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滾不是文青的小憂歡,而是充滿拼貼、混雜與不正經! 《破報》樂評專欄作家 中坡不孝生 以耳朵品嘗路邊的庶民音樂,挖出藏在角落、被遺忘的音樂創作故事,告訴你什麼才是真搖滾! 以文字在音樂圈四處縱火,藉音樂寫下十年來的青春墓誌銘! 一個總是大放厥詞,在小眾藝文圈四處縱火的恐怖分子,十年來最深情的音樂文字告白!《破報》專欄樂評人中坡不孝生,以一種政治不正確的音樂文字書寫方式,用紙漿與油墨做了一顆炸彈,紀念台灣這十年來的搖滾樂史,也作為自己青春的墓誌銘! 在這一盤音樂的「黑白切」裡,中坡不孝生將帶你回到2000年那個台灣搖滾的萌生初期,挖出藏在角落、被遺忘的音樂創作故事,一起品嘗蘇打綠、表兒樂團、四分衛、濁水溪公社、拷秋勤、Tizzy Bac、伍佰and China Blue、楊乃文、閃靈樂團、董事長樂團、拾參樂團、Echo、盧廣仲、這位太太、羅大佑、林曉培、林強等音樂人這十幾年來變與不變的搖滾況味,告訴你什麼才是真搖滾! 本書特色 (1)不只是樂評!《破報》專欄作家中坡不孝生以犀利筆風,暢論近十年台灣搖滾,在音樂之外,更戳中了台灣社會的要害!「原來中坡不孝生所實踐的,除了書寫樂評之外,更是在開闢某種自外於音樂工業的獨立言論空間。」──丘德真(前《破報》主編/現役全職奶爸) (2)資深樂評人 胡子平/前《破報》主編 丘德真/樂評人 林貓王/唱片設計大師 蕭青陽/濁水溪公社主唱 小柯(柯仁堅)/1976主唱 阿凱(陳瑞凱)爆炸推薦!
稻草堆、白楊樹、睡蓮、水塘、荷花、拱橋、盧昂教堂…… 莫內,以光影變幻掀起藝壇風雲,在世界藝術史上畫下嶄新的一頁。 莫內擅長光與影的表現技法,特別是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他長期探索光色與空氣的表現效果,用許多相同主題的畫作來實驗色彩與光的完美表達,曾以同一主題在不同時間和氣候下的描繪,畫出不同的光景與氣氛,觀察大自然中最細緻的變化。莫內是印象派最具代表性的畫家之一,對近代繪畫的發展有相當深遠的影響。本書詳述莫內的一生與其繪畫生涯中各階段的創作歷程,包括啟蒙老師布丹、印象主義先驅馬內,志同道合的鄰居兼好友雷諾瓦,以及與塞尚、德加、畢莎羅等著名印象派畫家的交誼,並且結合莫內著名畫作,讓讀者欣賞畫作的同時,也能瞭解作品背後的故事。 本書特色 1.詳述莫內繪畫生涯歷程及與布丹、馬內、雷諾瓦、畢莎羅等著名印象派畫家的交誼。 2.以傳記形式結合著名畫作方式撰寫,更能瞭解作品背後的故事。 3.精緻彩圖收錄88張莫內生平重要作品。
本書不只是電影評論,更是探索生命的哲學書 它解析了電影中的符號、象徵與隱喻 帶你看見更深層的思想內涵與生命議題 美國隊長摧毀神盾局的背後意涵?萬磁王為何要不斷挑起爭端、發動戰爭?其實《露西》是一部科幻包裝的宗教片或靈修片?你從來沒想過的全新視野,千萬別錯過! 電影是一秒24格的人生縮影,它將人生倒映在鏡頭之上,一格一格如實地記錄下來,人是如何生活著的,就投射出怎樣的人生……我們不必是一位專業影評或是電影編劇、導演去理解電影的拍攝技巧,但身為電影迷的我們卻能品味其中的人生滋味! 本書收錄了《一代宗師》、《美國隊長2》、《蝙蝠俠:黑暗騎士》、《露西》、《控制》、《白雪公主殺人事件》、《進擊的鼓手》、《等一個人的咖啡》、《星際效應》、《全面啟動》、《鳥人》等,多部代表性電影作為分析案例。作者透過劇情簡介、段落分析,再到人物對白、動作行為等,解析其中的符號、象徵與隱喻,說明銀幕背後,電影所傳達出的深層思想內涵與生命議題,提供你觀賞電影的全新視野與思維。 本書特色 打破商業電影了無新意的影評心得,本書將帶給你不同以往的觀影視角,進而瞭解其中的符號、象徵、隱喻,及其背後的深層結構、思想內涵、生命議題!
本書分為四卷。卷一為戲曲劄記及北京大學昆曲課日記。北京大學昆曲課程為白先勇先生發起的北京大學崑曲傳承計劃之主要部分,每年邀請海內外著名崑曲表演藝術家及學者主講,具有較大的影響。此次選錄的日記所記二○一四年昆曲課程,具有一定的親歷性與史料性。卷二為以崑曲為主的隨筆及時論,描述與崑曲相關的人與事,並探討非遺十二年之後的崑曲發展態勢。卷三為論文,論述崑曲史的寫作及重要歷史現象。卷四為青春版《牡丹亭》大事記,為第一份較完整的關於青春版《牡丹亭》的檔案整理,亦是當代崑曲史的重要史料。
搭一方空間,成就夢想;建一棟天甍,呵護心情。 建築的本質是物質,通過設計、技術和材料等條件與手段營造、建立服務於人。關於城市,建築和建築師必然不能夠脫離多層次、多樣化的專業實踐,站在社會、城市和人的立場,開展建築及城市評論,對於現狀給予客觀、真實的記述。 本書以多層次和專業視角切入歷史與當代的社會和建築,關注城市和鄉村,生態環境和聚居,釋義建築實際的功能性以及空間的文化性。書中主要分為三個部分,首部評述中外著名建築師及其主要作品和創作思想,包含路易斯‧康、丹下健三、札哈‧哈蒂等名家,第二部分介紹中國傳統聚落與當代城市建築的相容與互涉,第三部分則放眼世界,描述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海德堡等歷史攸久的城市中,建築與人的關係。 本書特色 徐怡芳──國際建築師協會女建築師協會(UIFA)獨立會員,獲CIHAF年度「中國建築十大品牌開發企業設計總監/顧問」人物獎!
旗袍是女性意識的覺醒?!西裝象徵西方紳士的風度?!中山裝是把身體當作革命符號?! 牛仔褲、公主裙、T恤、羽絨衣、喇叭褲等,這些流行服飾通通藏有秘密!你可知道嗎? 服裝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從中能呈現出人類的經濟模式、社會結構、政治制度、思想意識和美學體系等文化形態。本書以美學思潮與社會風尚為主要研究對象,詳細梳理了中國20世紀初至21世紀的流行服裝文化史。 例如中國人為何穿起西裝?其實有著清末文人「剪辮易服」的改革決心;而你我習以為常、體現自我獨特風格的T恤,其風行原因竟與中國文革浩劫息息相關。甚至是電影《亂世佳人》在中國上映,也影響了民眾的服裝品味;片中郝思嘉穿著公主裙,其裙擺搖曳、若隱若現之姿,令中國人驚豔不已,使得公主裙蔚為流行。 作者透過各時期流行服裝的誕生與變遷,總結其中衍變的規律,從服裝史探討背後蘊含的文化內涵和社會心理,揭露你所不知道的流行服飾背後的秘密! 本書特色 ●突破以以設計感或流行感看待服裝的框架,透過新穎的觀點,剖析流行服裝背後的政治、經濟、環境等結構因素。 ●檢視中國當代流行服飾的文化變遷脈動,讓人輕易理解服裝流行元素背後意涵。
本集收錄民國時期美術史料考證文章,共計十八篇,近十五萬字,附插圖七十五幅。內容涉及鄭振鐸、徐悲鴻、常任俠、滕固、王青芳、王子雲、衛天霖、于非闇等人,大都是以往鮮為人知或知之不詳、流傳有誤之人事,依據原始和參考材料,力圖還原歷史的真實,辨析和發掘被人們誤解和遺忘的史實,為研究者從事與之相關的人物個案之研究,為民國現代美術史留下一份接近真實的史料。自然談不到是“重新發現”,因為歷史是客觀存在的,有待重新發現的,只是人們是否心存“有意與無意遮蔽”和“主動與被動遺忘”的主觀態度而已。 本書特色 ●「帥府園」即為「中國藝術大師的殿堂」。 ●內有圖片與豐富的史料,是研究中國美術史的珍貴書籍。
• 從中國古代絕倫香豔詩詞、經書典籍、繪畫藝術中,挖掘古人性愛癖好。 • 古代的「三姑六婆」,竟常常是色情黃牛? • 太監也有性生活?宮女也來參一腳? • 以為古代人都是正經八百,沒想到詩詞歌賦裡充滿了偷情、挑逗的情節。 • 三寸金蓮不只是女人性感的象徵,也是挑逗的利器。 • 愈老愈好色?看古代長壽的男女如何享盡人間艷福。 春宮圖是指以男女交歡為題的繪畫,又名祕戲圖。明代仇英、唐伯虎,清代的馬振、改琦、郎世寧,民初曹涵美、胡也佛等皆是春宮名畫家,每個朝代皆有不同的主題發展,由圖中可見當時老祖宗的性愛發展是如此的豐富和多彩。本書收錄從上古到民初所有中國古代關於性愛的姿勢、技巧、怪癖、道具,及各種如何讓性愛可多交不泄、延長時間、助性手段、性交禁忌和技巧、提高性能力的訣竅、如何取悅女性等諸多實用的養生秘方。 本書特色 第一本中國古代性愛大全 收錄超過一百張來自版畫、雕刻、刺繡的春宮祕戲圖 古人房內性趣精采呈現
想辦什麼藝術展覽?該怎麼撰寫企劃書? 展覽預算怎麼抓?展覽執行進度怎麼訂? 該如何宣傳展覽?如何進行媒體操作? 從布展到撤展,都要注意哪些事情? 藝術策展人才養成指南, 入門、上手、再成長就看這一本! 作者身為策展人,辦過個展,也辦過群展;辦過在中國美術館的實體展,也辦過在搜狐網上的虛擬展。策展人除了希望每次展覽能夠叫好又叫座之外,更希望將展覽一次比一次辦得更有效率,成果更好;本書是一本實務性的策展筆記,以實例轉載的方式,整理作者近年來的策展心得,歸納「輕鬆辦展的30件事」,並以2D「文本」為讀者舉辦一場呂鵬的《東方想像個展》。 藝術策展人,珍貴經驗不藏私分享 輕鬆辦展的30件事,理論和實務兼具的藝術策展專書 寫給初心者、藝術從業人員的入門、再進階筆記
•從中國古代絕倫香豔詩詞、經書典籍、繪畫藝術中,挖掘古人性愛癖好。 •以為古代人都是正經八百,香豔曲調竟曾經廣泛流傳民間。 •春宮圖原來是民間夫妻房中助興之用。 •都說古代女子守節禁欲,但尼姑也會思凡。 •越是恪守禮教越是想偷,古人偷情真是無其不有。 •現代有車震古代有馬上,古人的性愛姿勢和技巧,絕對讓你大讚驚奇。 •性愛融入中國的宗教和政治中,從古代帝王房中術中學習性愛養生術 春宮圖是指以男女交歡為題的繪畫,又名祕戲圖。明代仇英、唐伯虎,清代的馬振、改琦、郎世寧,民初曹涵美、胡也佛等皆是春宮名畫家,每個朝代皆有不同的主題發展,由圖中可見當時老祖宗的性愛發展是如此的豐富和多彩。本書收錄從上古到民初所有中國古代關於性愛的姿勢、技巧、怪癖、道具,及各種如何讓性愛可多交不泄、延長時間、助性手段、性交禁忌和技巧、提高性能力的訣竅、如何取悅女性等諸多實用的養生秘方。 本書特色 第一本中國古代性愛大全 收錄超過一百張來自版畫、雕刻、刺繡的春宮祕戲圖 古人房內性趣精采呈現
管理好觀念36講,好的想法引導好事發生! 成功的經理人就是「傳教士」+「啦啦隊長」? 先做好「人」,才能做好「事」?如何能有效溝通? 數字化的科學管理要如何落實?績效的評估怎麼做? 當個「受歡迎」的人,擁有迷人的「談話術」也是管理的一環? 藝術管理人才養成指南, 入門、上手、再成長就看這一本! 本書是作者陳義豐博士多年來擔任「經理人」工作的心得,針對建立良好職場觀念、如何樹立企業文化、加強教育訓練、研擬公司制度、提升工作效率、促進組織快速成長……等全方位的經營層面,提供現在或未來「經理人」一本理論和實務兼具的管理講義,也期望將過往的管理經驗導入到藝術領域應用,形塑良好的組織文化、增加組織的行政效率。 書中同時選登近年來中國藝術大展的作品,結合「馬奈草地」MUSEUM許多寶貴的環境與活動照片,讓讀者如同置身「美術館」情境之中,分享和思考所談所論之藝術管理觀念。 本書特色 美術館管理人,珍貴經驗不藏私分享 藝術經營管理的36個好觀念,理論和實務兼具的藝術行政專書 寫給初心者、藝術從業人員的入門、再進階筆記
誰對藝術市場有影響力?誰是藝術品消費者? 藝術品怎麼定價?藝術品又如何上線販售? 如何進行藝術網路行銷?網路上的獲利怎麼來? 藝術網路行銷人才養成指南, 入門、上手、再成長就看這一本! 雖著中國經濟的火熱發展,中國拍賣業、畫廊大量湧現,藝術品交易成交金額也屢創新高。在2000年一張徐悲鴻的油畫《愚公移山》在網路拍賣時,以人民幣250萬元被賣出;到了2006年的北京拍賣會上,這張畫又以人民幣3300萬的天價成交。這種亮眼的表現,經由網路資訊的傳播,更是加速刺激了藝術品的交易與流通…… 本書以中國藝術市場為核心,反思西方行銷管理的理論,再進一步結合當代網路經濟特性,輔之以中國國內外案例與行業報導,希望有系統地建立一套具普遍性的藝術網路行銷概念與可供有效運用的藝術行銷規劃流程。 書中參考當代管理學、行銷學、網路經濟學理論,率先將藝術如何有效運用網路行銷,進行全面性和系統性的分析與探討,並顧及地域特性,結合行銷理論陳述,讓本書更貼近市場,兼具理論和實務性。 本書特色 中國藝術市場紅火,交易金額屢創天價,成為藝術投資新標的 ! 中國擁有最多上網人口,每年電子商務以驚人倍數增長!
傳統的繆斯無法滿足作家伊恩‧漢密爾頓‧芬利, 因此他塑造了第十位掌管情色詩的女神,象徵愛與美。 當愛成為創作藝術與文學的動力,才能讓作品觸動人心。 本書收入米開朗基羅、高更、梵谷、畢卡索、達利、牛頓、慈濟、卡夫卡、費茲傑羅、海明威……等十七位西方經典藝文大師,如何在作品中呈現,所需的同性之愛、異性之愛、或是母愛,並讓其發揚光大。 梵谷:「愛。我越想,越覺得世上沒有一樣東西能跟愛人相比,它才是真正的藝術啊!」 畢卡索:「當我愛上一個女人,她可以將我的一切撕毀,特別在我的畫作上。」 費茲傑羅《大亨小傳》:「愛上她,又失去她,再用一生贏回她。」 海明威:「想當一名好的小說家,一定得勇敢深入兩大命題──愛與死。」 本書特色 ◎集結因愛讓作品發揚光大的藝術家與文學家
臺灣戲曲界 最具代表的京胡藝術一代宗師 梅蘭芳嫡傳弟子 言慧珠的御用琴師 自京劇源起及蓬勃發展以來,有關京劇伴奏藝術的研究,雖是備受關注的議題,但也少見對此做出深入探討。故論本文以京胡藝師梁訓益先生之京胡琴藝,做為研究探討之起點。期盼藉由梁訓益先生之個人的學習成長背景、演奏歷程與舞台表演藝術等相關經歷,作出實際的紀錄、描述與分析。冀能從中探究京劇琴師技藝的傳承、伴奏機制形態規律的運用與藝術表現需要之間的密切關係。因此,本文試圖以梁先生個人的資質、學習方法、經驗、歷程與具體的舞台演藝等面向,尋求與現今戲曲教育演奏人才之培養形式與學習方法,期望能提供相關學習者最有效的方式與借鑑,並與現今戲曲環境相互呼應與結合,俾利日後戲曲音樂伴奏人才之養成與延續。
作者以現代文化研究視野觀照古代書法文化與文人間的關聯,側重在古代文人──士人及士大夫階層的書法及其精神,尤其注重此階層中著名書法家的分析,書中述及王羲之、王獻之、趙孟頫、顏真卿、董其昌、米芾、柳公權等書法名家,在考察古代文人借書法抒情冶性這一雙向性的精神現象時,力求結合宏觀的文化分析和微觀的心理分析,希望貫通古今文人與書法文化的脈絡,並拓展書法美學研究的新視野。
這次給自己的課題不討好又嚴肅,人至中年想認真面對面的凝視死這件事,掏出心裡的害怕困惑,支解肉與骨,用不同的想法、畫法、角度去探索猜想,自以為是的假設只剩一個月或一年的時間我要如何處理身前事身後事,何種心願未了,哪些人事物無法割捨眷戀! 記得孩子還小時喜歡帶他們去看恐龍展,和這些主宰地球上億年的生物對看,如此的霸主,如此的震撼,如此的展演,如此的無語。因為工作的關係也曾親手把玩乾隆皇帝的玉璽,他曾拿著這顆大印蓋在無數他喜歡的字畫上,似乎我也感受到那種喜悅、悸動和手溫,而在面對拉拉山的神木群時更令我雞皮疙瘩掉滿地,感覺和他們融為一體,生命真的就是一種不斷的學習,不停的練習,練熟了通了就會有新的屬於自己獨特的旋律跳出來,而不會虛渡生命,走時無怨無悔,謝天感恩靜心接受,唯一可惜的是鬼故事會少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