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如果你身為設計師,卻對業務、行銷或產品團隊在某些情況下的作法感到困惑,那麼這本書就是為你而寫的。Joel Marsh清晰地說明了各類型企業(交易平台、社群網路、B2B公司等)的關鍵價值驅動因素,幫助設計師了解利害關係人的需求,以及如何帶來更大的影響力。」 —— Ellen Chisa, boldstart ventures 「使用者經驗設計主要關注使用者需求,但這只是整個過程的一部分,也應該與商業策略相結合,才能為公司創造價值。本書絕對是這個領域的必讀之作,因為我們不能再忽視UX與商業需求銜接的重要性了。」 —— Kévin Meunier, Offinite執行長 許多設計師驚訝地發現,設計工作的重點並不只是畫圖,而是要知道該畫什麼,以及如何說服他人去實現。不論你是身兼數職的一人設計團隊,或是位屬公司決策圈的C字輩產品負責人,《UX商業價值實現之道》都是你設計真實世界商業活動中的必備指南。 你不僅會學習到如何像專業人士一樣思考設計,也會了解設計如何為整個公司帶來變革。探索從電子商務到生態系統的數位產品和服務設計原則: •確認有價值的問題並系統性提出解法 •在沒有時間或金錢的奢侈條件下進行研究 •將設計與商業模式對焦以增加收入 •說服並理解不同的利害關係人 •避免無意中毀掉你的公司(這總是件好事)
「若想改善你的數位設計工具包,或想了解更多設計實務工作中的策略方法,那麼這本書絕對適合你。」 —Phil Clevenger Adobe,資深UX設計總監 「Jaime示範了如何將深度的研究轉成能讓真實場域中的真實團隊實際運用的產品策略。」 —Indi Young 《Mental Models》與《Practical Empathy》作者 使用者經驗(UX)策略是UX設計和商業策略的交會點,但截至今日,還沒有人提出一套易用的執行方法。這本實用的工具指南提供了輕量的產品策略工具和方法,協助你與團隊設計出人們真正渴望的創新數位解決方案。 作者Jaime Levy為UX/UI設計師、產品經理、創業家和有抱負的策略師示範了許多深入淺出的方法,讓你可以立即應用在實務專案上。書中的商業案例、歷史脈絡能帶給你寶貴的觀點。第二版收錄新的業界實例、更新的方法、以及關於質化線上使用者研究的新章節。 ‧透過暫時人物誌(Provisional Personas)和顧客探索方法來定義、驗證目標族群 ‧透過競品研究和分析來探索市場機會點 ‧運用聚焦商業模式的快速原型進行測試 ‧進行線上使用者研究,無論預算多少都能快速獲得寶貴的洞見 ‧進行線上廣告和登陸頁面活動來測試商業構想,並驗證行銷管道
運用旅程圖、藍圖、圖表進行顧客經驗對焦協調的完全操作指南 創造價值,從經驗圖像化開始 「Jim Kalbach承接了Edward Tufte的思想熱忱,揭開了「設計思考」或「UX工作坊」物件背後視覺邏輯的神秘面紗。從覆蓋辦公室整面牆的巨型服務藍圖,到地上不起眼的便利貼,Kalbach對其進行了仔細的研究,並賦予其意義。」 — John Maeda 科技專家、《How To Speak Machine》作者 「Kalbach為顧客導向的視覺化工具點了一盞明燈,並提供讀者實用的指南,讓大家都可以自行操作這些工具。」 — Kerry Bodine 《Outside In: The Power of Putting Customers at the Center of Your Business》共同作者 「Jim將圖表的優點具體化,釐清了流程,並提供了激發靈感的視覺範例,能幫助設計和商業領導人更願意為顧客提供更好的服務。」 — Kate Rutter 顧問、設計師、加州藝術學院互動設計教授 我們可以理解顧客因產品與服務不一致,或因不良的經驗而感到挫折,但更糟的是,公司內部卻因為太過專注於商業流程,而看不見這些問題點。這本實用的書將帶領各位運用對焦協調圖表,將寶貴的顧客意見轉成可執行的洞見,這套強大的工具能幫助你把現有的顧客經驗圖像化,並發想未來的解決方案。 設計師、產品與品牌經理、行銷專員和企業主都能從中了解經驗圖像化如何幫助組織定義商業目標與顧客觀點交集之處。善用這些洞見,就能帶給使用者真正的價值。經驗圖像化不僅是用於設計產品和服務;而是為了更了解人。 ‧運用最新的圖像化方法以彰顯公司的近期變化 ‧建立適用於多通路體驗和生態系統設計的圖表 ‧了解「引導」如何逐漸成為圖像化工作的一環,將重點從成果轉移到實務可執行性 ‧探索將各種圖表應用於非商業環境的方法,例如,幫助家庭暴力受害者
定義、設計和銷售多裝置產品 「Anna Dahlström在將UX和設計原則應用於說故事和溝通上做得非常出色。她從戲劇、歷史和現代說故事中汲取靈感,編織出引人入勝的陳述。我推薦本書給任何希望改善內部和外部溝通技巧的設計師,尤其是那些希望擔當更多領導角色的人。」 —Ellen Chisa(Dark公司共同創辦人和CEO) 隨著各式各樣的裝置、接觸點和管道的運用,你控制人們如何瀏覽你精心設計體驗的能力,正在逐漸削弱。但是,如果你要在對的時間、在對的裝置上、傳遞對的內容和互動,那麼了解人們在其旅程中的位置仍然很重要。 本實用指南向你展示,說故事如何在產品設計中產生有作用的差異。作者Anna Dahlström詳細介紹你可以在專案和整個組織中使用說故事的多種方式。將電影和小說中淬鍊出的原則,應用到設計和商業環境中,你將學會創造出色的產品體驗。 ‧了解精彩故事的剖析如何在產品設計中產生差異 ‧探索傳統的說故事原則、工具和方法如何與關鍵產品設計方面相關 ‧了解有目的性說故事如何能幫助說出對的故事、並促使人們採取行動 ‧使用說故事原則來講述、銷售和展示你的作品
實用的互動設計模式 「許多年來,《操作介面設計模式》一直是使用者體驗設計師書架上的重要藏書,這次也會承襲傳統。這個新版為舊版及每位設計者帶來重要且相關的更新。在可見的未來,它將再次成為實作與互動模式的最佳參考。請別錯過本書所帶來的更新!」 -Erin Malone Principal, Experience Matters Design Chair, IXD BFA Program, California College of the Arts 現今企業需要對爆炸式成長的頻道、螢幕種類與內容,建立引人注目、完美的使用者體驗;要能設計出好的應用程式介面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在本書第三版中,您將學習到如何在令人眼花繚亂的設計選擇中找到方向。借鏡最佳的使用者介面設計模式實作,這本暢銷書將能提供常見設計問題的解答。 您將會學到移動裝置應用程式、網站應用程式及桌面軟體的使用者介面模式。每個模式都含有全彩的範例及實用的設計建議,讓您可以立即應用。有經驗的設計師可將本書當作設計參考書,新手設計師將會找到介面世界及互動設計的學習之路。 ‧在開始設計前,請先瞭解您的使用者 ‧建立適合使用者的軟體建構 ‧設計元件幫助使用者在任何裝置上完成工作 ‧學習在軟體中協助使用者不迷路 ‧放置元素指引使用者找到資訊或功能 ‧學習視覺設計如何成就或毀壞產品的可用性 ‧賞心悅目地呈現複雜資料
搭配服用《這就是服務設計!》 在專案中活用服務設計思考方法 本書中共有54個實務應用說明,可幫助你在服務設計中將這些關鍵方法實際動手做。這些方法包括引導、指南、以及研究、概念發想、原型測試和主持活動的訣竅和技巧。本書是《這就是服務設計!》(#TiSDD)一書的方法篇印刷版,與本書網站tisdd.com上免費的內容相同,但重新整理編排過,並以專業裝訂的方式呈現。 注意:雖然方法是服務設計過程的構成要素,但擁有一堆磚塊並不能讓一個人成為建築師或砌磚工。要能成功地進行服務設計,一定需要掌握這些方法。但是,你還必須能夠將這些方法組成符合脈絡和組織需求的流程,並用這種新的工作方式引導人們。 本書僅包含了構成要素(方法)。並沒有詳細說明如何將方法組合至整段設計流程中、如何規劃或進行管理。書中既沒有描述為什麼人們應該重視服務設計,也沒有解釋如何使服務設計在組織中活躍起來。關於這些議題,請閱讀《這就是服務設計!》一書。
「Austin創建了一個實用且非教條式的指導方針,將幫助你了解協作的要素,希望能讓你設計出你自己的出色協作。」 —Josh Seiden Lean UX 共同作者 「Austin有一個能將最複雜概念和做法簡化的本事。我歡迎他的書成為我產品設計大全的新成員。」 —Jeff Patton 產品設計教練,User Story Mapping的作者 今日我們在數天內就能發佈一個新的app或網站,只要藉由拼湊框架和使用AWS託管。執行不再是問題。但這樣的上市速度,更難讓你的團隊去確認是否建造出對的產品。 本書包含了11個實用的工具,幫助你在策略、使用者調查和UX上進行協同合作,是敏捷團隊和精實組織的理想選擇。書中並提供數百個真實世界可運用的技巧,幫助你去促進富有成效的會議並養成良好的協作習慣。無論是設計師、開發人員和產品負責人,都將知道如何建構出更好的產品,而且比之前更快。 本書主題包括: •協作和促進的基礎:學習如何更好地與你的團隊、利害關係者和客戶一起合作 •專案策略:幫助團隊在共同目標和願景保持一致 •使用者調查和人物誌:識別並了解你的使用者,並與組織內更多人分享這樣的願景 •旅程地圖:建立更好的接觸點,以改善轉換率和留存率 •介面和原型:最適的草圖和線框,以便你可以快速地測試和迭代
服務設計思考實務應用 提供給~ 設計思考、UX設計、(顧客)體驗設計、(服務)行銷、新創、(商業模式)設計、以人為本的設計,當然還有服務設計...,或是看你如何稱呼你在做的事情... 「身為一名行銷人,我覺得這本書在旅程圖、利害相關人地圖、服務藍圖和服務原型的說明上非常有價值。只是把產品或服務做出來是不夠的,要清楚了解產品與服務能為使用者做的事,以及旅程中所有攸關成敗的接觸點。」 -Philip Kotler, 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 莊臣國際行銷學名譽教授 「太棒了!這本書用非常清晰和引人入勝的方式介紹服務設計,持平討論為什麼要做、做什麼和怎麼做,也同時納入實務工作者的觀點。這本書能讓你對服務設計有全面的認識與瞭解。想要用設計服務創造價值的你,絕對是必讀的好書!」 -Birgit Mager, SDN董事/德國科隆國際設計學院 服務設計教授 「真是一本精彩的書!由於所有經驗都建立在服務之上,因此,在《這就是服務設計》中,你會學到如何讓體驗變得更具吸引力、更令人印象深刻,也更體貼。現在就開始閱讀,開始動手做吧!」 -B. Joseph Pine II, 《體驗經濟時代》共同作者 卓越的顧客體驗需要藉由跨領域的共同語言來打破組織內的窠臼。服務設計(或看你如何稱呼你在做的事情)在流程中提供了一致的模型和工具包,以實現這個目標。本書對服務的設計(其實就是任何產品的設計)做了詳盡的介紹,包括所有主要流程的詳細步驟,重要服務設計工具和方法的實際操作說明,以及世界各地服務設計應用在實務上的案例研究。 跟著書中的內容,你就能聚焦使用者、顧客和員工,迭代修正並為他們創造更好的體驗。也會學到工作坊的具體執行引導指南,使用主要的服務設計方法,在現實工作中落實概念,並成功讓服務設計深植組織。在將經驗與營運和商業成功連結起來的過程中,本書將協助你從理論轉為實作,也在組織中建構顧客導向的文化。
網站、App與資訊空間 「在這本書初版問世之時,我是極少數擁有『資訊架構師』職稱的人。當時這本書就如同對我的工作的認可,而且意義重大;現在第四版上市了,我依然有同樣的感受。將近廿年過去,資訊架構比以前更有意義也更為必要,這本書同樣是如此。」 - Karen McGrane, 執行合夥人,Bond Art + Science 「對任何參與數位資訊空間設計的人,這是我第一會推薦的書。」 - Andy Fitzgerald, 博士,frog design 和過去相較,資訊架構的挑戰性大為提高,而其必要性也是如此。身處資訊供給過剩的今日,企業想要分享的任何訊息都必須易於發現、瀏覽和瞭解。在橫跨多種接觸管道時,企業提供的體驗必須相近且一致,無論是網站、智慧型手機、智慧型手錶或其他更多裝置都一樣。 為了引導你認識這個寬廣的生態系統,本書第四版提供了經過時間考驗的基本觀念、方法和工具,用以進行數位設計。使用者經驗設計師、產品經理、開發工程師和任何參與數位設計的人,都可以在本書中學到如何建立語意結構,以幫助人們更能融入訊息與資訊互動。 本書包括下列內容: ‧資訊架構的整體概述,以及在創造有效的數位產品與服務時,資訊架構能解決的問題 ‧資訊架構要素的深入探究,包括組織、命名、導覽、搜尋和metadata ‧完善的流程與方法,能協助你由研究開始,一路走向策略、設計和資訊架構建置
「Joel Marsh大幅縮短UX學習曲線,提供寶貴的實務經驗,為你奠定UX設計的扎實基本功。」 — Aarron Walter, MailChimp研發副總,《Designing for Emotion》作者 「UX相關書籍多如過江之鯽,但鮮少有作者膽敢挑戰整個UX範疇,並且處理得這麼乾淨俐落。這本書提供UX初學者寬闊的視野,並且鼓勵他們深入挖掘這個富含無比熱情的領域。」 — Jeff Gothelf, 《Lean UX》(O’Reilly)作者 所以,你想開始學習UX(使用者體驗)設計了是嗎?很好,你來對地方了。 無論你想要設計app,網站,或者好像懂一點設計,這些容易上手的精選課程正是為你量身打造的。這本書從頭到尾徹底遵循UX設計流程實務,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你可以實際應用這些新技能,或在下次會議之前重新翻轉既有的舊觀念。 奠基於廣受歡迎的UX Crash Course(瀏覽數破百萬,源自Joel Marsh的知名部落格The Hipper Element),這本書是想要更加瞭解UX的經理人、程式設計師、業務及行銷人員的必讀寶典。 本書內容: ‧UX設計基礎,無需相關經驗 ‧研究怪異和奇妙的使用者行為 ‧打造對使用者友善之產品的流程與科學 ‧運用尺寸、顏色和佈局協助及影響使用者 ‧規劃及製作線框圖 ‧讓你的設計具有吸引力與說服力 ‧估量你的設計在現實世界中如何運作 ‧UX設計師整天在忙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