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書/政府出版品 類別 ,共計40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撼動的平衡:頂技

頂技 是雜技中雜耍中的一種。早在商代,曾經出現過頂技相關文物.的紀錄。

95 特價42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走在鋼索上的特技之花:張元貞藝師教學與傳承(附光碟)

台戲曲學院 出版
2022/11/03 出版

走鋼索是特技表演中最受觀眾歡迎的表演節目。走鋼索人站立於數十公尺高的鋼索上緩慢的行走,觀眾屏息注視表演者踏出的每一步,空氣中凝結著緊張的氣氛,令人不敢大口喘氣。表演者於高空的鋼索上展現站立、舞蹈、翻滾、騎獨輪車、疊羅漢等不同技巧。走鋼索人具備高度駕馭物件能力及身體超乎常人的平衡控制力,呈現出高、難、險、美的技巧。本書透過文字及影音記錄張元貞女士豐富的生命史與精湛技藝,本書分為二部分,第一部分為張元貞女士的介紹、走鋼索的歷史及走鋼索的身體行動方法。第二部分為張元貞女士的鋼索教學與傳承。將張元貞女士學習走鋼索的方法、表演心得及多年教學經驗整理為教材,祈為練習走鋼索技藝的學生和教師有所參考及依循。

95 特價3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看瓜別‧後(光碟)

台戲曲學院 出版
2021/03/01 出版

在地主家嬌生慣養長大的的李三娘,憑父親李太公眼光斷定,招贅劉知遠為夫婿。李太公夫婦相繼過世,兄嫂嫌知遠既貧又賤,逼休不成後,故意藉口分瓜園給三娘,設計知遠死於瓜精之手;知遠打瓜精獲天啟,顧不得三娘懷有身孕,興沖沖別妻投軍去。兄嫂勸三娘墮胎、改嫁,三娘執意不從,寧願日挑水夜磨麥,被當奴婢差遣。生產時,嫂子袖手,逼得三娘咬臍產子,竇老告知李洪一夫婦有溺死咬臍郎的打算,自告奮勇千里送子,為保兒子性命,三娘割愛襁褓中的咬臍郎。夫離子散後,三娘獨守瓜園,當咬臍郎率領兵卒,追著中箭的白兔,一路往沙陀村走來的時候,她在井邊睡著,夢中靈視一場儀式,她化身喜娘,領著村婦們入園摸瓜求子,備受愛戴,直到狸奴上來揭穿她苦命的真面目,原來十六年來,夫與子音信全無,孤苦無依的三娘飽受兄嫂欺凌,更被鄉里鄰人鄙夷為不祥的婦人。當她醒來,回溯前塵,天倫之樂沉埋在遠方的烽火裡,三娘這一生恍然如夢,曾是父母掌上明珠,配過夫婿,懷過胎、產過子,身體痛感尚在,記憶竟全然不可靠了。有別於傳統版本,本劇在賣「瓜」上出新。瓜園是劉知遠和李三娘各自領略天命之所,並以瓜瓞綿綿、偷瓜求子的隱喻,鋪衍古代婦人的生命情境。

95 特價28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戲曲導演:文學劇場創作實務

張旭南  著
台戲曲學院 出版
2020/12/01 出版

戲曲導演—文學劇場創作實務一書,由京劇學系張旭南老師創作《雜劇班頭-關漢卿》及《化人遊》兩部作品所彙編的實務著作,以文學劇場為主題,將文學史上元曲大家關漢卿以人物傳記式書寫,勾稽文學作家作品的創作動機,重塑歷史戰場;化人遊則以清代作家丁耀亢未曾演出過的作品,新創舞台展現,這兩齣戲皆是京崑並茂、文學與戲曲互為鎔鑄深雋。

95 特價3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雜劇班頭-關漢卿(光碟)

台戲曲學院 出版
2020/06/01 出版

元雜劇作家,號己齋叟,博學能文、身擅眾藝。因元朝廢除科舉的時代環境與個人志趣使然,走上了士大夫所不齒的「倡優之所蓄」的道路。他重視舞台實踐,既是導演、又是演員,還能劇本創作。關漢卿是「書會才人」中最傑出的一位,有著「梨園領袖、編修帥首、雜劇班頭」的讚譽。本劇藉關漢卿自傳式的散曲「不伏老」書寫其創作的人生以及藝術的獨創性,以虛實交織的方式呈現,展示劇作家的成長與戲劇動人的力量。 本次特別邀請臺灣鬚生名家唐文華飾演關漢卿一角並主演《單刀會》一折,京崑並重,帶給觀眾雙重享受。 全劇以關漢卿的四大劇作《救風塵》、《單刀會》、《魯齋郎》、《竇娥冤》四折勾串情節,並佐以楔子一段連貫前情,劇中表露了元代雜劇名色、喚官身與勾欄作場之景況,以京劇皮黃、崑曲牌子交錯演唱,深情唱出關漢卿著名的劇曲與散曲小令,適意而快活。

95 特價28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新編崑劇《良將與惡魔-雙面吳起》DVD

台戲曲學院 出版
2019/10/01 出版

臺灣京崑劇團別開生面製作本齣以淨角為主之崑劇,由素負盛譽的丁揚士及曾漢壽分飾主角吳起,並由著名崑曲學者、蘇州大學教授周秦拍曲訂譜,為人物量身打造悲涼豪邁之新腔,以正場六齣〈囓臂別母〉、〈殺妻求將〉、〈鎮守西河〉、〈計逐吳起〉、〈君臣相得〉、〈變法楚強〉,側寫「能臣奸雄一身兼」的雙面性格,以古鑑今共探歷史棋局中的道德博弈與人性掙扎。

95 特價28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潘金蓮與四個男人(光碟)

台戲曲學院 出版
2018/11/01 出版

經典好戲《潘金蓮與四個男人》,劇中呈現潘金蓮的【愛、恨、情、仇】她反抗張大戶、委屈跟隨武大郎、敢愛追求武松、最後沉淪在西門慶荒誕歷史,本劇藉由比較命運,古事今觀,從女性意識出發,有別傳統、重新詮釋。

95 特價28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慶祝創校61週年校慶:戲韻藝情國際書畫名家邀請展作品集

台戲曲學院 出版
2018/04/01 出版

慶祝國立臺灣戲曲學院61週年校慶書畫名家邀請展作品集。

95 特價5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蔡文姬 新編崑劇

台戲曲學院 出版
2017/12/01 出版

內容大要藉由崑曲表演呈現才女蔡文姬一生的風采。 首齣〈憂世託孤〉次齣〈邂逅賢王〉參齣〈穹廬歲月〉 肆齣〈別夫離子〉伍齣〈府堂大會〉陸齣〈胡笳訴怨〉

95 特價28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香妃(附光碟)

萬裕民  著
台戲曲學院 出版
2017/12/01 出版

民國38年顧正秋老師率京劇團來台,新編演出《香妃》,之後顧老師親自指導復興劇校的學生演出,幾度傳承,《香妃》成了復興的招牌大戲。2016年眼看京劇學系大學部同學角色行當齊全,是再度接棒傳承《香妃》的好時機。2016年11月18-19兩天由台灣戲曲學院大學部應屆畢業生表演為主的對外售票公演京劇《香妃》,這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從劇本改編、音樂編腔、服飾製作、動作編導、燈光布景設計一直到舞蹈編排,《香妃》劇能順利在舞台上展現魅力光芒,這是本校京劇學系、傳統音樂學系、劇場學系的師生們齊心協力,團隊分工合作的成果。有位觀眾觀戲後在臉書留言「要為傳承指導這齣戲的老師們按一百個讚」。 戲隔三十年,《香妃》再現風華,慶幸我們一起見證了第五代《香妃》接班人已經順利接棒了。戲是演完了,教學團隊的工作持續進行,各位現在看到的這本「香妃教材」,除了以文字詳細記錄《香妃》一劇的全貌外,還附上影音資料,以資後進。你看過這本彙集成冊的精彩圖文後,洵信「接棒」、「傳承」不是空話。

95 特價3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歌仔戲經典劇目教材《三趕呂洞賓》

邱秋惠  著
台戲曲學院 出版
2017/12/01 出版

將經典劇目《三趕呂洞賓》編著成教學教材,內容含蓋了劇本、劇情介紹、人物介紹、身段分析、曲譜整理,以及舞台走位圖等。以指導學生學習道具功法為目標,教導生行研習摺扇、旦行學習手絹,透過詳細的文字解說和圖像資料,使成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參考教材。劇中繁複而富變化的身段編排,讓學生可以專注在身段、唱腔和功法上的學習,透過劇中一生一旦你來我往、針鋒相對的表演節奏,以及機智雋永的對白唱段,和優美細緻的身段表現,來訓練演員開展藝術技巧,提昇表演能力。

7 特價21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戲曲風華六十載: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校慶專輯(一套三冊不分售)

台戲曲學院 出版
2017/10/02 出版

今年適逢建校一甲子,為歡度六十周年校慶,編纂專書回顧六十載之校史文物,探求本校歷史發展之根源,取名《壓箱瑰寶,亮相!─戲曲文物多寶格》,取意自古時皇帝將頭等寶物收於「多寶格」中,故而納編者俱為本校精選60周年具代表性之校史文物。章節分為「典章制度 鑑古知今」、「案前文牘 擘劃嘉謀」、「交流互訪 乃校之光」、「初次粉墨 青蘋滋味」、「追本溯源 梨園之始」五部,每部所屬文物按年依月排序,利於爾後索驥、查閱檢徵。此部校史叢書蘊藏了許多「戲曲人」的共同回憶,希能藉由書中戲曲前輩的口述帶領、或瀏覽舊日文物品項,回 顧六十年校務點滴,更激發起你我他的「戲曲使命感」,攜手「薪火相傳六十載,羅故納新展未來」!值此本校六十歲的生日,透過此《校慶專刊》, 我們一起回眸校園的點滴,藉由瞻望過往,可以感受 「典型在夙昔」的精神,藉由俯瞰今日,能夠闊步昂首, 期許為「國立臺灣戲曲學院」走出一條更輝煌的道路。 為戲曲繼絕學,為文化開太平是我們的夢!

95 特價19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魚躍龍門--穿越時空界限 穿圈教材教法(附光碟)

台戲曲學院 出版
2017/01/01 出版

由於市面上幾無穿圈類翻騰特技相關教材,故經由眾位老師合力接續,由本校民俗技藝學系陳碧涵教授統籌,陳俊安、陳儒文、田國華等專任老師各自負責擅長專項,通力合作,從歷史發展、表演風格、運動傷害防護等出發,輔以三位老師多年教學經驗所得之技術與輔助方法及陳碧涵教授以美感教育及美學觀點之評析,深入淺出解析「刀火圈」、「桌台圈」、「地圈」等技巧,由淺入深,文字輔以圖片詳細說明,清晰易懂,期能提升技巧難度與表演張力,以臻藝術之境,最後附上教學進度表及教學大綱範例。圖文並茂,文從字順,極有助於有志從事穿圈教學之教師與學習學生於短時間內快速有效索驥參考,實可謂穿圈教與學參考之最佳指南。

95 特價33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魚躍龍門:穿越時空界限》穿圈教材教法【有聲】

台戲曲學院 出版
2017/01/01 出版

由於市面上幾無穿圈類翻騰特技相關教材,故經由眾位老師合力接續,由本校民俗技藝學系陳碧涵教授統籌,陳俊安、陳儒文、田國華等專任老師各自負責擅長專項,通力合作,從歷史發展、表演風格、運動傷害防護等出發,輔以三位老師多年教學經驗所得之技術與輔助方法及陳碧涵教授以美感教育及美學觀點之評析,深入淺出解析「刀火圈」、「桌台圈」、「地圈」等技巧,由淺入深,文字輔以圖片詳細說明,清晰易懂,期能提升技巧難度與表演張力,以臻藝術之境,最後附上教學進度表及教學大綱範例。圖文並茂,文從字順,極有助於有志從事穿圈教學之教師與學習學生於短時間內快速有效索驥參考,實可謂穿圈教與學參考之最佳指南。

7 特價24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京劇小生的水袖功及扇子功【有聲】

台戲曲學院 出版
2016/12/01 出版

京劇這項融唱、念、做、打於一體的傳統表演藝術已成為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和文化遺產。環顧現今表演藝術界,年輕一代的看京戲人口稀少是不爭的現實,保護、傳承和創新京劇劇藝是每位京劇演員責無旁貸的重任。筆者同是小生坐科出身,爾後繼續進修,一面演出於京劇舞台,一面側身於京劇教育崗位,未曾須臾或離。台上一分鐘,台下甲子功;深知京劇演員在舞台上的每一個動作,都要經過千錘百煉。

7 特價31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舞台上的人生風景(一)電影素材改編舞台劇之《臺北好男好女》

楊雲玉  著
台戲曲學院 出版
2016/12/01 出版

以楊德昌七又四分之一部電影所延伸創作的舞台劇《臺北好男好女》(2014) 學年製作演出為例,說明作者藉由戲劇與人生相映襯的角度反思戲劇哲學的精神思維與現今時代/社會/觀眾連結。內容包含導演與編劇合作及導演創作過程與方法架構;從創作理念、劇本解析、舞台時空處理、場面調度乃至導演本等,呈現完整製作樣貌。以增強本校學生對製作演出之整體概念與技術實務教學相長之效能,亦提供對編導有興趣者參考。

7 特價31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扮仙戲:新三仙會

鄭榮興  著
台戲曲學院 出版
2016/06/01 出版

「扮仙戲」在台灣傳統戲曲演出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舉凡各地廟會慶典、迎神賽會、年節慶賀、宗教科儀等等演出,總要以「扮仙戲」開場,或配合儀典進行,「福祿壽」三仙到場獻寶,祈祝國泰民安、富庶安樂,祝福「請主」福壽康寧、吉祥如意。

7 特價45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楊宗保與穆桂英:不打不相識【有聲】

台戲曲學院 出版
2016/06/01 出版

歌仔戲,是台語文與戲曲表演藝術的結合,與人們的生活亦曾有緊密的情感聯結。 長期致力於傳統戲曲教學領域,實有感歌仔戲人才培育繁難,及教材匱乏之困隘。民間團體在經費、劇本、音樂資源短缺的困窘下,無法有足具規模之作品呈現;而職業劇團則礙於版權、演出戲劇品質…等考量,雖有獨樹一格之佳作,卻難共享資源,終究僅能孤芳自賞。 有鑑於此,故而規劃製作本教學保存用折子戲特輯,以書冊(劇本、劇照、樂譜)及影音光碟(示範演出DVD)之形式完整呈現。【楊宗保與穆桂英】全劇由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歌仔戲學系養成的孩子,也是目前在舞台上正在發光發熱的傑出校友及在學學生聯合演出,故特聘專業導演指導排練,及專職攝影公司以高品質收錄、製作,更提供有心向學、力求精進之學子仿傚之樣範。 此外,製作本教材不僅為本校之專業教材;亦提供於各非商業演出性質之民間社團、研 習班,做為技藝研修之示範,以達推廣之效益。藉此,期盼能注入更多不同族群、不同年齡層的戲曲新苗,透過觀賞、學習而了解其中精髓,進而願意進入劇場,享受我們所熟悉的語言、精緻的音樂、與專業的戲劇氛圍。 文化的傳承除了有心播種,更需有力支持才能逐漸成長茁壯、與時俱進;惟有無限熱忱戲曲表演者與廣大的觀眾群並存,才能讓歌仔戲開枝散葉、綿延不絕。

7 特價56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山高水長老旦風-京劇老旦表演 基礎篇Ⅰ

李來香  著
台戲曲學院 出版
2015/12/01 出版

認識篇及力行篇是本書兩大主軸。認識篇旨在引領讀者或後學者,認識老旦由來、認識開創弘揚京劇老旦表演藝術的老前輩們、認識老旦行當從頭到腳的裝備、認識這些裝備如何穿戴。力行篇裡,主體從外在儀表開始學練,如何站、如何走、如何手姿、如何弄袖。 老旦腳色,多為劇中半百後的女性腳色,依身分有富貴、有貧賤;以形態有穩重、有權勢、有慈祥、有勢利﹔外型身軀要佝僂、腳步要蹣跚,動作不得過大,亦不得畏縮,心態、情緒雖多樣卻要內斂。不同戲路有不同表演力度,力度來自基本功的扎實。一般大眾想法:老旦不就是演老阿婆啊?只要會唱就好了,還需要練什麼,誰都可以來演啊!這樣偏差觀念,盼藉此書得以扭轉並重視之。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軟功 (柔術)進階教材

柔術自漢代以來,就有文圖記載,古稱「瞋面戲」或「折腰舞」。 運用各種軟腰技巧進行造型表演,並發展出使用頂碗、滾杯、轉毯等道具,增強節目的表現力。而本書將從柔術選材方式、個人技巧、雙人技巧、多人技巧組合,道具組合:頂碗、滾燈等,更加上如何製作柔術道具與創新研發的章節。深厚的柔術(軟功)技巧,需要具有創造力與創新的研發道具作為後盾,以開發更多無限可能。此章節從草稿構想、物體形象、空間比例及構圖線條中,試探如何提昇技巧難度並評估其可行性,作為研發道具與創新節目間橋樑,期望為雜技柔術(軟功)進階課程留下紀錄,讓更多教師能有效地提昇教學品質及增加學生學習動機。

95 特價33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山高水長老旦風:京劇老旦表演基礎篇Ⅰ

李來香  著
台戲曲學院 出版
2015/12/01 出版

認識篇及力行篇是本書兩大主軸。認識篇旨在引領讀者或後學者,認識老旦由來、認識開創弘揚京劇老旦表演藝術的老前輩們、認識老旦行當從頭到腳的裝備、認識這些裝備如何穿戴。力行篇裡,主體從外在儀表開始學練,如何站、如何走、如何手姿、如何弄袖。 老旦腳色,多為劇中半百後的女性腳色,依身分有富貴、有貧賤;以形態有穩重、有權勢、有慈祥、有勢利﹔外型身軀要佝僂、腳步要蹣跚,動作不得過大,亦不得畏縮,心態、情緒雖多樣卻要內斂。不同戲路有不同表演力度,力度來自基本功的扎實。一般大眾想法:老旦不就是演老阿婆啊?只要會唱就好了,還需要練什麼,誰都可以來演啊!這樣偏差觀念,盼藉此書得以扭轉並重視之。

7 特價35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軟功(柔術)進階教材

柔術自漢代以來,就有文圖記載,古稱「瞋面戲」或「折腰舞」。 運用各種軟腰技巧進行造型表演,並發展出使用頂碗、滾杯、轉毯等道具,增強節目的表現力。而本書將從柔術選材方式、個人技巧、雙人技巧、多人技巧組合,道具組合:頂碗、滾燈等,更加上如何製作柔術道具與創新研發的章節。深厚的柔術(軟功)技巧,需要具有創造力與創新的研發道具作為後盾,以開發更多無限可能。此章節從草稿構想、物體形象、空間比例及構圖線條中,試探如何提昇技巧難度並評估其可行性,作為研發道具與創新節目間橋樑,期望為雜技柔術(軟功)進階課程留下紀錄,讓更多教師能有效地提昇教學品質及增加學生學習動機。

7 特價24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客家採茶戲文生教材精選:山伯英台

李菄峻  著
台戲曲學院 出版
2015/12/01 出版

此教材劇目是改編自中國古代東晉時,浙江上虞祝家有一女祝英台(又名:祝九妹),女扮男裝到杭州遊學,途中遇到會稽來的同學梁山伯,兩人便相偕同行。同窗三年,感情深厚,但梁山伯始終不知祝英台是女兒身。後來祝英台中斷學業返回家鄉。梁山伯到上虞拜訪祝英台時,才知道三年同窗的好友竟是女紅妝,欲向祝家提親,此時祝英台已許配給馬文才。之後梁山伯在鄞當縣令時,因過度鬱悶而過世。祝英台出嫁時,經過梁山伯的墳墓,突然狂風大起,阻礙迎親隊伍的前進,祝英台下花轎到梁山伯的墓前祭拜,梁山伯的墳墓塌陷裂開,祝英台投入墳中,其後墳中冒出一對彩蝶,雙雙飛去。

7 特價14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臺灣歌子戲唱曲彙編

台戲曲學院 出版
2015/12/01 出版

為歌子戲演員、歌子戲文武場演奏者,以及戲曲發展史與戲曲音樂相關教學課程之基礎教材。

7 特價21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客家戲基礎鑼鼓

蔡晏榕  著
台戲曲學院 出版
2014/12/01 出版

戲曲鑼鼓對於戲曲表演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也是眾所周知的。尤其是臺灣客家戲是經由原鄉移民者傳入的「三腳採茶戲(小戲)」,入台後逐漸學習吸收當代流行大戲劇種(包含亂彈、四平、外江戲等)發展演變而成的「客家戲」(或稱採茶大戲)。正因此發展過程,使客家戲曲鑼鼓內容蘊含各種大戲劇種精華,成為豐富又極具特色客家戲曲鑼鼓。 戲曲鑼鼓的學習對於前場(表演者)、後場(伴奏者)皆是相當重要的。本書首先將從客家戲曲鑼鼓的使用樂器與鼓介(鑼鼓經)特性簡單說明,使讀者對客家鑼鼓有基礎的概念後,再藉由傳統三腳採茶戲「十大齣」中所常用的客家唱腔曲調鑼鼓佐以分譜詳細說明,以提供了解客家鑼鼓之特色與作為使用客家鑼鼓的參考依據。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戲曲導演概論

張旭南  著
台戲曲學院 出版
2014/12/01 出版

本書根據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學系「戲曲導演」科目之需所編撰之教材,旨在「戲曲導演之形成與功能」、「戲曲導演之藝術構思」、「戲曲導演創作手段」、「戲曲導演之專業工作」以及實務經驗等面向逐一介紹,期以學生在導演形式與視野、專業與方法中建構其基礎之能力,並發展其實務經歷。 本教材是教授學生數種戲曲舞臺上的導演基本技巧,主要是結合京劇劇務形式與西方導演創作手法,分以上、下篇進行技巧奠基與實務經驗分享。上篇學習導演構思與創作之基礎建構,幫助學生瞭解劇作的結構,並學習導演工作步驟與方法。下篇藉實務經驗之體現,使學生透過各作品之導演計畫與闡述,提供實務參考。

95 特價28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客家戲基礎鑼鼓

蔡晏榕  著
台戲曲學院 出版
2014/12/01 出版

戲曲鑼鼓對於戲曲表演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也是眾所周知的。尤其是臺灣客家戲是經由原鄉移民者傳入的「三腳採茶戲(小戲)」,入台後逐漸學習吸收當代流行大戲劇種(包含亂彈、四平、外江戲等)發展演變而成的「客家戲」(或稱採茶大戲)。正因此發展過程,使客家戲曲鑼鼓內容蘊含各種大戲劇種精華,成為豐富又極具特色客家戲曲鑼鼓。 戲曲鑼鼓的學習對於前場(表演者)、後場(伴奏者)皆是相當重要的。本書首先將從客家戲曲鑼鼓的使用樂器與鼓介(鑼鼓經)特性簡單說明,使讀者對客家鑼鼓有基礎的概念後,再藉由傳統三腳採茶戲「十大齣」中所常用的客家唱腔曲調鑼鼓佐以分譜詳細說明,以提供了解客家鑼鼓之特色與作為使用客家鑼鼓的參考依據。

7 特價35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戲曲導演概論

張旭南  著
台戲曲學院 出版
2014/12/01 出版

本書根據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學系「戲曲導演」科目之需所編撰之教材,旨在「戲曲導演之形成與功能」、「戲曲導演之藝術構思」、「戲曲導演創作手段」、「戲曲導演之專業工作」以及實務經驗等面向逐一介紹,期以學生在導演形式與視野、專業與方法中建構其基礎之能力,並發展其實務經歷。 本教材是教授學生數種戲曲舞臺上的導演基本技巧,主要是結合京劇劇務形式與西方導演創作手法,分以上、下篇進行技巧奠基與實務經驗分享。上篇學習導演構思與創作之基礎建構,幫助學生瞭解劇作的結構,並學習導演工作步驟與方法。下篇藉實務經驗之體現,使學生透過各作品之導演計畫與闡述,提供實務參考。

7 特價21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創藝京劇:闇河渡[DVD]

台戲曲學院 出版
2014/10/01 出版

闇河渡根據佚跡老戲《陰陽河》原作重新發展,再創展創意,以張茂深、李桂蓮夫妻的生死契闊為引,帶出插手闇河迷障的始作俑者月神、坐困鬼店千年的店家及新丈夫鬼捕頭倪木。闇河渡既是無路可出、荒廢頹圮的迷宮,又是迷途者沉醉耽溺於情感的樂園。本劇透過人、鬼、神三重愛恨,創造奇幻時空異境,看古往今來多少勘不破情關、糾纏於愛慾的痴男怨女,在此陰陽交界處悠悠蕩蕩、尋尋覓覓....。

95 特價33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大武術教材教法

台戲曲學院 出版
2012/12/01 出版

介紹大武術(又稱疊羅漢)之表演藝術,包括基礎技巧養成,疊羅漢之技巧,及大武術之運動傷害及防護。特技表演在臺灣民間的發展,曾經存在一種光彩奪目且不受形式拘束的自由表演風格,現今走進現代劇場之後,更要邁向精緻提升,在傳統特技表演藝術中,捕抓到生活中無形潮流所激化傾洩出來,表演者的內在與外在的豐富性,從而改變原本稍嫌僵化的主觀性,當能更具時代性,與當代觀眾也更能建立起親密感,這也是本系同仁共同期盼與努力目標。

95 特價33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2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