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開示 書系 ,共計25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心心相印,就是這個!《恆河大手印》心要指引

眾生文化  出版
2021/02/05 出版

九百多年前的恆河邊, 帝洛巴突然朝那洛巴的胸口揮出一拳, 又拿起鞋子往他頭上用力擊了三下, 那洛巴應聲倒地,暈了過去。 當那洛巴醒轉時,帝洛巴為他開示大手印的口訣: 請放鬆地安住於無有造作的本性中! 若能鬆脫我執的束縛,當下便能解脫! 心的本性猶如虛空, 輪迴與涅槃皆攝於心性之中。…… 「大手印」(Mahamdra)是了悟自心本性的一個最直接、最究竟的禪修方法,也是藏傳佛教最高深的教法之一。噶舉派更奉持大手印為無上教法,能讓修學者依此悟道證果,即身成佛。 九百多年前,印度的瘋癲瑜伽士帝洛巴在恆河邊,將大手印的口訣(即《恆河大手印》)以口耳相傳的方式,傳授給了那洛巴,那洛巴再傳授給西藏的大譯師馬爾巴,於是大手印的教法從此廣傳於西藏。 什麼是「大手印」?噶千仁波切說大手印包含輪迴與涅槃在內的一切法,它即是心的空性實相,心的本性猶如虛空,既是「空」的,又具足明性。只要我們離於能執與所執、常邊與斷邊,破除一切對立,了知貪、瞋、癡的煩惱原來是我們的本然智慧,那麼,就能了知我們的心性本就契合於佛陀的法身,輪迴不存在,涅槃也不存在,眾生與佛無二無別,眾生本為佛。 如何修持「大手印」?首先要明白會造作的輪迴法是產生痛苦的成因,了知世間一切法如夢如幻,無法恆常存在。在修持時,我們要把握「風」(氣)的要點,透過脈風的瑜伽來修持心,直觀無分別的覺性,安住於不散亂的心性中,就是進入了大手印的心要。 本書是噶千仁波切於台灣、香港與美國等地開示《恆河大手印》的結集。《恆河大手印》共分有廿七頌,仁波切針對每首偈頌詳細解說,他的開示句句直指心性,以其修持的成就為我們揭開「心性本空,具足明性」、「眾生本為佛」的究竟真理。

79 特價27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禪定之王:《三摩地王經》精要釋論

眾生文化  出版
2024/09/20 出版

來自佛陀的贈禮《三摩地王經》是針對行持、禪修、智慧這三個主題而宣說,其中包含了強大的佛法力量,穩定地引導我們進入持久而堅不可摧的禪修證悟,解脫痛苦。三摩地通常粗略地被譯為「禪定」,而「 raja」 是國王的意思,這就是為什麼《三摩地王經》通常被稱為禪定經王。在這本書中,仁波切一再提醒我們,最高的三摩地超越止定、超越概念。當你將正確的實相見地、真誠的佛陀禪修行持,和至高無上的利他事業結合在一起時,究竟的三摩地就會自然而然現前。培養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可以增強三摩地。透過善巧辨明自己是誰、自身由什麼構成,以及此生要去向哪裡等問題,則能夠得到禪定的果位。在本書中,我們學習如此修行和觀照,而能夠自然地放下、放鬆,進入空性與慈悲無二的境界。這是一本寫給初學者的書,同時也為了那些以佛法為生命核心的人而寫。本書非常適合從頭到尾全文閱讀,或者可以依序花一週、兩週、一個月或一年的時間完成每章末所附的練習。另外一種讀法是隨時打開任何章節,並從其中文字收集靈感,這種方法也能有所幫助。這也是一本充滿智慧的書——不是古老圖書館裡過時而塵封的智慧,而是鮮活和靈動的智慧,這種特別的智慧鮮活地躍動在佛法成就者們的眼神和行動之中。本書中滿盈帕秋仁波切和他所屬傳承的明晰法教,那個歷史悠久的開悟上師傳承,一直向上追溯到佛陀本人。這些法教口訣都是來自修持成就而離苦得樂的上師,上師們將自己的智慧傳授給帕秋仁波切,仁波切現在將這份智慧傳予我們。

79 特價27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恰美山居法 7(圓滿篇):一生中山居閉關的實修教法

眾生文化  出版
2022/12/30 出版

▍《恰美山居法》七冊圓滿! 獨自閉關的行者,最好的閉關上師, 完整的藏傳佛法實修藍圖, 見樹見林,帶你直達心的峰頂, 修行必備實修寶典!   圓    滿——往淨土飛奔而去的實修口訣 恰美山居法第7冊 全法講說完成 {修行人的總驗收時刻}臨終關鍵,好好修 * 諸天淨土實境導覽  * 死亡時的觀修口訣 * 修行者臨終提醒  * 生時實修是死時唯一依靠 * 封閉輪迴之門    * 大成就者圓寂住心的故事   無常世間,放下貪執! 現下此身,請開始精進於憶念淨土、 發菩提心、積聚資糧和迴向發願等, 這是投生淨土的必要修持。    當你在泡茶時,應該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要知道如何使用爐子;如果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那麼,你很可能會把整個屋子燒掉。當你在實修時,或許會以為不需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不用知道任何修法的事情,也不必去研讀,這是錯的!《山居掩關親誡》書中所介紹的每個教導能夠幫助實修,進而讓行者有能力去處理修法時所出現的問題。   恰美仁波切這部《山居掩關親誡》寫於西元1659年,共有595藏頁,是噶舉派不共的教言,也是大圓滿不共的無上教法。此書匯集了100多部有關閉關實修的典籍精華,經過恰美仁波切的講述編纂成為53章的《山居掩關親誡》,通稱《山居法》。   堪布卡塔仁波切接續恰美仁波切利益眾生的慈心悲願,前後花了十年的時光,分別透過中 文與英文的譯者,把整部《山居掩關親誡》也就是《恰美山居法》修持手冊講授圓滿。所有章節內容,皆為幫助普羅大眾解脫而開示,仁波切曾在紐約恰美山居法的課堂上開許過, 任何對佛陀教法有意樂的法友、同學,都歡迎逐章依序閱讀, 絕對沒有任何的違犯或不如法。   此系列教法從第四冊開始進入實修的關鍵階段,從普明大日如來的超度法,到細說中陰如何度亡的方式,及行者修持路上可 能會遇到的諸多考驗及各種徵兆,恰美仁波切一本廣度眾生的 悲智大願力,無不鉅細靡遺解說清楚。行者在菩提道上依序修持,進了關房圓滿三年三月的閉關。教法也推進到第七冊,攸關我們無始輪迴的分水嶺出現了,此生成就了,就是無始輪迴 的最後一世;沒有成就也能種下一顆解脫的種子。   第七冊的內容對我們無比的珍貴與殊勝。恰美仁波切是阿彌陀佛意的化身,淨土主尊的化身詳細的為我們說明如何以種子字依序封閉投生六道的輪迴之門,如何在生圓二次第中安住,在 種子字中進入甚深禪定,在光明中遇見自己的自性,讓母子相會的光明,把自己帶出輪迴的深淵,是解脫輪迴幻象的無死秘笈。    《恰美山居法》可以說是恰美仁波切對眾生無限悲心的展現, 他希望行者一生之中靠著它就能獨立實修。即使是作正式的長期閉關所要修持的教法內容,仁波切也在四百多年前就為行者 全部準備好了,絲毫沒有遺漏。如果自己沒有老師、沒有阿闍黎也不必擔心,一輩子要學的教法及閉關的實修,都在這本書裡,這是恰美仁波切曾經作過的允諾。    

9 特價41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帝師的禮物:八思巴尊者傳記與教言

眾生文化  出版
2022/09/02 出版

忽必烈的上師,宮廷導師, 什麼樣的大成就者, 能令天下第一君心悅誠服, 求法修行? 他是——帝師八思巴。 一篇傳記,二篇經典教言,三位薩迦法王     薩迦祖師、第1任薩迦法王——八思巴尊者的諄諄教言, 第27任薩迦法王的傳記書寫,第41任薩迦法王的精闢解析, 古今當代三大成就者,一同帶您認識 八思巴尊者的傳奇生平、經典教言與甚深法義。 如彼懷攝他方已,於汝王政下方眾, 請遍以正法照顧,為法能令世間樂。 ——八思巴尊者《致帖木兒王子告誡寶鬘》44頌 八思巴尊者是最早造訪中國的藏地上師,史上首次在漢地大轉金剛乘法輪,利益不計其數的眾生。在訪漢期間,八思巴尊者為皇家親眷傳了許多甚深灌頂及法教,以佛法為橋樑,讓藏、蒙、漢三族的皇族善信者,在漢地皇宮中成為金剛師兄弟。 青年即受冊封為舉國尊崇的帝師,八思巴尊者開始為王侯皇戚撰寫許多教言,大都成為他告別中國、返回西藏之前的訣別贈禮。本書收錄尊者至今仍廣受誦讀修持的二篇教言,《勸誡大汗頌》是獻給大汗忽必烈的,為了皇太子帖木兒,八思巴尊者則專門撰寫了《致帖木兒王子告誡寶鬘》這部經典。 二部如珍珠般的佛法洞見,加上第41薩迦法王的逐句釋論,為現代行者講說帝王級的修行指引,與超越時空的佛法精要,包含如何禪修、行者應培植的功德特質、證悟佛果之道次第等,並闡釋如何將法教融入今日的生活。 本書可以視為眾生2021年出版《薩迦成佛地圖》的系列作品,亦可獨立視為八思巴尊者的傳世法典,是認識吉祥薩迦傳承經典的入門寶鑰。 薩迦派五祖師之一八思巴尊者,少年時受邀晉見忽必烈汗,給大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快成為舉國尊崇的帝師。八思巴尊者學識無比、證悟超群,除了教導佛法,更堪為當時宗教、文化、經濟與政治等各方面的導師,並以佛法原則為指引,諦建藏漢之間的和平,影響力深入蒙古族精神心髓,直到今天蒙古仍虔誠遵行藏傳佛教傳承。本書收錄八思巴尊者傳記故事、兩篇教言《勸誡大汗頌》與《致帖木兒王子告誡寶鬘》及第41任薩迦法王對原典的詳細釋論。  

9 特價35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明明白白是自心:大手印經典《明現本來性》釋論

眾生文化  出版
2022/08/05 出版

這是十六世紀岡波巴大師首次轉世,大手印成就者:達波札西南嘉所著的《明現本來性》,大手印傳承最重要的實修經典之一    由當代最重要的大手印成就者之一,第十七世大寶法王  噶瑪巴的親教師:堪千創古仁波切闡釋 博學、擁有甚深體悟的創古仁波切 從一窺、全覽到深入禪修、指引次第,直到保任與守護禪修專注於三摩地狀態 簡單扼要、完整而清晰地教導大手印修持 無論是在哪個階段的修持者,都能找到相應的修行指引要訣 是所有大手印禪修者閉關必備的教本   岡波巴大師首次轉世,大手印成就者:達波札西南嘉(Dakpo Tashi Namgyal)所著的《明現本來性》,是大手印傳承最重要的實修經典之一,簡要而完整,讓大手印禪修有全貌。   它並不包含很多哲學理證,把智性的辯論放置一邊,以個人體驗的口訣、實用系統的方法來明現大手印,從十六世紀以來至今,一直是大手印禪修者閉關修行的教本。   本書由大寶法王親教師:堪千創古仁波切,就《明現本來性》教本作深入淺出的釋論。   ——首先強調前行,不論任何階段的實修者,這都是要時時複習的功課。   ——正行是認出心的本質就是空明無二,清淨與無礙的覺性。帶著實修者從最初觀呼吸,透過實用的有相與無相「止」攝心;再進一步以現量的「觀」,從妄念與顯相中,認出心的本質,讓心安住於當下明覺。   ——後義是對有經驗的禪修者,指引如何斷除障礙,對大手印修道的迷途和執著,諸如「樂」、「明」、「無念」等歧路,最終了悟心的各種狀態皆是本然俱生。   從最初觀呼吸,到直觀自心本質,到首次瞥見實相之光,以直指心性的口訣,漸修的次第教導,引領大家親見自己證悟的心。  

79 特價27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那洛巴教你:邊工作,邊開悟

眾生文化  出版
2022/05/06 出版

這是大手印金鬘傳承第二棒, 也是「那洛六法」祖師:那洛巴的法本; 這是大寶法王的老師:創古仁波切的釋論; —— 兩大殊勝合璧, 這是大手印修行人不可錯過的經典! 這是大手印金鬘傳承第二棒祖師——那洛巴,大手印教學時直接使用的課本;這是大寶法王噶瑪巴尊者的親教師——堪千創古仁波切的釋論,是口傳經驗傳承不可思議的教學組合,極具加持力,大手印行者不可錯過。 從古至今,「大手印」法教不可思議地利益著每一個眾生的心,而在現今世界中,似乎更能顯示大手印法門的殊勝法益。本書所收錄的《見地攝略》和《大手印要言》是二部凝練精要的大手印論典。《見地攝略》提到大手印的四種直指,指認出一個圓滿了義的見地系統,而《大手印要言》更進一步闡述大手印的見、修、行、果的完整內涵。這些教訣意義非常深廣,然而卻簡言攝要,不難修持,在行持運用上也不艱困。 過去的修行人比如密勒日巴,一旦開始習法就終生全心傾注於修行,助緣之一即是因為當時社會有友善修行的支持環境,讓行者能不用擔心營生而專志閉關。然而現代社會中,大家都要對自己的生存負責,即使心向解脫,也無法立刻屏除事業責任,完全出離而專職修行。鑒於實修之必要和現代修行者生活上的種種限制,「大手印」就是那最善巧可行的修持法門——隨時隨地、百工職業、各種情境都可以應用實修此二歌訣,讓一切皆轉為證悟的助緣。  

9 特價35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國王之歌:薩惹哈尊者談大手印禪修

眾生文化  出版
2022/01/21 出版

這是大手印「遠傳承」第一位祖師, 也是龍樹菩薩的老師:薩惹哈尊者的教導, 這是大寶法王的老師:創古仁波切的釋論, 這是「道歌寶藏」三部曲之一「國王之歌」的口訣, 鮮活、直接、有加持力, 對心的本然力量有信心、想開啟自心寶藏的人, 仔細聽,大手印的心跳聲,就在字裡行間! 什麼是大手印禪修之「基」(基礎)? 什麼是大手印禪修之「道」(過程)? 什麼是大手印禪修之「果」(目標)? 身為大手印傳承第一人的薩惹哈尊者,在面對國王與諸婆羅門質疑他縱欲飲酒而要撤除其婆羅門種姓時,他分別為國王、王后、庶民詠唱出三首道歌——《國王之歌》、《王后之歌》、《庶民之歌》。這三首道歌結集成《道歌寶藏》,其中為國王詠唱的《行持歌》(又名《國王之歌》),即從「基」、「道」、「果」三個面向來教導大手印。 在基大手印中,薩惹哈尊者指出「基」是事物的如實面貌,迷妄的顯相即在「基」之中生起。如果我們能在迷妄的輪迴顯相中捨斷貪執,認出這個真實本然的自性,才可能進入大手印之道。 在道大手印中,尊者教導「正念」、「無念」、「無生」、「離心」四個修行次第。但尊者在本書中對調了前兩個次第,首先是藉由深刻的勝觀——「無念」,以品嚐離於煩惱的滋味。接著,應用「正念」以穩固對心性的認識,並看見諸法的如幻自性,進而觀見一切諸法皆是「無生」。最後,超越概念造作的心——「離心」,而回歸到一直都在的原點——無垢的心性。 在果大手印中,我們認識到輪迴的顯相皆空無自性,體證遍在的大樂狀態即是我們的心性,而從輪迴中解脫。如此圓滿成就智慧與慈悲,也圓滿成就利他的因緣,而獲得三身或五身等功德。 薩惹哈尊者藉由道歌的形式詠唱大手印口訣,教導我們認出心性,而獲得佛法修持的究竟之果。在聽聞、思惟道歌之後,我們也要如薩惹哈尊者一般,執起俱生本智之劍,射穿能所二執的妄念,了證法身。

79 特價30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圓滿,我來到起點-創巴仁波切遺教法寶:三乘法教系列之七--不壞覺醒之密續道(下)

眾生文化  出版
2021/12/31 出版

大圓滿之見,即是我們自心最為極致的敞開。 我們終於達到我們足以實證的境界。 我們開始領悟「諸法總攝於一要」, 我們甚至開始了悟「所有責難歸於己」, 因為我們已經回到原點。 ——創巴仁波切   ★ 創巴仁波切遺教法寶系列終冊 ★ 完整呈現瑪哈瑜伽、阿努瑜伽、大圓滿密續道 ★ 適合現代人的口語特質和直接性的講授   創巴仁波切引領我們走入法道之旅。 從別解脫道,行至菩薩道並進入金剛乘, 並在大圓滿法到體會無生、周遍、任成、獨然,   走了這麼久,完成三百六十度完美的一圈, 終於,我們又來到法道之旅的起點。 此時,道變成了果,果即是道。 開始領悟「諸法總攝於一要」。   瑪哈瑜伽乘、阿努瑜伽乘和阿底瑜伽乘等上三部密續被稱為「佐欽」(藏:dzokchen,大圓滿),創巴仁波切稱這些法教為「瑪哈阿底」(maha ati)。瑪哈阿底可用來指第九乘的阿底瑜伽,或是指整個上部密續(higher tantra)。「瑪哈阿底」是這一整條佛教法道上的巔峰,持明指出,瑪哈阿底的法教或許看似錯綜複雜、強大逼人,抑或無可企及,然而事實上,它們是難以想像的簡單、極其單純,而且徹底直接。   在本部書中呈現的法教,帶有一種口語的特質和直接性。創巴仁波切不僅說明了能彰顯密續道不可思議之處的世界觀和修行法門,其講授方式更讓現代弟子能夠了解、契入這些法教。

9 特價35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大願王:《華嚴經》普賢行願品釋論

眾生文化  出版
2021/12/03 出版

傳奇的瑜伽行者,教你「大願王」的祕密…… 學「普賢菩薩」,做「心靈勇士」! 藏傳佛教有「五大願文」:〈普賢行願品〉偈文、〈入行論願文〉、〈極樂願文〉、〈慈氏願文〉和〈了義大手印祈願文〉,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普賢行願品〉偈文。傳統上有「大願王」或「祈願之王」美稱。 《華嚴經》屬於大乘佛法經典,在大乘佛教中是一部很重要的典籍,〈普賢行願品〉則是其中尤其廣為信受奉行的一品。金剛乘佛教在修持方面,也非常注重「普賢行願」的修持,所以在西藏的寺院以及修行人,都將念誦與背誦〈普賢行願品〉偈文,作為必修的功課。 此部釋論,是有「現代密勒日巴」之譽的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1995年在台灣舉行連續七天的〈普賢行願品〉偈文教授實錄。本書中分為三個主要的部分──第一個部分:初善(導言)。第二個部分:中善(正文)。第三個部分:後善(結語)。竹清仁波切逐句講解偈文,引導大家如何去祈願行持,如何透過發願的力量,讓我們生生世世在聞思修正法上,沒有內外障礙,並且能夠究竟的去利益一切眾生。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簡單,我有平常心:創巴仁波切遺教法寶:三乘法教系列之六──不壞覺醒之密續道(中)

眾生文化  出版
2021/06/04 出版

金剛乘是所有真諦之真諦。 在你說出勝義諦時,那真諦是這般真實, 即使沒說出口,它也依然真實, 那之中沒有任何謬誤的參照點。 金剛乘如海洋,乃真實之真諦。 ——創巴仁波切 在金剛乘裡,你的存在狀態已轉化為最高層次, 結合了寂止中的正念和嚴謹,以及勝觀中最為寬廣的正知。 因此能察覺到一個更為宏大的整體世界。 在金剛乘裡,我們學著發展淨觀, 不只是將一切視為美好,而是再也沒有禁錮, 金剛世界是本初良善、無條件的自由,打從根本地燦爛輝煌。 光燦與神聖,這兩種特質在金剛乘佛教裡合而為一。 如果你真實面對自己,如果你處於當下, 伴隨著身、語、意的結合,某種實相就會開始為你顯現。 本書介紹密續上師或金剛上師的概念。創巴仁波切闡明金剛上師的角色,以及師徒關係在金剛乘法道上所扮演的核心角色;同時也介紹了「淨觀」,以及上師、本尊、護法三根本的概念。他顯示了金剛乘修持如何將修行者看待世界的凡俗觀點轉化為淨觀,此淨觀的特色是廣袤自在、溫暖柔和,毫無掙扎或瞋怒的。接著,他將淨觀的發展回溯至大乘和修心法門,並連接到了無執著和虔敬心的力量。

9 特價38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如是,我能見真實:創巴仁波切遺教法寶:三乘法教系列六之五--不壞覺醒之密續道(上)

眾生文化  出版
2020/12/04 出版

金剛乘是所有真諦之真諦。 在你說出勝義諦時,那真諦是這般真實, 即使沒說出口,它也依然真實, 那之中沒有任何謬誤的參照點。 金剛乘如海洋,乃真實之真諦。 ——創巴仁波切   在金剛乘裡,你的存在狀態已轉化為最高層次, 結合了寂止中的正念和嚴謹,以及勝觀中最為寬廣的正知。 因此能察覺到一個更為宏大的整體世界。   在金剛乘裡,我們學著發展淨觀, 不只是將一切視為美好,而是再也沒有禁錮, 金剛世界是本初良善、無條件的自由,打從根本地燦爛輝煌。   光燦與神聖,這兩種特質在金剛乘佛教裡合而為一。 如果你真實面對自己,如果你處於當下, 伴隨著身、語、意的結合,某種實相就會開始為你顯現。   本書介紹密續上師或金剛上師的概念。創巴仁波切闡明金剛上師的角色,以及師徒關係在金剛乘法道上所扮演的核心角色;同時也介紹了「淨觀」,以及上師、本尊、護法三根本的概念。他顯示了金剛乘修持如何將修行者看待世界的凡俗觀點轉化為淨觀,此淨觀的特色是廣袤自在、溫暖柔和,毫無掙扎或瞋怒的。接著,他將淨觀的發展回溯至大乘和修心法門,並連接到了無執著和虔敬心的力量。  

9 特價42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恰美山居法6:一生中山居閉關的實修教法

眾生文化  出版
2020/10/30 出版

◆如果沒解脫,下一世,我們會在哪裡? 我們應該問問自己,如果此世不成就, 我們的下一世會是在哪裡? ◆教你如何優雅的邁向解脫的大門 這一世依著閻王生死簿的善惡,揭開我們此生的輪迴漂泊 但謝幕時,一定要記得轉動大手印之門,優雅地轉身解脫 ◆穿越生死之間,一定要記得的兩件事 亡者要能在中陰獲得解脫,有兩件關鍵性的事,一定要牢記在心: 第一、要知道所有在眼前所顯現的一切景象,都是自心的化現。 第二、不管是五方佛的出現或是文武百尊的影像,都是來自亡者的自心本性,這一切都是我們自身佛性中身、語、意、功德、事業的展現。 能夠認識到這兩點,我們就可以從中陰解脫,往生淨土。 ◆修持破瓦法時,一定要知道的「八個門」…… 在修持破瓦法時會提到八個門,如果不瞭解這八個門, 那麼每個都是通向輪迴的大門; 清楚瞭解之後,就能掌握當中有一個是解脫輪迴的「大手印之門」。 當神識透過頂門也就是「大手印之門」離開色身, 這意味著行者能夠優雅地邁向覺醒。 ◆學佛非知道不可的「教證二法」,到底是什麼? 佛陀的開示如浩瀚煙波,除了「證法」之外, 這裡提供我們十八種看見自己的甚深「教法」 佛陀說法49年最重要的精髓在依教奉行, 學佛最初的那念菩提的發心,是佛子成就道上最重要的煉金石, 也是解脫輪迴最重要的墊腳石,離開菩提心就沒有菩提道。 •佛子一生中必學的教法及獨自閉關的指導手冊,《恰美山居法》系列第六冊 •佛陀住世期「證法」的特色 •末法18個瞥見自己心性的「教法」 •如何以四攝法幫助身邊的親朋好友 •修施身法最好選擇在險惡的地方,末法每個當下都適合修施身法,因為每個無常的當下都非常險惡,無論是環境還是人心。 •祈雨時要怎麼跟地神、山妖和天龍八部打交道呢? 沒有比菩提心更殊勝的方法了。 •死亡有十二種次第,我們想要哪一第 •要如何避免進入中陰身 •萬一,身處中陰時,如何自救 •阿羅漢在死亡前,自燃三昧真火,身上水火交融。荼毘時但見滿天舍利子如花雨紛然飄落。 •當湖面再也無法映現月亮的倒影時,弟子該怎麼做   噶瑪恰美仁波切是阿彌陀佛意的化身,其廣為後人所熟知的口訣精髓,就在這整部的「山居掩關親誡」——《恰美山居法》中。這部山居法著於西元1659年,共有595藏頁,是噶舉派不共的教言,也是大圓滿不共的無上教法。 大伏藏師恰美仁波切,他所開示的這部掩關親誡指導文,目的在教導想要解脫輪迴的佛弟子,如果沒有上師在身邊,透過這部實修手冊,按部就班的修學,就能達到解脫輪迴的彼岸,這是大成就者,對後代弟子所作的允諾。 本系列匯集一百多部有關閉關實修的典籍精華,內容由淺入深分別解說,所有內容分類清楚,每一章就是一個主題,基本上所有解脫道上的教誡,已全部包括在其中。本系列由紐約噶瑪三乘法輪寺(KTD)住持堪布卡塔仁波切所講述,仁波切在海外弘法已近五十載,不間斷的講說指導傳授法教,引領弟子進入佛陀的教法,對佛法在西方的維繫和弘揚有深廣的貢獻。 恰美山居系列講述者尊貴的卡塔仁波切於2019年10月6日在紐約捨報圓寂。仁波切一生的行誼示現以及修學次第的展現,完全與他親自開示教授的《恰美山居法6》第四十章事業海中,一位具格上師的菩提道心,與第四十一章─滿願樹的果實無死的次第,完全相應。詳情請見附錄〈堪布卡塔仁波切給我們的最後一堂課〉。 恰美山居系列發行到第六冊,行者如果依循恰美仁波切的跨時空授課進程,從初入佛門皈依、發菩提心,修學四共加行、四不共加行、掩關閉關實修,現在已圓滿三年三個月閉關,經過關房上師確認,是完全地達到開悟見性的「喇嘛」了,並且堪列「上師」之位。這些上師要如何弘揚教法,如何面對世間八風。這些證悟心性的「喇嘛」,他們在轉動法輪,尤其是以噶千大營地為弘法方式時,要如何以外、內、密來觀察弘法的時機恰當與否。啟程、紮營、上座開示、正行、結行等,要如何觀想。當眾人聚集參與大法會,為什麼要把葉衣佛母當成首灌;法會圓滿時,又該給什麼灌頂呢?當弟子在遠方時,上師要如何為弟子作祈請,這段上師加持遠方弟子的描述,是如此的令人動容,身為弟子的我們,如何能報答如此的浩瀚師恩呢? 恰美仁波切提供了18種看見自己的方法,行者如何在利、衰,毀、譽,稱、譏,苦、樂之中看到自己,如何安住在自心本性中以一味看待一味。我們的佛道開始於菩提的發心,中間也以菩提心為道用,它也是終究的結果。離開菩提心就沒有菩提道。 人生最公平的是出生一口氣,死時也是一口氣。在四瑜伽上、中、下品的行者,要如何面對自己的死亡呢?成就者不捨眾生,雖已經圓滿成就佛道,從輪迴中徹底除名,但不捨還在六道受苦的眾生,會一再地倒駕慈航,回到五濁惡世。這個過程他們如何選擇父母?如何投胎、住胎、出生,如何回憶起自己的過去生與再次投生的誓言,成就者恰美仁波切在第41章都有詳細的描述。

9 特價38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不怕,我有菩提心-創巴仁波切遺教法寶:三乘法教,系列六之四--悲智菩薩道(下)

眾生文化  出版
2020/02/07 出版

悲心和智慧在我們心上劃出傷口, 這一道又一道的內外傷開始交流, 我們也就感染了直到成佛才能治癒的「菩薩熱」。 翻開本書,也就是向菩提心敞開,走向成佛不歸路的起點。 創巴仁波切用《修心七要》和《菩提大道》,築成這條菩薩道的地基。透過這些,你更加放鬆、更受啟發。甚至,你開始明白,菩薩道不僅是舉止平和地當個「乖寶寶」而已,你的一切終將成為菩薩事業中的基礎。 「我」在攪拌機中優遊 大乘佛法非常嚴苛,但也很溫柔。動機雖然溫柔,但實修卻是嚴苛的。結合動機與實修,你就同時具備了「嚴苛」及「溫柔」。這個過程將你轉變成菩薩,這就像是跳進了一台攪拌機,你開始覺得自己在攪拌機裡游泳,攪拌完成後,你甚至還感覺挺享受的。 修道中的唯物主義 無論你在修持什麼,只要是建立在個人成就的基礎上,那就是修道上的唯物主義。為求個人榮耀而修持,就是毒。若想:「如果我坐姿正確,帶著最高的戒律和精進,我就能成為最偉大的禪修者!」這也是有害的心態。若你覺得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的;又或者覺得自己與神同一邊,可以征服他人的錯誤或罪惡,這也像是服用毒食。食物也許擺盤精美,但當你吃了一口,就發現它臭氣沖天。 陳腔濫調的善良 在努力變好、變善良的道路上,我們使用的方法卻有些陳腐了。這當中缺乏了來自內心深處,或帶有真實勇氣的悲心。所以,即使我們已更加文明,但卻常忘了「為什麼」要文明有禮。我們漏掉了事件核心。除了表現善良和避免麻煩,根本沒有宏大的知見。因此,修心教導中的心理面向至關重要。 施與受的優雅 施與受並不是要壯烈殉難。當你真的在這修持中安頓下來,且有某種程度的良善,你開始在自己的世界裡感到非常舒適與放鬆。由於無須偽裝,所有的焦慮都被帶走了。無須防衛、也無須攻擊。其他人開始覺得你說的話有道理。你自身當中正在進行許多調適,並由此產生一些力量。一切事物都運行得相當優雅美妙。 好好說晚安 對他人好好地說聲晚安,其實是個離開人生與身體的好方法。這是一種以輝煌又詼諧的方式來結束自己生命的方法。你並不是非得帶著悔恨死去。若你在此生中以精進和歡喜盡己所能地修行,就可以開心地離世。在臨死之際,若有人說:「聽著,你這樣繼續下去將會非常辛苦,我幫你把儀器插頭拔掉好嗎?」你便能回應:「好的,當然沒問題。」於是電源線就這樣被拔掉了。

9 特價35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心心相印,就是這個!《恆河大手印》心要指引

眾生文化  出版
2019/08/30 出版

當帝洛巴尊者與噶千仁波切兩位大師一攜手,會發生什麼事? 會發生「一燈立破千年暗」的好事! 沈睡的心,就從無明的大夢中醒來了, 成熟的心,會像花一樣綻開,散發利他的芳香, 那就是「開悟」! 著名的當代成就者、八十三歲的大瑜伽士噶千仁波切, 以悲智的火眼金睛,看透修行的困境與歧路, 以最著名的大手印經典——帝洛巴尊者的《恆河大手印》口訣, 為所有心性的修行人,指出:心的本質,就是這個! 「大手印」(Mahamdra)是了悟自心本性的一個最直接、最究竟的禪修方法,也是藏傳佛教最高深的教法之一。噶舉派更奉持大手印為無上教法,能讓修學者依此悟道證果,即身成佛。 九百多年前,印度的瘋癲瑜伽士帝洛巴在恆河邊,將大手印的口訣(即《恆河大手印》)以口耳相傳的方式,傳授給了那洛巴,那洛巴再傳授給西藏的大譯師馬爾巴,於是大手印的教法從此廣傳於西藏。 什麼是「大手印」?噶千仁波切說大手印包含輪迴與涅槃在內的一切法,它即是心的空性實相,心的本性猶如虛空,既是「空」的,又具足明性。只要我們離於能執與所執、常邊與斷邊,破除一切對立,了知貪、瞋、癡的煩惱原來是我們的本然智慧,那麼,就能了知我們的心性本就契合於佛陀的法身,輪迴不存在,涅槃也不存在,眾生與佛無二無別,眾生本為佛。 如何修持「大手印」?首先要明白會造作的輪迴法是產生痛苦的成因,了知世間一切法如夢如幻,無法恆常存在。在修持時,我們要把握「風」(氣)的要點,透過脈風的瑜伽來修持心,直觀無分別的覺性,安住於不散亂的心性中,就是進入了大手印的心要。 本書是噶千仁波切於台灣、香港與美國等地開示《恆河大手印》的結集。《恆河大手印》共分有廿七頌,仁波切針對每首偈頌詳細解說,他的開示句句直指心性,以其修持的成就為我們揭開「心性本空,具足明性」、「眾生本為佛」的究竟真理。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痛快,我有智慧劍-創巴仁波切遺教法寶:三乘法教,系列六之三--悲智菩薩道(上)

眾生文化  出版
2019/08/09 出版

你被「我」追殺得無路可逃嗎? 本書傳你不可思議的秘笈, 教你無招勝有招,成為真正的修行高手。   把「我」當馬鈴薯泥般搗 走在大乘道上,你對待自己,要像搗馬鈴薯泥般,那個「我」才會開始軟化。所謂的「我」,實際上並不存在,但它很容易使人上當並輕信它,它永遠在尋求安全感。慈也好,悲也好,都是為了要在自然的歷程中讓「我」解凍融化,而非一場抗爭。 菩提之月 在大乘中,有許多情感和愛的空間,有著無盡的開放和冒險,只要對別人產生關愛,就沒時間只管自己或者是否能乾淨脫身。在大乘中,藉著菩提心、四梵住和四無量心的幫助,你終於覺醒了,此醒覺稱為在心中種下菩提之月。 別只想當大爺 受菩薩戒的人並非尋求慇勤款待,且一旦受持菩薩戒,師長並不會發給你帽子、大衣、橡皮手套和靴子,好讓你到外面的世界奮戰。他什麼也不給,你將能如實地呈現自己。 把自己典當給眾生 受菩薩戒時,既相當個人,同時又非常公開。這個行為有如讓自己成為當鋪的抵押品:你典當了自己,把自己賣給別人,不再是自己的資產,而是有情眾生的資產。 最危險的懈怠 你寧可用吸塵器清理地板也不想打坐;寧可外出寄信也不想打坐;寧可沖個澡也不想打坐;寧可先烤個派也不想打坐。這些是在侮辱佛法。 真的,找不到 我們或許已經用盡手段、噱頭和新概念來嘗試填滿間隙,我們彈盡援絕了。通常我們能源源不絕地提供各種類型的彈藥,但有時卻用盡所有可能的方案仍束手無策。這般遍尋不獲——找不到新的可能性、找不到新的策略、找不到新的技術,或找不到新的計劃——就是空性。對於空性,不可能找得到任何東西。

9 特價38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就是這樣:《了義大手印祈願文》釋論

修行傳家寶 第三世大寶法王這個祈願文,就是噶舉自宗道次第, 是黃金珠鬘傳承的壓卷之作, 大手印道的見、修、行、果,完整包含其中, 對相信自心本性力量的修行人,這是傳家寶。 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 只要「因」上是苦,就不會帶來快樂的「果」,而世間的享樂都是苦因,所以再多的享樂,都無法帶來真正的樂果。我們該追求的樂是善樂,是成就正法的樂,例如修持正法順緣具足,身心狀態良好等等,如是善樂不僅帶來暫時快樂,也能帶來究竟快樂。 心是明,心是空 心在哪裡?其實是找不到的,找不到就是「空」。雖然找不到心,心卻不是黑矇矇什麼都沒有。我們清晰地能夠覺知一切,這就是「明」。我們就安住在自心「明空」的本質中。   為什麼越是修行,妄念越多? 一位行者開始修持之後,生起煩惱、妄念的根本無明得到了對治,力量大大減弱,因此那些本來依止無明為家的各種煩惱、妄念就開始到處亂竄,就像是原本的道路崩壞,車子只好繞道行駛,有的急著迴轉,有的想要馬上繞道而行,結果交通大亂。 如來藏的保鮮期 如來藏永遠不會過期壞掉,世界上再堅硬的事物都有壞滅的時候,因為這一切都是因緣和合的剎那現象,剎那間形成,也剎那間壞滅,只有如來藏、大手印並非因緣和合法,因此沒有變異。如來藏是沒有時間的。時間只存在於錯亂的顯相當中,因此經典在闡述甚深義理時,會說那是「無時之時」。 大手印,是減法而不是加法 修持大手印法門,不是努力外加一些什麼修持,唯一要努力的,只是消除錯亂而已,如果行者懂得如何消除錯亂,就能安住在本然的實相當中。這就是所謂「遠離勤修之勤修」。意思是不是要勤修達成多一些什麼,而是減少、消除錯亂。 本書來自第三世大寶法王最衷心的祈願,由國師嘉察仁波切為它譜寫上深切的跟隨之意,要引領你我,在祈願中走上解脫之路,心無旁騖,不落入歧途的朝向大手印前行。我們不只是為眾生祈求連苦痛之聲也不曾聽聞,更祈願眾生契入大手印,讓無明的源頭枯竭。在祈願中引導你找悲智雙運,與法王一同如理成就。

79 特價28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恆河大手印:「大成就者帝洛巴二十九偈金剛頌」釋論

眾生文化  出版
2019/01/04 出版

恆河大手印 「大成就者帝洛巴二十九偈金剛頌」釋論 千年前,恆河畔,一首解脫之歌, 帝洛巴一唱,那洛巴的輪迴幻夢就醒了…… 帝洛巴說道: 「我帝洛巴無任何開示,如果你能自見自性即解脫!」 然後,以破鞋打昏了那洛巴。 那洛巴從昏迷中醒過來時, 帝洛巴心中所有的斷證功德如模子印塑般, 一切盡皆顯現在那洛巴心中。 大成就者帝洛巴,是藏傳佛教噶舉黃金珠鬘傳承之首 恆河大手印,是千年前在東印度恆河畔 帝洛巴在弟子那洛巴經歷十二大苦行後 為那洛巴,也為所有受苦的心,所唱的心要口訣 依之實修,能現證自心本性 大手印的光明覺受,將相續不斷如同恆河…… 本書特色 ■2019年1月,桑傑年巴仁波切聖地祈願法會開示主題 ■這是噶舉大手印黃金珠鬘傳承祖師帝洛巴, 在恆河畔,為心子那洛巴所說的頓悟法, 是大手印修行者必讀的經典, 對心性修持者,充滿啟發,光芒閃爍 ■噶舉傳承重要轉世上師——桑傑年巴仁波切 為三年閉關行者講解實修版恆河大手印 桑傑年巴仁波切於蓮師聖地仰列秀的邊倩寺閉關房, 為三年閉關行者所開示之《恆河大手印》, 輯錄為文字出版,願此成為開啟增長清淨善業資糧之門。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 你的心頑固嗎? 當一只珍貴的羊脂玉碗掉落時, 你的心看到了什麼? 前世蔣揚欽哲旺波的侍者在羊脂玉碗掉落時, 馬上生起強烈的恐懼:「這下羊脂玉碗要摔破了。」 蔣揚欽哲旺波以神通力讓羊脂玉碗沒破碎,並且對侍著說道: 「喔!現在,看著你的心!」 當侍者一看自心時,馬上就認識了心性,並在當下就成為一位瑜伽士。 就是這樣「用心看著心的體性」! 從前有位竹巴噶舉上師進入岩洞要修持三年三個月的閉關,卻住了一天之後就離開了。 他為什麼離開? 他的心看到了什麼? 一位在墳場禪修12年的榨油工人 傳說還曾依止以妓女相度化有緣人的智慧空行帕芮瑪 他早上做搗芝麻的粗活,晚上在妓院幫忙 卻在印度恆河畔唱出一首流傳千年的解脫之歌 ──恆河大手印 大成就者帝洛巴,以口訣勝義傳續的方式,傳授給予那洛巴,代代相傳到今天的第十七世大寶法王,這是大手印口訣持有者口耳相傳的不共無上甚深口訣,依之能於一生中,即身成佛的「解脫道大手印」修持法門。 帝洛巴尊者的根本頌: 風格威猛直接,充滿黃金珠鬘傳承之初,直指自心的力道。短短二十九頌,除了直擊要害的修行口訣,沒有繁瑣的教理引證與邏輯思辯,是初學者容易受持,中等根器者容易修持,具足信心與殊勝福報的上根利器者,也容易實修並依之現證自心的殊勝口訣。 桑傑年巴仁波切的釋論: 噶舉皈依境上地位尊貴的仁波切,將這部簡短的口訣,作教證俱精的註解,逐句解說,條分縷析,層次豐富,深入帝洛巴尊者的教言心髓,同時引證其他大成就者的相關開示,悠遊於大手印教法的傳承之流,廣徵博引,全書宛如大手印法教的林園,繁花簇簇,光芒閃爍,入眼皆是動人心魄的心性光華。 獻給想「親見自心」的您: 自心本性,是解脫的唯一出口。對於心性教法,不管您是已嘗法味的體驗者,若即若離但持續練習的修行人,還是剛學習的初機法友,本書都是大手印教法的經典。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真好,我能放鬆了!

眾生文化  出版
2018/12/01 出版

你和「我」的關係如何? 你最愛「我」,但和它關係又很緊張? 它是最老牌的trouble maker,你又拿它沒輒?   是的,幾乎所有的求不得、放不下、想不開, 都是「我」和「我的」概念造成的, 怎麼樣才能讓「我」放下放鬆? 還好,這些,慈悲又智慧的佛陀都懂, 他以戒和定,教我們生起安定的力量,讓心安靜下來之後, 接著,要教我們佛法最特殊的核心價值:智慧。 這次,佛陀要教你:擺平「我」的秘密! 「我」和「我的」幻相擺平,心就可以放下放鬆, 一條叫做「解脫」大道,就在面前展開了。 至於「擺平我」的方法是什麼? 那個秘密叫「四念住」,叫「毗缽舍那」,叫觀的智慧, 佛陀是這麼教的…… 「簡單」,帶來一種純度,帶來看見無我的可能性。 藉由觀禪的指引,我們先擺平「我」,讓「我」退休,才是救自己唯一的方法。 ■生活在充滿覺知的氛圍中 你得先讓自己生活在一個充滿覺知的氛圍中,吃東西的時候,懷著正念和覺知而吃;坐在禪修墊上的時候,好好地坐著;走路的時候,就專注單純地走路。漸漸地,你的世界會變得非常簡單,你因而不需要老是想著我該怎樣或不要怎樣。你把「我」給解散了,把「我」給開除了,而「想要」也因為派不上用場,不再發揮作用。 ■放下,讓力量和自由生起來 在放下「這個」和「那個」的時候,你不只是在把自己縮減為空無,藉由勝妙的戒律,你用放下的方式,讓力量和活力,重新從放下的那個不是「我」、不是「想要」的當中生起。事實上,因為它不是從「我」、也不是從「想要」中生起,因而擁有巨大的空間和大自在的可能性。你能夠成為真正的自由人—―澈底放下、放鬆,根本地得到自由。 ■和真實的自己,重新取得連繫 不知道有多久,你感覺和某件事物已經失聯很久了,如今你藉由佛法重新與過去取得連繫。法教是唯一能夠把你帶回來,與你驕傲的父母再度聚首的事物。你非常感動,覺得自己現在已經準備好,能夠適當且充分地聽聞佛法了。 這是般若智慧的第一個層次,有如和那種認可重新取得連繫的體驗。 ■是誰在注視誰? 禪修是處理糟糕情況的唯一途徑。在禪修中,你其實是在處理內心的一切。 經由禪修,你開始讓「你整個人、整個自我、整個心並不存在」的想法變得突顯。 你掐著自心,然後注視它,問自己:「是誰在注視什麼?」 你正在注視你自己! 這麼做的時候,你發現自己持續受到這整件事的易變無常所擾亂,但也找到可以對這種易變無常下工夫的基地。與其逃離那種倖存感,你反而願意坐下來,充分透徹地檢視自己。這就是正念、止觀禪修發展的寂靜。 ■你終於可以澈底放下、放鬆 、自由了! 你能夠成為真正的自由人,一位徹底擁有巨大空間和大自在可能性的自由人。你能夠感受到絕妙的清新空氣和自在;這是修持奢摩他(止禪)和毗缽舍那(觀禪)所發展出的正念和覺知的結果。因此,般若和自在、正念覺知的修行關係密切。 本書是創巴仁波切「遺教法寶、三乘系列」六冊中的第二冊,是「別解脫道」的下冊,這一冊的重點著在「戒、定、慧」三學的慧學。 創巴仁波切先以「四念處」帶領我們了解自己浮動的身心,引導我們從藉由呼吸留心觀照身體開始,一步步把自己帶回到正念。接著,又引導我們透過觀禪(毗缽舍那)的練習,讓自己的感知更為敏銳,去全然體驗生活,並在日常生活中去應用觀禪的覺知,剎那瞥見空性。 仁波切介紹了佛陀最初所說的生命真相和解脫方法:四聖諦「苦、集、滅、道」,讓我們認清輪迴的本質其實就是苦的,帶我們認清苦因,繼而油然真切的從內心中生起,想從苦中找到尋求解脫的可能性。 當出離心以雷電般在心中閃現而起的那一剎那,我們抓住機會,決定要從踏上別解脫道的旅程開始,學習與自己相處,與真實的自己重新連結。在這漫長的旅程中,我們得先從聲聞乘、緣覺乘的「乘」的旅程起步,再循著五道的路途前進,小資糧道、大資糧道、加行道,老老實實,一步一腳印地走向解脫。 這一路短暫的目的,為的是要拆穿自我的迷思,了悟以為堅實的自我,其實並不存在,而我們終於放下一切的尋思,清白明淨、如實的簡單、好好安住在當下的生活裡,如此,發現它反而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多單純、剎見更寬廣自由、無我的可能性。於是,創巴仁波切在本書最後的章節,教導我們如何開始斬斷自我的麻木不仁,樂意精進地從聞、思、修中去看見更高深的般若空性,從中,我們了解到,自己其實既沒有什麼可以失去,也沒有什麼可以獲得。我們不再恐懼。 在這裡,一切準備就緒,保持如是地前往下一個旅程。這是別解脫道──我們已經整理好自己了!

9 特價38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恰美山居法5:一生中山居閉關的實修教法

所有的錯路,都在自己的內心 從夜露未化直到更深人靜 精進閉關修持的目標 是即身成佛 修持路上或許有歧路、有阻礙 但是,所有的錯路都不在外境 全部在自己的內心 千萬不要迷失在自己內心的三毒中 要以空性悲心的利劍 走在正確的解脫道上 一輩子要學的教法及閉關實修系列 《恰美山居法》系列第5冊 ・教你如何走在正確的實修道路上 ・教你如何避免魔鬼邪祟干擾修持 ・教你如何讓修持突飛猛進 ・教你如何調伏內心五毒 ・教你如何為佛子的行誼 噶瑪恰美仁波切是阿彌陀佛意的化身,其廣為後人所熟知的口訣精髓,就在這整部的「山居掩關親誡」——《恰美山居法》中。這部山居法著於西元1659年,共有595藏頁,是噶舉派不共的教言,也是大圓滿不共的無上教法。 本系列匯集一百多部有關閉關實修的典籍精華,內容由淺入深分別解說,所有內容分類清楚,每一章就是一個主題,基本上所有解脫道上的教誡,已全部包括在其中。本系列由噶瑪三乘法輪寺(KTD)住持堪布卡塔仁波切所講述,仁波切在海外弘法已近五十載,不間斷的講說指導傳授法教,引領弟子進入佛陀的教法,對佛法在西方的維繫和弘揚有深廣的貢獻。 在密咒乘門的實修中,會有許多危險的關卡或是走入錯誤道路的情況,一旦誤入歧途,就會讓修持失去應有的效果。本書為山居法系列第5冊,教導行者如何透過智慧選擇正確的道路,如何在修持教法時去除阻礙,如何讓停滯不前的修持突飛猛進,以及如何調伏煩惱轉為道,以及佛子的行誼應該為何。精進閉關修持的目標,一定是即身成佛,唯有讓自己步上修持的正道,透過智慧選擇正確的道路,才能得到最大的成效,獲得即身成佛的目標。

9 特價38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沒事,我有定心丸。

眾生文化  出版
2018/06/01 出版

好忙,覺得心好累? 想安靜一下,腦子卻吵個不停? 有時覺得,自己的心,是世界最遙遠的地方? 好久沒坐下來,和陌生的自己,靜靜相處? 沒事。這些,慈悲又智慧的佛陀都懂, 所以他證悟之後,最初要教我們學會的事, 就是怎麼讓自己的心安靜下來, 安定的力量,是給自己的生命第一個祝福。 至於安定生命的方法是什麼? 那個秘密叫「奢摩他」, 佛陀是這麼教的…… 關於本書 即使你是一個大乘或金剛乘的修行者,你仍然必須從頭開始,別無他法,這是為什麼小乘會在大乘、金剛乘之前的原因。 小乘是我們開始走上法道的方式,它是一個相當令人愉悅的入口。也許你會認為,小乘是非常嚴峻苛刻、無趣的,但事實上,它是一條令人喜悅的道路。小乘的基本態度在教導我們如何端正自己的行宜,藉由止禪的修持,你開始和自己發展出一個良好的關係,身心變得越來越為協調整合,能夠懂得如何留心觀照身邊所有發生的一切,同時,瞋恨和貪愛心也減少了!這讓你越來越走向了覺悟的道路,成為一個美好良善的佛法人。 許多世紀以來,無數其他人已經如此修持,也有無數的人因此獲得成就。如果對這些有所成就的人們來說,它是管用的,那麼,這本書裡所教導的小乘解脫之道,對你也會是管用的。 一旦了解這一點,再運用本書教導的對治解藥,開始把自己從煩惱的我執輪迴中救脫出來,這就是小乘——別解脫的根本,也是佛教修行的基礎。 本書法教的背景脈絡與導讀 尊貴的邱陽.創巴仁波切在一系列禪修暨研習閉關期間所呈現的法教,構成了《別解脫道》、《智悲菩薩道》、《不壞覺醒之密續道》這三部書籍的基礎,這本書則是其中的第一部。這個一次為期三個月的禪修研習閉關被稱為「金剛界研習營」。從1973年到1986年,創巴仁波切主持了13次金剛界研習營,給予超過300個開示。他按照藏傳佛教設計規劃的小乘、大乘和金剛乘等佛教修道三大次第,架構出這些金剛界研習營。 口耳相傳的教授 在閱讀本書之際,最好謹記這些開示的本質,以及給予這些開示的背景脈絡。佛教主要是一種口語傳承,根源自上師和弟子之間以「上師口述,弟子耳聞」方式,直接傳授佛陀的法教或佛法(buddhadharma)。早期的「經」(sutras)保有此一特質,總是會提及地點、時間、環境背景,以及佛陀在傳授此一特定主題時,有哪些人在場。為了符合口語傳統的作法,佛經通常用「如是我聞」這個句子做為開場白。同樣的,這本書也是以口語傳統為基礎。「宣講開示」是這本書的根本,是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用特定的方式對特定的學生而說。然而,不像佛陀的經典,這些宣講開示被記錄下來,進而被謄寫成為本書的原始資料。 就此情況而言,宣講者是尊貴的邱陽.創巴仁波切。由於創巴仁波切在幼年即被認證為一位「祖古」(tülku)或轉世喇嘛,他因此而被稱為「仁波切」(rinpoche)或「珍貴者」。他也擁有金剛阿闍黎(vajracharya,金剛上師)或持明(vidyadhara,知識持有者)等頭銜。1940年,創巴仁波切出生於西藏東部康區,是藏傳佛教創巴傳承的第十一世傳承持有者。這個傳承屬於藏傳佛教噶舉派;該派強調禪定的修學和直接的個人覺受,因而成為眾所周知的「實修傳承」(practice lineage)。 創巴仁波切在西藏東部的蘇曼寺接受訓練,擔負身為傳承持有者應負的職責和責任,但是在1959年中國入侵時,他拋下一切成為逃亡難民。1970年,31歲的創巴仁波切抵達美國,從1970年開始,一直到他於1987年離世,持續不斷在西方國家傳法,歷時17年。他是頭幾個在北美傳授藏傳佛教的西藏大師之一,也是少數幾個用英語來宣說佛法的西藏導師之一。 金剛界研習營 那些從金剛界研習營領受到這些口傳法教的學生,經由各種不同的方式而誤打誤撞地接觸佛教;他們得遇創巴仁波切為師,並且獲准參加其中一個金剛界研習營。大多數的學生已經研習佛法三年或三年以上,和持明創巴仁波切之間有個人的法緣,並且已經開始從事禪修。金剛界研習營一年只舉行一次,舉行地點位於北美各地,學生們可能不會在第一次申請時就被接受。 創巴仁波切認為,金剛界研習營的課程對於訓練他的學生、在未來弘揚佛法具有關鍵的重要性。在談論這種研習營所扮演的角色時,仁波切告訴他的學生: 「在弘揚真正的佛法之時,你們可以成為非常重要且力量強大的工具。我們正在構築這個法教的主體,如此一來,每一件事物就不會因為單單我個人的存在而陷入僵局。它可以超越我這個個人。在我死後,你們可以繼續擴展你們的視見。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完全取決於你們的才智、戒律和精進,因此你們最好擔負起更多的責任。 不論你們想要承擔與否,這一切遲早都要交付到你們手上。你們可以拒絕它或把它棄於塵土,但是否擔負起呈現佛法的責任,則取決於你自己。你們必須幫助未來的學生們,而且不只是這個國家的學生,還包括西藏和印度在內等世界其他地方的學生。到時,西藏和印度的人們將已經忘卻佛法,然而新近第一代的美國佛法修行者將能夠前往西藏和印度。此舉將會助益良多。 我們的視見是非常廣大浩瀚的,而且就我們需要完成的事業而言,它也極為艱巨費時。 我希望你們能夠有所了解。如果你們尚未了解,我們就必須讓你們一而再,再而三地通過另一個檢驗的過程。人們可能會試圖去確定他們被放棄了,但是就我而言,我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在他們身上。」 雖然三乘的架構奠定了所有這些金剛界研習營的基礎,但環境背景不一,時代和文化從1973年的第一次金剛界研習營到1986年最後一次金剛界研習營之間也產生巨幅的轉變,因此每一次的金剛界研習營都是獨一無二的。這個課程通常始於一個為期一或兩個星期的密集禪修,接著把焦點放在研習小乘之上。繼此之後的是另一個密集的禪修,然後研習大乘。最後再從事第三期的密集實修,接著研習金剛乘。 在從事實修期間,學生們會花上一整天的時間禪修,其中坐禪和行禪交替而做。他們會在禪堂用餐,並且修持一種採取自日本禪宗的正念飲食形式「恰好齋」(oryoki,即「應量器」)。在研習期間,除了創巴仁波切親自教導主要課程之外,學生們也要上一堂由資深弟子所教導的課程,而這堂課主要是在研究前一次金剛界研習營的手稿。他們也上其他的課程,其主題包括傳承和虔敬心、佛教心理學,以及香巴拉傳統的法教等等。香巴拉傳統的法教強調本初善,以及創造一個覺醒證悟的社會。在每一期的研習結束之際,師生們都會參與口試。 創巴仁波切對於這種穿插交替了深入實修和密集研習的金剛界研習營形式感到相當自豪。他告訴學生們: 「我想要同時把「聞」(研習)和「修」(實修)介紹給你們。這一直都是噶舉派的風格。我們總是在修行,我們總是在研習。這不特別複雜。因此,我要你們所有人都從事靜坐禪修,也要你們好好掌握你們的學習情況。換句話說,不論是在聞、思、修哪一方面,我都要你們努力用功。 對你們而言,這是一個非常稀有難得的時刻,而且它可能千載難逢。因此,請好好加以思量,並且努力盡可能地修行和學習。好好留意你是怎麼運用時間的——你非常寶貴的時間。你們努力用功,最後終於到了這裡。我很高興也很感謝你們全都在這裡。讓我們好好善用這一切。 就我所見的,學生們在這裡的表現讓我極為開心。你們都非常的和藹可親、美好出色,而且努力用功。就整體而言,我非常高興做為你們的老師。你們都是傑出的學生。如人們所說的,身為你的老師是「上天賜予的禮物」。讓我們保持下去。請全心全意地繼續努力。」 在每一個金剛界研習營,創巴仁波切都從頭到尾、巨細靡遺地教導藏傳佛教的修道次第,而且每一年,他都能夠就先前金剛界研習營的傳法內容加以延伸。在每一次金剛界研習營結束之後,他講授的內容都會被出版為手稿,因此在他陳述新的法教時,學生們都能夠復習前幾年的內容。隨著時間的過去,他所累積建立的法教主體變得越來越龐大。 創巴仁波切把這個金剛界研習營的形式創造成為一個車乘工具,讓他最親近的弟子得以窺探他在西藏所接受的訓練的深度和精密度,而此舉使得仁波切能夠在佛法中注入口傳的特質。為了保持這些法教的祕密本質,金剛界研習營的手稿只限於那些曾經參加過金剛界研習營的學員使用;只有在少數的情況下才會破例。創巴仁波切尤其關注的是,金剛乘的法教必須在正確的時機,適切地呈現給適當的學生。

9 特價41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仁波切說二諦《知識寶藏.二諦》釋論

眾生文化  出版
2018/02/02 出版

又智慧又有人味,又了義又接地氣 一隻鳥,怎樣才能在天地之間飛得又高又優雅?唯有雙翼均衡! 一位修行人,怎樣才能在表相與實相之間,活得既甚深又實在?唯有二諦圓融! 是的,真理有兩種!一個讓我們過好生活,一個讓我們究竟解脫。 一如鳥之雙翼,當世俗與勝義、表相與實相、了義與不了義,這看似相對但從未分離的兩邊,圓滿的相融,如雙翼般均衡揮舞,我們就有機會又了義又接地氣,又智慧又有人味。這是《仁波切說二諦》教我們學會的事。 此外,明白「空」是一回事,禪修「空」又是一回事。如何融會這兩件事,正是本書的目的。全書直指各佛教思想學派的不同重點見解,融貫當代的科學概念,結合即席問答和禪修指導練習,非常簡潔輕巧地讓你在空性中「解行合一」。 不能再微小的存在 分別說一切有部主張「不能再被分解的是實際存在的!」因此,物質的最小粒子和剎那間的心識,都是不可分解的。它們是實存的。一切都由他們架構而成。 然而,科學家告訴我們,把原子核之間的關聯打破時,會產生巨大的能量叫原子能。社會變遷也證明,當牢固的集體意識被打亂時,混亂的力量取代了共識。 獨特與它叫什麼名字無關 經部主張抽象、代表通性的東西是表面,具有獨特性質的東西才是真正存在。獨特的性質,真正真實,真正存在,這三者是同義的。然而,一件獨特的東西本來沒有名稱,它和我們為它取的名稱毫不相干。 無二分的自覺 唯識宗認為,外境的顯現只是我們自己習性迷惑的投射,正如夢中顯現的外境。如果沒有任何可覺知的對境、或任何外在的境,那麼也不可能有能知者。因為如果有能感知者,一定得有被感知者。因此一切能感知者和所感知的境,都不過是不實的顯相。真正真實存在的,是無二分的自覺,那即是心的本質。在這無二分的覺知中,沒有能觀者也沒有所觀境。這無二分的自覺是一切的根本。 因緣和合的一場夢 中觀自續派認為,一切顯相都是因緣條件成熟而顯現,所以它們是如夢如幻的,這些顯相都不真實。我們知道事實就是這樣,因為當我們經驗這一切時,我們什麼都找不到,找到最後,發現一切都不存在,如同虛空一樣,這就是真正實相的本性。 說得出口的,就不是真理 根據應成派觀點,真正實相的本性是不能被思議、不能被描述、不能被表達的,而且它也遠離了所有關於它是如何的概念造作。當我們用智慧來分析真正真實的本性時,找不到任何東西可作為任何主張。真實本性超越主張、超越哲學論說, 因為實相是不可思議、難以言喻的。 他空見之最速見 如果以最容易的方式來理解他空見,那就是:無論念頭在想什麼,那些念頭想像為存在的事物,都是遍計所執性,念頭的對境是虛構遍計的;而念頭本身是依他起性,因為它是依於心的習性而生起的;念頭的真正本性是心的明光本質──圓成實性。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願惑顯智:岡波巴大師大手印心要

眾生文化  出版
2017/11/03 出版

有一位大師,法王噶瑪巴稱他為「上師」。  密勒日巴把衣缽傳給他,噶舉法脈因此弘傳千年。  「大手印」與「噶當派」,在他心中合流,  到今天,他兩脈合一的智慧,都還鮮活引導著我們的心。  他是岡波巴大師! 本書中,「大寶法王的老師」岡波巴大師, 以《法會大開示錄》,教我們次第學會金剛乘智慧, 林谷祖古仁波切則深入淺出的幫我們抓重點。 當古老的金剛智慧,遇到現代的善巧詮釋, 就成了修持大手印的幸運弟子,不可錯過的實修經典! 為修行做足基本功 如果有人用自己的餘生專注研習這部法本,那麼,不只是為這一生,也為了中陰過程以及來世的基礎準備,他的基礎工夫會是足夠的。研習這本書,將有助我們理解,並從自己追求學習的各種禪修方法中,獲得絕大助益。 金剛乘完整指南 本書為許多佛法修行者心中的長久疑惑提供解答。這些當初未能有時間,或有機會提問的問題,現在終於有了答案。這本書本身,就是一套完整的修行題解。連同仁波切的另外兩本著作《成佛之路》與《走向無畏》,我高度推薦這本書,對每個人來說,它都會是一部相當完整的金剛乘修行指南。 關於本書 疑惑如何能顯為智慧呢?依據大手印,在體認出自己經歷的一切事物,都是心的自性的發散時,疑惑將顯而為智慧。心的自性是什麼?我們又該怎麼做才能有所體認?便是岡波巴大師在這部法本中對弟子所提出的問題。 本書原標題是「岡波巴大師法會大開示」,是大師為弟子──同時也為現在正在閱讀本書的我們──指引出這條邁向體悟大手印、真實自性之「大印」的深度理解與禪修之路。 在西元十二世紀的岡波巴大師,是偉大瑜珈士密勒日巴尊者的弟子。運用密勒日巴尊者所傳授的禪修方法,岡波巴大師成就了大手印教法的最高體悟。在這部進階的佛法教學中,大師就如何進行心之自性的練習以及獲致證悟,提點心要,傳承弟子同樣的教法。 注釋內容,取自祖古仁波切在歐美講學的課程傳授,在如何將自身的困惑轉化為智慧提出衷心建議時,也散發出他溫和、溫暖、幽默,智慧以及務實的個人特質。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大手印大圓滿雙運

眾生文化  出版
2017/08/30 出版

金剛乘兩大心性傳承:大手印與大圓滿, 兩大解脫法門精華,在本書中融合為一, 這是大悲觀世音的實修教言, 想證悟的你,請聽敢言的恰美仁波切怎麼說。 我們的生命太短暫,煩惱又太熾盛, 面對輪迴或解脫,我們沒有時間可以浪費。 93歲的成就者堪布卡塔仁波切,慈悲為我們解析恰美仁波切的法本, 讓大手印與大圓滿的實修精華匯流, 以簡明的方式,為忙碌的現代修行人,提供了悟心性的訣竅。 ■兩大傳承證悟者的心性指引: 這本書,是十七世紀西藏知名的大瑜伽士噶瑪恰美仁波切,用道歌的方式,引導修行者認知心性。噶瑪恰美仁波切精通噶舉以及寧瑪兩大法派的教法,並將大手印與大圓滿兩大法脈的心性教法心髓融合為一,在當年創立內多噶舉派,並將一生大半時間都投注在觀修心性上,精進實修,無有間斷,是一位大手印與大圓滿傳承的證悟者。經由他的實修心得所傳下來的教導及開示,風格簡明易懂,觀修訣竅清晰完美,也包含了一切應有的法理論述,是一部從初學者到資深修行者,都深具意義的了悟心性之書。 ■完整而實用的實修指南: 讀者經由本書可以很快領悟到,作者經實修後融合大手印與大圓滿的精華,包括基本的轉心四思維,到清淨障礙、積聚福德資糧、本尊的正確觀修,以及將心安住於三摩地的止觀訣竅,乃至臨終時如何解脫的心法,都一一收錄在內文釋義中。 ■當代大成就者釋論: 本書以恰美仁波切的法本《大手印大圓滿雙融心髓》一書為底本,經由大成就者──美國紐約噶瑪三乘法輪寺(KTD)住持堪布卡塔仁波切授課時的解說,集結為英文版「The Quintessence of the Union of Mahamudra and Dzokchen」一書,譯成中文後,讀者可熟悉並了解本來就具有的心性智慧,能較為輕鬆的去看待生活中的壓力與不知所措,懂得如何面對它、處理它、轉化它。在繁忙雜亂的生活中,因為這樣的訓練,我們知道如何自處,最後得以任運自成的展現心的力量與智慧。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達賴喇嘛說金剛經(二版)

眾生文化  出版
2017/07/28 出版

你的心,是煤炭或鑽石? 痛苦時,你以為心像煤炭,黑暗、沈重又脆弱。其實,你的心像鑽石,透明、閃亮又堅不可摧,因為心的本質是空性、是佛性,煩惱只是暫時的遮障。 重點是:如何把煤炭還原成鑽石? 送給世界一顆鑽石 世上最堅固的是鑽石,世上最堅不可摧的是空性。鑽石,就是金剛;像金剛般的生命真相,就是空性。 《金剛經》中,佛陀送給世界一顆鑽石:證悟空性的智慧,尤其是由菩提心所攝持的勝義菩提心,能斷一切障,能證一切法的本質,因為安住空性,不受任何損傷,所以稱為「金剛」。 來讀《金剛經》 因為空性,心靈才得以淨化,福德才能積聚,因果世界才能運作,我們才能成佛。負面情緒源於執著「我」的心和自我中心。對真實本質的理解,會消除這顆執著的心,菩提心會自然消融自我中心。 如日光般照耀的菩提心 修習觀音瑜伽到圓滿覺悟時,我們也就成為一位觀音菩薩。 真正修持菩提心的人,擁有極度的快樂、滿足、信心。像日光消除黑暗,菩提心消除了自我中心造作的過錯。 解脫的三線道 以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引領我們向解脫而去。 你必須看到終結痛苦的可能性,然後你渴望獲得解脫,更渴望幫助所有眾生解。但前提是:「你要對空性有所理解。」

79 特價30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恰美山居法4:一生中山居閉關的實修教法

《恰美山居法》閉關實修系列第4冊 進入實修的最後關鍵階段—— 在輪迴的苦海中 我們的一生 必得經歷許多快樂憂傷 不管曾擁有多幸福歡樂的時光 只要大限一到 死亡從沒有放過哪一個人   此生的種種 彷如昨夜的夢境 蕩然無存 除了業力之外 什麼都不存在了   噶瑪恰美仁波切是阿彌陀佛意的化身,其廣為後人所熟知的口訣精髓,就在這整部的「山居掩關親誡」——《恰美山居法》中。這部山居法著於西元1659年,共有595藏頁,是噶舉派不共的教言,也是大圓滿不共的無上教法。   本系列匯集一百多部有關閉關實修的典籍精華,內容由淺入深分別解說,所有內容分類清楚,每一章就是一個主題,基本上所有解脫道上的教誡,已全部包括在其中。本系列由噶瑪三乘法輪寺(KTD)住持堪布卡塔仁波切所講述,仁波切在海外弘法已近五十載,不間斷的講說指導傳授法教,引領弟子進入佛陀的教法,對佛法在西方的維繫和弘揚有深廣的貢獻。   此系列教法從第4冊開始,進入實修的最後關鍵階段,從普明大日如來的超度法,到細說中陰如何度亡的方式,及行者修持路上可能會遇到的諸多考驗及徵兆,無不鉅細靡遺清楚解說,能使我們對教法的理解有很大的幫助,對於日後搜尋資料時更是一條捷徑,是成佛旅途上最佳的精神助伴。

9 特價39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