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哲思 類別 ,共計2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知行合一,王陽明詳傳:日本著名哲學家高瀨武次郎筆下的王守仁

清文華泉  出版
2024/06/05 出版

1915年日本廣文堂孤本首現 備受中、日、韓等東亞儒家文化圈好評! 從家世到講學,一書盡覽陽明全生涯 高瀨武次郎深入解讀,全面詮釋明代思想家思想【背景與意義】 本書由日本陽明學的代表人物高瀨武次郎精心撰寫,是對明代思想家王陽明生平和哲學的深入解析。這本書被視為介紹王陽明的最權威版本,不僅在中國,也在日本及韓國的學術界中產生了重大影響。高瀨的作品詳細記錄了王陽明的思想發展及其在不同時期的政治和社會活動,突出其哲學中的「知行合一」理念。 ▎家世與早年 首章聚焦在王陽明的家世背景和早年生活。描述了他的祖先王羲之的影響以及家庭教育對他思想的塑造。這一時期的故事和逸話揭示了王陽明性格的形成和早期展現的文學才華,為其後的學術和政治生涯奠定了基礎。 ▎成長與學問 在探討王陽明的少年時代,本章闡述了他如何在文化豐富的越中地區成長,並受到當地生活的影響。這一時期,王陽明不僅展現出超凡的學術才能,還在政治和軍事上展現出早熟的策略思考。 ▎志向與初試雍門 本書描述了王陽明初步進入官場和學術界的掙扎,包括他早年的落榜經歷和對武學的熱衷。這些經歷深化了他對學問與實踐關係的思考,並逐步形成了後來的「知行合一」哲學觀。 ▎精神歷練與悟道 本章深入探討了王陽明在龍場的貶謫生活,這是他思想成熟的關鍵時期。在生命威脅和極端困境中,他實現了心學的重大突破,形成了其後學術生涯的核心思想。 ▎講學與靖亂的三個周期 書中分別詳述了王陽明三次講學和平定內亂的時期。這些章節不僅反映了他作為教育者和思想家的影響,也闡述了他如何將哲學應用於具體的政治和軍事實踐中,成功解決了一系列社會與國家的危機。 【高瀨武次郎解讀】 本書結尾回顧了王陽明思想對後世的影響,特別是在日本的明治維新中的應用。高瀨武次郎的評價和分析凸顯了王陽明學說的現代意義,並且指出了這一哲學對當代商業和政治領袖的啟示。 本書特色本書是首部由外國學者撰寫的王陽明傳記,深受東亞儒家文化圈的推崇。作者高瀨武次郎不僅是日本天皇的老師,更是日本陽明學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作品全面且深入地介紹了王陽明的生平與思想。全書結合《傳習錄》等經典文獻,突出了陽明學對明治維新及商業、軍事領袖的深遠啟發,對日本及全亞洲的陽明學研究具有重大影響。

9 特價33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司法的主宰與敬畏,誰有權利寬恕兇手:黑色法袍的由來、正義女神蒙上雙眼的原因、刑訊背後的祕密

張建偉  著
清文華泉  出版
2022/04/11 出版

如果法律沒有說,公民就不能去做, 那麼,自由就將不復存在── 因為我們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都沒有法律根據。 為什麼法官袍是黑色? 為什麼正義女神蒙著雙眼? 為什麼英美盛行陪審團制度? ▎關於刑訊心理學 ──刑訊存在的根苗就在制度和人心 美國學者羅伊‧鮑麥斯特說:「人類受難時,魔鬼就會發笑。」 不過,我想面對刑訊,魔鬼一定不會再笑。 刑訊太多了,要是每一起都笑一笑,再厚的臉皮都得痙攣。 刑訊為何如此盛行,許多論者不約而同羅列了各種原因, 其實,刑訊盛行的原因不過是── 約束偵查人員的相應制度沒有建立或者不夠健全罷了。 拷問者不會說應該招供什麼(因為他們自認為希望得知真相), 但是在得到一份令人滿意的供詞之前,他們不會停止拷打。 受害者最終試著去猜測拷問者需要什麼樣的假供詞, 然後開始虛構各種罪行,拷問者將其忠實記錄下來⋯⋯ 「如果你的敵人是撒旦,就不要再去顧慮一般的規則。」 刑訊者往往把被刑訊的受害者視為罪有應得, 甚至不把他們看作與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正常人際關係的人。 也許,我們有必要記住── 為了崇高的目的而訴諸惡的手段, 它往往帶來更多的惡,而不是善。 ▎關於被告人衣著 ──適當穿著是「無罪推定」的一種表徵 被告人衣服穿得讓人一眼看去像個罪犯, 對於職業法官和非職業法官都會造成暗示作用, 那就是──被告人有罪! 既然被告人受無罪推定原則的保護, 就沒有理由讓他在法庭上帶上罪犯的「符號」。 因此,被告人出庭可以西裝革履,可以手執《聖經》, 法庭上這些外在的表現,與無罪推定的內在精神相契合。 被告人在法庭上穿什麼, 彰顯一個國家的司法文明。 ▎關於對抗制訴訟 ──僅一個手勢,損失九萬五千美元 美國一名家庭主婦被轎車撞傷,她求償十萬美元, 內科醫師支持此說法,因為事故發生後是由他診治的。 當他順利提供完證詞走下證人席,經過原告及其律師身邊時, 他亮出了勝利的V字形手勢,這是最初也是唯一的一個錯誤, 但,卻是代價昂貴的錯誤── 陪審團看到了這個手勢,他們認為這位醫生是偏袒一方的, 其證詞不可完全信賴,於是最終裁決只賠償那位婦女五千美元。 這是依法律的正當程序審理的案件, 陪審團的表現無可指責: 他有權根據庭審中形成的心證作出裁決, 儘管心證可能因無必然關聯的小細節影響而有所偏頗。 ──這就是對抗制訴訟! 這一訴訟模式的突出特點: 當你踩響地雷時,竟會渾然不知。 如今,英美式的對抗制訴訟模式使不少人為之傾倒, 但我們不妨記住日本學者的忠告── 從犯罪現場到監獄之間,有著許多岌岌可危的橋, 有時人會墜落於水中,美國就處在這危險的境地之中。 ★本書為隨筆集,書中配有作者親筆插畫,妙語橫生,引人深思。

9 特價26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