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城美展每年邀請新竹地區在地資深藝術家及新竹美展竹塹獎歷屆得主共同展出,每件展出作品都代表著藝術家們筆耕硯耘的豐碩成果,開辦以來首次於241藝術空間展出,共計112位傑出藝術家送件參展,類別包含書法、水墨、膠彩、油畫、水彩、攝影、綜合媒材等七大類,多元媒材、跨領域藝術創作齊聚一堂,每件作品皆為藝術家匠心獨具的創作,內容一屆比一屆更加精采,可以感受出新竹地區許多藝術家對風城美展的重視與認同。
新竹市政府辦理「竹塹藝術家薪火相傳展」已邁入第76檔,今年展覽主題「她.MMXXV 如是說」於新竹市美術館展出。藝術家謝鴻均透過對神話與傳說的拆解與重構,探討萬物的本質及人類身份的流動性,呈現命運更迭與蜕變重生的能量。作品集以「神話/傳說」、「回音/沉默」、「諾言/召喚」三個子題交織展開,再現藝術家對女性創作者身份及生命哲學的深刻體悟。
「游⼼書畫」強調韓錦⽥⼤師在書畫創作中⾃由游⼼、隨⼼所欲的藝術境界,展覽將展⽰他潑墨、潑彩等多種技法,讓觀者能感受到⼤師在藝術創作中的⼼境和靈性,他的創作不僅映射出生活中的點滴,更展現了對自然、生命及哲理的深刻思索。系列作品如「山水潑彩系列」,展現了壯闊的山水意境;「荷花系列」則以簡潔的筆觸描繪出荷花的高潔,象徵君子之風,這些均彰顯了他不懈的藝術精神與堅韌的人生態度。
謝鴻均(1961~),生於苗栗,五歲遷居臺北,早年受李澤藩老師、蔡長盛老師、吳貴鳳老師等指導,啟發謝鴻均對藝術創作的興趣。一九七九年進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西畫組,一九八四年赴紐約留學,研究與創作並行,一九八九年獲普拉特藝術學院藝術創作碩士,一九九五年獲紐約大學教育學院藝術博士。學成歸國後,任教於國立新竹師院、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國立清華大學至今,以人文與藝術創作、繪畫:圖像與構成、當代藝術研究、女性藝術研究、創作研究方法與學術寫作等為教學核心,培育許多創作與理論領域的後起之秀 。 謝鴻均的創作以自身經驗環扣思考辯證,並探索 生命課題,為臺灣中生代重要的女性藝術家。在技法媒材層面,她不斷自我突破,嘗試繪畫性與 素描性的各種可能,並從平面畫作延伸至立體與 空間裝置;在題材內容層面,她穿梭女兒、妻 子、母親、學者等多重角色,深入探索陰性空 間、希臘神話、內囿性、記憶等,關注女性身體 經驗及性別議題。
很久很久以前新竹叫做「竹塹城」,竹塹城還留下了一座城門叫做「迎曦門」,迎接從東方昇起,早晨的第一道陽光。不論你是住在新竹,還是來新竹旅行,新竹有許多許多故事,老故事、新故事…,聽都聽不完。接著有個新故事,故事的主角也喜歡天剛亮的太陽,牠是一隻神氣得不得了的雞,牠叫阿嘰咕,雖然住在鄉下農場裡,可是牠成天展現著他有多厲害、多麼了不起,雖然是隻雞,阿嘰咕自認為是鶴立雞群,即使受到雞群們的冷嘲熱諷,牠還是雄糾糾氣昂昂,他要帶著雞們進城去,開開眼界,見見世面,最後大家才明白,阿嘰咕果然是真神氣,受到阿嘰咕的啟發,大家紛紛開始勇敢做起夢來,以後長大,也要當一隻神氣的雞。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這隻阿嘰咕─新竹牯牯雞。
風城美展每年邀請新竹地區在地資深藝術家及新竹美展竹塹獎歷屆得主共同展出,每件展出作品都代表著藝術家們筆耕硯耘的豐碩成果,開辦以來首次於241藝術空間展出,共計98位傑出藝術家送件參展,類別包含書法、水墨、膠彩、油畫、水彩、攝影、綜合媒材等七大類,多元媒材、跨領域藝術創作齊聚一堂,每件作品皆為藝術家匠心獨具的創作,內容一屆比一屆更加精采,可以感受出新竹地區許多藝術家對風城美展的重視與認同。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都城隍遶境賑孤,這一晚,阿新與好友小黑啤挑起夜燈,開啟了作戰會議。因為明天除了參與遶境,兩人還有個重要任務,那就是⋯⋯要拿到掛在「二爺」脖子上的水潤餅!為了讓害怕神將的妹妹竹竹喜歡上遶境,身材矮小的阿新找了小黑啤來幫忙,希望藉由拿到水潤餅,來證明遶境好吃又好玩、一點都不可怕。遶境當天,信心滿滿的阿新與小黑啤開啟了作戰計劃,但過程卻非常不順利。眼看所有的計畫都用完了,卻還是拿不到水潤餅。就在阿新與小黑啤快要放棄的時候,一位身形高大、穿著金紅相間衣服的爺爺叫住了兩人。最後在爺爺的幫助下,阿新與小黑啤成功拿到水潤餅,竹竹也因此不再害怕遶境。
呂玉慶(一九二一年至二〇二〇年),於新竹舊港出生,曾任教於民富國小、竹南高中等校,致力推廣美術教育,不遺餘力投身教學四十餘年,曾獲教育部頒贈「育樂莪菁」匾額。從教職退休後遊歷各國,仍勤於藝術創作,曾舉辦七十、八十、九十及一百歲個展。呂玉慶以「照相寫實」油畫見長,於一九五四年曾以美援時期麵粉袋繃布的作品〈女孩〉入選臺灣省全省美術展覽會。而後期風景畫常使用自然快筆觸,佐以建築物的寫實慢筆調,創作富有韻律感,也具有攝影構圖的和諧感;人物和交通工具等事物以扁平卡漫表現童趣,達成自成一派的「呂氏」風格。
陳在南(一九一八年至二〇一三年)出生於素有「書畫巢窠」的新竹州新竹街東門城附近,自幼仰慕其父陳學溪的書法,隱然受到家學及在地文風影響而步向藝術之路。陳在南作畫以追求對象之真美,尤其是對地域景象的描繪,將眼前的真實以藝術語言描寫出來。面對藝術創作態度嚴謹,勤於寫生,精於觀察,忠於對象。平塗重疊中,線條輕快色彩明亮,給予人一種朗朗澄澈的清爽,猶如沐浴在薄幕的晨光中,迎曦戮力前行,此正是陳在南藝術人生的寫照。
范天送,出生於1922年。范天送自小受到父親與姐姐畫藝的薰陶,在耳濡目染的環境中,也開啟他對藝術的濃厚興趣。1944年至1946年,受到傳統書畫家學影響的范天送,也曾向來到新竹教畫的許深州學習日本膠彩畫的技巧。因此,他的作品兼具傳統水墨與現代寫生的畫風。他的創作面向相當多元,有傳統風格的書畫作品,也有充滿指趣的指墨畫作,此外亦有水彩與瓷畫等類型的作品。他最為人熟知的作品,乃是以達摩、禪師、鍾馗等宗教人物為題的畫作,透過清新與趣味的筆墨呈現,拉近一般民眾與藝術的距離。
風城美展每年邀請新竹地區在地資深藝術家及新竹美展竹塹獎歷屆得主共同展出,每件展出作品都代表著藝術家們筆耕硯耘的豐碩成果,本次參展作品高達103件,參展類別包含書法、水墨、膠彩、油畫、水彩、攝影、綜合媒材等七大類,多元媒材、跨領域藝術創作齊聚一堂,亦是風城美展開辦二十屆以來最多參展數量的一次,可以感受出新竹地區許多藝術家對風城美展的重視與認同
「竹塹藝術家薪火相傳展」特邀請李惠正老師展出第74檔,以激勵美術研究及創作風氣,促進文化藝術薪火相傳。本次展覽的主題「畫壇玩.頑童」,呈現的是古老師20多年來的創作,由早期具像的人物畫、半具像半抽像簡約圖形,到近期以藥丸形狀的小粒子創作,靈感來源都是生活本身,由大塊構圖到小粒子的創作,同樣都充滿趣味,反映出古老師豪爽直率、不拘小節的真性情。尤其小粒子創作是以老師的本職「藥師」為出發,以「藥丸」的形狀,在血管�堛漪y動、對身體的幫助等發想,化為藝術的創作,值此新冠肺炎嚴峻之際,更感受老師對社會的關懷與本業的熱情。
「竹塹藝術家薪火相傳展」特邀請李惠正老師展出第74檔,以激勵美術研究及創作風氣,促進文化藝術薪火相傳。本次展覽的主題「畫壇玩.頑童」,呈現的是古老師20多年來的創作,由早期具像的人物畫、半具像半抽像簡約圖形,到近期以藥丸形狀的小粒子創作,靈感來源都是生活本身,由大塊構圖到小粒子的創作,同樣都充滿趣味,反映出古老師豪爽直率、不拘小節的真性情。尤其小粒子創作是以老師的本職「藥師」為出發,以「藥丸」的形狀,在血管�堛漪y動、對身體的幫助等發想,化為藝術的創作,值此新冠肺炎嚴峻之際,更感受老師對社會的關懷與本業的熱情。
本次展出共40件作品,包括「框中無相」、「觀心見」、「識蘊變奏」三系列作品,期待觀眾參觀所創造出來的造形符號,窺探個人內在心靈所想像的景物與詮釋的意義。
市府自1993年起籌辦竹塹藝術家薪火相傳展,參展的藝術家無論在教學領域或創作思維的傑出表現等,透過展出讓更多學子及普羅大眾得到啟發,帶動新竹市的藝文風氣。今年第71檔薪傳展特邀本市知名藝術家林授昌老師共襄盛舉,林老師乃新竹市啟明電機董事長,由一位事業有成企業家,轉而義無反顧投入藝術及公益團體,其中故事千迴百轉令人驚奇!林老師身分如同其創作般多元,除是一位優秀畫家。2010年當選新竹市美術協會理事長並獲連任,直至今日仍出錢出力支持協會,更使新竹市美術協會成為台灣難得進軍國際博覽會的藝術團體,著實令人佩服。
本冊為新竹市政府辦理之「2018竹塹文學獎」得獎作品結集成冊,並加入評審委員之簡短文評,內容分為現代詩、青春散文、短篇小說三類;另童詩類中英對照、獨立成冊
本冊為新竹市政府辦理之「2018竹塹文學獎」得獎作品結集成冊,並加入評審委員之簡短文評,內容分為現代詩、青春散文、短篇小說三類;另童詩類中英對照、獨立成冊。
本市每年辦理已邁入70檔的「竹塹藝術家薪火相傳展」,藉由畫冊編印、紀錄片、展覽等方式,讓市民貼近藝術家,進而推廣美術與生活美學。今年第70檔薪傳展源自林田壽老師對於鄉野景物的感動,運用多媒材技法來書寫鄉野情懷,忠實內心的感受與獨特的生活經驗,傳達美的感受與嚮往的境界,進而營造出「寧靜空靈」的畫境,得到觀者的共鳴。
自康熙五十七年王世傑開墾竹塹埔迄今已300年,將新竹300年前後不同年代之相關歷史資料做蒐集整理並編輯印製為歷史概說手冊,增進市民及訪客了解新竹這座城市歷史的發展變遷。
本年度於春節期間辦理第十六屆風城美展,以「城市美術館」為創作主題,邀請在地資深藝術家、歷屆新竹美展竹塹獎得主共計95位參展。
本檔薪傳展專輯共蒐羅梁教授 70 餘件作品,不論使用的媒材是水彩或油畫,抑或是題材為花卉、個人情懷,乃至開闊寧靜的天地,作品栩栩如生且饒富趣味。
本年度於春節期間辦理第十五屆風城美展,以「我所生活的新竹」為創作主題,邀請在地資深藝術家、歷屆新竹美展竹塹獎得主共計99位參展。
新竹縣、市政府共同主辦的新竹美展,今年已邁入第十五年,透過藝術競賽與展覽的舉辦,讓參賽者在良性競爭中,為藝術研究及創作帶來源源不絕的動力。本屆美展吸引402位藝術創作者參與,共入選151件優秀作品。
本年度於春節期間辦理第十四屆風城美展,以「活」為創作主題,邀請在地資深藝術家、歷屆新竹美展竹塹獎得主共計98位參展。
本市竹塹藝術家薪火相傳展第64檔,很榮幸能邀請到藝術與教育領域均傑出的鄭芳林與潘瑞美兩位賢伉儷共同舉行夫妻聯合薪傳展。鄭芳林老師為國文、書法教師,從事教職36年,擅長於書畫、文學,對於楷、篆、隸、行、草等各名家作品,皆有涉獵,作品屢獲大獎。潘瑞美老師為國中美術、工藝教師,服務教育界32年,自幼酷愛書畫,藝術科班出身,深受中西美術薰陶,擅長素描、水彩、油畫與國畫等,作品亦獲獎無數。本次薪傳展專輯蒐羅兩位老師共上百件作品,鄭老師的書法作品涵蓋各類書體與不同形式,潘老師則以國畫水墨為主,內容豐富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