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哲思 類別 ,共計5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我不是人家說的那種HERO:11篇檢察官法庭陪伴與法律實踐的故事

姚崇略  著
有鹿文化  出版
2024/05/17 出版

一本好讀又自帶洋蔥的法普之書! 11篇真實故事,非典型檢察官姚崇略 揭開檢察官每日工作的爆肝與不甘! 不要說什麼捍衛正義 他只是和弱勢的當事人 站在一起! —閱卷、開庭、訊問、審核搜索票…… —犯罪現場勘查、執行搜索扣押、驗屍……檢察官到底在做什麼? —什麼是「偵查檢察官」和「公訴檢察官」? —「偵」或「他」字,案號怎麼分? —職權不起訴是什麼?緩起訴處分又是什麼? 在法庭上,執搥的法官是正義的化身,雄辯的律師有戲劇的張力, 那檢察官是誰?他在做哪些事情?  無論是需要抽絲剝繭的殺人事件、難解的婚外情感情糾紛、 年年遽增幾乎癱瘓司法的詐欺案件,或是需要社福介入的竊盜案…… 檢察官都在場! 有時要執起公平的天秤,有時要擔任心理輔導師傾聽他人的苦衷, 有時則需適時打開社會安全網,而非一味送入冰冷的監牢…… 但不變的是, 檢察官是在法庭上和當事人站在一起,為他人發聲! 《我不是人家說的那種HERO》中, 現職檢察官的姚崇略現身說法, 以11篇真實經手過的案件,改編而成故事,講述檢察官的工作實況; 用大白話,解釋深奧難懂的法律概念與制度。 「很多人覺得檢察官應該就是要辦『大』案, 但是我總覺得,用小人物的故事, 應該可以讓民眾更知道檢察官在做什麼!」 期盼以本書讓一般大眾更理解「檢察官」一職, 透過深入淺出的故事,讓司法工作、檢察官的職人生活, 可以更貼近你我的日常! 用白話文去解釋法律制度跟法律的規定, 讓案件當事人不管是起訴或被不起訴, 都可以知道檢察官寫的東西是什麼意思, 讓人民覺得司法其實可以親近一點, 這是我這幾年一直努力的方向, 也是我寫這本書的初衷。 ——姚崇略 /一百元是她所需要的溫柔: 母親過世後,再沒人帶她去精神科回診,平日撿拾回收物維生的婦人,禁不起饑餓,拿了輪椅小販的一百元……但刑罰是改善她生活唯一的方法嗎? ►►這則故事談地檢署的分案跟職權不起訴 /深夜無人知曉的連續殺人: 一起看似性侵的兇殺案,竟牽起另外三起殺人案件;檢察官家中半夜響起的門鈴聲,是不是被害人冥冥之中指引的方向? ►►這則故事談死刑案件與相驗 /老公,他的那個沒有進去: 日久生情的同事,相約去賓館幽會,警察破門,衣衫不整兩人稱是蓋棉被純聊天,被戴綠帽的丈夫憤而提告,但有時司法無力解決情感,檢察官化身心理輔導師,傾聽一場失敗的愛情。 ►►這則故事談再議制度與通姦罪除罪化   /你的哭爸,不是他的哭爸: 兩個發生行車擦撞的運將司機,下車起了口角,一個罵哭枵哭爸,一個委屈哭哭。但在法庭上,罵人都會成立公然侮辱嗎?怎麼罵人不帶髒字?檢察官有一套藝術…… ►►這則故事談公然侮辱罪/告訴乃論 /歡迎光臨!寶島詐騙天堂: 詐騙集團像地鼠打不完!承辦眾多詐騙案的檢察官也接到詐騙電話,他如何智取犯罪?又如何親眼看一個小家庭誤入「偏門工作」,淪為犯罪集團的洗錢車手…… ►►這則故事談年年遽增的詐欺案 /法庭上終於理解的外國語: 面對妻子死亡後、接踵而至的盤查與筆錄,外籍丈夫冷漠的外表底下,是在異鄉說不出口的恐慌,如何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理解龐大的司法運作? ►►這則故事談司法通譯制度 ………更多故事,盡在《我不是人家說的那種HERO》……… 本書特色 1. 以真實案件改編,還原生活中可能遇到檢察官的情境。 2. 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講人話」解釋深奧難懂的法條。 3. 每篇章附條列式「法律小知識」,歸納整理重點概要。 名家推薦 張鈞甯|演員 盧建彰|詩人導演 ——專文推薦(按姓名筆劃排序) P律師|臉書粉絲專頁「P律師:漫畫法律人生」經營者、執業律師 王韻茹|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系教授兼中央選舉委員會委員 邢泰釗|最高檢察署檢察總長 林志潔|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特聘教授 林明昕|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法律白話文運動 章魚法官(張瑜鳳)|法官 陳菁徽|立法委員 黃致豪|律師 羅秉成|行政院政務委員 ——帥氣推薦(按姓名筆劃排序) ●王韻茹|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系教授兼中央選舉委員會委員 法律並非萬能,法律人並不是超級英雄,而只是盡其所能之人。 ●邢泰釗|最高檢察署檢察總長 檢察官能為人民做什麼?做到什麼程度?本書除法普外,也提供讀者一個多元性的視野與省思。 ●林志潔|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特聘教授 相較於在法庭上判斷「人到底是不是眼前的被告所殺」的法官,檢察官的工作範圍很廣,複雜度很高,光是要從茫茫人海中特定出一個犯罪嫌疑人,把他帶到法庭,說服法官和國民法官,並提出證明此人的犯罪到「無合理懷疑的程度」,對我來說,基本上就是神級的工作。 檢察官要應對各種群體,環境犯罪、金融犯罪、國安犯罪、生命身體健康的犯罪,犯罪態樣千差萬別,要同時應對行為人和被害人,同時應對警察、行政機關、企業、人民團體,每一個案件都考驗檢察官的專業、也考驗檢察官溝通協調的能力。 我尊敬檢察官,因為他們做著困難又需要有人去承擔的責任。也願意用我的專業給檢察官們支持。姚檢察官的這本書,用生動的案例和易懂的文字,告訴大家這個「人在做神的工作」究竟是怎樣的運作、有哪些挑戰。對推廣法律普及、讓社會大眾了解檢察官和司法的樣貌,貢獻很大。謝謝姚檢察官的努力,謝謝每一位在崗位上默默奉獻的檢察官。 ●林明昕|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檢察官、法官⋯⋯等司法官,到底在做些什麼?一般人霧裡看花,其實不是很清楚。姚檢以非常通俗的語言,現身說法,娓娓道出自己工作上的經歷,有笑也有淚,讓我們可以很輕鬆地去認識檢察官的職業及其日常;相當值得推薦。 ●陳菁徽|立法委員 看了〈歡迎來到詐騙天堂〉一篇章,實在是心有戚戚焉。 「台灣的詐騙,已經是指數型的成長,二○二三年一整年,民眾被詐騙的金額高達八十八億,而且報案的件數呢,幾乎直逼四萬件,非常的誇張。」這是我甫在總質詢對陳建仁院長質詢的第一題。姚檢用自己生活中的小故事,以及承辦的詐騙案件,告訴大家,其實詐騙已經無所不在,不只受害者到處都是,甚至只是希望「打零工」的民眾也會不小心成為詐騙的共犯。 其實,上述的詐騙統計數字,在立法院已經是不分黨派的委員日日追問的議題。那日,我們最終是要告訴行政單位,內政部的「打詐」影片宣導,成效極其不佳,甚至廣發的雲端資料夾內,被人誤放柯文哲市長選總統的競選錄音都沒人發現,代表過了這麼久,根本沒人注意。 數字是冷的,但每一個因為詐騙案件而破碎的人生或是家庭都是悲傷哀痛的。 詐欺案件的飛漲,不只受害者家破人亡,更已經對基層檢警的工作負荷造成嚴重衝擊。即便追查成功,人頭帳戶與車手占絕大部分,真正的法外惡徒還藏在幕後,詐騙首腦仍不斷繼續吸收人手詐騙。 做為民意代表,我們會一再、一再、一再地去提醒、告誡行政單位,不管是不是嚴刑峻罰,詐騙的問題必須要被面對、被解決。只希望為官者能以蒼生為念,好好地來保護民眾,也能拯救被詐騙案件淹沒的地檢署。 司法官可以說是中華民國最優秀的公務員之一,工作內容卻也最複雜專業,感謝姚檢願意用這麼通俗、淺白且生動的方式,來讓人一窺檢察業務。我要說,好書!值得一讀! ●黃致豪|律師 融合法普與閱讀人情之樂於一作,照見檢察與秋霜烈日之艱於一書;法律人應讀,非法律人必讀。樂以薦之。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莊子陪你走紅塵【經典新版】

王溢嘉  著
有鹿文化  出版
2024/04/03 出版

出版十二年 文壇心靈醫師王溢嘉 莊子新詮暢銷經典 一本最好讀、實用的莊子工具書! 體會深刻彌新的大智慧,掙脫感官與思維的重重枷鎖。 讓莊子陪你逍遙走紅塵,重新觀照、定位自己的人生。 人世間的大智慧、小處世,兩千多年前的莊子已經給了我們最寶貴的建議。 一起來讀懂、活用莊子之道吧! 從莊子的時代到此時現在,世界並沒有太大不同,但人們卻依舊在人與事的利害糾葛裡,無能釐清眼前的路。 王溢嘉以一個現代知識分子的角度出發,耙梳出與現代人諸般處境相對應的觀點,用新穎活潑的方式,重新歸納、整理莊子的哲學,讓你我的人生能藉此減少許多疑惑、困頓與痛苦。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論語不一樣:需要正能量的時代,正好讀孔子

王溢嘉  著
有鹿文化  出版
2018/09/07 出版

光明、樂觀、愛與快樂, 孔子──「正向心理學」的代言人!   ★在「厭世」「疲軟」世道中,重新點燃正向的思考與力量 ★傳統經典解讀系列最終回,王溢嘉看見不一樣的《論語》 ★五十篇文章,全面新讀《論語》,翻案對孔子千年的誤讀 「我以為在中國過去的諸子百家中,沒有一個人、一本書能比孔子和《論語》有更大的涵蓋面,孔子可以說是中國第一個正向心理學家、教育家、哲學家。」──王溢嘉 田威寧(作家.北一女中國文科教師) 祁立峰(作家.中興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宋怡慧(作家.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凌性傑(作家.建國中學國文科教師) 陳美桂(北一女中國文科教師) 陳茻(國文教師) 黃庭鈺(作家.新竹女中國文科教師) 黃國珍(品學堂創辦人.《閲讀理解》學習誌總編輯) ☆☆☆ 不一樣推薦 ☆☆☆ 學醫出身、著迷精神分析等西方科學的王溢嘉,平反了年少時曾對孔子、《論語》的誤解,打破認為其過時、天真、不切實際的誤讀,以當今成為主流的「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的角度,重新閱讀、理解與闡述《論語》。 他嘗試透過《論語》以勾勒孔子的人生哲學、他對生命意義、人生追尋的看法與做法──“快樂”──孔子選擇了快樂,了解到讓自己快樂、別人快樂、大家都快樂,就是生命最淺顯也最深奧、最庸俗也最高貴的意義。 《論語》做為傳統經典,並沒有什麼過於深奧的哲理,它的精髓是提供我們在這個塵世安身立命的原則、做人做事的道理,以及探究生命的價值:能夠判斷、取捨的智慧,加深了生命的意義,也成為面對世界最強壯、豐饒的時代力量。 ■分輯重點 五大輯分類,五十篇論述,緊扣「人」與孔子思想中心之「仁」── # 值得追尋的人生真理 # 正直良善的人格養成 # 搭建和諧的人際關係 # 把握命運的人生節奏 # 今重新定位孔子之仁 ■ 王溢嘉在有鹿「傳統經典解讀系列」最終回── 《莊子陪你走紅塵》 《與老子笑弈人生這盤棋》 《易經101:文化八卦的當代解碼》 《六祖壇經4.0:覺醒、實踐、療癒、超越》 《論語不一樣:需要正能量的時代,正好讀孔子》 本書特色 既可以前進校園、顛覆課堂上基本文化教材的刻板, 更能讓不同生命階段的人,一次次反覆閱讀的經典! # 給青少年:閱讀《論語》,走出校園刻板選讀,用佳句佐證生活的脈絡 # 給青壯年:重讀《論語》,以孔子思想印證實際經驗,站穩社會的脈動 # 給中老年:新讀《論語》,以積累的能量與智慧,開啟人生下半場風光

79 特價27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古查布鞍遷村一年

林倩如  著
有鹿文化  出版
2016/01/08 出版

「伊蔑怒素」,你要去哪裡呀? 「悠搭哇那那咕」,我要回家。 無處為家,沒有家的感覺是什麼?有了家卻不是家的感覺又是什麼? 流離,離散,一位女性白浪,在古查布鞍與他們遷村的一年 一個人可以承受多少流浪的震盪,一塊土地可以承載多少族人流離的歷史,一個部落無法言喻的深沉,一年之後,有了歡笑,有了新局,而往逝的悲傷灰燼,故事漂流,細細拾起來,聽到舊好茶的古風,看到新好茶的面容,古查布鞍(「好茶部落」魯凱族語)的此情此景。 《古查布鞍遷村一年》敘述二○○九年莫拉克八八風災之後,屏東縣霧台鄉好茶部落遷村一年的真實點滴,從核心的「家」開展微觀軸線,描摹出一個深受災難重創,仍充滿可能性的希望空間;一個命帶漂泊的女性白浪(漢人),跌跌撞撞移動於南北兩地,用全部生命的能量,在部落、山林間,找到誠實的勇氣。這是一本結合田野日誌、報導文學、私小說等跨文類的文本形式,記錄在民國百年的歷史脈絡裡,古查布鞍的回家之路。 回家的路一直長,長長,才要一直走下去。 總有一天,不管是舊好茶、新好茶或古查布鞍。當族人回到家,大地、部落將會輕輕吐訴,「Ua kelanga su」,你回來了,包圍著你。 「與部落交往,而錯綜複雜。」──吳瑪悧(第十九屆國家文藝獎得主) 「小倩的作品真切地示範了田野研究如何做為一獨特求知方法,某程度必須全身心投入,哪怕是受傷,而到頭來發現『答案』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求索一段深層開放的思想交流』……這本書最大的貢獻之一,應該是呈現了總是想提出問題卻又不能的研究者如何痛苦前進(或該說爬行),終於體認到『問題』未必存在當下……在感受過程中,研究者可能發現自己距離邊緣沒有那麼遠了,甚至成為邊緣的一部分。唯有如此能看見文明世界之暴力內在,奠基於夢的流放。而追趕流動的夢需要身體參與,睜眼閉眼不變。」──黃舒楣(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助理教授) 「一個流浪的人,身在這塊土地(部落)流離的宿命之上,覆蓋無言六、七百年舊部落、三十多年遷村新好茶、安置在外三年多歷史脈絡層層面面的語言及記事……一再一再回到好茶,抽離不開,感染到土地抽象的流離介面,碰撞出一時身心失調的異變。這不是一塊新土地,它是一塊流浪的土地,生活在裡面的族人,所有流浪遷移的過去,積沉在同一個地方。」──林倩如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在每一個可以改變歷史的時刻

小野  著
有鹿文化  出版
2014/11/01 出版

有人在青春期反抗,有人在熟年期反抗,有人一輩子從不反抗; 有人卻無時無刻、拚了老命和一切對抗! 他們施展著時間的鍊金術,讓歷史悄然改變!   本書特色   關於「不要核四、五六運動」的每一個夜晚……   一、小野即時隨手記──溫柔而堅定的字句,細膩書寫每個時刻的感動。 二、小野的評論散文──高昂而理性的文采,分析這個時代背後的起承轉合! 三、完整收錄「不要核四、五六運動」第一集至第八十一集節目單──讓時間軸重返現場! 四、精采直擊「不要核四、五六運動」照片花絮──讓每一個人奮鬥的神采都被記錄下來!   「我從來不相信自己可以改變歷史,可是在每一次可能改變歷史的時刻,我卻從來沒有缺席。 因為我曾經承諾我的孩子們,當他們說自己來自台灣,是台灣人時要抬頭挺胸理直氣壯。 因為我也承諾我自己,當有一天要離開這個世界時,能光榮地離去,因為我已經盡了力。」──小野   從馬英九總統一句:我沒有看到有人在反核。──開啟了「我是人我反核」的快閃行動。   從二〇一二年反核大遊行的街頭──開始了每周五「不要核四、五六運動」的集結聚會。   每週五,晚上六點,請帶著溫柔堅定的心,緊握繩索,與歷史拔河! 沒有人能預期結果,還要走多少無人知曉的道路。 但且讓我們相信:小蝦米如你我, 歷史會在某個瞬間因我們而改變!   終結核電、大埔事件、洪仲丘案,乃至於兩岸服貿協定爭議,台灣正逐漸邁向真正的公民社會。然而,終點線尚未明晰,挑戰有增無減,小野在每一個現場,見證了公民運動的可貴;張大魯用他的攝影鏡頭,抓準每一瞬改變的時光;每周五晚上六點在自由廣場參加「不要核四、五六運動」(現轉型為「五六運動、公民論壇」)的公民,他們親身參與,跨出行動,以聲音,以文字,以決心力挺:唯有思考、實踐、真正代表自己,才能在每個關鍵時刻,改變世界。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