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知道叔本華對我的幫助嗎?我只有這樣來回答你,他使我有勇氣並自由地面對人生,因為我的腳發現了結實的地盤。──尼采 無論經過多少世紀,這本書總是在書架上以備被取下一千次、一萬次。 人生是短促的,而真理的影響是深遠的,它的生命是悠久的。讓我們談真理吧。 這是叔本華獻給全人類的禮物,它的存在是全人類的幸福。 二十八歲那年,叔本華寫下了哲學的一切細節, 其後用盡漫長一生,解釋或補充這部偉大作品。 對於長期被人們忽視的歲月,他表示:如果不是我配不上這個時代,那就是這個時代配不上我。 如今──他的名字已成為了偉大哲學的代名詞。 尼采、托爾斯泰、卡夫卡、愛因斯坦、華格納、佛洛伊德……他們全部都是叔本華的仰慕者 這位被稱為極悲觀的哲學家,以他的唯意志論和憂傷語調征服了無數後輩,就此點亮了人類思想的光輝歲月。
名作擷英 一本讀懂叔本華 在人類生存的各個維度裏 洞觀表象的核心本質 揭示永恆的意義和價值 作為最富創見的思想巨擘叔本華──在其所有著作中始終貫穿這一基本觀點:「意欲」是構成這個世界一切事物內在真正的核心,豐富多樣的現象世界是意欲在各個級別客體化的結果。「智力」則是派生的,是為意欲配備的。 意欲是主人,而智力只是為這個君王服務的僕人,是為意欲的奮鬥找到目標和通往這一目標的途徑的嚮導、顧問。 本書討論的話題眾多,但裏面所連串著的基本思想主線清晰可辨。叔本華的過人之處就在於把真理裹以樸素外衣,從而讓真理直接發揮其必然具備的震撼力。因為深刻,所以樸素;因為樸素,更見深刻。 這組代表性的論文,涉及哲學、倫理學、心理學、性學、美學、教育學、玄學、宗教等諸多方面,足以讓我們領略到叔本華這位「不折不扣的天才」(托爾斯泰語)的思想魅力和卓識。 叔本華的名字已成為偉大哲學的代名詞 時代需要叔本華,我們需要叔本華。 名家推薦 我在日常生活中常運用叔本華的原理、原則。它見解深刻,振聾發聵,對每個有思想的人都能帶來撫慰。──美國亞馬遜讀者 叔本華的闡釋……精神分析所做繁瑣工作只是證實哲學家直觀獲得的深刻見解。──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倘若要我選出唯一喜歡的哲學家,我一定選擇叔本華;倘若宇宙之謎可以用語言來概括,我認為那種語言就存在叔本華的著作中。──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
孤獨而偉大的哲學家叔本華除了研究本行哲學外,還兼及醫學、物理學、植物學、天文、氣象、生理、骨相、骨相、法律、數學、歷史、音樂——這就是他能夠有權威、很光榮地討論一切的緣故。 他把所討論的事物都放置在深邃、廣闊的遠景之中,透過現象的審視,事物的本質以及與其他事物之間的關係,也就讓人一目了然。所以他不無自豪地說——也是世人對他的評價: 我的哲學,無疑是生命之謎的真實答案。 被譽為「語言藝術家」的叔本華,始終以從都可以明白的方式寫出重要、深奧的思想;他說,真理在赤裸的時候是最美的,表達真理的方式越簡樸,留下的印象越深刻。簡樸不僅始終是真理,而且也是天才的標誌;文體是因思想而變得優美。 本書裡的文章獨立成篇,討論各種不同的話題——閱讀、思考、語言、學習、文學、歷史、藝術、學問、音樂、大自然的美。這些話題,其素材都可以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到。因此大衆讀者可以與這位哲學家從所熟悉的事物一起出發,領略從他的思想視角所獲得的寬廣視野,進而所為人生的導航。 叔本華的名字已成為偉大哲學的代名詞 時代需要叔本華,我們需要叔本華。
叔本華一生都獻給真理 在時代的轉折點上, 尼采獻給教師、學生、父母,及所有人的期勉。 在讀完叔本華的第一頁以後,我就知道得很清楚,我將要把他所寫的所有東西都讀完為止;他所說的每一個字我都要聽。——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聽從自己良心的呼喊:做回你自己吧! 真正的教育,會讓你知曉你本性裡面原初和根本的素材構成,這些東西總是受到束縛、扭曲和禁錮,教育就是除掉障礙,給足條件,讓我們的「自身」得以成長。 尼采初讀叔本華的著作,馬上就認定是他長久以來一直在尋找的教育家,尼采很多重要的思想都從叔本華得到共鳴、印證、啓發和教導。 叔本華引領尼采走上「天才」的正確道路,並終生獲益,以迄於成——本書是他向叔本華發自內心最真誠的崇敬與感謝。 【你的教育者,除了能夠成為你的解放者以外,別無其他。】 一切教育的祕密,就是解放,就是清理掉所有的雜草、垃圾,還有那些啃吃、傷害植物幼苗的蛇蟲鼠蟻,就是施予光線和溫暖,就是夜雨的潤物細無聲,是模仿、敬畏和順應大自然。教育並不是要借給你一個蠟做的假鼻或者某一義肢,或者一副提高視力的眼鏡一類。能夠提供這些的,只是貌似的教育。 《教育家叔本華》共分成八個部分,分別包含了尼采很多初現輪廓、價值非凡的思想,這些思想涉及發現自己、實現自己,人的處境及其不足,人的進化方向,大自然隱藏的目的、手段及其成效;天才如叔本華對於我們人類的實質含義和價值之所在——即叔本華以其行動和思想,能夠為人們帶來什麼樣的啓示,如何能夠提升人們,又如何在認識自身、促進文化,以及對大自然所全力爭取達到的「人」的方面,得到何種幫助。 名人推薦 尼采對自己有著穿透性的認識,在瞭解自己方面無人能及,不僅是空前的,也很可能是絕後的。——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就想像兒子在聆聽他的父親的教誨好了,那是誠意、心平氣和說出的話,傾聽者則滿懷愛意。叔本華所說的每一個字我都要聽,只要一聽到他的聲音,就會感受到他的健康和力量。 叔本華的犁頭在現代人的土地上挖掘以後,就再也沒有其他更深的犁溝了。——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叔本華一生都獻給真理 他饋贈給世人的,無與倫比。 叔本華備受許許多多偉大人物推崇的「日常哲理」, 為沉陷於繁重工作、受毫無意義之苦的現代人找到清醒解劑。 這本書,讓我們如何儘量稱心、愉快地度過一生。 是智慧,也是一門藝術。 他直透生活普遍事務的深刻本質、洞察完整而超越的真知灼見,是從最深處、最內在能夠振奮我們面對困難、追求幸福的力量。 本書從其全部著作中,分門別類,擷取「喜悅別人,智慧自己」的哲言精粹——每一則都那麼精闢又獨到,充滿豐富的啓發性。將之置於案頭,隨手翻閱,就猶如抵達森林高地,我們深深呼吸著,重又感覺到活力。 「你想知道叔本華對我的幫助嗎?我只有這樣來回答你,他使我有勇氣並自由地面對人生,因為我的腳發現了結實的地盤。」——尼采 叔本華把生活的圖卷整體地擺在我們眼前,並對這一整體圖卷予以透徹說明、解釋,這是叔本華的偉大之處。舉凡閱讀、學習、愛情、婚姻、藝術、宗教、科學、道德、性格、心理……幾乎觸及人生領域的各個層面,他都是從實用的角度考量問題。因此,這本書特別適合現代社會大衆閱讀。 閱讀叔本華的感受,就像尼采所說:「一個自然生物的內在力量,魔幻般湧流到另一自然生物的身上。」叔本華是誠實的,因為他只是對自己和為自己而說話、而寫,而最終卻是為了所有的人;叔本華是喜悅的,因為他通過思想而征服了最困難的事情;叔本華是堅韌不拔的,像無風狀態下的火焰,筆直向高向上,沒有晃動和不安。 叔本華引領我們,走出悶悶不樂的懷疑主義,走出灰心放棄以後的挑剔批評,直達靜觀默想的高處,而在我們的頭頂,是那無限的星空。 叔本華的名字已成為偉大哲學的代名詞 時代需要叔本華,我們需要叔本華。 好評推薦 叔本華說:「人能夠做他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這句話從我青年時代起,就對我是一個非常真實的啟示;在自己和別人生活面臨困難的時候,它總是使我得到安慰,並且永遠是寬容的源泉。——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他是無與倫比的。他的思想反映了整整一個世界啊! ——托爾斯泰(Leo Tolstoy) 我現在僅僅在研究一個人的著作,他像上天的饋贈一樣降臨到我的孤獨之中。他叫叔本華,是康德以來最偉大的哲學家。——華格納(Wilhelm Richard Wagner) 就想像兒子在聆聽他的父親的教誨好了,那是誠意、心平氣和說出的話,傾聽者則滿懷愛意。他所說的每一個字我都要聽。——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叔本華流傳最廣之作,被翻譯成三十多種語言 •德文直譯全新譯本 叔本華的偉大之處, 在於他站在整幅生命之畫面前, 解釋完整的意義。 ────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我認為,我們的整個生命,有不如無,最高的人生智慧,是棄絕人生。 能說「我獨自承擔全部的自我」,是幸福的首要條件。 人生智慧就是幸福生活的藝術。 願望──亦即匱乏,是各種享受的先決條件。 虛榮──在他人的歡呼基礎上建立對自己的高度評價。 驕傲──已經完全確立了對自己的高度評價。 名譽──客觀而言,是他人關於我們的價值的看法;主觀而言,是我們對他人看法的畏懼。 庸俗──出自無知識的欲望狀態。 信任──最主要的成份是懶惰、自私與虛榮。 命運──對自己拙劣作為的稱呼。 逐層解析健康、財富、名聲、榮譽等真正意義 掌握日常生活如何獲得幸福快樂 叔本華說:「人生是否符合關於幸福生活的這個概念,眾所周知,我的哲學提供了否定的答案」,然而,《人生智慧箴言》這本書是「以對這個問題的肯定回答為前提」而寫── 為何叔本華要寫一本和自己哲學立場矛盾的書?為何要特別寫「如何幸福」? 自始以來,人生在世,莫不希求快樂美好的生活。然而,橫阻在我們面前的卻是無窮無盡、大大小小的困難和障礙,當我們跌跌撞撞、焦躁無助之時,就會深刻領悟悲觀主義哲學的意涵,從而獲得心靈的平靜和清明,並激揚我們勇敢地迎向未來。 時代需要叔本華,我們需要叔本華。 一個悲觀主義哲學家 對於人生苦難的清明回應 二○一四年十一月本社出版韋啟昌翻譯之《人生的智慧》一書,頗受大眾讀者喜愛。此次出版,為李連江教授根據德文直譯之全新譯本,書名也改為原書名之全稱。
世界不是一塊淨土,但心靈卻可以是一塊淨土; 外面的世界很熱鬧,但內心的世界卻可以很安靜。 我們常常也會想要熱鬧,但內心能安靜的人更有力量,甚至更幸福。 因為這種力量或者幸福的源泉不依賴於外界條件,而來自於自身。 《沉思錄》原為古羅馬皇帝奧理略自我反省與對話的札記,為其發自內心、不經雕琢的真摯文字記錄。奧理略在生命最後的十年間,歷經戰亂、災難和帝國的衰落,卻在紛擾之中創作了這部寫給自己的十二卷書。這部不朽鉅作是人類有史以來所進行的最偉大的自我心靈交流之記錄。 本作為北京大學教授何懷宏於1988年完成的重要譯著,20年間廣為流傳,並為當今翻譯界評為極具正確性的權威譯本。他以深入閱讀《沉思錄》多年的感悟,與讀者分享其為此部作品感動20年的所得。
我摯愛的妻子、摯愛的女兒……, 我沉痛激切的吶喊,竟是如此地蒼白無力! 「你贊成死刑嗎?」 不管贊不贊成,都請停下腳步, 聆聽這個真實的故事…… 第六十五屆日本文化廳藝術祭電視部門大賞得獎原著 日本首相 小淵惠三、小泉純一郎、安倍晉三 為之動容 震驚日本光市母女殺人案 撼動人心的偉大司法鬥士 本村洋 刻骨銘心 九年苦鬥全軌跡! 「判決,死刑---。」 自從最愛的妻兒遇害的那天起,已整整經過了九年…… 一九九九年四月十四日,日本山口縣光市。 二十三歲的平凡上班族本村洋一如往常地下班回家,心中充滿了對可愛妻兒的想念和思盼。 這時,他還不知道,最殘酷的悲劇即將降臨他的身上, 而他,也將自此走上另一條與眾不同的人生道路…… 二○○八年四月二十二日,日本廣島高等法院。 帶著妻兒的遺照,三十二歲的本村洋,一身西裝、神情肅穆地, 在周圍人群的鼓掌聲中,步入了法院。 自從妻兒遭到殘忍殺害以來,已經過了九年的歲月。 頸上掛著亡妻的戒指,三千多個日子以來,本村洋走遍了日本各地, 不只是為了自己亡故的家人,更為了所有的被害者家屬奮戰不懈; 面對顢頇茍且的司法體系、打著「人權」旗號,無所不用其極的律師團,以及冷嘲熱諷,將「復仇者」的稱號冠在他頭上的媒體,本村洋能夠伸張正義,為妻兒討回應有的公道嗎? 不要遺忘我們的存在,不要將我們拒於門外 這是一名貫徹愛與信念的年輕人,孤軍奮戰的真實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