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哲思 類別 ,共計70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電子書】南海之爭的多元視角

孫國祥  著
城市大學  出版
2017/12/01 出版

南海問題的發展史無前例、錯綜複雜、瞬息萬變、虛實交錯,充滿各種學科的應用與挑戰。如何精準掌握南海問題發展的現況與趨勢,既牽涉南海周邊聲索國的歷史證據和目前的佔據島礁的情形,也涉及東亞地區的穩定繁榮與戰略局勢。   本書針對南海問題進行重點分析,包括南海問題的根源、台海兩岸對南海問題的認知、南海形勢的發展、東協對南海問題的立場、菲律賓訴中國南海仲裁案,冀能扼要且完整的呈現南海問題的輪廓。本書兼具學術基礎與現實意義,盡力呈現包容華人以及非華人在南海問題的觀點,以期在學術研究和實際促進南海成為和平之海做好智識準備。

7 特價361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中華民國(南京)憲法研究

聶鑫  著
城市大學  出版
2017/11/01 出版

1946年,國民大會在南京通過了中華民國憲法,這也是近代中國最後一部憲法性文件。不過,這部憲法在頒行不久即在中國大陸被全面廢除,後來在台灣亦經過動員戡亂臨時條款與增修條文的反覆修正。   本書主要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紹這部憲法的由來與背景,以及其在台灣的變遷;第二部分析該憲法的政府組織與權力分立情況,如國民大會、立法院、監察院、考試院、司法院等的設立、功能與意義;第三部分闡述中華民國憲法下的基本權與社會權。   本書嘗試梳理歷史的脈絡,比較各國的制度,檢討其中的重大問題。此外,又力圖綜合憲法本文的制定時代、「動員戡亂臨時條款」時代、1990年代以來的七次增修的經過,以及近年來的最新理論發展與制度實踐,系統地分析這部憲法的「變與不變」。

7 特價473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國家理性與優良政體:關於「中國問題」的「中國意識」

許章潤  著
城市大學  出版
2017/07/01 出版

本書輯文二十九篇,概分為「歷史時刻」、「政治秩序」、「政制進程」、「社會基礎」四輯,每輯七八篇文字,分別從晚近世界體系視野中,省思大時代中的「中國問題」,着力在義理層面追尋政治秩序之可欲與可能,圍繞理想的政治秩序,追問自由民主如何在中國落地,最後說明沒有民主就沒有法治的必然發展路向。作者一再強調,中國「第三波改革開放」到了最後臨門一腳的時刻。在此,最為重大的事件,也是最為深刻的變革,就是民主政治可能正在敲門,或者,正在用腳急急踢門。作者又重申,這個叫做「中國」的家國天下,是14億國民分享的公共家園,而非一黨一派、一家一姓的私產,更非憑藉強力攫取、代代承繼的所謂江山。打江山、坐江山、保江山,早已是不合時宜的王朝政治心理。 本書作者以切實學理脈絡為基礎,梳理、分析、審視「中國問題」,瞻前顧後,觀點開明而慎重,發人深省。

7 特價641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自由政治與共和政體

高全喜  著
城市大學  出版
2017/07/01 出版

呈現在讀者眼前的這部《自由政治與共和政體》,是作者多年法政思想的一個結晶,作者關於中國政治問題的思考俱在其中。不過,作者以為要理解中國的現代政治,必須有一個中西交匯的現代性視野,何為政治自由、何為共和政體、何為人民主權、何為現代思想,等等,這些都不是從古典中國的經史傳統中直接延伸過來的,當然,它們也不是原本不變地從西方國家移植過來的,現代中國的政治制度、經濟社會和法律體制乃至文明形態,都是古今中西碰撞、轉型與融匯的產物。因此,關於上述問題的思想,要有普遍價值的認同、比較會通的視野和自我意識的覺醒,尤其是對於西方古今的法政文明傳統,要有「三代之治在英美」的胸襟,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思想理論上把握基於中國千年歷史及其大變革時代的自由政治與共和政體。 鑒於此,本書大致劃分了上、中、下三個篇章,上篇集中討論自由政治所關涉的憲法與人民及自由政治諸問題。在作者看來,一個自由的政治共同體,沒有一種憲章的底定是難以建立起來的,而憲章是人民創制的,人民是否達到真正的政治成熟,而不至於腐化墮落,這是一個國族之政治自由能否實現的關鍵。對此,立憲的理性及海耶克意義上的致命的自負所導致的政治衰敗,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中篇集中討論共和政體問題。中國是一個共和國,從民國以降就是這樣一個國體,但是,何為共和,何為一個人民的共和國,這些問題在漢語學界很少有深入精湛的理論著述。其實,這是一個關係國族命運的大問題,早在古希臘羅馬時代,西方思想家們就有宏論,至於一千五百年進入現代歷史,關於共和國的論述可謂卷軼浩繁,這裏涉及英、美、法、德諸大國興盛的制度因緣,涉及自由與民主的對峙,涉及君主、人民與國家的關係,涉及政治合法性與政體科學性等一系列法政問題。我在本篇中的兩篇論文,不過是勾勒了這個思想理論的大背景,以啟迪我們對於現代中國作為一個共和國的思考,追問其政治合法性及其政體科學性的依據。 下篇「比較視野」收錄的八篇文章,主要是作者近些年對於西方政治思想家們的經典閱讀之集萃,雖然它們獨立成篇,但其中有一條主線還是清晰的,那就是隱含著作者的中國問題的情結,並以英美政治為典範的中國自由主義之思想發凡。何為自由政治,何為共和政體,其中都有我的解讀,但構建中國文明主體性的自由政治和共和體制,卻是作者在三篇十六章文字背後的思想訴求。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7 特價641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社工不只是一份工:服務使用者眼中的社工質素

甘炳光  著
城市大學  出版
2017/07/01 出版

在一般人眼中,只要「夠熱心」、「能幫助弱勢社群」的就已經是一名好社工。事實上,投身此專業的條件絕非僅此而已,社工要肩負的責任也許比你想像中的更多。前線社工都有自身認為社工專業所需的價值觀。然而,他們的想法,是否就是服務使用者心中「好社工」的形象?   本書是《堅守信念—給社工學生的30封信》及《回歸信念》的延續,由甘炳光博士和學生共同參與創作,是本地首本以「服務使用者的角度看社工質素」為題材的書籍。書中沒有詳述理論,反而着重於服務使用者與社工之間的交流及經歷。透過24篇訪問,以服務使用者的聲音,與讀者深入探討社工應該具備的個人質素、專業知識,及與服務使用者相處的技巧。細閱他們真誠的分享,讀者必定能更加了解社工的本質,明白社工不只是一份工作這般簡單,從而為業界的發展帶來新的啟發。

7 特價28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社會主義憲政研究

城市大學  出版
2017/07/01 出版

中國改革開放數十年,在促進經濟大發展的同時,也面臨國家發展的新課題。本書試圖全面研究社會主義憲政的理論,並將之具體化為如何在當代中國建設社會主義憲政的命題。   本書的理論研究立足於這樣的共識:憲政是西風東漸的結果,而中國是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後起法治發展國家,既揚棄單純移植西方憲政,又避免將「社會主義憲政」與「資本主義憲政」作簡單的類別區分。社會主義憲政,是以社會主義國家憲法為依據,遵循權力制約的核心原則,有效平衡執政共產黨與國家之間的權力關係,實現人權保障終極目標的國家狀態。   本書全面分析了社會主義憲政的基本內涵、文化根基、經濟基礎、政治前提、實體價值、形式價值,然後提出當代中國憲政的兩個基本主題:「權力」和「人權」,並認為中國憲政建設應以「立法法治」為首要前提,「依法行政」為基本要求,「政黨法治」為根本問題,「違憲審查」為必備機制。而當前社會主義憲政的核心命題,正是如何運用法治方式處理好黨國、黨政、黨際及黨內關係。

7 特價50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回歸20年:香港精神的變易

羅金義  著
城市大學  出版
2017/07/01 出版

香港回歸20年,除了政改、50年不變之後前途是否自決等等爭論之外,是不是有更多同樣重要的精神面貌,在回歸之後一直在潛移默變,而不為大家所看重?所謂「香港精神」,除了工具性、用來文過飾非的一堆口號和修辭之外,我們對它有足夠探索和反省了嗎?                   本書由本地從事香港研究的學者撰寫,暫且將關注移離高調的政治口號,重返社會、民生和文化視野,嘗試用敏銳的目光去審視和檢討香港精神的流動和變易,為下一個世代的安身立命準備更開闊的反思。

7 特價417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飛鴻踏雪:香港基本法實踐20年

梁愛詩  著
城市大學  出版
2017/07/01 出版

1997年7月1日,《基本法》開始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施。透過《基本法》,一國兩制的構思得以落實,香港繼續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維持普通法法制。  自回歸以來,香港特別行政區首任律政司司長梁愛詩,見證著香港憲制翻開了新的一頁,經歷過《基本法》在實踐中出現的法律爭議和訴訟。本書精心挑選梁愛詩在任時以及卸任後發表過的講辭,內容圍繞「一國兩制」概念和有關《基本法》條文的爭議,帶領讀者回顧《基本法》實踐之路。  在爭議鬧得熱烘烘的日子,說道理講理據從來不易讓人聽見,但《基本法》是香港法律制度的基礎,爭拗激動過後,作者希望大眾都能靜下心來,透過文字,重溫她多年來就不同法律爭議事件所述說的法律理據,疏理出《基本法》與一國兩制之間的關係,使香港法治制度得以按《基本法》繼續維持健全。 ******* 我相信,本著作的出版能夠讓不同界別的人士重新省思和深入理解《香港基本法》和「一國兩制」。 董建華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香港特別行政區首任行政長官 此書的演辭,從她的角度透視香港在過去二十年,如何在新的憲制秩序下面對種種挑戰,是具重大價值的歷史紀錄。 李國能 香港首任終審法院首席法官 (1997–2010)

7 特價557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香港特區政治體制研究

朱國斌  著
城市大學  出版
2017/07/01 出版

香港特區的政治體制歷來是爭議焦點,特區政府、內地官員、學術界及輿論對於香港的體制到底是「三權分立」還是「行政主導」,都有熱烈的討論,其主要原因是《基本法》沒有以明確字眼界定香港特區的政治體制。面對各種不同的表述,到底應如何解決當中的分歧和爭論?     本書收錄了多位法學專家及學者的文章,從歷史、理論、實踐、比較研究等角度探究香港特區政治體制的理論和實際情況,以及《基本法》的立法原意及相關概念,藉以辨析和定義香港的政治體制,理順行政、立法與司法之間的關係。本書又以香港政治體制理論與變革為核心,檢視回歸後香港在施政、立法上所遇到的阻礙,並提出改革方案。最後則探討香港特區司法審查權威和中央政府主權的平衡,以及中央政府在香港特區政制發展中的角色。    本書作者對香港特區政治體制的學術觀點雖不盡相同,但在此期望能提供一個各抒己見的討論平台,以開放的態度尋求香港未來政制改革的方向,並為讀者呈現一幅完整的學術爭鳴圖譜。

7 特價473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憲法何以中國

翟志勇  著
城市大學  出版
2017/07/01 出版

本書輯集了作者 2010 年以來有關中國憲法史的諸篇文章,書名以古文句式 「何以」連接憲法與中國,旨在表述兩者之間的複雜關係。中國為什麼自清末以來需要「現代憲法」這個西方舶來貨?中國到底需要怎樣的憲法?憲法如何在中國落地生根?新中國憲法史一路地發展,終於在以「八二憲法」為開端的改革憲法階段穩固下來,但「八二憲法」的制度是否仍有足夠空間容納時代的大變革?既往的憲法史是否給國人提供了足夠的經驗教訓來設計一套社會主義憲法演進的基本法?   作者選取了對中國未來憲制發展最重要的階段─新中國憲法,作為整個憲法史研究的開篇,在法學歷史主義的理論框架下,以及百年憲制變遷的歷史格局下,經由歷史理性來審視憲制理性,梳理並構建一套社會主義憲法演進的路徑和機制,並將其中諸多問題呈現出來,以期拋磚引玉,引來更多學人關注,並作出深入的理論化探討,重拾中國憲法史。

7 特價50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注意!這是我的個人資料私隱

黃繼兒  著
城市大學  出版
2017/07/01 出版

個人資料 由你掌握   現代社會資訊及通訊科技高速發展,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但同時,亦對個人資料的保障帶來新的挑戰。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社交網絡媒體、閉路電視,或是填寫會員表格、使用電子錢包等,都可能不知不覺洩漏了個人資料,如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地址、相片、信用卡資料、交易紀錄等,令人防不勝防,假如落入不法之徒手中,後果不堪設想,人人自危。   所幸的是,《個人資料(私隱)條例》(以下簡稱《私隱條例》)已於1996年正式生效,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亦在同年成立,我們的個人資料須按法律所規定的原則來收集、持有、處理和使用。   本書根據《私隱條例》詳細介紹保障個人資料的法律權利,從生活的不同層面分析私隱外洩的陷阱,並以多個真實個案剖析《私隱條例》的法律根據與原則,讓你懂得如何保護個人資料。此外,本書亦從人力資源管理、物業管理、資訊及通訊科技、直接促銷等角度,解答有關收集及使用個人資料的問題,讓你避免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觸犯《私隱條例》。

7 特價361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印尼產業的政治經濟學:資源詛咒

戴萬平  著
城市大學  出版
2017/07/01 出版

印尼擁有大量天然資源,人口結構非常年輕,新生代教育水平逐漸提高,本應是東南亞國家協會(簡稱東協)地區主要的經濟發展重點。但在繁華背後,印尼的產業結構與實質經濟無法進步;印尼是產油國家,石油工業卻被政治因素把持,呈現資源的誤置與扭曲而無法使國家富強。印尼的經濟與產業究竟是受到何種特殊的政治經濟結構影響? 本書以政治經濟學為基礎,透過汽車工業與石油資源兩個個案說明印尼產業「無科技工業化」與「資源詛咒」的現象。本書認為,印尼的產業發展受到國家統合、爪哇文化、經濟民族主義、蘇哈托家族與政商關係的制約。即使有近年政經轉型的制度調整,兩個個案說明:「制度創造結構;制度易解、結構難移」。解決政經結構的問題,印尼才可以進一步發展。

7 特價361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老撾的地緣政治學:扈從還是避險?

城市大學  出版
2017/07/01 出版

過去十多年,大湄公河次區域被視為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當中的老撾位處全球最貧窮四分之一的國家之列,近年的經濟年均增長率幾近8%。一般輿論相信,對崛起的中國俯首扈從,貧弱的老撾才得以安定發展。 本書嘗試換另一視角,考察老撾怎樣在中國、美國以至強鄰越南、泰國之間操作避險戰略,以謀求最大的發展空間與自主。在「一帶一路」的大時代裏,連官方媒體都在反思「中國與東盟:誰更依賴誰?」的時候,老撾作為中國從陸路打通東南亞直抵印度洋最重要的樞紐之一,重新理解它的地緣政治戰略,是認真探討新世代東亞地緣政治挑戰的有趣一課。

7 特價361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特區管治的挑戰

城市大學  出版
2017/07/01 出版

時下流行一個用語:香港核心價值。具體內容是什麼,也許從來沒有人能夠權威地下一個定義,但似乎大家都相信有一些價值是香港人共同追求的。又或者反過來說,當這些價值原則受到破壞時,我們便會覺得「香港不再一樣」。 從1997到2017,香港政權自殖民政府移交至港人手中迄今二十載。二十年前後的香港有什麼堅守不變,又有什麼不再一樣?生活在香港的市民,感受最深的,可能就是看到社會矛盾頻生,官民對立,各種抗爭衝突不斷出現。如何去理解特區政府的管治困難、怎樣去分析它的施政局限和得失,是大家關心的問題。 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策學系的十多位學者,以中國因素、特區管治制度和政策挑戰三大範疇,剖析回歸以來特區管治的11個主要問題,嘗試用淺白的文字,結合政治學和公共行政的知識和基本概念,闡述香港回歸以來的管治挑戰。作者期望,這本小書可以為關懷香港未來的朋友帶來一點啟發,為香港往後的發展起一點作用。

7 特價25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及相關憲制性法律文件

城市大學  出版
2017/07/01 出版

為《基本法》教學與研究需要,為推廣及普及《基本法》知識,為方便查閱法律文本,香港城市大學「香港基本法實施研究計劃」決定編輯出版一本輕便裝本《基本法》(包含其他相關憲制性法律文件),希望為法律與相關專業人士、公職人員,及大眾提供一本精緻輕巧、方便攜帶、易於查檢的《基本法》匯編本。它收錄《基本法》正文(共9章160條條文以及三份附件),和與《基本法》有直接關聯的現行憲制性法律文件,包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分別就《基本法》實施作出的相關決定和法律解釋。  這本便攜式法律匯編具有如下特點:  雙語對照  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雙語法律制度,所有法例均有中文及英文兩種版本。這個輕便裝本,中英雙語並列,目的為便於讀者對照閱讀,不用翻頁就能在兩文之間互相檢索。  分類編排  過去出版的《基本法》及相關憲制性文件匯編,一般只直接按頒布時序編排,未有從內容及其性質上進行分類。除《基本法》正文單列外,本匯編特別將共20份重要憲制性決定及釋法文件,分為一般性「決定」(11份)、「關於附件三的決定」(3份)及「法律解釋」(6份)三部分,每部分再按時序排列。  條文互檢  本匯編根據每項條文內容所提及或指涉的另一或幾個條文或文件,於旁邊附註,便利讀者迅速檢閱相關條文或文件。此外,編輯附註在文中以符號(如“*”)標示,附註內容見同一頁底部。  攜帶方便  它精緻小巧,尤其適合大專院校師生、法律和相關專業人士,以及公職人員隨身攜帶,並隨時查閱。  香港基本法實施研究計劃 香港城市大學  二零一七年三月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 purposes and to promote the Basic Law,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Hong Kong Basic Law Research Project of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as decided to publish a pocket-sized edition of the Basic Law, which includes the Basic Law full text (a total of 9 chapters consisting of 160 articles, plus 3 annexes) and all directly related constitutional instruments, including the decisions and legal interpretations of the Basic Law by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and its standing committee. It is hoped that this lightweight edition can provide an easy and convenient reference for legal professionals, civil servants and the public alike.  The pocket-sized edition of the Basic Law has the following features:  Bilingual Reference  As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employs a bilingual legal system where all legislation, including the Basic Law, are enacted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this pocket-sized edition provides a parallel, bilingual display which allows readers easy cross-referencing without having to turn pages.  Classification by Category  In previous editions of the Basic Law and constitution-related documents, most instruments have been arranged solely in chronological order. In addition to the full text of the Basic Law, this new edition includes 20 important constitutional decisions and legal interpretations of the Basic Law, which are first divided into 3 categories: Decisions (11 instruments), Decisions regarding Annex III (3 instruments) and Legal Interpretations (6 instruments). Each category is further arranged chronologically, allowing readers to easily search for specific content.  Clear Cross References  In this edition, whenever an article refers to other articles, page numbers to the relevant articles are provided, allowing readers easy access to further information. In addition, editorial notes are clearly indicated by symbols such as “*”, and footnotes can be found at the bottom of the pages.  Easy to Carry  This lightweight and handy edition is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tertiary education scholars and students, legal professionals and civil servants for quick and easy referenc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Hong Kong Basic Law Research Project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March 2017

7 特價277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界線與戒線:傳媒工作者眼中的新聞創意

城市大學  出版
2017/07/01 出版

傳媒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傳媒報道的角度、選題、文字與創意,都影響著市民接收的信息。作為傳媒工作者,必須力求創新;同時,一些意識形態、原則立埸、價值觀念、外部壓力等則影響著傳媒工作者傳遞信息的內容及方式,形成無形的「界線」與「戒線」。在創意與界線、戒線互相角力拉扯下,不同崗位的傳媒從業員會如何平衡? 本書深入地訪問了多位香港及外地資深的傳媒工作者,當中包括美國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及亞洲出版商協會的年度最佳新聞獎(SOPA Awards)獲獎者,他們以親身經歷及代表作品,分享其對新聞教育、傳媒工作環境、媒體創意發展、個人成敗經驗、傳媒公信力、新媒體科技等的見解及體會,從而聚焦於新聞創意的突破,以及界線和戒線的平衡。

7 特價361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兩岸三地公司法主要詞彙

陳可欣  著
城市大學  出版
2017/05/01 出版

在現代社會,「公司」已成為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組織。全球化乃大勢所趨,各地不同的公司接觸愈趨頻繁,公司本身有不同持份者,各種紛爭衝突難免發生。公司法一方面確立公司法律地位及功能,如法人地位、責任性質及股份轉讓限制;另一方面保障平衡各方利益,以合理的方法解決糾紛。整體而言,公司法可令大眾對公司更有信心,向公司投資及與其交易,亦促進公司發展,加強經濟穩步發展。 近年中國、香港及台灣三個華人地區,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關係日益密切。縱然如此,基於法制及文化等差異,三地之公司法律發展步伐方向不同,以致有關法律條文及詞彙不盡一致。香港回歸中國後,按照《基本法》繼續採用英國普通法。內地與台灣則屬大陸法體系,以成文法為主要法律來源。故此,三地法律詞彙有諸多相同相異之處,實值得深入研究。

7 特價50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憲政要義:有限政府的一般理論

王建勛  著
城市大學  出版
2017/01/01 出版

本書從古典自由主義出發,以美國憲法為現代政治建構的典範,簡明扼要地介紹了憲法制度的重要方面,對有限政府、分權制衡、聯邦主義、基本人權的基本內涵和依據作出了系統的闡釋。 作者以令憲政知識在中國得到普及和提升理論水平為己任,書中不但清晰地呈現了現代文明社會的基本政治法律建構和價值基礎,更在摒棄西方左翼學者對古典傳統的曲解的同時,着力澄清了瀰漫於國內學界的重重迷霧,讓讀者掌握現代人應具備的基本政治法律常識,同時還能初窺這些常識的學術縱深,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入門書。

7 特價50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政治憲法的中國之道

田飛龍  著
城市大學  出版
2017/01/01 出版

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立憲進程,中國憲法的糾結並沒有因為晚清、民國、建國 30 年各種負面實踐與經驗而有結構性突破。這糾結有制度層面的實施性障礙與梗阻,更有憲法思想和背景理論上的混亂。例如接受西方「規範憲法」思想的中國知識分子,認定政治的現代性以司法審查制度的完備性為基準,但這種單純移植的訴求,忽視了中國自身的政治憲法結構。 本書着意於從「政治憲法」的角度,探求和揭示中國憲政轉型的思想與制度脈絡,呈現一種不同於「規範憲法」的憲法心智與憲政世界觀。而「政治憲法的中國之道」,就是通過政治正當程式與共同歷史智慧,不斷消除差異性、管控不確定性及形成新的「規範世界」。 本書氣象恢宏,縱橫於西方的憲政思潮與現代中國的政治現實,上篇「思想與論辯」考察西方國家的司法憲政與政治憲法的思想與實踐;中篇「憲制與轉型」探討民國立憲的歷史啟示,辨識當前中國憲政的轉型契機;下篇「對話與期許」激盪出政治憲法學學者的殷切關懷與理性思辨。

7 特價50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蔡英文兩岸政策的心路歷程

邵宗海  著
城市大學  出版
2017/01/01 出版

蔡英文在2016年順利當選台灣總統,舉世囑目的焦點,可能就是擺在這裏:她將如何面對一個「極想整合台灣」的對岸?同時間,她主導的民進黨中國政策將會是什麼取向?她處理的兩岸關係會是什麼走向?不僅是全世界華人,也是國際社會,共同關心的話題。 本書對蔡英文「中國政策」的分析,不是一般的先去了解蔡英文過去是怎麼做的,然後再去評估她未來會是怎麼走。因那只是邏輯的推理,可能會對,也可能出錯。作者認為,真正要探討的重點,應是放在她成長過程的內心世界,對中國政策是如何的思考。而影響所及,則是未來的兩岸關係,在她新的思維下,又將會是什麼走向。

7 特價361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合同法

城市大學  出版
2016/12/01 出版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已頒佈多部民商事法律,標誌着其民商法律制度愈趨完善。香港回歸中國近20年,經貿合作頻繁,認識中國民商法不但可減少交易風險及法律糾紛,更有利於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當代中國民商法叢書」立足港、台,面向海外,對每項法規提供清晰簡明的解讀,並闡釋中國最新的法律狀況和未來發展趨勢,旨在讓讀者認識到中國民商法的精神,並能在實踐中加以應用。 1999年,第九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結束了由《經濟合同法》、《涉外經濟合同法》和《技術合同法》所形成的三法並立局面,填補了長期以來在合同立法方面的漏洞,消除了多法並立所造成的重複、不協調,甚至矛盾的現象。《合同法》是市場經濟有序運行的支柱,其推動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的作用顯而易見。一方面,市場經濟給《合同法》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另一方面也給《合同法》的解釋與適用帶來了新的挑戰。如何使《合同法》適應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是當務之急,本書為港、台及海外的法律工作者及工商界人士提供了透徹的分析和有用的參考。

7 特價557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民主、民意與民粹:中港台觀察與批判

張讚國  著
城市大學  出版
2016/11/01 出版

不管是理念或操作,民主、民意與民粹都以人民為主體對象和運作單位,只是內容及形式不同。放在中國、香港與台灣的情境下,這三個概念所指涉的政治安排和生活經驗,就顯得更加複雜了。 理由很簡單,即使在地緣政治、文化和語言上糾纏不清,作為想像的共同體,中港台社會多少已發展出各自的特定體系,不論對內或對外,彼此因循一套獨立的邏輯及典章制度。儘管中國堅持以上國姿態指點台港江山,北京依然得面對台北和香港實際地位的挑戰,以及它們代表的可能替代政治格局。 無可否認的,由於歷史演變和現實利益造成的瓜葛與互動,中港台人民對生活環境的認知、感受和行動,尤其是牽涉民主、民意與民粹層面的個人或集體表達,會有相當程度的差異,甚至格格不入。任何對中港台社會現象的觀察和批判,因此不能單獨抽離來看,而必須經由跨時間和跨地域的相互比對,才能理出點眉目。 《民主、民意與民粹:中港台觀察與批判》是一本介於學術與評論之間的通識著作,涵蓋的範圍觸及政治、新聞、學術、商業和娛樂等各界的政客、政黨、團體、財團與個人。透過批判,這些篇章嘗試探討隱藏在現實背後的結構和過程因素所造成的相關影響,一種社會學的想像和知識建構。

7 特價33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中國女權:公民知識分子的誕生

曾金燕  著
城市大學  出版
2016/07/01 出版

艾曉明教授裸胸抗議的照片,在防火牆內外的中文社交媒體上引發了憤怒、悲傷、驕傲、嘲諷、厭惡等情感,爭論中形成了支持或瓦解艾曉明教授抗議的不同社群。而葉海燕通過身體的、性化的、演繹性的、政治化的日常生活、社會行動和網絡寫作來改寫個人生命和改變社會。愈來愈多女權主義者用各種形式進行象徵性的抗議,引起社會上強烈的反應。 本書作者多年來在中國從事維權工作,雖曾被軟禁,但發聲不絕,更於2007年被美國《時代》雜誌選為全球10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作者從艾曉明和葉海燕開始,書寫中國知識分子、獨立電影導演、文人作家、藝術家等人在政治反抗者、社會運動活躍分子、「多餘的人」之間的角色中,面臨思想資源、行動力、審美趣味方面的困境和選擇。作者又提出完整地實踐、提升建立在尋求真理基礎上的自我關照能力,是當下中國人建立良心生活、貢獻社會改進的一種生存美學。

7 特價473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政體與文明:立國‧立憲‧立教‧立人

許章潤  著
城市大學  出版
2016/07/01 出版

本書收錄十篇訪談,內容圍繞現代中國語境下,建構理想政治秩序,進求國民福祉與公民自由平等這一大是大非議題。作者在書中談到的政治秩序,不是那種圍繞着英明領袖及其政黨的「獻計獻策」,更非奴隸式「聽話出活」,而是要求全體公民參與的開放政治,並認為一個不能提供普世之思的「文明」,斷斷乎不配偉大二字。

7 特價641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坐看雲起時:一本香港人的教協史—卷三‧教協與公民社會的形成和互動

陸鴻基  著
城市大學  出版
2016/07/01 出版

行到水窮處 坐看雲起時—王維〈終南別業〉 聖嚴法師說禪時解說王維兩句詩,認為其中一種可能是溯流登山而上,走到最後,不見了溪流,似到盡頭,但看看天上浮雲,卻悟到水上了天,變成了雲,雲聚成雨,溪澗復有水。 教協掙扎成功四十年,居安思危,勇對前程的考驗,「坐看雲起時」的意境和胸襟,相信適用。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教協)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崛興,奠定會務方向,作為香港一個十分重要的工會、壓力團體、參與社會及政治事務的組織,早該有專著探討。  本書作者,前香港教育學院(二○一六年正名為「香港教育大學」)副校長陸鴻基教授花了五年時間搜集資料、閱讀文獻、訪談及編撰,奉獻了不少時間和心力,最後完成了三卷有關香港教育史的重要著作,以深度和廣度而言,仍屬首次。  全書共分三卷:  • 卷一 戰後的香港與教協崛興的背景:從二戰說起,探討戰後香港 的政治、社會、教育發展與變遷,闡述促使教協成立的因由;  • 卷二 爭取教師權益與教育改進:詳述教協成立後,對香港教育界, 包括學校、教師、學生等所作出的貢獻;  • 卷三 教協與公民社會的形成和互動:闡釋在社會、政治及教育的巨 變下,教協多年來參與的社會活動,並推動公民社會的發展。 本書為香港的教育史填補空白及留下了客觀紀錄,特別適合對香港的歷史及政治轉變、社會運動與教育發展有認識和感興趣的讀者。

7 特價529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政治憲法與未來憲制

高全喜  著
城市大學  出版
2016/07/01 出版

本書是作者多年以來思考建構政治憲法學理論的成果。全書共十六章,分為「思想紛爭」、「基本觀念」、「制度因緣」和「道路統緒」四篇。作者從確立其政治憲法學的理論觀點開始,繼而闡釋憲法權威、公民資格、自由政治與國家構建等基本憲法觀念,進而分析及比較中西憲法制度,突出政治憲法學不同於規範憲法學與憲法釋義學的問題意識和理論視野,終而從歷史的角度為未來的中國憲制乃至世界憲制,提供理論規劃。  作者認為,現代中國處於一個由非常政治到日常政治的憲制轉變時期。在這個時期,憲法起着終結革命、建構制度的作用,並可透過憲法完成建國進程,從非常政治轉變為日常政治,迎來司法憲政主義的時代。政治憲法學正是以歷史的視野,發現政治憲法結構中從現實主義到規範主義、從黨制國家到憲政國家、從人民主權到個人自由的歷史趨勢。

7 特價50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儒家憲政論

姚中秋  著
城市大學  出版
2016/07/01 出版

本書是作者多年以來思考建構政治憲法學理論的成果。全書共十六章,分為「思想紛爭」、「基本觀念」、「制度因緣」和「道路統緒」四篇。作者從確立其政治憲法學的理論觀點開始,繼而闡釋憲法權威、公民資格、自由政治與國家構建等基本憲法觀念,進而分析及比較中西憲法制度,突出政治憲法學不同於規範憲法學與憲法釋義學的問題意識和理論視野,終而從歷史的角度為未來的中國憲制乃至世界憲制,提供理論規劃。   作者認為,現代中國處於一個由非常政治到日常政治的憲制轉變時期。在這個時期,憲法起着終結革命、建構制度的作用,並可透過憲法完成建國進程,從非常政治轉變為日常政治,迎來司法憲政主義的時代。政治憲法學正是以歷史的視野,發現政治憲法結構中從現實主義到規範主義、從黨制國家到憲政國家、從人民主權到個人自由的歷史趨勢。

7 特價50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憲政常識

張千帆  著
城市大學  出版
2016/07/01 出版

憲法是最高的法律,是為了人的自由而對法律所施加的限制;立憲的目的是為了保護每個人的基本權利,包括言論自由、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生命權、財產權、隱私權、選舉權等。  《憲政常識》,顧名思義是一部憲法和憲政的通識書。它全面而透徹地闡釋了憲法的功能、性質與價值,先從歷史的角度介紹西方與中國的憲政發展,探討賴以保證憲法實施的司法審查制度,並以專章討論公民的憲法權利,以及言論自由的憲法保護。  不過,本書絕對不止於一部專科入門書。通過普及憲法知識、分享「憲法覆蓋下的人和土地是美麗的」的理念,作者亟亟推動中國的憲政─讓中國的憲法得到實施,能夠真正進入人民的生活,而不是停留在紙面上。  最堪玩味的是,他諄諄告誡:「一切社會危機的總根源,就是憲政秩序缺失導致的公權力失範。」

7 特價50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坐看雲起時:一本香港人的教協史—卷一‧戰後的香港與教協崛興的背景

陸鴻基  著
城市大學  出版
2016/07/01 出版

行到水窮處 坐看雲起時—王維〈終南別業〉 聖嚴法師說禪時解說王維兩句詩,認為其中一種可能是溯流登山而上,走到最後,不見了溪流,似到盡頭,但看看天上浮雲,卻悟到水上了天,變成了雲,雲聚成雨,溪澗復有水。 教協掙扎成功四十年,居安思危,勇對前程的考驗,「坐看雲起時」的意境和胸襟,相信適用。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教協)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崛興,奠定會務方向,作為香港一個十分重要的工會、壓力團體、參與社會及政治事務的組織,早該有專著探討。  本書作者,前香港教育學院(二○一六年正名為「香港教育大學」)副校長陸鴻基教授花了五年時間搜集資料、閱讀文獻、訪談及編撰,奉獻了不少時間和心力,最後完成了三卷有關香港教育史的重要著作,以深度和廣度而言,仍屬首次。   全書共分三卷:  • 卷一 戰後的香港與教協崛興的背景:從二戰說起,探討戰後香港 的政治、社會、教育發展與變遷,闡述促使教協成立的因由;  • 卷二 爭取教師權益與教育改進:詳述教協成立後,對香港教育界, 包括學校、教師、學生等所作出的貢獻;  • 卷三 教協與公民社會的形成和互動:闡釋在社會、政治及教育的巨 變下,教協多年來參與的社會活動,並推動公民社會的發展。 本書為香港的教育史填補空白及留下了客觀紀錄,特別適合對香港的歷史及政治轉變、社會運動與教育發展有認識和感興趣的讀者。

7 特價529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中國憲制之維新

童之偉  著
城市大學  出版
2016/07/01 出版

本書結集憲法學專家童之偉幾年來於報紙、法學期刊、主流社科網站,以及以作者個人名義博客發表的關於中國憲制維新的大部分文章。作者既建立自己的觀點和主張,也回應法學界其他學者的相關言論,並與之切磋交流。書中再三闡明社憲派基本的憲政建設主張,社憲派、反憲派、泛憲派三者間的差異,以及推進法治維新關鍵的現實考量,並反覆申明應尊重中國現有的政治力量對比格局,努力在這個格局下通過明確黨權範圍和規範黨權行使程序的維新方略,爭取有效保障基本人權或公民基本權利的憲政。本書毫不避忌地結合當今中國實際的法律生活闡論,務求對推進中國憲制維新進程作出貢獻,實在值得參考。

7 特價50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頁數1/3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