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屆Telecom社會科學賞&獎勵賞每天梭巡網路的人都該讀的一本書。Google、Facebook、Youtube、線上遊戲……為什麼長成這樣?手機、電腦,ipad……人們時時生活在資訊環境裡,卻極少意識到「架構」正影響著自己的每個線上行為。「架構」與規範、習慣、法律、市場,並列為控制人類行為與社會秩序的方法。本書帶您一探宛如「生態系」般繁生的「架構」。現代人將一切託付網路,除了資訊性交流,包含了創作與言語的一切產出,也越來越仰賴網路;社群網路的發展,更將人們的精神與心理活動全盤導上網路,然而,資訊技術帶給了社會什麼樣的變化?身處一切皆網路的時代轉變,你必需掌握住網路世界實際情況及架構。「架構」是一種無形的規範,影響你在網路上的每個動作!就像速食店調高音響的音量與冷氣強度來加速顧客流動一樣,被規範者對此毫無意識,這就是「架構」的特徵。架構,來自英語architecture(意指建築、結構),美國學者雷席格(Lawrence Lessig)將之引入資訊社會學,並言明「架構」這種概念,與規範(習慣)、法律、市場並列為控制人類行為與社會秩序的方法。作者透過分析網路與手機的各種服務與工具,像是Google、部落格、留言版、網路創作……,將焦點擺在這些服務獨有的「架構」上,以及人們因而受到的行為影響。譬如P2P檔案分享軟體,就透過讓使用者的「偷竊」罪惡感稀弱等等架構的設計,才獲致全面的歡迎。本書並非由資訊工程與技術來討論架構的設計,而是為了每位生活中無法脫離網路與智慧手機的現代人所寫。您能夠藉由本書了解這些資訊服務為何會吸引大量使用者,也能獲得「如何設計出更好資訊環境」的相關方向,並理解自己的線上行為,以及我們的社會未來會受到哪些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