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校園的「納粹事件」和鬧翻天的「同志婚姻」, 你怎麼看? 請用「哲學」的角度來看!(請參考本書P.12和P.200) 哲學訓練可以提供你獨立思考、質疑一切「理所當然」所需的技巧; 可以幫助你看見事情的全貌,在面對錯誤的意識形態時,有不同的思維。 一堂精采的「哲學思維」課程!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裡,有太多訊息充斥在生活裡,對我們造成深刻的影響。「大家都這樣說!」是否,我們隨波逐流,變得人云亦云,逐漸迷失在似是而非謎團中。 時光旅行可行嗎?訂製嬰兒在道德上是否可以被接受?你應該吃肉嗎?機器會思考嗎?世界上有許多很難用科學角度來回答的問題,只能讓哲學來處理。這件事理所當然嗎?那件事顯而易見嗎?用「哲學眼」來看待問題,很多現實問題會變得清楚、簡單許多。 作者史蒂芬‧洛對十數個重要的哲學議題,做了精彩的介紹。每個議題均以故事方式呈現,並精心設計了正反觀點的辨證,由兩方清楚易懂且充滿巧思的對話,一層層探究,一步步釐清,將問題的原貌完完整整的呈現。 哲學提供了獨立思考所需的技巧,這些技巧可以廣泛的應用在各個層面,甚至日常生活中的問題,也可透過哲學開展的反思態度和技巧,撥開團團迷霧,找出正確的答案。 學會哲學思考,你就不會是一個缺乏主見、盲目服從的人!
「這是一場挑戰歷史與地理法則的革命, 我們現在不過還在這場數位轉變的開端而已。」 Facebook在全球擁有十三點五億個會員,Google每月的訪客數量超過十億,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網路具有高度行動性,數位世界似乎超越了空間與疆界。如果你認為數位化會加速全球統一化、日後會有「主流」網路產生、世界正因網路呈現一致的話,本書將顛覆你的觀點。 從矽谷到日本,從巴西、南非直到加薩,馬泰爾實際走訪五十多個國家,透過當地人使用網路的情況告訴你:網路並非全球化,而是在地化;它沒有打破地理限制、沒有消除語言上的隔閡、也沒有使文化趨於單一,相反的,只要有不同的領地,就會產生不同的網路使用方法──疆界將會維持下去。 中國創造Google或Facebook的複製品,並結合審查系統建立屬於自己的網路;阿拉伯國家運用社群網路進行革命;以色列利用網路躍身為「新創企業之國」;巴西結合當地文化,使勒西菲港口重生為「數位港」。網路因區域、語言及文化的差異,具有地域性的特質;網路的未來將朝多元性發展,產生一個比我們想像中還要「聰明」(Smart)得多的數位世界。 本書特色 ★作者橫跨50多個國家,實地深入訪查。 ★顛覆人們普遍對數位化世界將超越空間與疆界的想法。
一場文化戰爭正在全球各地開打,誰是最後的贏家? 詳盡的田野調查,揭發全世界「軟實力」的暗中較勁 一本暢銷書、一首流行金曲或一部鉅片,是怎麼被製造出來的?為什麼爆米花和可口可樂在美國電影產業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迪士尼與梅鐸在中國失敗以後,能否將它們製作的內容成功出口到印度?寶萊塢如何吸引非洲人?巴西電視小說又是怎麼引起俄羅斯人興趣的?半島電視台如何組織阿拉伯的革命?為什麼瓦隆人堅持要看重新配音過的電影,弗拉芒人卻偏好原音加上字幕的版本?最後,為什麼美國的娛樂模式會成功,但歐洲的娛樂模式卻正在衰退?這場全球戰役的重心就是──主流文化。 從好萊塢到寶萊塢、從日本到撒哈拉沙漠、從墨西哥到韓國,這份前所未有的研究歷時五年,橫跨三十個國家才完成。馬泰爾分析了局內玩家的籌碼、眾媒體集團的運作邏輯,還有在五大洲傳布的內容。新興國家挾其媒體及「軟實力」,想要控制影像與夢想,而網路又增強了它們的勢力。一切都在加速進行。 本書敘述的,就是這場全球文化及媒體的全新戰爭,在全球化的時代,身為世界的一分子,你不能忽視這場戰爭! 本書特色 ★前所未有的田野調查,範圍橫跨30個國家 ★全面分析世界大國的軟實力競爭 ★解析全球大眾娛樂的傳播與地緣政治
我們從哲學家身上,要學的是追求真理的心。這是一種哪怕我們的疑問得不到正確的解答,或著根本找不到答案,也不會放棄或失望,繼續堅持到底,尋找真理的態度。具有這種態度的人,不管別人怎說,他們就是真正的哲學家。
為什麼外國勞動者,會拿起招牌示威呢? 為什麼寫了一首詩,就要被判死刑呢? 為什麼生為老二,就沒有學校可以讀呢? 為什麼膚色和別人不同,就不能坐公車的前座呢? 我們都是一樣的人。 可是社會上因為誤解或偏見等許多理由, 而受到無辜傷害的人還是很多。 我們該眼睜睜的看著不管嗎?
作者簡介 ◎李福井 筆名終南山。一九五○年三月二十八日出生於福建金門古寧頭南山村。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從事新聞工作二十五載,涉獵過邊陲島嶼屬性的「金門日報」、「馬祖日報」,政治與都會型態的「自立晚報」、「中國時報」,跨國界的「美洲中國時報」;經過軍聞版、區域版、影劇版、體育版、要聞版,也主持過筆陣與副刊。現任台北「中時晚報」撰述委員。 著有「風雨征塵‧外島軍旅日記」、「古寧頭歲月」、「與心靈有約」、「古寧頭戰記」等。 一幅血淚交織的史詩 分裂的時代,分裂的心靈,分裂的感情,一九四九年,紀錄了戰爭的悲劇,民族的災難,歷史的晦暗。戰神,曾經獰笑;和平,仍在雲端,打開史頁,只見墨汁猶存,依稀可辨兩字--苦難。 「金門之戰」,一刀割開海峽兩岸,轉眼間已整整五十個年頭了,時代的分裂,人民的苦痛,歷史的悲鳴,構成了一幅血淚交織的史詩。 今天透過人民的觀點,重新詮釋這一場決定性的戰役,了解事實的真相,找出歷史座標。
金門話考釋 文中分為居處、俗語、人事、戲謔、童謠五類,選擇具有智識性,趣味性的金門話詞語百餘條,配合代表性的正文七十六條,血肉相連,可相互發明。 國民政府於民國三十五年起和中共交戰,徹底失利,至三十八年大陸陷落,意外在十月古寧頭一役戰勝紅軍,自此全世界方才知道有金門這個小島。不問何地人士,提起金門如只知道「槓(俗誤為貢)糖」、「高梁酒」,那也未免太淺薄了。 金門的面積才一百多平方公里,與臺中市一般大小。但在一千六百年前五胡亂華時,金門已有河落人住;臺中市呢?不過幾位原住民在大片荒煙蔓草溪水旁牽牛羊喫草罷了。 本書從金門的歷史、地理、人文等,談到語言學者利用西洋語言學的科學方法,分析閩南語的聲母、韻母、聲調等成果,為全球三千萬人以上講閩南語系的鄉親們對同一 族群語言的深廣認識之坦途。
志工的領導與統御術 在美國,十三歲以上的公民,有百分之五十二參與志工活動。在台灣,也有愈來愈多的人選擇擔任志工。志工團體在現代社會裡有其不容忽視的力量。 志工參與者自九歲到九十九歲皆有,年齡層之廣,非一般性組織所能及;而志工不以薪資或昇遷作為交換條件,更有別於其他營利事業成員。除此之外,志工組織多用沒有學、經歷的限制,故參與的成員龐雜且素質不一。 因此,志工領導人必以獨特的管理方式來整合這股龐大的人力資源。 「志工領導」一書為領導人提供了重要的領導概念,包括會議的正確程序、建立完善的理事會;溝通、傾聽技巧;時間、品質、衝突管理等等......,志工領導人必須活用書中統御技巧,才能發揮志工團體的功能。 作者簡介 ◎Emily Kittle Morrison M.A.人事及人力資源主任,為美國訓練發展協會、志工管理組織、中央公民事務一員。名列於訓練發展名人錄、教育名人錄。同時,她也是亞利桑那大學教育課程的志工領導人。 她將過去三十年的志工工作及研究經驗分享給大眾。過去二十年,她諮商及指導全國志工工作組織訓練志工的領導才能。這本包含了許多表格的指南,只須稍作修改,即可適用於你的組織。
當兵教戰守則 軍中是個小社會,也是男孩子接受「現代成年禮」考驗的地方,因此當兵經驗一直是退役男孩子口中的傳奇與榮耀。 雖然如此,還是有不少役男,視服役為畏途或在軍中適應不良;事實上,只要懂方法,再苦的單位,任何人都可做個快樂大兵! 本書是一本教人如何快樂當兵的寶典,舉凡軍中的人際關係、出操訓練,乃至於同性戀、老鳥欺菜鳥......本書都有詳盡的「教戰守則」。 已服役、未服役的男孩子都應一看。 作者簡介 ◎蘇進強 筆名履彊,台灣雲林人,三軍大學畢業,早年在軍中服務,獲有莒光連隊長、訓練楷模、績優營長等殊榮,現任台灣時報總主筆,亦是各大報國防軍事專欄作家、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