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哲思 類別 ,共計6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渣誌:人渣文本的人渣論

周偉航  著
新銳數位  出版
2019/12/20 出版

現代問題需要現代手段,人渣問題需要人渣文本。「人渣」,就是那些病態、負面的人格。我最早以「人渣文本」為名開設部落格時,是打算放一些探討社會亂象的倫理學文章,也就是搜集「人渣」相關的「文本」,但之後慢慢「走鐘」變成綜合時事評論與雜談,這原始目標也就漸漸不為人所知。甚至大多數的人還會反問我:「為何筆名叫人渣文本?」在紙本《渣誌》的最後,我就回到這個「初衷」,對倫理學中的「人格黑暗面」做一番檢視。因為許多相關的倫理學議題我已經在前六冊討論過了,所以本書的內容相對扼要,我只會提那些最重要的「人渣」──那些你若不認真面對,就會深受其害的道德病態。※偽君子不只會講滿口仁義道德,還會活出仁義道德?他會在日常生活中「活出」仁義道德,然後再偷偷的跨過那條人我之線,來占你便宜,還讓你誤認他的這種行為模式是正確的……※佔有狂所獲得的滿足感,是來自於行動的過程,而非行動的結果?!守財奴的滿足不是來自於財,而是在於「守」,而好色者在意的是性愛的過程,而非高潮之後的結果。實際上大多數人是對「過程」有執念!※自大狂的世界觀和正常人不一樣?又是哪裡不一樣?他們總是只看到自己的貢獻,或是忽視他人的幫助,在觀察外界時採用一種「排除他人因果關係」的特殊形式……當人「自以為是」到了某種程度,就會用自己的那套理路,證明自己(永遠)是對的。針對十一種道德病態提出批判和防治/改善處方,外敷內用,對症下藥,有病治病,沒病強身。傳統的道德規範並非全然不能用,但道德病態人格經過長時間的演化,在現代社會中有許多全新的形態,「老處方」或許已沒有太好的療效了,有時還可能會「藥到命除」。「人渣們」或許永遠不會成為博物館中的絕種標本,然而所有人都該致力讓他們成為瀕危生物,想辦法矯正他們,或至少保護自己。這是一場持久戰,但你要付出的努力不會太多,大多數人本來就是好人,別再想東想西,動起來就對了!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渣誌:所以說倫理學到底是什麼

周偉航  著
新銳數位  出版
2019/07/20 出版

本書要試著用一般人都能懂的「人話」,來討論倫理學概念。倫理學是什麼?倫理學可以協助你釐清自身的道德價值。倫理學會質疑社會上認為的道德「天條」。倫理學是重整世界觀的一種工具。倫理學是個開放的知識體系,而且喜歡新鮮貨。倫理學往往製造問號,而不是句號──倫理學沒有「正確答案」這種事,只有相對較好的答案,而這答案永遠都有再往前推進的空間。所以說,倫理學到底是什麼?藉由一組一組的概念對比,讓素人也能看懂倫理學是在「供三小」。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衝吧!台灣人的地獄韓國求生記

Fion  著
新銳數位  出版
2019/02/14 出版

財閥壟斷市場、青年失業率高居高不下,職場文化論資排輩、超長工時和性別歧視惡名昭彰,韓國人用「地獄朝鮮」稱呼自己的國家……為什麼外國人還要去這個國度奮鬥? 前往韓國打工度假的台灣人大多有嚮往,提到去韓國的動機眼睛都閃著光芒。可是在韓國正式工作的人呢? 有人哈韓,也有人對韓流無感。有人看中市場商機,有人只是失戀了來散心。有人期望落地生根,也有人試過了就想離開。有人抱著韓國夢,有人抱的則是賺錢夢、世界夢。 這些人不一定是大眾認定的勝利組,就算對韓國沒有憧憬,實現夢想的渴望仍在心底。他們都期待在韓國轉變人生。儘管起點不同、結果各異,在韓國職場、生活上面對的挑戰和困難,卻像是主題連貫的熱血組曲。 長期在海外工作、生活的Fion,目前定居韓國,曾經訪談前往韓國打工度假的女孩,出版了《她們的韓國夢︰打工度假的美好與幻滅》。這次她把焦點轉向在韓國職場正式工作的台灣人,經由朋友輾轉介紹,接觸到踏入韓國各行各業奮鬥的上班族、創業家和自由工作者,分享他們的人生和視野,勇氣與辛酸。 Fion筆下不但記錄了這些台灣人遠離家鄉負海外闖蕩的動機、思索方向的過程、付諸行動的契機,和奮鬥途中的感想,並且透過後續的回訪,看看他們在半年、一年後的心境轉折,甚至職涯與人生方向的變化,讓讀者對這些選擇未來的可能或限制都有更清晰的線索。 此外,還針對每位收訪者耕耘的不同產業,在「產業情報站」深入介紹韓國的工作環境、職場文化、產業生態和韓國企業在亞洲市場的角色,比較台韓相關工作的內容差異、收入結構,分析台灣人的優勢與劣勢。 衝出去或者留下來?別急著下結論。買東西都要上網看開箱心得文,職涯人生,也該先看看別人的拚搏掙扎,或許你能發現一條景色絕妙的求生路徑。 精彩篇章: •嫁到韓國的轉業網紅:台灣妞和喜娜 擁四十萬粉絲,在不得不創業的道路上摸索 •從「神話」粉絲到成為李昇基的學妹 理直氣壯追星,迷妹變身特約記者 •從旅遊部落客到韓商主管 無心插柳的部落客,斜槓人生更加多彩 •不懂韓文的韓國企業顧問 市場分析高階人才,放眼國際舞台 •台灣薪水兩倍以上的遊戲轉譯者 繁體中文帶來的工作機會,沒有階級文化的職場生活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渣誌:宗教的兩張臉

新銳數位  出版
2019/01/15 出版

宗教不死,反而壯大的理由很簡單: 如同科技,宗教也始終來自於人性。 本書從粗淺的個人體驗出發,走過近千超自然體驗個案中的代表案例。有些個案描述可能略嫌恐怖,或許你將因此不敢在深夜回頭,但我們仍將全力前行——即便有什麼會抓著我們的腳踝。 ※自認無神論?其實你已經「信」了 只要你曾經「禁槍齋戒備考」,就已踏進信仰大門 ※以近千個案為底、呈現上百個案,「超自然體驗」大剖析 在蒐集到的「撞鬼」個案中,鬼多半只有三種顏色,就是黑、白、綠。為什麼呢? ※開廟真的很好賺嗎?我有沒有辦法當Seafood? 開廟的毛利答案保證會讓你全身「毛毛」的,但你有那個專業跟恥力嗎? ※對神學、宗教研究毫無概念也沒關係,思辯自己腦內的「神鬼交鋒」 大部分的人應該沒想過:撞鬼會是很有價值的體驗,信仰卻是潛藏危險的行為……還有,你走投無路時,不一定要賣雞排,更千萬不要自殺,因為多想三分鐘,你可以多開一間廟! 神在哪啊?鬼又在哪?如果你不信鬼神,你還是會有過「怪怪的」體驗。你的腦內機制不時會讓你覺得「怪怪的」、「超自然」,這是人的宗教潛能。當每個人都擁有某類體驗後,可能會溝通、交換這類體驗,並且建構出共通解釋,想辦法把這種體驗消化掉,成為生活中可被掌控的一部分,某些現存宗教就是如此誕生。 宗教可能遠比你想得滑溜狡猾。人有宗教需求,就會催生宗教來滿足這種需求。所以宗教並不是固體,而更像是液體或氣體,當你以為可以一拳敲碎它,它就馬上變型,甚至成為對應你拳頭的形狀。因為,宗教之所以誕生,除了「超自然」的觸動,就是為了解答或解決人的種種問題。 所以,我們可以發現宗教對人類心靈有「兩張臉」,一端是「主觀體驗」,一端是「客觀理論」。前者就是「超自然」,後者則往往來自人類社會對「超自然」賦予意義、掌握消化的過程與結果。這,也就是本書所談的兩張臉。 所以,我們可以發現宗教對人類心靈有「兩張臉」,一端是「主觀體驗」,一端是「客觀理論」。前者就是「超自然」,後者則往往來自人類社會對「超自然」賦予意義、掌握消化的過程與結果。這,也就是本書所談的兩張臉。 本書將從「超自然體驗」的諸多個案開始分析,並由能客觀觀察的人文現象切入討論。神鬼太過高超,難以企及,但「人」總是馬上就可以拖出來打,或是好好呵護的。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渣誌:運動倫理拳王戰的十二回合

周偉航  著
新銳數位  出版
2018/06/26 出版

很真的比賽可能不好看,很假的比賽往往更精采!2018俄羅斯世界盃足球賽、2020東京奧運,比賽熱潮來襲人渣文本超小型媒體計畫「渣誌」第四擊 來聊點運動倫理學,業餘專業全上手,一次弄清「運動」這件事運動,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人類合作活動之一。其特別之處在於它可以是工作,也可以是休閒活動。運動之所以有價值,不僅因為有認真的運動員,還包括了無數運動迷熱情的參與及支持。這個活動被人類發展到非常高階,甚至成為類似宗教的存在,也可說是種「新興宗教」。許多人將生命焦點放在特定運動之上,像是「沒有棒球就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甚至會活不下去的棒球癡、棒球狂」。我們常以工作或學業上的社會成就,作為印證自我價值的重要依據,但這些成就往往並非是你的「終極關懷」。每個人都應該了解運動倫理學的理由,是因為這個學門以你沒有料想到的角度直指你的「價值核心」,所有人生真正在意的事情,都能在運動裡找到答案。※運動歸運動,政治歸政治?你國族主義幽靈上身了嗎?當中華隊表現很沒品的時候,你若認為「那也是代表國家啊,大家一定要硬挺到底啊!」那就是國族主義上身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運動暴力踩紅線?肢體暴力可能漸次被吸納成為運動的一部分,像是棒球的「故意觸身球」,雖然一開始只是心情不爽刻意用球丟人,但現在棒球員已經出現一套故意觸身球的符號語言,透過這種暴力進行溝通跟糾正不正義。※運動員在重大賽事前是否可以做愛?美國職籃NBA認為性行為是種淨化,可以提升表現(做愛也是種「運動」啊!)要批判運動宗教化,一定要深入運動現場去了解狂熱者在想什麼,別只從外頭看看就下定論。※性別歧視、種族歧視OUT!每四年固定會出現的「女人看不懂足球」,或是女性裁判無法準確判決等,就是種進階的性別歧視,認定某種性別無法真正理解某些運動,以通案涵蓋個案,就會有歧視的問題。※中華職棒放水案來龍去脈,第一手田野調查「黑資料」大量露出!美、日棒球運動之所以有一定的「防禦能力」,不只因為司法制度,而是深厚的「文化積累」,足以成為一道防火牆。整體社會看待運動的方式,是終結打假球的關鍵。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渣誌:是你德,是我德,三三小德

周偉航  著
新銳數位  出版
2018/02/01 出版

在外跑跳,做人的道理要知道! 人渣文本《渣誌》第三擊 -→ 什麼是德行? 清清楚楚做人,避免成為「假貨」的33則生存實戰帖。 ※輕鬆讀,自然懂:多元角度解析「德行」在現代的內容與行動方法。 ※看穿假貨:各章特闢「假貨」番外篇,戳破各種德行常見的誤知與錯用。 ※認真生活,活出一種「厚度」:人渣文本寫給現代人最深刻的叮嚀。 道德,不應該設下聖人般的門檻。 我們從小念到大的「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八德、四維、三達德, 在當代社會究竟還有沒有用? 在東西方的倫理學發展史中,「德行」曾有過許多種定義。而在歷史的進程中,特定德行的實質內容更會不斷演化:孔子腦海中的「仁」,必然與我們現代口語所講的「仁」有所差別。但再好的德性只要成為標語,大家就會覺得好像有毒、有壓力,而這些傳統德行,卻是當代台灣人的「道德基因」。 人一出生就屬於某個社群,並在接下來的人生不斷加入新的社群,每個社群都會傳達給你某些價值觀與道德原則。這些標準會影響身為一個人看待事情的立場,以及所選擇的人生目標。對於活在社群中的個人而言,任何行動都並非獨自一人做的決定,背後都有集體的智慧在支撐。 這個世界已經沒有明顯的標準答案,人生就是個「追問」並「成就」個人轉屬答案的過程。這需要花很長的時間與環境碰撞摩擦,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答案。在這過程中需要努力,也要學著放手,甚至逃避。 適時盡己,就算落跑,也要認真跑。 「當年在政治圈基層,我完全無法想像現在這個由網路影音文字內容主導的時代,但許多那時看不出用途的雜學,卻能在現代工作與生活中產生莫大的作用,所以任何『敦』出來的經驗,都有多元利用的可能。認真生活,活出一種『厚度』,你所儲存下來的,會是一輩子取用不盡的寶藏。」──〈德之三十二.敦〉

79 特價25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