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資源效率極大化到實踐永續目標   「永續發展」已從理念與價值的倡議逐步成為政策與法制層面的準則,並形塑為實際的監督力量來驅動產企業加速綠色轉型,藉以達成經濟、生態與社會三者皆贏的目標。   本書以全球卓越企業都持續實踐的精實管理為本,從其核心準則「消除七大浪費」說明,如何藉由提升資源效率最大化、整合價值鏈,而同時滿足企業達成永續目標與經營策略結合的利益最大化,打造出一個能因應外在因素改變而動態變化的有機體。   作者以籌辦德國「精實永續管理獎」多年的深刻洞察,分享了眾多歷年得獎的卓越案例,讓人一窺這些跨國企業、隱形冠軍如何將永續策略結合於精實管理的實踐中,體現德國製造的卓越與務實。   策略、領導及持續改善流程 ●寶馬BMW:策略結合目標管理,達成綠色生產目標 ●西門子SIEMENS:間接部門的精實管理   管理系統中的精實與永續整合 ●羅德史瓦茲ROHDE & SCHWARZ:建構精實管理系統,進而實踐永續 ●喜悅汽車SEAT:全員實踐精實管理,提升環境績效 ●飛雅特克萊斯勒FCA:提升工廠的生態與生物效率   供應鏈的精實與永續實踐 ●ASM 裝配系統ASM Assembly Systems:連結供應鏈實踐經濟與生態的最佳化 ●西門子SIEMENS:同步西門子集團整個價值鏈的精實與敏捷   精實與永續生產的最佳實踐 ●博爾塔機械BOLTA Werke:將組織內成功的資源永續理念推動到組織外 ●布勒馬達Bühler Motor:以精實與資源高效製程邁向未來 ●康富登CONVOTHERM:精實管理專案實現「綠色生產」   新建廠房的精實與永續管理 ●飛斯妥FESTO:將精實、永續與資源效率融入於新建工廠的設置與管理 ●醫學世界WORLD OF MEDICINE:創建綠色無塵室   本書特色   ●收錄德國「精實永續管理獎」卓越企業實現綠色轉型得獎案例,讓讀者一窺結合精實與永續轉型的企業實踐。   ●作者群擁有豐富跨國、跨產業的輔導經驗,書中除逐一介紹各得獎企業的實際運作案例與導入方法外,更加入作者群針對永續與精實的獨到觀察。   ●點出將永續導入精實管理的關鍵要素,理論、商業策略與模型並陳,適合基層現場人員與專業人士研讀。    
從綠色價值流打造永續企業的淨零減碳路徑 當永續發展、淨零排放成為衡量企業未來價值的準則時,綠色轉型的成功與否,將左右企業因應環境變遷的韌性強弱。 創造豐田奇蹟的精實管理手法,過去以顧客視角消除製造七大浪費的價值流圖,成就許多企業邁向卓越,然而企業在面對國際供應鏈日趨高漲的淨零目標要求之下,能否快速規劃與實踐淨零減碳路徑,成為企業永續經營的關鍵。 「永續精實」是從商業利益出發,以國際「GRI準則」為框架,定義出七大永續視角的綠色浪費,幾近涵蓋企業可能造成的所有潛在環境衝擊。企業只要善用綠色價值流圖,就能有系統地逐步實踐減碳淨零。 實踐永續精實的五大價值: ●    改善營運效能與降低成本 ●    創造顧客好感度與吸引力 ●    提升員工留任率與忠誠度 ●    驅動創新與成長動能 ●    持續獲利與提高股東價值 《永續精實》以簡明易懂的文字帶你一步步了解,透過減少七大「綠色浪費」—能源、水、物料、垃圾、運輸、排放、生物多樣性等浪費,以永續與環保來改善價值流的過程,協助你的企業與環境通往永續共存的未來。 本書架構分為三大部分進行探討: █ 第一部,邁向綠色:第一章展示綠色價值流法,亦即知名的「精實&永續(lean & green)」,其以精實生產方式為基礎,提供邁向綠色之易於理解且相當有效的成功方法。同時也讓你進一步認識到,即將減少且最終會消除的七大綠色浪費之定義。第二章解釋綠色價值流的整體流程,提供在組織裡實踐的指引,並展示如何畫出你的綠色價值流圖。 █ 第二部,七大綠色浪費:第三到第九章詳細解釋七大綠色浪費的每一種,以及「如何」減少並消除每一種浪費的步驟流程。每章都有真實案例,詳細解說每消除一種浪費所帶來,永續與財務收益的雙重利益。 █ 第三部,結論與附錄:第十章提供概括本書的簡要結論。附錄A提供你「綠色小辭典」。附錄B是永續入門指南,梳理當前環境狀態的相關辭彙與混淆之處,以及永續終極目標;提供環境未來走向的清晰局面,以及環境永續的終極目標為何。附錄C提供網站,協助你一路邁向環境永續的旅程。最後,附錄D的內容是整本書中七大浪費的空白工作紀錄表。 本書特色 ●    國內第一本以國際「GRI準則」為框架,結合精實管理的手法,教導企業消除七大綠色浪費,以因應國際淨零減碳趨勢。 ●    作者擁有豐富輔導企業團體永續轉型的經驗,書中以清楚的步驟說明導入永續精實的方式,是實踐永續轉型的基礎工具書。 ●    書末整理了詳盡的綠色辭典、網站資源協助企業或個人從零開始實踐永續。  
投入精實系統研究超過數十年的兩位作者, 以其推動工具機等產業精實變革經驗, 分享從精實變革到精實智慧製造的導入實務。 從精實變革邁向精實智慧製造 工具機產業所在之機械產業位居台灣4大兆元產業之一, 也是極少數具產業群聚、短鏈優勢,有機會與德日齊名的本土產業, 亦為推升台灣經濟成長的重要命脈之一。 本書由東海大學精實系統團隊學者,聚焦工具機產業特性與發展歷程, 提出七項精實變革的理論與程序, 再精選工具機產業熟悉的七個主題,作為實踐精實變革的具體方法。 智慧製造浪潮近十餘年來已儼然成為產業顯學, 對於發展超過70年的本土產業來說,是危機也是轉機, 尤其在經歷過疫情蔓延重創經濟發展的挑戰後, 智慧轉型更顯為產業能否再創下一波成長高峰與榮景的關鍵, 作者提出精實智慧製造,期盼能協助產企業, 尤其是工具機產業,提出轉型動能與解方。 各界專家讚聲推薦 經濟部工業局局長/呂正華 臺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理事長/許文憲 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企業輔導部總監/樊秉鑫 台中精機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明和 友嘉實業集團總裁/朱志洋 上銀集團總裁、臺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名譽理事長/卓永財
取法豐田,哈雷機車、福特汽車都在用! 比對手快一倍,成功率提升400%的創新戰略 管理大師 彼得‧杜拉克有句管理名言「不創新,就等死」,一語道破了,企業追求永續經營,創新的勢在必行,但這卻是管理者最難的決策之一。 「精實創新」這套體系是由密西根大學艾倫‧沃德博士帶領的團隊參考豐田汽車的開發手法研發而成,根據導入企業的成果報告,其開發效率平均提升了四倍,開發時程幾乎縮短了一半,並大幅降低了失敗的風險。 「精實創新」顛覆了傳統創新事事講求速度的原則,而強調盡可能延遲「決策定案」的時間點。乍看之下,難免質疑這做法是否符合效率,然而就結果來看,確實提升了整體的開發效率! 本書第一部以松坂工業這個製造食品加工機具的虛擬企業故事,看一個實行精實生產管理有成,卻面臨創新難題的公司,如何應用精實創新來翻轉公司的創新流程與效率;第二部解析實踐精實創新的三大關鍵與導入作法;第三部完整記錄4家導入企業的真實案例。 沒有永遠的明星產品,柯達這個百年老店衰敗的前車之鑑,猶然在目。Google、Apple、Amazon這些企業巨人,從不以今日成功自滿,持續追求創新無止境。 追求對手無法取代的優勢,就從創新開始! 【導入精實創新的真實案例!】 ★福特汽車,開發時程縮短百分之四十(全新車體的開發縮短百分之五十)。 ★哈雷機車,年開發機種數從原先的0.74機種,倍增到4.5機種,提升六倍之多! ★PING高爾夫球具製造公司,以不增加開發人員而大幅提升開發數達六倍,開發時程減半! ★Teledyne Bensos海底探索系統製造商,開發時程從18個月縮短為9個月,開發時程減半!
台灣飛利浦獨創的「總裁診斷」,不同於產業常運用的手法查核或審查,全程由主管親自參與,不假他人之手,其執行的成功關鍵就在於管理專業的判斷、有效的決策與行動措施。 實施過程間,跨部門團隊自然凝聚共識,共同積極投入與挑戰,顯現出邁向卓越的決心、承諾與行動,進而形成品質經營的溝通平台,並淬煉出持續改善的組織氣候。 台灣產業面臨全球化、少子化、物聯網、工業4.0等嚴峻的考驗,唯有適地化的管理制度,搭配科技的靈活運用,才能創造出永續經營的全球高效企業,台灣飛利浦真實走過的管理變革,相信定能提供經營管理者管理的新思維。   「總裁診斷」能檢視什麼? 企業的核心機能 部門間的功能與程序 組織與人員計畫展開的專業能力與條件   本書特色   .作者以其任職國內各大企業要職的數十年豐富實戰經驗,剖析一個外資企業如何融合東西方管理哲學,成就出一個適地化的管理制度。 .本書相當值得經營至一定規模即將走向全球化的企業做為管理思維的借鏡參考。 .品質管理為企業生產績效與毛利高低的關鍵,是企業追求永續經營的重要管理課題。
看圖就懂!製造之神大野耐一 一生追求的生產原點—自働化   152個內建智慧的豐田高效生產法則全圖解, 無痛苦學習,製造之神一生追求的生產原點──自働化, 一步步從消除浪費、改善現場、提高良率、省人化, 到創造一個會賺錢,更懂得尊重工作人的企業體質。   ☆打造賺錢企業的5大體質整形術! ◎有安全智慧的自働化   ◎有品質智慧的自働化 ◎有組裝智慧的自働化    ◎有機械加工智慧的自働化 ◎有搬送智慧的自働化
面對世界是平的,沒有企業能置身於全球競爭之外, 無論是製造業還是服務業,作業管理的好壞往往成為贏過對手的關鍵, 實踐精實現場管理的標竿企業管理者, 傾其一生奉為圭臬的豐田生產管理經驗, 無私相授學得來、做得到的競爭優勢,只要你跟著做! 從工作現場的環境配置、如何做好品管、人才培育,到如何指導協力廠商 日本豐田生產方式專家,傳授你40多年精實企業的現場管理實務 並輔以豐富的現場照片與實用圖表,讓你照著書做管理效率就能超前同業兩倍。 巨大集團董事長劉金標、政治大學講座教授司徒達賢 雲林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教授侯東旭、中華精實管理協會理事長奚志雄 國瑞汽車廠商協力會會長吳烈權    共同推薦 假設有員工出包,導致一批貨出現不良品,這時公司應該要做的是? A.回收產品,請出包員工寫檢討報告,要求下次不再犯 B.回收產品,請管理者檢討生產現場,怎麼改善可以幫助員工不出錯 90%的企業以為做到A就是做好管理,但在豐田生產方式(TPS)裡,因為汽車的製造不容許危及用車人的生命安全,為了做到「產品零不良」發展出一套現場管理方式——TPS。這套方法的精隨,就是「改善」,其作法包括—— ◎5S,也就是整理、整頓、清掃、清潔和教養。 這個方法很多書都介紹過,但作者用40年實務經驗告訴你:推動5S目的不是把工作現場整理好,而是設法讓工作變得容易執行。比方說汽車零件非常多,怎麼整理、整頓才不會讓現場作業者拿錯、裝錯? ◎目視化管理: 在作者帶領的慧國企業裡,即使主管是日本人,巡視現場時語言不通也能互相溝通,靠的就是目視化管理。目視化是為了讓現場的問題點容易被看見。 比方說,如果擔心看不到氣體有沒有確實傳輸,就把管線做成透明的。 在慧國,安全比品質重要,書中有非常多讓職場環境「安全又舒適」的好點子。 ◎三位一體的管理系統: 比方說:品管單位認為要追加預算來提高品質,成本部門卻覺得砍預算才能獲利,雖然各單位都是為公司好,卻很容易發生公司規定越來越多、而且彼此矛盾的情況。 作者認為一定要給員工最簡單、最好執行的規定,才能幫助員工做好工作。如何協調各單位意見?書中豐富的實用表單,是作者實踐40年的智慧累積。 ◎人才育成: 在全球不時傳來裁員與挖角消息的今天,TPS仍堅持自己培育人才,也因此發展出獨到的人才養成祕訣。 比方說,大野先生認為:「業績要以獎金與加薪來獎勵,能力與態度要以升遷作為報酬。」這是什麼道理?新人與資深員工各自要接受哪些訓練?他又用什麼機制來鼓勵全體員工積極實踐「改善」的精神? ◎及時化生產: 你以為提早完成是高效率的表現?錯!TPS講究「巧遲不如拙速」,萬一製造太多賣不出去,不但浪費材料、能源跟人力,還浪費庫存成本!怎麼找出浪費?請見書中的「擰毛巾理論」。 此外,本書還有很多實務智慧值得學習。比方說設備發生異常,通常不是因為老舊,而是剛買進來的時候;全面品檢(而非抽樣檢查)通常成本很高,但其實效果很差。 最重要的是,兩位作者將從日本學到的TPS,在台灣加以改良,變得更適合台灣「少量多種」的生產方式,而且即便是非製造業的讀者,都能從中獲得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