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哲思 類別 ,共計8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電子書】開啟全新的我

林榮澤  著
仁風文創  出版
2021/01/05 出版

本書試著從傳統的儒學出發,結合現代人的思維,重新檢視一些被認為是傳統過時的東西,思考著如何為它賦予新的現代意涵,並希望能在生活中,找到可以實踐的切入點,提升現代人的心靈境界。尤其是要站在當代年輕人的角度來看待這些傳統的文化,我們又該如何給它存在的現代價值。

7 特價14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中庸仁行:中庸全書講記

仁行  著
仁風文創  出版
2020/12/28 出版

《中庸》一書,原本是《小戴禮記》的第三十一篇,是子思夫子所作,後世學者亦有對此書的作者發生疑問,但是無從舉出實證。早在漢朝的時候,已經有學者研究此篇章。到了北宋時期,偉大的儒學家程顥夫子和程頤夫子,更是特別提倡《大學》和《中庸》兩書。到了南宋時期,朱熹夫子把《大學》和《中庸》從《禮記》中抽出來,與《論語》和《孟子》合稱為《四書》,又為此《四書》的章句註釋,並名為《四書章句集注》。朱熹夫子將《中庸》分為三十三章,將內容加以註釋說明,使讀者能容易了解明白經中道理。此書多以列點的方式寫出,希望讀者能更能容易了解內容。《中庸仁行》一書參考了一些有關《中庸》的書籍,又回憶當年對《中庸》一書的所聽所學,再加以個人的分析、理解和整理,經歷半年的時間,勉力完成這書,望各位大德賢士,閱後多加提點及賜教。

7 特價31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易經通譯

林傳益  著
仁風文創  出版
2020/12/28 出版

《易經》是中華文化最古老的經典,不僅為群經之首、文化之始,也是占筮之根源,然其非並由個人獨自完成,相傳由伏羲氏在觀察日月星辰變化、山川林澤態勢及飛禽走獸習性後,演化八卦(乾坤震巽坎離艮兌)以表徵大自然八大現象(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再由文王將八卦重疊推演為六十四卦,並為每一卦寫下卦辭;後由周公為三百八十四爻編寫爻辭,至孔子編寫十翼而大成,故《易經》實為古代聖賢通力合作的成果。《易經》原文字翼艱深拗口,令人望而生畏,因此本書就易經六十四卦及三百八十四爻之卦辭、彖辭、爻辭與象辭,用淺顯易懂的白話來加以解說,俾能讓對易經有興趣的初學者,能夠輕鬆入門學易。

7 特價22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述說道德經(卷三)

林榮澤  著
仁風文創  出版
2020/06/01 出版

《道德經》五千言,《道德經》五千言,分上下兩部:上部講「道經」,下部講「德經」。道經講道之體,德經講道之用。「道」者,生育天地萬物,它無形無象、無情無名,道可道非常道,難以用言語形容。但「道」可以化育天地萬物,天地萬物皆有道,道就在天地萬物之中。人的身上也有道,道在自身,道發揮了生生不息的作用,使人能存在天地間。道既然在人身上,如果將道行出來就是「德」。所以說,道是人的體,德是人的用。體用兼備,而後人可以存在這天地間,與道合一,找到其最美好的價値與義意。這就是老子《道德經》所要告訴我們的重點。   研讀《道德經》, 向內可反省自我,好似是在體證內在生命的道;向外可以將道實踐,好似在成就君子美好的德行。因此,若能將整部《道德經》與生活相結合,就能成就一位有德的君子。但先得體證內在生命的道,道是生命能量,它包含智慧與慈悲,智慧使人在生活中有道,慈悲使人在生活有德,道與德兼修,悲與智雙運,成就一位大菩薩,即是位有德的君子。

7 特價32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白話白陽易經(下經)

林榮澤  著
仁風文創  出版
2020/03/01 出版

《易經》爲中華文化群經之首,諸子百家之根源。相傳伏羲仰觀天象,俯法地理,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而始作八卦(乾、坤、巽、震、離、兌、坎、艮),用以象徵天地間的八個原素(天、地、風、雷、火、澤、水、山),以此來探索宇宙。《易經》是聖人根據天地造化的道理,演繹出六十四卦,以此來解釋人生不易、變易、簡易的道理,並藉此闡明人生知變,應變、適變的法則,提倡天理即人道的「天人合一」思想。   伏羲畫八卦以明天道,文王作卦辭以序人事,周公作爻辭以卜吉凶,合之,《易經》乃成。伏羲雖創八卦,然不足以表天地萬物之變。故其疊之,遂成六十四卦。《易經》六十四卦,分上經三十卦,講「天道」;下經三十四卦,講「人道」,後孔子作十翼以明萬理,闡明修天道由人道做起的道理,曰《易經繫辭傳》。   易經以乾卦爲首,乾卦六爻的爻辭以龍爲象徵。 龍乃善變之物,可潛水,行地,飛天三棲,取龍爲象,目的是假象寓意,以明變化。六爻由下至上分別用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來表示:分成潛龍勿用、見龍在田、夕惕若厲,或躍在淵、飛龍在天、亢龍有悔等六個階段,旨在告誡一位有德君子,如何在人生的過程中,做到德與位相配的道理。  

7 特價35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白話白陽易經(上經)

林榮澤  著
仁風文創  出版
2018/11/01 出版

《易經》爲中華文化群經之首,諸子百家之根源。相傳伏羲仰觀天象,俯法地理,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而始作八卦(乾、坤、巽、震、離、兌、坎、艮),用以象徵天地間的八個原素(天、地、風、雷、火、澤、水、山),以此來探索宇宙。《易經》是聖人根據天地造化的道理,演繹出六十四卦,以此來解釋人生不易、變易、簡易的道理,並藉此闡明人生知變,應變、適變的法則,提倡天理即人道的「天人合一」思想。   伏羲畫八卦以明天道,文王作卦辭以序人事,周公作爻辭以卜吉凶,合之,《易經》乃成。伏羲雖創八卦,然不足以表天地萬物之變。故其疊之,遂成六十四卦。《易經》六十四卦,分上經三十卦,講「天道」;下經三十四卦,講「人道」,後孔子作十翼以明萬理,闡明修天道由人道做起的道理,曰《易經繫辭傳》。   易經以乾卦爲首,乾卦六爻的爻辭以龍爲象徵。 龍乃善變之物,可潛水,行地,飛天三棲,取龍爲象,目的是假象寓意,以明變化。六爻由下至上分別用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來表示:分成潛龍勿用、見龍在田、夕惕若厲,或躍在淵、飛龍在天、亢龍有悔等六個階段,旨在告誡一位有德君子,如何在人生的過程中,做到德與位相配的道理。  

7 特價28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述說道德經(卷二)

林榮澤  著
仁風文創  出版
2017/10/01 出版

《道德經》五千言,《道德經》五千言,分上下兩部:上部講「道經」,下部講「德經」。道經講道之體,德經講道之用。「道」者,生育天地萬物,它無形無象、無情無名,道可道非常道,難以用言語形容。但「道」可以化育天地萬物,天地萬物皆有道,道就在天地萬物之中。人的身上也有道,道在自身,道發揮了生生不息的作用,使人能存在天地間。道既然在人身上,如果將道行出來就是「德」。所以說,道是人的體,德是人的用。體用兼備,而後人可以存在這天地間,與道合一,找到其最美好的價値與義意。這就是老子《道德經》所要告訴我們的重點。   研讀《道德經》, 向內可反省自我,好似是在體證內在生命的道;向外可以將道實踐,好似在成就君子美好的德行。因此,若能將整部《道德經》與生活相結合,就能成就一位有德的君子。但先得體證內在生命的道,道是生命能量,它包含智慧與慈悲,智慧使人在生活中有道,慈悲使人在生活有德,道與德兼修,悲與智雙運,成就一位大菩薩,即是位有德的君子。

7 特價21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述說道德經(卷一)

林榮澤  著
仁風文創  出版
2016/08/01 出版

合天之道   老子著《道德經》的重要內涵可以用「合天之道」四個字來代表,也就是說人要能透過《道徳經》五千言,僅得「合天之道」的方法,此一方法是透過《道德經》的體悟,能「得道」,及透過《道德經》的實踐,能「行德」,經由「得道行德」可以「合天」。人是天生地養,自古以來即有人死回天的觀念,所以歷代道統祖師有一個很重要的使命,就是要告訴世人來到人間必須懂得合天與回天。老子傳承道統,他當然也要把回天之道講清楚,在這裡老子叫作合天,合天之道,這個道是天之道,只知道它很玄妙,聽了很多很玄妙的道理但是不知道怎麼用,其實合天之道就在教導人們如何是爲了回天。   老子講道的體,講「無」的道理,無非就是要讓我們體悟「道」是什麼,今天我們很幸運,不需要把《道德經》參悟透,就能經由明師一指點得了道。一般人就算把《道德經》的道經參悟透,還不見得能得道。老子的合天之道,簡言之有以下幾項:   一、「復」以合天 二、「容」以合天 三、「同」以合天 四、「無為」以合天   老子所闡述的四項合天之道,其具體的內涵也可匯歸成「得道行德」四個字,老子以得到行德的內涵,建構成《道得經》一書。而行德的三寶則是:儉、慈、不敢為天下先。  

7 特價21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