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威/新銳文創/新美學 書系 ,共計14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電子書】浮世物哀:時尚與多向度身體

方太初  著
新銳文創  出版
2016/01/29 出版

時尚,何嘗不是存在於初見與最後一瞥之中? 一瞬如永恒,大概也就是時尚的真諦。 物哀,對「物」有所感,而有所哀。 時間的消逝體現在時裝上,穿衣者以衣飾體現生死哀戚,如同物哀。 香港作家方太初書寫時尚,也書寫了衣飾與人如何穿梭在不斷流動的時間與空間之中。她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一眾設計師都在衣飾裡體現時間的痕迹,一如三宅一生的禪意,一如川久保玲刻意鬆開織布機的螺絲,使成品無法估計其最終面貌,一如馬丁‧馬吉拉在細節顯露過往不被知悉的製作過程。表面指涉衣服的不完美,最終也回歸穿衣者自身:身體本非完美與不朽之物,此所以川久保玲的設計千瘡百孔,此所以馬丁‧馬吉拉老在耍透露時日痕迹的小把戲。」 東方與西方兼論,古典與當代互涉,一本融合了詩學、美學、哲學與文學的時尚之書。 正如葉輝所說:「她嘗試穿越穿衣者的『衣道』與『物道』,穿越一切的生死哀戚,一言以蔽之,那就是她與浮世萬象無數瞬間的『凝視』──時時刻刻與人、與物、與詩、與藝境多所『凝視』,互有所感而互有所悟,乃有《浮世物哀》這本書。」 本書特色 ★一本與人,與物,與詩,與世界共感的時尚之書。

7 特價25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影壇一代妖姬:白光傳奇

倪有純  著
新銳文創  出版
2015/12/31 出版

白光,原名史永芬,生於北京,是1940至1950年代中國紅極一時的著名影星,並以磁性女低音風靡歌壇的歌星;香港時期,白光因演出《蕩婦心》(1949年)、《一代妖姬》(1950年)、《玫瑰花開》(1951年)在港創下事業最高峰,被稱為中國「一代妖姬」。晚年白光隱居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1999年8月27日,因結腸癌在吉隆坡病逝。   白光經歷中國女性小腳解放、中日抗戰、國共內戰,珍珠港事變……在那個動亂的時代,白光是當時前衛的留日女留學生,還參加了中國第一代招收女性演員的劇團,並一炮而紅。除此之外,白光的感情生活更是精采。來自台灣的音樂才子江文也,是白光一生的摯愛,兩人訂了婚,卻因第三者介入解除婚約;而後,白光在演藝事業當紅之時,她嫁給了外號「白毛」的飛虎隊員,開啟異國婚姻之先驅,在當時保守的中國社會都是轟動一時的大事。連晚年低調的姊弟戀,也都洋洋灑灑。   本書是第一本完整記述白光傳奇一生的傳記,亦是唯一於白光離世前貼身記錄白光晚年生活的著作。此外本書還特別收錄資深評論家黃仁老師對白光演技及歌藝總評,以及完整的白光主演電影劇情介紹;白光演唱歌曲年表與歌詞集。本書帶你一窺這位「中國的亂世佳人」的傳奇一生。 本書特色 ◎影星白光生前最後的貼身採訪記錄! ◎資深電影評論家黃仁的獨家白光總評! ◎白光主演電影劇情、演唱歌曲歌詞完整收錄!

7 特價343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常中之變,變中之常:愛與死的生命河流與創作秘域

陸愛玲  著
新銳文創  出版
2015/11/27 出版

從元雜劇《竇娥冤》和莎翁經典悲劇《李爾王》, 到現代的《吶喊竇娥》和《名叫李爾》, 新時代的編劇與導演如何透過改編與再創造, 呈現從傳統到現代的變與不變? 後戲劇時代的開放態勢,簇擁著各領域的藝術家們打破原領域之美學疆域與藝術景觀,在劇場中匯聚各種表現手段,催生多種形式與精神的獨立性以及集體敘事新關係。「劇場」的綜合性得到更名符其實的發揮,標誌著它的涵融性、多元性以及未來的不可預測性。從文本改編/重寫到舞台文本,及至劇場空間敘事網絡,劇場經歷自亞陶「總體劇場」觀念的淘洗迭變與實踐,總體的意義已經延伸至新文化語境下,更多面向的複式調度與敘事質變。劇場導演之觀點詮釋、改編援引、表現手法,也得到空前自由,由劇場詮釋者成為創作者;並且經常潛越劇作家範疇,促發文本新書寫的多重性和變異性。 世界各地的劇場都在跨文化、跨領域、跨文本的浪潮下相遇,擁抱差異性與不同價值觀,經驗前所未有的創作可能性。那麼,亞洲劇場更具體的是台灣劇場,除了學習西方劇場之外,傳統又給了自己甚麼靈感與推進力呢? 本書論析兩部分別改編自元雜劇《竇娥冤》和莎翁悲劇《李爾王》之編導演作品:《吶喊竇娥》與《名叫李爾》,探討其改編原則與導演過程、傳統與現代劇場中多種元素交叉混搭之風格實驗與總體表現形式。 本書特色 本書收錄當代劇碼《吶喊竇娥》和《名叫李爾》的大量劇照。

7 特價25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南柯一夢:高仁河導演回憶錄

高仁河  著
新銳文創  出版
2015/04/14 出版

電影人必讀之電影經營寶鑑 國片外銷達人刷新台灣電影史   本書是台語片導演高河仁在電影界打拚的歷程傳記,他除了是個成功的導演,更是個成功的企業家。他把所經歷的年代及發生的事件過程等等均翔實的、生動的、精采的記錄下來。在台灣電影最景氣、最風光的時代,他從電影公司的宣傳、製作開始踏入電影界,經歷製片、編劇、導演的工作,到創立中興影業公司。一部國際合作片《最後的命令》另他挫折,但最後他卻成為將港台片行銷到韓國的第一人,到70年代更是國際製片人,其事業版圖已經跨越亞洲到拉丁美洲。除了透過本書可以理解台灣電影的發展軌跡與歷史脈絡,這更是難得一見的電影經營寶鑑。   特別收錄 韓國導演/申相玉  影后/崔銀姬  被北韓綁票的秘密檔案   本書特色   本書所描繪的片場現形記,紀錄了一個台灣電影最景氣最風光年代裡電影界的人、事、物,讓沒有經過那個年代的讀者透過文字能夠理解台灣電影的發展軌跡與歷史脈絡,是難得的一部傳記體的電影經營寶鑑,可讀性高甚具參考價值。

7 特價343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欠身入座:電影可以這樣看

李白楊  著
新銳文創  出版
2015/02/10 出版

電影不只是電影。某些電影中的深刻意蘊,值得深深體會。本書將性別、種族、食色、金錢、愛情、正義、心智暴力、個人尊嚴等主題,以電影的蒙太奇手法打散,再用意識流的方式拼湊起來,以口語的文字,體現一個現代新加坡人獨特的觀影與文化經驗。   中央研究院院士李歐梵稱此書為一本融合文學與電影美感的「意識流散文」,並謂:「本書名叫《欠身入座》可謂十分切題,而且內含深意,因為作者的這個「座位」也很特別,不在電影院,而在她的個人空間;她欠身入座看電影,我們欠身入座進入她描述的電影和思潮世界。」

7 特價17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電影皇后胡蝶與五個男人:林雪懷、張學良、杜月笙、潘有聲、戴笠

中躍  著
新銳文創  出版
2014/12/10 出版

胡蝶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紅極一時的電影明星,被譽為「民國第一美女」,也是中國第一位正式「民選」的電影皇后。   經歷了童年與少年的動盪奔波,少女時代的她遭遇到被輿論鬧得沸沸揚揚的初戀風波,又意外承受了東北失陷之夜與張學良共舞的「江山美人罪案」之巨大社會壓力;她與黑幫老大杜月笙鬥智鬥勇結果成了好朋友;然後在抗戰期間她被戴笠「霸佔」了近三年,更是她「難以啟齒的人生憾事」。   本書特色       民國第一美女胡蝶,從影之路一路順遂,除了演技好,但做人處世卻比其他影星更勝一籌。本書從胡蝶與影響他最深的五個男人開始描述胡蝶和他的電影。

7 特價29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人言可畏:阮玲玉玉碎之謎

中躍  著
新銳文創  出版
2014/10/02 出版

阮玲玉成名後,陷於昔日情人張達民和現任情人唐季珊的名譽誣陷糾紛案,不堪輿論誹謗心力交瘁,終於在一九三五年婦女節當天服安眠藥自盡。噩耗傳來震驚電影界,各方唁電不可勝數,上海幾十萬民眾走上街頭為其送葬,隊伍綿延十幾里,魯迅曾為此撰文〈論人言可畏〉。阮玲玉曾主演的電影有二十九部,但歷經亂世戰火,目前僅發現九部倖存。在短短的九年從影生涯,阮玲玉演繹了舊中國各階層無數悲慘女性的形象,最終只留下一句「人言可畏」的「遺言」讓人議論紛紛的同時,卻帶走了她生命中最值得追究的真相,她短暫的人生竟比電影情節更加曲折離奇。一種淡淡的哀愁緊隨著她的步履和眼神,在表現得做精彩的時候,不禁使人想起法國導演帕勃斯特的作品。----法國 揚‧托平影片《神女》,這種獨創性,首先要歸功於阮玲玉高超的表演藝術。----義大利 加尼‧隆多里諾

7 特價343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刀斧歲月:吳榮賜

郭晉銓  著
新銳文創  出版
2014/09/11 出版

大起大落的雕刻歲月,由匠師成為揚名國際的藝術家--國寶級木雕大師吳榮賜首部貼身側寫傳記! 1948年出生於南投縣名間鄉的吳榮賜,雖然自小在蕉農家庭中長大,不過二十三歲便毅然負笈北上,拜在著名福州木雕師傅潘德門下當學徒,立志以佛雕為業。在佛雕界歷經一番起落後,吳榮賜在31歲那年得到漢寶德先生的賞識,開啟了通往藝術界的大門。他從頭再起,擺脫佛具思維,用心提煉出本土木雕的藝術高度,讓岳飛關公及諸神佛的精神躍然而出, 受邀遠赴比利時蒙特瑪琍皇家博物館、法國巴黎郭安博物館參展,感動東西方觀眾。然而吳榮賜從不在乎那些複雜的藝術理論,他只知道:「作品一完成,就知道高下了。」

7 特價39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話說中國古建築

聶鑫森  著
新銳文創  出版
2014/08/28 出版

《話說中國古建築》包含既有常規所稱的古建築,如:亭、台、樓、閣、堂、宮、城、關、榭、館、廊、軒、廬、齋、墓等;也有屬於古建築的小單元,如:門、窗、階、牆、柱、樑、鬥、拱、天井、欄杆、門檻等;同時還談論古建築的造景,如:假山、石獅、壁畫、屏風、簾幕、鐵馬、虎櫥、噴泉、植籬等。 本書打通文、史、哲、藝的阻隔,豐富的內容融合了知識性、趣味性與文史價值,讓讀者悅然而閱。

7 特價28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人與神:王唯編導影視生涯回憶錄

王唯  著
新銳文創  出版
2014/08/28 出版

一九四五年抗戰結束,當時作者正在劇校就讀,被劇校指導教官同時也是戴笠同期同學的毛少將介紹到臺南國防單位工作。後請調回臺北時,結識了正在拍攝《阿里山風雲》的張徹、張英,正因上海淪陷回不去,而留在臺灣,成為臺灣電影的奠基、拓荒者。自此開始了戲劇生涯,從實際表演到出國留學,從國軍康樂隊到進入台視再到中影,在此提供了臺灣一九四九年之後電影電視界的演進史。

7 特價273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華影壇:中港台影壇趣聞

春去也  著
新銳文創  出版
2014/07/28 出版

導演在片場總是對演員頤指氣使。演員惡搞導演,沒聽過吧!小咖要在影壇立足,腦筋要動得快!銀光幕前斯文專情的男大明星,台下卻是寂寞難耐常常藉「討論劇情」大搞男女關係。● 由電影導演卜萬蒼談到「左聯」、戰時重慶影劇界四大名旦——白楊、舒繡文、張瑞芳與秦怡,牽引出更多巨星間的愛情離合。● 在國民黨黨營電影事業中幾番的改制,人事的更迭,到抗戰勝利後接收京滬影院竟掀起爭奪戰的種種內幕,可謂蔚為奇觀。● 香港邵氏影業的分分合合、導演羅維和李小龍的衝突,更談香港的所謂「鹹濕」小電影等等。本書以輕鬆詼諧的筆觸,深入淺出談論電影界的人、事、物,讀來猶如盡窺百年華語電影史。

7 特價343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從文學到視聽:中國當代小說的影視改編與傳播

王鳴劍  著
新銳文創  出版
2014/07/10 出版

本書通過文學與影視的互動考察,梳理小說與影視關係的歷史沿革、影視改編觀念、影視改編方法與傳播途徑。以中國當代優秀小說被成功地改編成影視的《大紅燈籠高高掛》、《霸王別姬》、《活著》、《尋找》和《暗算》等作品,從小說和影視兩種不同文本的對比角度,詳細分析和理性評述小說與影視互動的各自利弊。使讀者在較短時間內,對小說的影視改編有一個清晰的瞭解和直觀的認識,能迅速掌握從文字到視聽的得失,從而更好地從小說或影視入手,去完美地欣賞富有文學性的影視文本。

7 特價301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都市風情:上海小校場年畫

新銳文創  出版
2014/07/03 出版

第一本上海年畫專著 勾稽百年年畫史收錄八十張版畫 上海租界生活和洋場風俗精采再現年畫是中國民間特有的造形藝術。起源於遠古時間自然崇拜和神靈信仰觀念,利用年畫表達民眾趨吉避凶、祈福迎祥的盼望,於是有桃符、金雞、神虎吉祥圖案;隨著時代演化,民眾對自然崇拜演化為對社會性人格神的崇拜,所以神荼、鬱壘、乃至龐涓、趙雲、鍾馗等等紛紛入畫。到了清朝甚至還融入通俗小說的元素。本書是作者潛心研究上海小校場年畫近三十年,在此基礎上其特色風格和價值作了充分闡述。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總論,從宏觀角度敍述上海小校場年畫從崛起─繁榮─式微,寫下中國傳統木版年畫最後一抹輝煌的全歷程。第二部分是分論,選取小校場年畫中具代表性的作品進行詳細分析,從微觀的角度論述小校場年畫的藝術性和時代性。第三部分是彩色圖版,從上海圖書館、上海歷史博物館、上海美術家協會以及日本、俄羅斯的博物館和一些私人收藏家中,精心挑選四十八幅代表作品,供讀者欣賞。

7 特價56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演技六講

新銳文創  出版
2014/04/03 出版

演員如何體驗角色只可「意會」而不能「言傳」的 理查德‧波列斯拉夫斯基分析了史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的表演方法 本書通過一位導演與表演初學者的教學對話形式,分別闡述注意力集中、情緒記憶、戲劇動作、性格化、觀察及節奏等六個基本概念,是史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體系的濃縮結晶。 一個演員解決角色的方法,起先只要能夠在登場後的一秒鐘的五百分之一的剎那,把頭腦冷靜下來,認清當前的題目;隨後在一秒或五秒、十秒鐘的五百分之一的第二剎那,把自己很熱烈的投入劇情所需要的動作中,他也就取得了演技完全的技巧了。 本書特色 本書通過一位導演與表演初學者的教學對話形式,分別闡述注意力集中、情緒記憶、戲劇動作、性格化、觀察及節奏等六個基本概念,是史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體系的濃縮結晶。 

7 特價168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