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莊老街從繁榮到沒落,許多百年老店紛紛熄燈歇業,僅存數間百年老店堅持最原始的古早味、傳承品質保證的手工技藝,還有一群虔誠的在地新莊人積極參與廟宇慶典活動,保留從百年前的信仰,他們都期許新莊能再有機會重回從前的榮景。透過本書的介紹,經由每位口述者的故事帶讀者走入時光隧道,一探當時新莊老街的美好與繁華歲月。
本書介紹新北市土城區、樹林區之藝術家及其創作,並介紹本地區之藝文空間,勾勒出在地藝術版圖,使民眾能按圖索驥,探訪本區藝術家、藝文空間,引領大眾更深入了解新北市藝術文化現況與內涵。
本書介紹新北市深坑區、石碇區、坪林區之藝術家及其創作,並介紹本地區之藝文空間,勾勒出在地藝術版圖,使民眾能按圖索驥,探訪本區藝術家、藝文空間,引領大眾更深入了解新北市藝術文化現況與內涵。
以深入淺出,圖文並茂的方式撰寫、分析,探討板橋林本源園邸之建築特色裝飾藝術的塑造之美,如: 泥塑、剪黏… 等,讓人們面對板橋林本源園邸時,獲得更深刻的共鳴。
2012新北市動漫節成果手冊及動漫相關專家專訪。2012年,新北市政府經由館舍活化、國際交流、重點賽事、主題活動等方式,致力於本土動漫產業的扎根,以及創意產業的跨愈鏈結。以舉辦於板橋435藝文特區的「新北市動漫節」為例,包羅元創作品、互動科技及多媒體主題展的規劃方式,希望隨著本土動漫風貌的呈現,協助讀者、創作者、產業界等三方視野的通融,在深化民眾理解文創產業的同時,也催化新北市動漫資源的整合。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100年度施政成果報告。新北市幅員遼闊,有人口稠密的都會地區,有淳樸的農業鄉鎮,山河海交錯匯集了商業、工業、農漁礦業,人口從原住民到本地居民,再到外來新移民,幾為臺灣各地人文特質的縮影,成就文化豐富而多元的特質。鶯歌陶瓷產業、淡水琉璃工業、新莊大鼓、三峽藍染、平溪天燈、瑞芳水金九地區金礦遺跡等,市民皆耳熟能詳。文化局努力在城鄉差距間,尋求平衡之道,兼顧並發展不同地域文化,讓文化豐富市民的生活內涵
自新北市成立了國內首座的縣級博物館,隨著時代演進的變遷,十年來,陸續針對地方產業特色及文化發展,建立四座公立博物館,並串連其他博物館,成立了博物館家族,使新北市成為博物館群聚的城市。直到今日,博物館已經不只是博物館,文化已儼然成為一種產業形式,挑戰著博物館功能及經營觀念的蛻變,開啟了臺灣地方博物館發展的新趨勢。然而,如何接軌其他國際城市汲取其經驗並建立交流及合作模式,是新北市政府文化局舉辦本次國際論壇之主要目的。
本片詳實記錄「土城大墓公中元祭典」在民俗活動展現上,符合文化資產保存法及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登錄基準,即具備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基準之傳統性、地方性、歷史性、文化性與典範性,尤其更具民間自主的要點與特性。並且藉由訪談學者與耆老一探背後歷史、民俗與文化意涵。
敦厚的身影、親切的笑容,為了宣揚剪紙藝術,高齡近九十歲的李煥章老師,每日穿梭來往於各機關學校,教學之餘,也主動學習其他才藝。他,沒有近視、身手敏捷,也沒有藝術家慣有的乖張孤僻,從他身上,你只會看到一位背負薪傳使命的年邁老者,對於生命與藝術所勃發源源不絕熱情,為他的堅持感動、為他的真實柔軟、為他的光芒震攝。
「繪本裡的密碼」為姜念之先生與他的兩個孩子姜寧、姜雲所共同創作,書中介紹了淡水28處的文化資產,圖書間佐以簡明的文字介紹,讀來清新可喜,讓人在翻閱的同時,彷彿在不知不覺中,進行了一場尋訪淡水古蹟與歷史建築的旅程。淡水除了紅毛城、老街及漁人碼頭等知名景點外,尚有許多有形文化資產點值得一遊,在此誠摯的邀請您,不妨於假日閒暇時,帶著本書遊歷淡水,跟著作者的腳步探訪本地特有的歷史文化,體驗淡水獨特的人文魅力。
本書介紹新北市新店溪軸帶區(新店區、烏來區)之藝術家及其創作,並介紹本地區之藝文空間,勾勒出新店、烏來地區的藝術版圖,使民眾能按圖索驥,探訪本區藝術家、藝文空間,引領大眾更深入了解新北市藝術文化現況與內涵。
野柳保安宮位於新北市萬里區野柳里,主祀開漳聖王,每年元宵會舉辦神明淨港活動,此活動為新北市政府所登錄的傳統民俗藝,且為本宮保存百年以上的民俗活動,ㄧ方面祭祀開漳聖王,ㄧ方面祈求海上作業出入平安,本書由阮昌銳教授編撰,以田野調查方式,透過口述歷史的寫作,梳理出野柳神明淨港活動的由來及現今的運作方式。
口承文學中的民間故事,除神話與傳說以外,尚有一種叫做「民譚」或「民話」(Folktales)的領域。依照民俗學的基本常識而言,民譚是虛構(Fiction)的故事,講述人也好,聽取人也好,雙方都明知所講的故事不一定存在,但是,大家還是聽得津津有味。本著的問世是作者在民間文學領域的另外一次新表現,雖然大多是早年所採集而在臺灣未發展的,計六十五篇,然而每一篇所附上的「解說」,都是2000至2011年間所撰寫的。本書臺灣民譚,特別表現出豐富的大眾情感,以及其如詩般的想像力,而這些民譚也呈現出對於宇宙萬物的思維。
界時性的論述方式,加上世代交替的框架,成了本書的特色與架構。在詩的時間長河中,研究探討從戰前世代到新世代的詩人與作品,包括在他們各自的作品裡所隱含的政治現實的凝視、浪漫抗拒、話語權抗拒、愛情政治學、派別中的意識型態,以及探討如何利用實際的生活語言去反抗批判社會,如何利用女性的書寫來顛覆和抗拒一成不變的習慣性思維與想像等。《反抗與形塑:臺灣現代詩的政治書寫》為2009年12月,佛光大學文學系博士論文改訂之作。
收在《尋找戴雨農將軍》裡的十一篇小說,是作者近二十年來的短篇小說精選。和二十年前出版的《土地公廟》比起來,可看到一個小說家的轉變過程。其一是題材的拓展性,這些小說包括二二八、白色恐怖、威權體制下的素材,還有臺灣開發史上幾個斷代的庶民生活。其二是小說時空的延展性,包括荷西、明鄭、清代到光復之後,很少有作家有這樣長的生命週期。其三是小說人物的多樣性,十一篇小說裡,光是平埔族就有巴賽、凱達格蘭、道卡斯、巴宰海、噶瑪蘭;原住民則有賽夏、阿美及邵族;其他還有西班牙、荷蘭、日本人及南洋土著,完全符合華堂一直強調的臺灣多元族群特徵。
《莫渝詩文集》出版於2005年四月。其中《莫渝詩集一、二》兩冊收至2004年。2007年五月集印《第一道曙光》,收2005、2006兩年一百五十二首詩,隱隱似有續航力。2007、2008、2009、2010四年得詩兩百首出頭,卻分三冊出版:政治詩集《革命軍》四十六首〈2010年八月出版〉、臺語詩集《春天^百合》三十一首(2011年七月出版),餘者皆納入本書《走入春雨》一百三十四首(2010年二月間,電腦出現異常,硬碟損壞,資料流失。包含未完稿、未發表者無可挽回) 新世紀第一個十年,臺灣社會、政局,跌宕起伏,災難人禍不斷,距海晏河清,國泰民安,都非常遙遠,遑論國族建構,和平公義。人民需要努力,掌權者更需明確臺灣的方向。詩文學寫作,有其無奈一面,也該有其力道之處。這個東方的詩人,這個臺灣的詩人,尋找詩的靈魂的知音,他走遍詩的世界,不是無根的飄泊著,他始終航向臺灣,航向他的故鄉。
雙溪經常給一般的外地人有種說近不近,說遠卻很遠的感覺,事實上雙溪的交通不像一般人想像的困難。如果北上,經過雙溪的北迴鐵路,途中就設有雙溪與牡丹兩站。本書深入而具體地介紹了許多不為市民所知的動人故事,也實地探訪了區域靈魂人物,讓讀者得以用人文的視角,剖析並親臨在地生活。路寒袖.雙溪合流昔日的舟楫卸完貨之後就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航道了古老的渡口擱淺在寂寥的岸邊靜默的展示著繁華的殘骸散落街坊鄰里的沙岩石壁猶如時間的深情留言板於是有人陸續採集到歷史的指紋每一枚都是通往雙溪的密碼連舉人就住在高中的後門一句詩可以吟哦多久?而莊貢生的後代改種茶花去了功名怎堪一朵盛開的花?很西洋的中藥店,百餘年來依然堅持為民祛癆解鬱滋補氣血倦勤的打鐵鋪總被北迴線驚醒火車剛以0.0167坡度的優美側身進站當兩條溪糾纏成一條無論豐沛或枯竭即使名為雙溪都注定要流往同一個方向
主持或參與過「桃園大圳」、「日月潭水力發電廠」、「嘉南大圳─烏山頭水庫」及「大甲溪水力資源調查」等重大工程的八田與一,他和妻子八田外代樹在臺灣共同生活的三十年間,在患難中深情扶持,其夫妻情義,讓人動容。這篇《水色》劇本和一般電影最大的不同有兩點,其一:在於它除了參考相關傳記史料,事先更勘察過臺南和日本金澤、京都等地外景,因為它是一部傳記色彩相當濃厚的史實電影,作者想表現出日本大正和昭和時初期,石川縣金澤及臺灣西門町、臺南等地的殖民地的特色和風情。其二:這部電影牽涉相當精深的水利專業,經過長時間揣摩消化可觀史料之後,總算理出脈絡。它是一本「無可取代的劇本」,國內沒有第二個編劇有此能耐寫得出來,這也是它能夠摘下新聞局劇本首獎的主因。
忙錄的生活、擁擠的人群,生存在社交與職場的緊湊步調裡,仍維持高度每銳的意識,透過閱讀與書寫激盪出對生命的感動,散發對情感的不灰心、不退縮,帶領著善感且勇敢的青春,穿過一排又一排的文句,每個迴旋,都有著與驚奇相遇的可能,而舊往那些不告而別的美麗時刻,正迎面而來。
從事藝文創作,最幸運的則是暢所欲言,自由地表達內心思想與感情。否則怕狼怕虎,瞻前瞻後,無會寫出優美作品?收在這本《風雨年華》小說集的作品,除了〈風雨相思〉、〈螺螄山之戀〉、〈晚潮〉是在菲律賓南島寫的,其他作品都是在新店寓所完成。雖然內容單薄、貧乏,卻是作者思想正值巔峰時期。在剽盪的歲月裡,尋覓風雨年華裡的安定是許多人內心深處的渴望,尤其對來自海峽對岸,行經歷史變局的人們,情感在現實與夢境,當下與往昔,此岸與彼方間來回拉鋸,矛盾的情感在本書表露無遺。
始於親近土地、關懷家園、逐一探索本市各區菁華的初衷,本局自96年著手開闢文化叢書出版軸線,今年已邁入第5年,鎖定新店、烏來、雙溪三區,隆重推出:《城市中的山水──新店》、《歌舞的瀑布──烏來》、《緩流的河岸──雙溪》三書。當展開書頁,就可以在新店都會與碧綠山水一同呼吸,感受城市的心跳;聽見烏來瀑布流瀉的歌聲為您演奏來自山林曠野的呼喚;發現牡丹溪及平林溪兩溪交會釀出雙溪樸實動人的美麗景致。本局期盼這一系列以文化的觀點切入行政區域,發掘富有在地人文肌理、具代表性風土民情的文化叢書,能成為讀者走進各區一窺堂奧的入門鑰匙。烏來區境內共有五里:忠治、烏來、教義、信賢與福山,其中烏來里的戶數、人口皆居首位,為境內的行政區與重要觀光區,光走上一遍烏來里,便讓人心曠神怡,身心皆獲得飽足。自日治時代起就是全村鬧街的烏來老街,首先伴隨幽幽潺流的南勢溪歡迎來到此地的旅客,這條鋪著石板道的老街上,不但有多家小吃餐廳提供道地的山產,更有許多原住民特色的商店販售紀念小物,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就是泰雅族編織與飾品,以及小米麻糬和小米酒。而溫泉民宿多如繁星,名字由泰雅語「Ulay」而來的烏來,地如其名,自古在南勢溪上便泉湧著珍貴、號稱「臺灣美人湯」的碳酸氫鈉泉。烏來的溪流峽谷,飄漫著濃濃的溫泉煙氣,當泰雅族人看到她籠罩在白紗下神秘如天上幼境的面貌,他們喊出忘情的讚嘆、發出滿足的笑聲,將她視為千里迢迢尋來不易的家鄉。路寒袖.來去烏來踏溪而來這是祖靈的應許之地南勢溪與桶後溪紋在臉上檜木夥同樟樹圈養著山嵐是水鹿、羌、山豬的遊樂場陽光自葉間篩落,撒進溪裡閃閃晃晃,游走了一群石斑、溪哥跟苦花勇士般的山巒威武挺立護衛子民農作、狩獵與繁衍帶著鋸子、鐵斧的軍國主義搭乘著台車長軀直入,一車車的載走森林的血、腦沙與魂魄如今,復駛的電動台車一車車改載吃著山豬肉香腸的觀光客了小米酒醉倒在櫻花樹下瀑布從織機的歌聲中甦醒穿一襲長長的白紗,隨風起舞如今,凌空拉牽通往夢境的鋼索從山的這頭到那一頭那飛鼠無法飛越的峽谷自溪谷汩汩湧出的是先祖殷切的叮嚀最適合浸泡疲憊的想望了泰雅驚呼連連的Kilux-ulay!這熱騰騰的溫泉啊碳酸氫鈉的美人湯啊如今,我們叫它烏來
馬爺爺看鴿子吃完這一餐就要找地方安眠,度過漫漫長夜。馬爺爺想世間萬物生活都這麼規律,太陽下山,飛鳥就一定要歸巢。他一生走來不也一樣,在近似黃昏肅穆的老年裡,雖然他心裡不免有些孤寂,但他就要順著這個自然韻律,回歸山林,好好睡一個長覺。這是萬物的歸宿,他是萬物裡的一員,適得其所,他想到這裡,心裡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平靜與安適
文字的魅力不在於華麗的詞藻,而是透過字句展現內在真實的情感。無論是簡鍊的20行新詩、抒情小品,或是記錄下發生在你我身旁動人故事散文,抑或是充滿想像及故事情境的短篇小說,透過文字創作都能一一呈現作者內在最真實的情感。今年第一屆新北市文學獎得獎作品中,有許多創作者勇於嘗試、揀選創新題材,以不斷自我挑戰的態度,展現創作能量,為新北市文壇挹入豐沛的生命力,展現新北市不同的文化新貌與內涵。本屆文學獎係收錄文學獎30名得獎人之作品含散文、小品文、短篇小說、小品文等四類作品
本書係針對臺灣布袋戲第一位女頭手江賜美女士所做的口述歷史專書,江女士自幼學習布袋戲表演藝術,並廣納百家之長,使她成為了臺灣布袋戲界的第一位女頭手。她目前定居於新莊地區,並且為布袋戲的傳承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