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路古道是早年金包里(今新北市金山)至八芝蘭(機台北市士林)的重要聯絡通道,他見證了陽明山與金山地區數百年來得歷史與產業發展,可以說是閱讀北台灣發展史不可不知的一條道路。其400多年來曾經作為部落聯絡通道,以及擔運硫磺、藍靛、茶葉、魚貨等產業通道,也曾提供牧牛、軍事用途等,法展程不只一條路線,在不同時期、不同路段有不同的稱謂。本書為便於閱讀,將魚路古道全線分為北段(金包里-大孔尾)、中段(大孔尾-山豬湖)、南段(山豬湖-士林),帶領讀著閱覽魚路古道經過的社區及自然地景。
中興賓館興建於1969年,為蔣中正總統最後一座行館。 直至蔣總統逝世,於1979年將國史(蔣中正總統檔案)及中國國民黨黨史檔案集中存放於此,而改名為 「陽明書屋」。 1995年之後,國史與黨史檔案陸續移出,1997年黨史會將地上建物捐贈內政部,交由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經營管理,於1998年正式對外開放。 從蔣總統行館,到國家公園的陽明書屋,其中的故事非常值得我們深入了解與探訪。
陽明山國家公園位於臺北盆地以北,不僅雨量豐沛,加上季風與地形的效應,使得生態環境豐富多元。而且它是位於都會區的國家公園,面積雖然不大,但遊客數卻非常高。在春天裡,有不少是為每年的花季而來。目前陽明山花季的主角,大多是指陽明公園為觀賞目的而栽植的園藝植物。其實在國家公園還有許多的原生花卉可欣賞。 陽明山國家公園不但有屬於自己的花季,甚至它的四季都有相當美麗的原生花卉在開放著。這些花卉來自於原本就存在陽明山地區的豐富植物資源,當中有不少是因為北降現象而出現的溫、寒帶的物種,它們往往深具觀賞價值而足以為陽明山地區天然花季的代表。期望本手冊的出版,將提供民眾認識這些花卉的管道,並成為自學的資源,藉由認識美麗的原生植物,而讓保育的核心理念能夠更加普及。
陽明山國家公園擁有豐富多樣的自然景觀及許多獨特的人文歷史建築,如閩式、日式與中國宮殿式建築、地下碉堡及溫泉、礦場跡地等,值得大眾前來探索,進而認識不同時代變遷中人文發展的軌跡,共同為國家公園的自然保育與文化傳承貢獻心力。
「優遊陽明山」中英日文影片透過空拍鏡頭及曠時攝影,期能帶給觀眾不同的視覺感受與體驗。影片內容以陽明山國家公園為故事舞台,冀以說故事的方式,生動流暢的影片,結合空拍畫面及有趣的動畫,將陽明山國家公園特有的自然景緻、火山地質地形、人文歷史、四季變化及動植物生態介紹給大眾,透過主題曲「陽明山的邀請」活潑的樂音娓娓道來,帶領觀眾以輕鬆愉悅的心情探訪陽明山,感受陽明山不同的面貌。
本書敘述竹子湖的環境、人文地景、產業發展及生活記憶與技藝,並紀錄了台灣稻作發展的簡史與與蓬萊米原種田的人文故事與歷史。 最後,則敘述「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故事館」的籌設過程與公私部門各單位的努力過程與成果。
在陽明山的荒野,許多動物棲息的環境非常接近人類,但是有一種行蹤特別隱密有如忍者,連動物學家也摸不著頭緒.如果有幸在野外遇到牠,就像中了樂透一般走運.
座落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的大屯火山群,地表上仍然保留有明顯的火山地質作用的特徵,包括溫泉、噴氣孔、以及非常完整的火山口等,似乎直接顯示大屯火山群的火山作用,也許還未完全停止。特別是根據近十年來的多項科學研究,包括地球化學、地震活動、地殼變形以及火山灰定年的結果,初步推斷大屯火山群未來再度活動可能性,也不能完全的排除。本書為了提升國人對於火山的認識,作者試圖將比較艱深的科學理論以及火山監測方法,轉化為一般人較容易理解科普觀念,來介紹大屯火山群的背景,以及目前所有的相關工作與成果。希望透過這本書的內容,國人對於火山的防災知識以及自然資源的開發,會有更深一層的認識。進一步達到如何面對火山、親近火山、最後與火山共存的理想境界。
以陽明山國家公園的資源特色與環境教育意涵,採用了自然體驗、環境解說、觀察探索、價值澄清、科學調查、角色扮演、說故事等多元的教學方法,為國小低年級、中年級、高年級、國中、高中、教師與機關團體等7類對象設計環境學習的課程方案。期望能引發學員對自然的熱愛、對生態保育的關心,並從中啟發自然的智慧。
大樹林立、巨石也林立,石上林是天溪園十分別緻的地景;園內溪流眾多,坡陡流急,造就出小流域生態的特色;冬天的低溫提供了中海拔冷涼地區的生物生存空間;園區位在來自萬裡的東北季風入口處,東北季風強風多雨低溫的特殊環境因子,造就了特殊的東北季風林植物。這些都是天溪園這個世外桃源除了當地原有的熱帶、亞熱帶元素之外,更增添期更多樣化生態及生物元素。
以陽明山國家公園的資源特色與環境教育意涵,採用了自然體驗、環境解說、觀察探索、價值澄清、科學調查、角色扮演、說故事等多元的教學方法,為國小低年級、中年級、高年級、國中、高中、教師與機關團體等7類對象設計環境學習的課程方案。期望能引發學員對自然的熱愛、對生態保育的關心,並從中啟發自然的智慧。
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文字搭配生動有趣的手繪插畫,引導讀者走入蛙的世界,是一本風格活潑、適合全家大小一同閱讀的解說叢書;書中不但以季節、景點為主的遊憩路線帶出棲息的蛙種,還附上詳盡的蛙類圖鑑及蛙類生態照片。為了讓讀者更easy的親近蛙的生活,還特別收錄了19種青蛙聲音,以資通訊科技的QR Code技術,利用3G智慧型手機上網接收蛙鳴聲,讓讀者讀到那、聽到那,即使不在野外,也會有一種身歷其境的感受。 為了讓本書更具親切感,我們特別將書名取為「蛙ㄉ一V家」,你知道這書名的意涵嗎?沒錯,它是取其台語發音-我在這,大聲的告訴大家:青蛙家族在陽明山國家公園裡快樂的生活著,歡迎您帶著「蛙ㄉ一ˇ家」來拜訪牠們,與蛙一同哼唱著快樂協奏曲。希望您進行生態之旅的同時,提昇了環境保護的素養及意識,留給子孫一塊美好的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