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園推動「行為豐富化」,透過改變動物的圈養環境,或是增加飼養管理的操作變化, 來誘發或增加動物表現自然行為的機會,其出發點在於提升動物福祉、促進動物的健康。本書以圖文介紹臺北動物園多年來實行的「行為豐富化」措施,讓讀者在觀賞可愛的動物之餘,也能獲得動物照養及動物行為學的相關知識。In this book you will learn how zookeepers put their creativity to the test to make sure animals in Taipei zoo live the healthiest , happiest lives possible by using animal.
動物園推動「行為豐富化」,透過改變動物的圈養環境,或是增加飼養管理的操作變化, 來誘發或增加動物表現自然行為的機會,其出發點在於提升動物福祉、促進動物的健康。本書以圖文介紹臺北動物園多年來實行的「行為豐富化」措施,讓讀者在觀賞可愛的動物之餘,也能獲得動物照養及動物行為學的相關知識。
《臺北市立動物園百年史》(中文)的英文版簡史,記載臺北市立動物園如何從一個地方上的前近代動物園,走向一家國際級的現代化動物園。從圓山到木柵,經歷了日本的統治、戰後初期的困頓、1970年代的轉折,到今天現代化的大動物園,同時側記了臺灣社會百年的發展,敘述了動物園與社會的互動。本書專為國外民眾及專業人士編纂,文字淺顯要約,搭配大量圖片,以與各界分享。
本書介紹臺灣15種本土動物,並附上各物種水彩畫, 以及動物們的背景介紹,融合生態教育與藝術的功能。 15 animals native to Taiwan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book. Using the aid of watercolor paintings of every species and an ecological introduction, this book not only provides an educational and informative type of education, but also the artistic kind.
動物之於臺北市市民,是朋友、是夥伴,甚至是家人。多項數據顯示,台北市動物保護處(以下簡稱動保處)改制成立三年,不論是臺北市民、保育團體或動保相關單位,對待寵物的觀念、關心的成度、飼養環境的要求、動物管理政策等各方面,都有明顯的進展,也為未來政府與民間的相互對話與合作,奠定良好基礎。
本書呈現臺北市立動物園自1977年起積極啟動教育推廣工作的歷程,以及1982年成立服務隊以來2千多位志工夥伴在動物園實施保育教育工作的服務成果。動物園教育沒有終點,保育之路依舊漫長。每年數以百萬計的動物園遊客,在愉悅的參觀經驗中,經由設計良好的觀察、體驗及學習活動,反思人與動物及自然環境的互動關係,必能在心中埋下保育的火種,在未來的某個時刻燃起,實踐各種形式的保育行動。這正是動物園存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