是與「世界戰爭的歷史」有關的知識,其緣由就在這裡。包括英國通過脫歐公投、政治素人川普當選美國總統、ISIS(伊斯蘭國)興起,以及地中海難民、南海問題和極右勢力的抬頭等,都是深受過去因地緣政治而發生戰爭後的影響。 全球化的社會,如果能透過瞭解地緣政治,就可以很容易地深入剖析國際社會衝突與競爭的根本原因,例如非洲民族的對立問題、中東的伊斯蘭戰爭為何不曾停歇、巴爾幹半島何以是歐洲的火藥庫等等。瞭解背景之後,對於從資源爭奪到領土糾紛以全面的格局思考自身處在地球上的位置,才能免於陷入井底之蛙的危機。 本書將近代以來在國際間占重要影響地位的國家或區域劃分,分別為中國、俄羅斯、歐洲、美國等,一一說明這些強國在歷史上所經歷的重要戰役,與其國家發展策略之關係,甚至是對鄰近國家、國際局勢的影響,也可以說是強國的演進史。 本書分成六章,第一章概述何謂地緣政治,並在運用、觀察國際局勢下,瞭解現今的國際關係理論,和現今「此消彼長」的國際拉鋸戰,掌握好這些觀點更能看清各國動向。第二、三、四、五章分別從中國、俄羅斯、歐洲和美國的角度出發,先探討現今這些強國在國際間的動作與政策,再從歷史的角度層層剖析這些國家因地理條件因素而對外發展的政策,和其中帶來的影響,再瞭解歷史、地理背景後更能準確地分析從近年因貧富差距所造成快速發展的公民運動,如占領華爾街、香港反送中、台灣的太陽花學運、南韓的閨密醜聞等何以發生以及這些國家的局勢走向。終章,則透過隨著科技發展,地緣政治的舞台從陸地轉向海洋;且隨著「反戰」的意識普及化,遏止戰爭爆發的集體自衛權對較弱勢的國家來說更為重要,以上述觀念出發闡述地緣政治日後的走向。 本書特色 1.國家之發展與其地理條件息息相關,在國內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必然會向外發展,因此發生爭奪事件,於是有學者認為地緣政治學是研究戰爭歷史的一門學問。 2.鑑古可以知今,本書利用圖解及年表從各大戰役分析各區域及相關國家的政治歷史脈絡,以及緊追其後所影響的國際情勢。 3.在兩次大戰的慘痛教訓下,現今大多數國家都不太敢隨意發動戰爭,結盟更是現今國際的趨勢,各國紛紛以集體自衛權來維護本國與國際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