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紫砂茶壺變化萬千,備五色斕若披錦,方非一式,圓不一相,講究神韻、氣質、風格、形制、燒結、火候、水色、配料和工藝等,更有刻花、堆貼、加彩和爐鈞釉;舊壺特重包漿與泡茶功力。可惜坊間偽古仿品及假冒名家的貨色,同時充斥陳陳相因的行貨,大家怎樣辦別真假優劣、去蕪存菁,非有基本認識不可。 很多人喜歡收藏中外古今不同形制款式的茶壺,日常賞玩,怡情養性;珍品具有保值作用。尤其是宜興紫砂茶壺,更掀起陣陣熱潮。本書便以收藏茶壺作專題式的探討,共分四輯。本書收錄彩圖特多,不少名壺難得一見,甚具參考及觀賞的價值。 李英豪 廣東中山人,一九四一年出生,自幼喜愛藝術和四處逍遙遊。曾任香港現代文學美術協會會長、國際繪畫沙龍主席、世界收藏家協會亞洲區顧問。
玩具大觀園 潮流興懷舊,當代收藏繼古董表、翡翠、紫砂茶壺、珍郵、錢幣、水晶和蜜蠟後,抓起收藏古董玩具的狂潮,重拾昔日的童年。作者李英豪憑三十多年的數以千計經驗,與大家一起分享其中的樂趣。 本書主要分兩輯:第一輯扼要論述購藏、保養和修理的要訣,縷述早期玩具的特色與升值驚人的珍罕品。第二輯專題指出應該收藏古董素瓷囡囡、卡通玩具、機械人、玩具車、船、飛機、早期的鐵皮玩具和塑膠玩具,並提供簡明實用的方法鑑別玩具熊、名廠玩具兵士、老爺玩具錢箱和古董波子等;彩圖特多,是賞購者必備的參考指南。 本書共收錄六百多件精美的懷舊玩具,包括各款古董玩具車、火車、玩具熊、洋囡囡、機械人、米奇老鼠、玩具兵士、公仔紙、波子、玩具錢箱等,全彩色精印。 作者簡介 李英豪 廣東中山人,一九四一年出生,自幼喜愛藝術和四處逍遙遊。曾任香港現代文學美術協會會長、際畫沙龍主席、世界收藏家協會洲區顧問、國際蘭圃顧問、世界園藝中心顧問,為著名的香港四怪之一。六十年代後期,已以藝術評論知名。七年年代未期至八十代代初期,曾替某英聯邦郵拍賣行鑑別郵票。 短短數年,博益數藏保值系列己先後出版了《古董表》、《民間玉》、《保值翠玉》、《紫砂荼壺》、《保值田與印石》、《護身玉》、《荼藝》、《鑑別翡翠》、《保值字畫》、《古董手飾》。 《保值老爺表》、《觀音珍藏》、《保值鼻咽壺》、《水晶珍藏》、《保值珍郵》、《鑑別古玉》、《古鑽石珍藏》、《錢幣珍藏》、《勞力士珍藏》、《佛像珍藏》、《中國珍郵.第一集》、《翠玉珍藏》、《鑑別錢幣》等二十多種作品,內容涵蓋中外古今,實用角度出發,介紹各種鑑別與收藏要訣,指導讀者挑選保值珍品,彩圖豐富,資料珍,與你神遊於藝術的無窮天地。
民神 財神、福禒壽三星、關帝、黃大仙、天后、八仙、和合二仙、笑佛、濟公、門神、鍾馗、灶君、魯班先師、馬王神、北帝、觀音、劉海、紫微、等吉祥民神歷代以來深入民間,不少男女認為能夠增福、添福、添壽、發財、辟邪、安心、護宅、擋災、禳鬼...與民族心理息息相關。民神像安放的位置和清洗方法也特別講究。 本書共分三輯:第一輯主要講述福祿壽喜等民神,第二輯廣論門神、錘馗、關帝、八仙等仙佛;第三輯介紹購藏原則和保養方法。內容豐富有趣,極具實用和欣賞的價值。 明代、清代以至更早期的吉祥神像精品更有收藏保值的作用;它們包括玉雕、壽山石雕、陶塑、瓷塑、銅鎏金、竹雕、木刻、象牙雕、刺繡、字畫和木版年畫等。 本書收錄三百六十多件各類珍品,賞心悅目1,是購藏和安放民神像的寶指南,全彩精印。 作者簡介 李英豪 廣東中山人,一九四一年出生,自幼喜愛藝術和四處逍遙遊。曾任香港現代文學美術協會會長、際畫沙龍主席、世界收藏家協會洲區顧問、國際蘭圃顧問、世界園藝中心顧問,為著名的香港四怪之一。六十年代後期,已以藝術評論知名。七年年代未期至八十代代初期,曾替某英聯邦郵拍賣行鑑別郵票。 短短數年,博益數藏保值系列己先後出版了《古董表》、《民間玉》、《保值翠玉》、《紫砂荼壺》、《保值田與印石》、《護身玉》、《荼藝》、《鑑別翡翠》、《保值字畫》、《古董手飾》。 《保值老爺表》、《觀音珍藏》、《保值鼻咽壺》、《水晶珍藏》、《保值珍郵》、《鑑別古玉》、《古鑽石珍藏》、《錢幣珍藏》、《勞力士珍藏》、《佛像珍藏》、《中國珍郵.第一集》、《翠玉珍藏》、《鑑別錢幣》等二十多種作品,內容涵蓋中外古今,實用角度出發,介紹各種鑑別與收藏要訣,指導讀者挑選保值珍品,彩圖豐富,資料珍,與你神遊於藝術的無窮天地。
墨水筆 墨水筆的發明,是書寫工具發展史上一個重要里程。它集合了實用與藝術價值於一身,小小的筆桿蘊藏著無窮學問。作者李英豪憑藉三十多年收藏及鑑賞經驗,與你分享此中樂趣。 本書共分五輯:第一輯講述購藏的要旨和方向,指出哪些珍品具保值潛力;第二輯介紹保養;第三輯深入闡析早期墨水筆的打水方法,資料詳盡;第四輯廣論早期名廠的精品,羅列各國名牌墨水筆的特色,洋洋大觀;第五輯附論墨水瓶,墨水池和筆盒等附件的收藏之道,趣味盎然。 收錄三百多款派克、犀飛利、萬寶龍、華達曼、卡地亞、康其年、德納羅、華爾、天鵝等名牌老爺墨水筆,全彩色精印。 作者簡介 李英豪 廣東中山人,一九四一年出生,自幼喜愛藝術和四處逍遙遊。曾任香港現代文學美術協會會長、際畫沙龍主席、世界收藏家協會洲區顧問、國際蘭圃顧問、世界園藝中心顧問,為著名的香港四怪之一。六十年代後期,已以藝術評論知名。七年年代未期至八十代代初期,曾替某英聯邦郵拍賣行鑑別郵票。 短短數年,博益數藏保值系列己先後出版了《古董表》、《民間玉》、《保值翠玉》、《紫砂荼壺》、《保值田與印石》、《護身玉》、《荼藝》、《鑑別翡翠》、《保值字畫》、《古董手飾》。 《保值老爺表》、《觀音珍藏》、《保值鼻咽壺》、《水晶珍藏》、《保值珍郵》、《鑑別古玉》、《古鑽石珍藏》、《錢幣珍藏》、《勞力士珍藏》、《佛像珍藏》、《中國珍郵.第一集》、《翠玉珍藏》、《鑑別錢幣》等二十多種作品,內容涵蓋中外古今,實用角度出發,介紹各種鑑別與收藏要訣,指導讀者挑選保值珍品,彩圖豐富,資料珍,與你神遊於藝術的無窮天地。
古硯指南 中國書法工具--硯,不僅具有實用功效,而且還有使人愉悅的審美功效,因此,中國古硯,早在唐宋就成為人們的收藏、鑑賞和研究的對象。 唐秉鈞《古硯指南》,對研究中國古硯,是也十分廣闊,他從古硯的機理、審美、開採,使用以及保管等,都有詳盡的論述。本著將其譯為白話文,並配以精美圖片,讓讀者對中國古代名硯的來龍去脈,做一清晰而全面的瞭解。 從這個意義來講,唐秉鈞《古硯指南》,堪稱為集古代硯學大成的優秀之作。 幾乎中國的所有硯學者都在硯學審美的殿堂外面徘徊不久。作者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硯學審美的著述,必然會向世人完全敞開。 關於作者 唐秉鈞 自衡銓,清代著名的博物學家,生卒年月日不詳。唐秉鈞在青年時代,撰成並出版《文房肆考》一書,該書涉獵面廣,資料豐富,特別是對硯學、瓷學、銅器、玉器、書法,乃至古琴和人參都有程度不同的研究。 《文房肆考》是研究和欣賞中國古玩的一部份非常重要的著述,此書中不少段落,廣為學者研究學問時引證。本書全文刊行並譯註了《文房肆考》中的精華部分之一,即「古硯指南」。 關於譯者 熊寥 中國著名的藝術史論家、教授,獲有「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的號稱。祖籍江西南昌,世居景德鎮,一九六九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一九八五年獲「文學.美術史論」博士學位。擅長於中國陶瓷藝術史論,著述甚豐。他的著作見解新穎而科學,立論有據,文筆流暢,特別是在學術研究上有重大發現。專著《中國陶瓷與中國文化》、《陶瓷美學與中國陶瓷審美的民族特徵》、《官窯名瓷》、《明代青花》、《古瓷指南》、《古玉辨》等。他因國學根基厚實,文筆極為優美。
古玉辨 中國古代文化藝術寶庫中,可賞者為書畫,可藏者為金銀青銅,可玩者。為玉器。玉器精光內孕,小巧玲瓏,吳尊卑之分,無富貴之別,均可佩之,均可玩之。中國玩玉族甚多,玩出功夫來的可謂是大有人在,而玩出理論來的卻寥若晨星,劉大同可稱為總結玩玉理論的第一人,其力作《古玉辨》稱作盤玉經典,大概不會言過其實。 《古玉辨》全書共分九十七的章節,篇幅雖只在萬言左右,但言簡意賅,論述精闢,分析入微,既概述了玉器的歷史、種類、用途,又包括玉的普通名稱,玉的品性、玉的質地、玉的色澤、玉皮、玉的產地等,更把打開玩玉知識大門的鑰匙交給讀者。 關於作者 劉大同 劉大同「自幼嗜古有癖,獨於古玉有甚,飲食起居,佩不去身」,有「玉痴」之美名。他晚年積「六十年把玩佩帶之經驗」撰成的《古玉辨》,於一九四○年問世以來,成為玩玉者的必讀之作。他既善於玉器歷史的敘述,玩玉理論的歸納,更將自己的玩玉心得,玩玉的趣聞逸事,流露在字裡行間,使其更具有可讀性。 譯者簡介 熊寥 中國著名的藝術史論家、教授,獲有「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的號稱。祖籍江西南昌,世居景德鎮,一九六九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一九八五年獲「文學.美術史論」博士學位。擅長於中國陶瓷藝術史論,著述甚豐。他的著作見解新穎而科學,立論有據,文筆流暢,特別是在學術研究上有重大發現。專著《中國陶瓷與中國文化》、《陶瓷美學與中國陶瓷審美的民族特徵》、《官窯名瓷》、《明代青花》、《古瓷指南》、《古玉辨》等。他因國學根基厚實,文筆極為優美。
字畫之美 中國字畫鑑別之難,人所共知,既不能如瓷器翡翠般用科學鑑斷,又有種種作偽瞞騙手法,即使是精於鑑別的內行人士,有時也會走眼。 本書提供字畫選購的要訣及鑑別的各項竅門,揭露畫市種種詭詐手段和做偽方法,是剔除行貨、劣貨、膺品,投資精品的保值索引。 每個畫家皆有其藝術意向,以獨特的筆墨和佈局投射融會進畫中,在點染之際、濃淡之間流露出個性出來。本書在最後一章介紹多為古今名家:石濤、虛古、八大山人、齊白石、張大千......等的風格神韻,亦是鑑賞的重要依據。書內收錄由宋代至近代名著畫家精品近二百幅,待讀者神遊好畫筆墨情意之間,賞心悅目,體會畫中的另一個天地。 關於作者 李英豪 廣東中山人,一九四一年出生,自幼喜愛藝術和四處逍遙遊。曾任香港現代文學美術協會會長、際畫沙龍主席、世界收藏家協會洲區顧問、國際蘭圃顧問、世界園藝中心顧問,為著名的香港四怪之一。六十年代後期,已以藝術評論知名。七年年代未期至八十代代初期,曾替某英聯邦郵拍賣行鑑別郵票。 短短數年,博益數藏保值系列己先後出版了《古董表》、《民間玉》、《保值翠玉》、《紫砂荼壺》、《保值田與印石》、《護身玉》、《荼藝》、《鑑別翡翠》、《保值字畫》、《古董手飾》。 《保值老爺表》、《觀音珍藏》、《保值鼻咽壺》、《水晶珍藏》、《保值珍郵》、《鑑別古玉》、《古鑽石珍藏》、《錢幣珍藏》、《勞力士珍藏》、《佛像珍藏》、《中國珍郵.第一集》、《翠玉珍藏》、《鑑別錢幣》等二十多種作品,內容涵蓋中外古今,實用角度出發,介紹各種鑑別與收藏要訣,指導讀者挑選保值珍品,彩圖豐富,資料珍,與你神遊於藝術的無窮天地。
民間玉 說文解字云:「石之美者,玉也」是以石質具有溫潤堅密四美者,稱之為玉。古之帝王以玉作六器,祭禮天地四方;而國有玉璽,加官用玉帶。玉被作為飾品配件,代表無比高尚。「人君德美如玉」:「言賢者德者,如金如玉」。玩玉愛玉是美好事物追求,也讓人如玉如意。 中國古玉代表君子之德,我們從古文物中,可以窺見古代某一個時期古人的思想、信仰、體制,以及民族心等。 古人相信玉能使人「永生」,有「不朽」的意思,倍添玉的神祕色彩呢! 作者簡介 李英豪,廣東中山人,一九四一年出生,自幼喜愛藝術和四處逍遙遊。曾任香港現代文學美術協會會長、國際繪畫沙龍主席、世界收藏家協會亞洲區顧問、國際蘭圃顧問、世界園藝中心顧問,為著名的「香港四怪」之一。六十年代後期,已以藝術評論知名。七十年代末期至八十年代初期,曾替某英聯邦珍郵拍賣行鑑別郵票。 七十年代初期「半隱居」,研究收藏學和花鳥蟲魚貓狗。八十年代中期,李英豪東山復出,埋首著述。一九八八年與夏淑敏結婚,再過優游自在的「半隱居」生活,與山林海天為伍,探遊各個古文明國家。二人亦極喜愛收集古董錶、古陶瓷、古玉、翡翠、珍郵、宜興紫砂茶壼、古錢幣、田黃印石、古董飾物、觀音像、鼻煙壼、天然水晶、郵票等,收藏範圍甚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