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嘉,微風輕撫著嘉南大地的寸方間。人、土地、自然,孕育生生不息文化恆河。 愛嘉、想嘉、戀嘉,拾個暖心空間的小品計畫,點亮你我心中的生活溫度。
以兼具易讀性及趣味性之文字,輔以影像介紹新港奉天宮-天上聖母元宵遶境、新塭嘉應廟-衝水路迎客王、過溝建德宮-火燈夜巡、民雄大士爺廟-大士爺祭典四項嘉義縣定民俗,讓民眾體會民俗的意義,進而提升保存之意願。
101年度嘉義縣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計畫於嘉義縣六腳鄉潭墘村所舉辦之「嘉鄉築藝」青年社規師工作坊活動記錄。「讓我們一起到農村Longstay,體驗農村生活的步調、建築與景觀的氛圍,貢獻一己之力為農村留下紀錄,以藝術行動幫助居民展現在地生活,打造一個創意美好的生活風景。」2012,嘉鄉築藝。
嘉義縣政府於民國100年出版「老樹在嘉」一書,書中介紹縣內90棵列管老樹,列管的老樹中有44棵是榕樹(101年解除列管編號24的豐收村老榕樹,因此目前為34棵)。在平坦遼闊的嘉南平原上,榕樹是常見的樹種,接近民眾的生活,可能佇立在村莊的前後、熙來攘往的馬路旁或是農夫耕作的田旁邊。101年延續「老樹在嘉」議題,走訪縣內43棵老榕樹,訪談當地耆老、管理人與民眾,記錄榕樹現況、鄉土典故與周遭景物,跟著下鄉的腳步一起重新認識那棵在廟旁、路口、學校或圍牆旁靜靜佇立的老榕樹吧!
嘉義縣濱海又臨山,山與海用他們的大手大腳,把嘉南平原包覆起來。這樣得天獨厚的環境,孕育她成為臺灣旅遊的重鎮。再加上缺乏工商業的競爭優勢,反倒造就了嘉義具備田園文化的特色。也因此,嘉義比其他縣市更具備軟實力和巧實力,更能夠讓觀光順著文化的莖脈,栽得更深,長得更茂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