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哲思 類別 ,共計10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騙網囚奴:電騙園豬仔血淚獨白

信報  出版
2025/08/29 出版

第一章「序幕」:東南亞電訊騙案死灰復燃,本章由作者親述2022年收到投資騙案苦主求助,騙徒卻是被迫逼進行投資詐騙的受害者,個案揭開作者爭取營救詐騙園區受害者的序幕。第二章「絕望枷鎖」:現代版賣豬仔不斷上演,主角或出於對朋友的信任,或被高薪快錢吸引,往往逐步走向深淵而不自知。忽爾回頭,已經成了待宰的豬仔。本章由多名詐騙園區受害人細述各自的驚險故事,披露「殺豬盤」的運作方式,讓讀者引以為鑑,勿信世上存在免費午餐。第三章「孤獨守望」:電話突然傳來失蹤親友的泣訴聲,詐騙園區動輒索取數十萬美元,現實的殘酷堪比大銀幕上的贖金風暴。家屬此刻化身超級英雄,用心力守護摰愛。本章由家屬的角度出發,傾聽他們的心聲,了解他們四出奔波尋求解救家人的心路歷程。第四章「光明盼望」:將手伸向似無盡處的漆黑,要麼能拉出險被黑暗吞噬的陌生人,要麼被拖進可怕的無底洞。可幸有些人選擇善良,動員拯救已在詐騙分子掌心的獵物。本章探討東南亞電騙案的背景與發展,以及非政府組織針對區內騙案的營救行動。

79 特價6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港人防災必修科

張清風  著
信報  出版
2024/10/25 出版

全書分為6門課,以Lesson 1至Lesson 6劃分︰Lesson 1︰認清現實,調整心態——眼前的危機一直擁有「安全城市」形象的香港,酷熱天氣愈來愈長、具破壞力的狂風暴雨更頻繁來襲,極端天氣影響我們糧食供應,只有認清眼前的危,調整心態,才可有所防備。Lesson 2: 比災害更早「超前準備」——培養防災意識防災不止是災害降臨後的救災及重建,事前的防災意識更重要。這一課會淺談國際防災的理論,從「自助、互助、公助」,從個人,社區,以至城市做好香港防災韌性。Lesson 3: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災前規劃這一課會教讀者如何因應不同災害,執拾合適的求生包,從短期的避難到如何有系統長期儲備食糧,而不至於囤積糧食造成浪費,遇上突發情況亦可保障自身基本需求。Lesson 4: 臨危不亂方可脫險——天災應變此課會針對香港常見的災害,包括水災、風災、火災、停電及水荒等,講解事前防災準備,以及當發生災害時資源有限情況下,都可提高生存機會。Lesson 5: 城市裏最複雜的是人——人禍對策天災之外,城市裏亦危機滿布,從車禍、船難、人踩人甚至街頭襲擊等,你不會知道厄運何時降臨。這一課會講解如何應對不同的城市危機,在災禍中全身而退。Lesson 6: 理解自然世界的規律——野外求生有別於一般講解野外求生的書籍,作者鼓勵讀者多親近大自然,有助提升防災技能。此課會講解幾個基本野外求生技能,從使用紙本地圖及指南針,到迷失荒野的認對方法,讓大家安全探索郊野,享受箇中樂趣。賣點:1. 作者張清風在港致力推動防災教育,於此書從淺談國際防災教育理論開始,讓讀者培養防災意識。2. 此書引導讀者如何評估不同災害,執拾應對求生包裝備,也包括怎樣有系統長期儲備食糧,不至於囤積糧食造成浪費,遇上突發事故也能保障自身基本需求。3. 從香港常見災害的應對方法及策略,包括風災、火警、水災、水荒、停電,到外遊時有機會遇上的地震及戰亂,助讀者學懂在危急情況下保護自己及家人。

9 特價57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智識破經濟陰謀論

曾國平  著
信報  出版
2024/06/28 出版

全書分為三部分。從拆解「經濟陰謀論」問題,到提出分辨方法︰第一部︰作者提出「經濟陰謀論」,指出其定義及流行原因。從古至今,人類為生存需要收集資訊,但傾向簡化複雜的事情,加上互聯網推波助瀾,令陰謀論有價有市。第二部︰作者指出「經濟陰謀論」的特徵。由百多年來針對猶太人,到近年流傳港元或外滙儲備崩潰的陰謀論,其套路都是有幕後黑手「獨力」操控複雜市場、製造正邪對立。第三部︰作者引入幾個經濟學知識,「識破」經濟陰謀論,例如以博弈論解釋實行陰謀成本巨大,難以成真。助讀者毋須戴上代表陰謀論的錫紙帽,拆解資訊謬誤,作明智決策。賣點: 1. 經濟學者曾國平研究近年流傳的「港元崩潰論」、「外滙儲備掏空論」,甚至猶太家族操控世界等資訊,提出當中充斥「經濟陰謀論」,將於此書拆解其特徵及套路。2. 本地近年少有以經濟學角度拆解陰謀論的書籍。3. 陰謀論不能只當聽故仔。作者以簡單經濟理論助讀者分辨資訊價值,作出明智決策,免受陰謀論的恐懼操控。

79 特價58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地緣風雲:世界多極化 中國何去 香港何從

黃裕舜  著
信報  出版
2023/09/18 出版

賣點: 1. 本書開宗明義介紹何謂地緣政治,由學術流派說起,梳理其源頭、軌跡,為想認識地緣政治卻不知從何入手的讀者,提供了由零開始的入門機會。2. 書中論及當前國際外交格局,常出現一些專用名詞或術語,例如:全球南方、南南合作、一軌外交、二軌外交、解殖、去國際化……作者都有詳細解釋,一路讀來,就像上了一堂深入淺出的外交政治課,長了知識。3. 作者以學者身份,參加不同國際會議、教研活動,接觸官、商、學界,能以前線第一手認知和視角,提出見解和建議,擴闊讀者的思維和視野。內容簡介:地緣政治、大國博弈,一個普通人怎麼能看得通?中國前路、香港定位,一個局中人如何能撥霧見天?作者黃裕舜以其研究國際政治多年的視野,羅列判讀國際關係的宜與忌,並以時下熱點議題為實例,與有興趣認識地緣政治的讀者,一同入局拆局。在國際大背景之下,本書進一步探究中國和香港的內外形勢,不避諱短板,不妄自菲薄,幫助讀者認清事實,作出利己利人利家利國的抉擇。第一章「風起。雲湧」,作者淺談普通人應當如何理解地緣政治,如何讀懂國際關係和大國博弈,並以俄烏戰爭等為實例解說。第二章「光明。磊落」,論外交為何物,國際外交核心思想原則為何。在這一章中,作者深入淺出地分析當今中歐關係的去向走勢及中國-東盟-阿拉伯新三體論等外交議題。第三章「改革。開放」,身處當今亂世,國家改革開放是硬道理,在當前經濟的困局與難關下,全方位改革開放是必要嗎?很多人口說愛國,到底何謂真愛國?第四章「明珠。我家」,在地緣政治和亂世下,香港人應如何自處?香港有何出路?作者認為國際化是唯一道路,然而,什麼才稱得上為「說好香港故事」呢?作者一一道來。第五章「我思。我在」,作者提出在這世代,知識分子應有的責任。推薦序: 「在世界、國家與香港這三個層面,他均毫不留情地駁斥二元對立的思維,大聲呼籲包容、開放、審時度勢,約束務實,從世界之多元複雜性出發,立體而多面地看世界。」——洪雯  香港立法會議員 「讀這本書,如同與作者一起走一條探索困局的路。他的觀點與倡議,未必為大家接受。然不可否認,他激盪我們的思考、拓寬我們的思路。」——高朗  香港恆生大學社會科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地緣風雲》是一本針對香港、中國整體,以至於全世界國際動態現況評論的經典之作,望能為無論是對「我們世界現在為何/如何?」還是「我們世界應當如何?」感到興趣的朋友,帶來精闢見解。——貝淡寧 香港大學法律學院政治理論講座教授

9 特價75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破繭論

黃裕舜  著
信報  出版
2021/10/25 出版

賣點: ● 中美墮進修昔底德陷阱,香港慘成磨心。恰逢社交網絡興起,圍爐取暖成為常態,致令人人身處「繭」中。本書作者二十出頭,已當選「羅德學人」,現為牛津大學政治博士生,他將以超越體制內外鴻溝的視野嘗試尋找「破繭」答案。● 作者走訪了多位國際及本港知名學者、建制泛民代表、前政府高層、法律界翹楚、政界才俊,分析香港這「小家」、中國這「大家」以至「世界之家」囿於民粹國粹造成的混沌,一起共商國是、謀劃未來。● 本書以學術理論為框架,客觀事實為基礎,討論深入淺出、情理兼備,是青年學生以及關心香港走向人士的理想讀物。● 19位政經名人(排名不分先後)一致推薦:宋恩榮、宋陳寶蓮、齊澤克(Slavoj Zizek)、王鳴峰、劉慧卿、梁美芬、徐詠璇、陳祖為、雷鼎鳴、羅范椒芬、陸恭蕙、張炳良、劉亞偉、卜約翰 (John P. Burns)、石永泰、錢果豐、石禮謙、葉維昌、麥曉暉。內容簡介:● 全書共分6章。作者在首章以淺白、輕鬆的筆觸,闡釋學術理論中的「改革」、「新舊精英主義」與「愛國主義」等概念與現實意義。● 第二章則從中美國力更迭的視角出發,陳述世界兩大超級強國之間的矛盾與合作空間,北京與華府能否跳出修昔底德陷阱的思維,牽動中美乃至全球人類命運。● 第三章及第四章以香港本地的政治發展為核心,聚焦討論政府管治、社會經濟以及青年等議題,並提出一系列「破繭」建議,與讀者分享突破困局的良方,助香港繼續綻放國際大都會的光芒。● 第五章及第六章,作者與13位政經名人及學者對談,並提煉當中精華,讓讀者了解不同陣營精英們的真切想法,藉此擴濶思考角度。

9 特價62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疫時代精神海嘯:以有常抗無常心法

陳仲謀  著
信報  出版
2021/09/27 出版

1. 資深精神科醫生陳仲謀,分享行醫40年當中所見的各種精神疾患,例如2019年港大公共衞生學院宣稱已成為香港本土「瘟疫」的抑鬱症、全球患病人數已超越抑鬱症的焦慮症、妄想症、強迫症,以及2018年世界衞生組織列作精神障礙的打機成癮等,本書詳細闡述各種精神疾病的特徵、成因及應對方法。2. 2019年「修例風波」引發的社會運動,加上2020年迅雷而至的新冠肺炎大流行,長期失序的生活令港人的精神健康大幅下滑,面對「精神海嘯」來襲,市民可以做些什麼防禦自保?陳仲謀醫生提供多項簡單易行的精神健康心法,期望市民能在「疫」時代中攜手戰勝這場波濤洶湧的「精神海嘯」,同時引述外國專家對席捲全球的「精神海嘯」的一些應對策略。3. 港人患上各種精神病的背後,往往反映社會病態和不健全的政策制度,比如網絡欺凌、虐兒、工作過勞、考試制度及房屋政策等,作者深入淺出地分析精神健康和社會問題之間的關係之餘,亦提出若干紓緩問題的建議。

9 特價62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時不再來:主席八年下冊

曾鈺成  著
信報  出版
2021/09/27 出版

● 2012年至2016年,香港政局風起雲湧,佔中爆發及政改被立法會否決更影響了香港的命運走向,本書作者以個人親身觀察,與讀者一起回憶當年的起伏跌宕。當中有多少重要內情至今不為人知?又有那些事件特別耐人尋味?● 作者不是編寫歷史,也不是宣揚道理,而是按「有趣」標準,精選「意想不到」的事件來詳加憶述,有的在文中點出了當中原委,有的留給讀者們想像,讓讀者閱來饒有餘味。● 本書記述的那些年的回憶,固然有喜有悲;但總的來說,那是熟悉的、可以自信自在地活在其中的世界。閱讀此書,可令讀者暫時重回以往「正常」日子的記憶中,在顛簸的歲月裏維持平衡的情緒和豁達的心境。● 與上冊一樣,讀者將從此書看到北京及香港不同持份者的價值取向、考慮角度和思維邏輯,明白為何即使大家都真誠地以香港利益為依歸,卻互相矛盾以至採取完全對立的立場。本書也有具體事例,再一次闡明《議事規則》、議會慣例和有關法例的應用,讓有興趣的讀者加深了解立法會運作模式和議事程序。● 承接上冊,本書記載了曾鈺成擔任立法會主席「後 4 年」(2012 至 2016 年)的種種經歷。● 全書共分十五章,由梁振英甫上任特首的行政立法關係劍拔弩張;立法會首遇暴力衝擊;中央頒布白皮書闡明對港全面管治權;人大制訂 831 框架;佔領中環以至政改功敗垂成,當中曲折,叫人意想不到。撫今追昔,當年歲月崢嶸,但相比起2019年的反修例亂局,反而令人懷緬,難怪作者有感「時不再來」。● 本書特別收錄曾鈺成從未曝光訪問,憶述自己與 5 任香港首長彭定康、董建華、曾蔭權、梁振英和林鄭月娥的交往印象:誰最具政治手腕、誰最獲北京信任、誰最喜怒形於色⋯⋯ 都付笑談中。

9 特價75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自救!HONG KONG IN CRISIS

信報  出版
2020/09/22 出版

資深傳媒人褚簡寧剖析時局,全書中英文對照,助讀者掌握香港最新形勢之外,也可增進英語水平,是通識和英語教育的上佳參考讀物。

9 特價46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主席八年(上冊)

曾鈺成  著
信報  出版
2020/08/20 出版

曾鈺成擔任立法會主席期間,香港與內地關係發生了複雜的變化。政改爭端、反國教以至佔領運動,政治動盪一場比一場激烈。處於風口浪尖的議會,抗爭手法同步層層升級。過往極少甚至從未出現的毒罵、暴力、拉布,驟然變成新常態﹔有效主持會議,比以往歷任主席更艱難。由建制「重炮手」化身中立「球證」,曾鈺成裁決經常兩面不討好。此書共分九章,由作者決定參選立法會主席談起,再記述曾鈺成擔任主席頭4年間,議會內外種種的人與事,每章主題明晰,由政改、特首選戰、掟蕉、到雷曼、梁展文事件,都一一詳述了議會內外種種爭議來龍去脈,公道與否,且由讀者評說。

9 特價59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平行時空2 - 解構本土主義崛起的世界

沈旭暉  著
信報  出版
2016/10/01 出版

本土主義,是近年席捲全球的一大社會現象。 英國的脫歐派,剛剛在公投之中勝出,就是本土思潮正在全球盛行的最佳證據。 本港市民對於本土主義一詞,想必不會感到陌生。自雨傘運動結束後,本土主義在本港迅速堀起,成為港獨派的代名詞;有輿論認為,本土主義,其本義在於排外,以致挑起中港矛盾,作者卻以為不然。 要了解本土主義為何物,我們先要了解這思想在世界各地是如何興起。期以本書成為讀者探索本土主義之本質的第一步。 傳統的教科書智慧指全球化是「時空壓縮」,但討論時空壓縮背後的假設往往是現實生活。然而,社交媒體的出現,改變了全球化一貫的概念︰交流不一定是真實,反而更多的溝通停留在虛擬層面。人們漸漸習慣成為虛擬世界中各「部落」的居民,只看到自己想看的資訊,難以得知外面世界的情況,亦沒有意欲印證資訊的真偽。 建基於這種「部落觀」上的世界像與國際觀,自然難以與傳統的國際關係接軌。不同的世代差異,族群矛盾、階層之爭,既有它的客觀情況,但更多是源於彼此主觀的爭論。置身於全球化所帶來的各種矛盾之中,你會選擇站在哪一方? 本書以七大範籌,談談看看似遠亦近的國際關係。 .社會與文化: 世界大事懶人包 近年,不少港人愛把「國際視野」四字掛在嘴邊,認為是下一代年輕人不可或缺的必備素質之一。要有國際視野,首先要知道此刻正在世界各地發生的大事小事;這一章是我對過去幾年世界大事的觀察見聞錄,若你不知道世界大事,這會是你培育自己「國際視野」的第一個懶人包。 .中國崛起: 世界舞台激起千重浪 「講好中國故事」,是中國領導層近年一大綱領。《論語•公冶長》說:「聽其言而觀其行」,中國作為亞洲第一大國,其一舉一動,在全球廣受注視;是不是所有都是好故事,還得看受眾的立場與觀點。 .港人身份:香港有的,Xiang Gang不知道 誰能為「香港人」三字定義?我不敢認我有這能耐,但這幾年來,坊間有所謂「真香港人論」, 彷彿說港人之中,有「真」亦有「假」。依我之見,要當香港人,一定要有一些「集體回憶」;「叮噹」,就是其中一個。 .中日角力: 欲拒還迎的鄰國關係 若我說,中國不愛日本,日本亦不愛中國,應該沒有什麼人會反對。但中國人愛看日本AV,日本人亦愛中國遊客在日本「爆買」;這種欲拒還迎的態度,正好反映中日兩國的曖昧關係。 .恐怖主義:籠罩全球 橫行無忌 恐怖主義這古老概念,在全球化的影響下,已經不再是以往「局部地區性」的寄居生物,而是一頭無孔不入、席捲全球的大怪物。即使我們不理恐怖主義,恐怖主義還是會自己找上門;我想,加深一點對它的了解,對你不會是一件壞事。 .民族主義: 這國家屬於誰? 民族主義,是一把銳利的雙刃劍,既能把人團結一致,亦能令一個群體四分五裂。 歐洲諸國,正就民族主義爭論不斷;我將從概念背景說起,再觀察世界各國如何表述屬於他們種族的民族主義。 .全球化:無色無味 無處不在 「全球化」這三個字,經過環球媒體多年大肆渲染,已經是老掉牙的一大Cliché。不少港人或許還以為,只要齊心努力,香港這城市可把全球化拒諸門外;但就我所見,這無色無味無臭的社會現象,已經充斥着環球每一角落。

9 特價47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