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書/政府出版品 類別 ,共計67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心相:王龍德醉陶展

王龍德  著
國立彰化生 出版
2025/09/01 出版

本次展覽「心相․王龍德醉陶展」,是王龍德「把內心世界直接表相出來」的一次呈現,體現了「境隨心轉,相由心生」。反映他步入耳順之年,放下使命,享受自在隨心的創作。他將隱藏於心靈深處的思緒與感動,透過熟稔的複合媒材技法,化為可見的藝術符號。這不僅是藝術家對自我內在的深刻剖析,亦是對人類生命經驗與當代社會現象的溫柔提問,邀請觀者一同開啟「心窗」,體會作品所傳達的內在悸動與深層意涵。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客途紀勝:陳永模山水書畫專輯

陳永模  著
國立彰化生 出版
2025/05/27 出版

本次展覽「客途紀勝—陳永模山水書畫展」,他認為人的一生就是暫時客旅寄居於天地間,本次展覽收錄他外出旅途中的寫生作品,他原本專攻人物畫,後來為了提升人物畫的配景,轉而研究山水畫,他的山水畫除了捕捉大自然山川美景外,更多的是他與大自然的對話,營造出空靈悠遠的畫面感。除了山水畫外,本次也展出他的書法作品及以農村為題的水墨創作,預計展出五十多件作品,希望觀眾透過參與這場展覽,體會其實踐「筆墨當隨時代」不斷創新的精神。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真實色彩:林時植陶藝複合媒材創作展

林時植  著
國立彰化生 出版
2025/04/10 出版

本次展覽「True Colors真實色彩-林時植陶藝複合媒材創作展」,展出《異域》及《真實色彩》系列:林時植將性質看似對立的陶藝與金屬結合,用衝突的強烈張力,以魔幻寫實的手法,演譯末日世界的悲劇,以及人類缺席後的新生與希望。常溫下,陶土柔軟可塑、金屬冰冷剛硬;但歷經高溫淬鍊,陶器卻能定型堅固、金屬反倒柔韌如水。正是這種既衝突又互補的關係,精準演示出劫後餘生的悲與喜。透過這樣的創作,希望喚醒人們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同時對未來的文明模式進行深刻的反思,為這個時代留下更多可能性的解答。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毫端照大千:劉嘉成書法篆刻集

劉嘉成  著
國立彰化生 出版
2025/01/20 出版

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自114年2月20日至4月6日,在第一、二展覽室舉辦「毫端照大千—劉嘉成書法篆刻展」,展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劉嘉成老師的書法及篆刻創作。集書法與篆刻技藝於一身的劉嘉成,無論教學或創作,兩種藝術類型皆已融會貫通,相輔相成,體現「剛柔並濟」的境界。本次展覽主題「毫端照大千-劉嘉成書法篆刻展」,正是著眼於細微如絲的筆端,能夠寫盡萬象,觀照大千世界、啟迪人心。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上菜普拉斯(Table+)中臺灣飲食文化地方創生紀事

王蕙萱  著
國立彰化生 出版
2024/12/12 出版

本書以「上菜普拉斯(Table+)」為名,「上菜」是一個動詞,提醒我們在地方創生工作中,「行動」、「實踐」的重要性,普拉斯(plus)是一個「加號」,有2個面向的涵意,一個是人的串連,結合大家的合作力量,一群人共同為地方發展而努力;另一個涵意是飲食菜色不只是食材的組合,更是地域特色與歷史文化的旅程。我們透過飲食,將土地、人文與歷史緊密聯結起來,展示中臺灣飲食文化如何從傳統走向創新,從家庭的味覺記憶中激發出來的可能性。「上菜普拉斯」從三個飲食文化結合地方創生的案例出發,帶領大家一覽各界對於創生的願景與行動、地方攜手串連的動能,深刻體驗飲食文化與地方發展的緊密關係。

95 特價3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藍染風華:湯文君藍染個展

湯文君  著
國立彰化生 出版
2024/12/03 出版

本館舉辦「藍染風華—湯文君個展.女性工藝美學特展」,展現湯文君藍染工藝創作生涯一路走來,精彩豐厚的多樣題材。從細膩的花卉、擴大為對四季的詮釋;從擬真的國內外風景畫,到呼應永續環保的海洋主題。為了呈現多元的主題,湯文君也揉合藍染的不同技法--型糊染、蠟染、友禪染等,將台灣藍染之美,推向更高層次的世界舞台。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春華秋實:陳志聲詩辭書法展

陳志聲  著
國立彰化生 出版
2024/08/22 出版

陳志聲為台中沙鹿人,現任台中市政府參事,亦是一位兼善書法、詩辭於一身的書法家。雖在全國美展、全省美展、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等各大比賽常獲首獎嶄露頭角,並獲全省美展、公教人員書畫展「永久免審查」殊榮,仍自謙「不期飛黃騰達,但求突破現狀」。老師受曹緯初校長的啟蒙,後經陳炫明、陳維德與杜忠誥等大師悉心戮力指導,奠定了厚實的修養及深刻的體悟。他認為「法理千古不易,特色人皆有之」,書法的法理包括筆法、結構、章法,並強調「萬法歸一」即技法、歷史、融合的歸一,成就了50餘年的鐵畫銀鉤。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圓滿有餘:劉松常民生活陶美學收藏展

鄧淑慧  著
國立彰化生 出版
2024/07/16 出版

本館舉辦「圓滿有餘-劉峯松常民生活陶美學收藏展」,展出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前館長劉峯松先生的陶藝收藏品125件。劉館長在過去的職業生涯中曾擔任過多個重要職務,包括國中小學教師、基隆及台北地方法院觀護人、台北縣文化中心主任、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館長。在任職主任期間舉辦「竹南蛇窯老陶師-林添福個展」開始對陶瓷文物收藏產生濃厚的興趣。劉館長的收藏涵蓋了書籍文獻、魚盤、甕、缸等四大類型,收藏超過千件。本展覽由現任「竹南蛇窯」藝術總監鄧淑慧老師擔任策展人,她將劉館長收藏品分為大甲東、北投、沙鹿、南投、苗栗、新竹、鶯歌、中國、盤、磚胎,10大類型的陶製品。每一類型都展現了每個地區的獨特風貌和文化特色。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臺灣河川今貌:黃運祥厚工水彩

黃運祥  著
國立彰化生 出版
2024/07/16 出版

本館舉辦「臺灣河川今貌–黃運祥厚工水彩創作展」,是他繼「臺灣海岸風貌」系列及「臺灣港灣風貌」系列後,推出的第三個創作系列。忠實記錄臺灣各地河川今日的風貌,其中有許多作品呈現河川被人為破壞的樣貌,令人對這塊土地感到不捨。本次充滿濃厚的環保意識,預計展出四十餘件畫作,期待能激發凝聚觀眾一同愛護土地的信念,讓這片土地不再哀愁,能獲得美麗的新生。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與自然共鳴:陳光明油畫創作集

陳光明  著
國立彰化生 出版
2024/05/01 出版

本次展覽「與自然共鳴—陳光明油畫創作展」,描繪他的生活與自然是如何緊密連結,呈現大自然帶給他的感動。作品畫面點綴許多人物、小動物及昆蟲的點景,透過這些點景向觀眾說故事。主題可分為三大系列,分別是「荷池篇」、「田園樂」及「懷思集」。「荷池篇」以枯荷為主題,描繪出荷葉凋零後,依然展現別樣風情的美麗;「田園樂」以田園風光為題材,呈現傳統的農村樣貌,表達作者對田園生活的記憶及情感;「懷思集」紀錄作者生命中過往的美好記憶,除了緬懷過往外,也有期許未來之意。本系列又可再細分為「運動篇」及「寫生趣」兩大主題。「運動篇」描繪的是運動的動態場景,「寫生趣」則是寫生遊歷的回顧。本次預計展出四十餘件油畫,希冀觀眾能透過本次展覽,學會留心觀察日常週邊的環境,用美的眼睛仔細感受身邊的事物。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三代織女:文化部重要傳統工藝賽德克族傳統織布保存者張鳳英(Seta Bakan)作品展專輯

張鳳英  著
國立彰化生 出版
2023/06/01 出版

張鳳英(Seta Bakan) 老師是賽德克族人,是該族首位人間國寶。她於2021年獲文化部登錄重要傳統工藝「賽德克族Gaya tminun傳統織布」保存者。本次展覽名稱為「三代織女」,第一代外婆張玉英(Seta lban)是中原部落耆老,更是族人爭相請益的織布高手。第二代媽媽張貴珠(Bakan Nawi)早期投入市場,晚年決定扎根傳統推廣織布技藝。第三代張鳳英(Seta Bakan)的名字即是來自外婆及媽媽的組合,傳承的不僅是名字,還有織布的技藝及回憶。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行一‧當下:陳正隆現代水墨創作專輯

陳正隆  著
國立彰化生 出版
2023/04/24 出版

陳正隆老師,字行一, 彰化埔鹽鄉人,是全職的藝術創作者。現代水墨的實踐在於大破大立、另闢蹊徑,他不受限於傳統水墨毛筆的特性,將收集於自然的素材,巧妙自製獨一無二的畫筆。老師藉由植物纖維的不同軟硬、吸水性等產生不同的「筆鋒」及肌理,再結合拍打、拓染、滴灑、渲染等技法,打破一切的慣性、習氣,進而產生趣味橫生的未知效果。現代水墨的實踐在於大破大立、另闢蹊徑,他不受限於傳統水墨毛筆的特性,將收集於自然的素材,巧妙自製獨一無二的畫筆。老師藉由植物纖維的不同軟硬、吸水性等產生不同的「筆鋒」及肌理,再結合拍打、拓染、滴灑、渲染等技法,打破一切的慣性、習氣,進而產生趣味橫生的未知效果。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穿梭經緯 編織縱橫:曾鳳珠竹藤工藝作品集

曾鳳珠  著
國立彰化生 出版
2022/11/29 出版

曾鳳珠老師1961年出生於新竹關西,現為全職工藝創作者。曾老師因讀了《現代藤編》一書,啟蒙了她對竹籐編織的喜愛,開啟了她無師自通的竹籐編織人生。她參加由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所辦之臺灣工藝設計競賽,連續3年榮獲第4至6屆林榮三文化公益獎、金獎、新光三越獎。曾鳳珠是唯一一位獲得「臺灣工藝設計競賽之永久免審查資格」肯定的工藝家。更榮獲第2至3屆的國家工藝獎。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東禪韻‧西勁道:廖本生油畫創作專輯

廖本生  著
國立彰化生 出版
2022/10/25 出版

本次展覽以東禪韻.西勁道做為一個研究主軸,是將大自然與植物之生命力為計劃主軸元素,展出不同花卉的性格與人格特質的暗示.透過不同色彩與色塊的分割,表現每種自然花卉的各種風貌.廖本生早年創作深受超現實主義影響,後期則朝向純抽象風格邁進。他的繪畫帶著強烈的符號性,交融的色彩線條,在畫面產生符號湧動的視覺效果;狂烈激昂的揮動筆觸,讓觀者充分感受到創作過程的情緒起伏,更顯現其極大的感染力。平任教於大同國小美術班聘任教師、修技術學院駐校藝術家、原生畫會創會指導老師。作品風格以半自動性的抽象創作為主,任顏料恣情揮灑、塗抹,展現東方思維之風情。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越實:李思樺陶藝創作展

李思樺  著
國立彰化生 出版
2022/09/01 出版

李思樺老師是馬來西亞人,現職為陶藝創作者。她畢業於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型設計學系、台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碩士,曾於美國阿肯色大學擔任駐校藝術家,並榮獲《台灣陶藝獎》陶藝創作獎首獎、第三屆《台灣青年陶藝雙年展》台灣青年陶藝獎等,得獎經歷豐富。本次「越實-李思樺陶藝創作展」展出李老師細緻優雅,具豐富想像的獨特風格之作。在創作表現上,她試圖嘗試各種不同的造型與複雜的燒窯技術,明確地掌握釉上彩、釉下彩的技巧。李老師為精進創作,追求作品的更多可能性及完整性,曾向身懷絕技的大師們學習多元的創作表現方式。她曾赴日本京都向入江ヒロ子老師學習清水燒,向林發權老師學習赤繪、粉彩和新油彩,向王宣文老師學習西洋瓷繪,這些豐富的資歷,使她的作品呈現出融會貫通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陶瓷特質,成就出她的個人風華。李思樺的作品靈感來自對動物的幻想,超越真實卻又似曾相識,創造出屬於她幻想世界的「神獸」。李老師表示:「創作以人偶、擬人化神獸、器物及縟飾等複雜元素構成了我的匱乏。面對想要圓滿的慾望,產生生理和心理上的匱乏感,生理是生存、存在的慾望,心理是追求美好未來的慾望。」她將繁複冗長的創作過程視為一種自我精神治療的過程。李老師的作品以各種類型的「獸」作為造型,並且加入了「器物」的型態,在「獸」與「物」之間進行拼接、融合,兩種樣態一動一靜,在相對的差異中,尋求平衡化一的美。「獸」在每個文化裡有不同內涵,且具符號的象徵性,經歷史的更迭進而發展出庇佑、方位等的符號圖像。「器物」承載著功能性、儀式性,甚至包含回憶及情感。李老師對於不同文化的內涵、多元信仰的觀察融入作品的創作中,透過超越現實型態的「神獸」,賦予新的樣態與詮釋,帶領觀者進入她的異想世界「超越現實,越趨真實」,創造她自己的圖像符碼,另闢蹊徑。觀賞李老師的作品,相信一定會對她一層又一層細膩而豐富的彩繪及俏皮可愛卻又不失華麗的造型所驚豔。陶藝創作是一門環環相扣的藝術,每個步驟皆不能失誤,藝術家必須掌握各種特性的土、不同燃點的釉藥、燒窯溫度等多元知識,尤其李老師的作品更需每個環節精準的規劃,兼顧造型、紋飾與色彩,十分難得。本次展覽呈現李思樺老師的創作實踐,藝術創作的旅途是她自我超越以及堅持。歡迎大家前來欣賞一場揉合藝術與工藝的美學饗宴。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硯畊留痕:郭芳忠書法創作展作品集

郭芳忠  著
國立彰化生 出版
2022/08/16 出版

本書收錄「硯畊留痕—郭芳忠書法創作展」展出內容。本次展出以行草書為主的書法創作,以行書為主、以草書為輔,布局上為七分行書搭配三分草書。呈現熟練潤秀、飛舞風流、筆精墨妙之美,書寫內容取材於古典詩詞的名言佳句及郭芳忠自行創作的文言雅句。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心體為美 詩心畫語:李錫佳油畫創作展

李錫佳  著
國立彰化生 出版
2022/07/11 出版

李錫佳教授 (1963-)為彰化人,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碩士、中國文化大學哲學博士,現任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專任教授,專長表現主義及老莊美學。教授兼擅創作及學術研究,其展覽、文章發表不勝枚舉,更擔任眾多知名比賽之評審委員、顧問。李教授受林煒鎮老師、楊慧龍老師啟蒙與藝術結下不解之緣。文化大學期間結識太太劉玲利,繼而認識丈人膠彩大師劉耕谷,二人對教授的藝術創作影響甚鉅。就讀文化大學美術系西畫組時期深受吳承硯老師、許坤成老師的指導,而在東西藝術調和的藝術理念則受姜一涵老師提攜,在哲學的思辨上深受哲學大家陳鼓應老師的影響。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藝境 意境-天馬行空 無問西東:陳瓦木藝術創作專輯

陳瓦木  著
國立彰化生 出版
2022/06/07 出版

本書收錄「藝境‧意境:天馬行空 無問西東—陳瓦木藝術創作展」展出內容。 本次以「狂草下的精彩」作為展覽主軸,陳瓦木藉由臨摹唐朝書法家張旭的草書汲取靈感。張旭的草書氣勢狂放奔騰、寫意灑脫,靈活飛舞的線條在陳瓦木眼中彷彿化為天上盤旋的蒼龍,抑或是翱翔的飛鳥,帶給他無限的想像空間。陳瓦木的思想天馬行空、無拘無束,他將自由奔放的情感注入到作品中。同時因他具備深厚的書法功底,下筆時隨心而發、揮灑自如,將書法結合抽象藝術,讓文字演變為符號,細看每個符號都是匠心獨運,各具意義。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時‧光景:李貞慧創作個展專輯

李貞慧  著
國立彰化生 出版
2022/03/01 出版

本書收錄「時.光景—李貞慧創作個展」展出內容。藝術家李貞慧將水墨線條轉折運用於膠彩創作中,並擅長用貼箔營造光影淋漓的效果。作品風格自然清雅、氣韻生動又兼具光彩迷幻之美。李貞慧長年觀察東海校園景色,試圖捕捉光影的變化為其創作上追求的目標。光線的變化除了在作品中展現不同的亮度和色澤外,也呼應其內心對時序改變及生命消逝的感嘆。本次展覽為「2016東海光•景—李貞慧創作個展」的延伸,2016年的作品以東海為主軸,透過不同的時序及季節呈現光影不同的面貌;本次展出作品偏向對於景的描繪,希冀能描繪出東海靜謐優雅、詩意盎然的各種景緻。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林煒鎮水墨畫集:傳統與現代的對話

國立彰化生 出版
2021/12/28 出版

本書收錄「林煒鎮水墨畫展:傳統與現代的對話」展出內容。藝術家林煒鎮的現代水墨畫,除了承襲傳統水墨畫作氣韻生動、虛實相映的優點外,也將西方光影構圖、黃金分割及各種美學原理原則融入運用,在老師的畫作中除了可以欣賞到東方傳統水墨之美,也可從中發現象徵主義及佛洛伊德潛意識理論影響了老師的創作,許多畫作都保留了一定的空間,留給觀賞者觀照、想像和詮釋。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靈燦潛靜:黃圻文的心藝旅程

國立彰化生 出版
2021/12/01 出版

本書收錄「靈燦潛靜: 黃圻文的心藝旅程作品展」展出內容。藝術家黃圻文,1960年出生於南投,迄今舉辦過66次個展、300餘次聯展,本次展出作品為黃圻文老師於2018~2021年間創作之抽象畫。黃老師融合東方書法及西方抽象畫之技法,獨創「搖滾墨書」的創作方式,作品用色大膽,筆觸豪邁奔放,風格獨特強烈。透過欣賞作品可讓觀影者暫時遠離世俗,讓靈魂領略隨心自在、靈空萬美的純然境界。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湖光山色:黃義永水彩回顧展

國立彰化生 出版
2020/11/01 出版

黃義永的作品經常描繪水,他認為水的倒影使畫面表現更顯深度,倒映於水時,景物隨著動靜呈現不同樣貌,水之寂靜沉穩、粼粼閃耀,氤氫夢幻,不同狀態賦予畫面不同的生命美感。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阿堵-2020鄭正慶水墨畫集

鄭正慶  著
國立彰化生 出版
2020/02/01 出版

水墨人物畫家鄭正慶老師,於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展出,並錄專輯。本次展覽以"阿堵"為題,"阿堵"一詞少為今人所用,見於東晉‧ 顧愷之《三絕瑣記》中言:「四體妍媸,本無關少於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一語道盡中國水墨人物藝術之表徵重心所在。南齊‧ 謝赫六論之「氣韻生動」正是說明此一「阿堵」二字精妙之處。鄭正慶老師認為「概念引導技法,技法表現概念」的創作理念,一直是中國水墨藝術的歸納與思考實踐總結。今天的水墨人物創作,應借鑑於優良的傳統繪畫藝術的概念,並將時代的新意融合於一爐,表現出民族的特性,反映時代的精神,並發揮個人繪畫的獨特風格。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雲煙流水:林進忠書畫展專輯

林進忠  著
國立彰化生 出版
2019/12/01 出版

林進忠老師,字晴嵐,臺中霧峰人,日本筑波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曾經榮獲中山文藝獎、中興文藝獎等大獎。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前美術學院院長、副校長退休,目前仍繼續任教於書畫藝術學系,作育英才,提攜後進。先生的游藝歷程,術學兼修、根基深厚,廣參互資,藝術創作與學術論著豐碩,著作等身,成就卓越,本次於本館展出書畫個展以「雲煙流水」為題,顯見先生登高望遠的器度與瀟灑。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日常微光:2019柯適中作品集

柯適中  著
國立彰化生 出版
2019/10/01 出版

柯適中,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美術科西畫組,美國密蘇里州Fontbonne College美術碩士,私立南開工商專校藝術鑑賞專任副教授退休。近幾年創作內容維持在生活周邊的景物,從台中回到草屯九九峰工作室,從都市的垂直建築回到鄉村的水平延伸,從緊張回到舒愉快的心理經驗。往返於這兩重不同的視覺"垂直"與"水平",成為他在創作時最重要的心理依據。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藝享世界-2018姚淑芬創作專輯

國立彰化生 出版
2018/10/01 出版

姚淑芬老師,民國45年出生於南投水里,家中另有一位哥哥及兩位妹妹,從小父親對他們的教育非常嚴格而且重視,台中師專的張淑美老師也是她的啟蒙老師之一,於是在這樣的學習背景下,姚淑芬後來順利地考上師大美術系的西畫組,因而開啟了她在教育和藝術方面的生涯。 在藝術創作上同樣傑出。原本是畫西畫的姚淑芬,後來卻因為不喜歡西畫顏料的氣味,於是讓她轉往水墨及膠彩的領域發展,結婚之後,她為了要學習工筆花鳥,曾經利用週末放學之後的空檔,自行搭乘客運車前往台北習畫,並且接受喻仲林、黃昌惠等名師的指導,時間長達四、五年之久。另外,她為了要不斷地精進自我,除了持續地進行水墨創作之外,還曾經跟隨陳其銓、簡銘山、林隆達、陳志聲及蕭世瓊等人習學習書法。 本次展出主題為「藝享世界(Art and Sharing world)」,主要敘說姚淑芬老師長久學習累積使其1.特殊表現創作技法臻於化境,2.獨到的文化藝術見解豐富了意境表達,再結合3.個人情感的抒發與象徵語彙的交融,4.最終創造出個人特殊思想理念的作品。姚老師讓彩墨畫找到新的表現生命,嘗試以複合媒材多元技法表現,十足地讓觀者有了更多想像從而產生共鳴。誠如老師的女兒黃翎教授所說「她不只是一位繪畫創作者,更像是一個空間的策劃者,講述著故事,帶領觀賞者沿著她編織的意境軌跡,在平面畫作中,有了身歷其境的體驗。」 老師說過藝術貴在創作,而創作不能離開當下生活的體驗與生活感受的累積,姚老師生於風光明媚的南投水里,從小與自然為伍,與大地為伴,對自然的觀察比常人入微,對生活的體驗比常人豐富,因而孕育了對自然的關愛與描繪自然的契機,大自然的一景一物成為姚老師寫生的對象,也是藝術創作的活水泉源兼具傳統與現代繪畫表現能力,跨越東方與西方藝術思維的姚淑芬,正是在充分掌握各種藝術特性之後,以多義語彙並陳的創作模式,高奏異質雜混卻隱然共譜和諧的旋律,作品呈現獨特新鮮的情調,從她的創作手法,可以探得其運用之妙。 最後,老師認為人因夢想而偉大。「人生有夢,築夢踏實」,老師始終相信「事在人為」、「心中的願望有多大,力量就有多大」,期許自己能以謙虛受教的心去學習、堅強地面對教育工作及人生旅途的種種困厄,在教學上也能讓學生有所收穫並且帶好每一位學生,努力為教育工作與彩墨創作理論研究貢獻自己的心力。她也是南投縣美術學會第17及18任的理事長,突破團體有史以來第一位的女性負責人,將南投縣美術學會帶往全新的境界,並且經營出不同於以往的新氣象,積極地將教育和藝術結合在一起,舉辦「藝術走入校園」「親近藝術校園巡迴展」等活動,落實了藝享世界。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形色漫遊:2018林進達創作集

國立彰化生 出版
2018/08/01 出版

林進達是台灣畫壇中生代具代表性的西畫家,畢業於政戰大學美術系,在短暫的軍旅生涯後,即赴美國深造取得密蘇里州Fontbonne University美研所碩士學位,其作品榮獲國內外美術館收藏,展覽足跡遍及中國大陸、日本、新加坡及美國,堪稱是國際級的畫家。曾師從寧可、王輝煌等人,擅長油畫、水彩類型創作,風格受抽象主義影響,常以直觀性色彩表達內心的意象世界。筆調悠閒輕鬆自然,其用色採主觀調色方式,以抽象表達意象,帶領參觀者能夠經由他那特殊閒散筆調的感染力,很快的進入其幽靜的寫意畫風中。林進達為人溫文、儒雅、謙虛、誠懇的氣質,忠實地流入到他的創作當中,作品風格清新、爽朗,令人耳目一新。 已有國際知名度的林進達,在紐約法拉盛市政廳藝術中心、上海虹橋機場等地,已經創造個展38場次;也是藝流、新加坡中信等拍賣會上的重要畫家;國立台灣美術館、北京中國油畫院、山東美術館、福建省畫院都有收藏他的油畫作品。擔任過玉山美術獎、台灣國展、中部美展、全國兒童聯想畫大賽、世界兒童畫展等評審。林進達指出,生命的美好要在探索中感動,心靈的依歸需在實踐中築巢,一直以來透過探索萬物、逐步實踐中與心靈屢屢的觀照,一點一滴形塑出我創作的樣貌。 作品中,經由主觀色彩的切割與拼貼、簡化幾何造型的重組、空間的營造與延伸、質感肌理的反覆建構與琢磨,以充滿韻律節奏的半具像風格呈現,每一件作品都描繪著行旅途中,心裡眼底的感動,是縷縷內化後的心象呈現,隋著造型的交織拼湊,讓色彩自由鋪陳,不僅僅是反芻記憶當下的感動,更是刻畫歲月及歷史人文的痕跡。 畫面中律動的結構、漫遊的色調,譜出多變的旋律,就如同人生的美妙詩篇,隨著對生命的感動與喜悅,透過心靈的沈澱解析,在喜怒哀樂中延展生命的價值,在感性與理性的追逐中,綻放創作於方寸畫布裡。 而藝術創作的軌跡,則彷若人生行旅,在歷經一站一站的風景,歷練一次一次的情緒內化與心靈淬練後,從意念出發,從觀點著手,用不受約束的自我色彩,加以揮灑自由的極簡造形,再用打破空間限制的結構,羽化成個人獨樹一格的創作風采--形色漫遊,誠摯邀您共賞。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醉月觀花:白丰中彩墨藝術專輯

國立彰化生 出版
2018/05/01 出版

白丰中老師,彰化市人,民國48年在彰化基督教醫院出生。白老師自小居彰化美和鎮鄉下,家中有花園、果園與大池塘,性喜種花,高中就讀國立員林高級農工職業學校園藝科,畢業後,在彰化縣農會從事花卉推廣,又到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擔任巡山員工作。老師堅持三年一變採用創新手法,講求自我反省轉化。目前是兩岸炙手可熱的彩墨與陶瓷之專業創作家。 他師承許多國內重量級藝術家,如李仲生、楚戈、江兆申、劉良佑、郭怡孮等大師級人物,文化大學美術系時期以故宮博物院作為教室,直接鑑賞與臨摹,讓白老師有融會貫通之學習。大學畢業後,走創作的路,2000就讀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實地學習了解國畫教育之路,澈悟書畫理論,從「知道到明白」與「從明白到做得到」,有不同人文精神之層次思考,明白在當代藝術發展蓬勃場域之中,展現出具有個人特色的藝術創作,如何將生命中喜怒哀樂,認同或反對,投射到作品當中,達成創意性、時代性、現代感、辨識度及民族性。 老師擅長運用花卉、植物於作品當中,大膽運用對比色、互補色之組合;筆墨線條鋪陳以營造鮮明、活潑及令人振奮的視覺效果;周延地經營構圖布局,並且透過對物象、空間的幾何化手法,使作品中複雜多變的藝術表現,能有紀律地被統合在一定的理性架構與本質化的藝術文法與語言當中,充分表現現代性藝術詩的意境之中。老師專研宋朝的技法研究到中台灣熱帶花卉與山水之大自然為詩境與心志。他從一名農校學生、巡山員、故宮學習生、中央警察大學駐校藝術家之身分,始終以「醉心」作為精神上的投入感,以「觀為得」作為「觀今宜鑒古」,尋找創作之機緣巧合靈感。 以「醉月觀花」主題,做為白老師回鄉之展的階段性論述,作品有山水與花卉表現之油畫作品、在宣紙上論述的彩墨作品、1996年埔里製作的2張漆畫、瓷畫及生活文創作品,總結多年生活美學創作心態,述說老師在近60歲的創作心態、心情、想法、論述;醉是一種投入狀態,觀是回歸當初擔任巡山員時,與大自然對話時的心得,「常,無欲,以觀奇妙;常有欲,以觀其徼」。花前月下,是人生機緣巧合,也須有收、放、繁、簡之感悟,歡迎民眾細細品味白老師多元的生活文創作品。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彩轉:2018莊連東創作展專輯

國立彰化生 出版
2018/05/01 出版

莊連東教授,彰化市溪湖鎮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專任教授,目前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最年輕的系主任。其父親是拿鋤頭種田的農夫,莊老師自小喜歡畫畫,高中就讀臺中師專美勞組,從此奠定創作基礎,鍾情水墨創作,善用零碎時間及擅長培養獨具慧眼之創作眼光,指導學生獲獎掄元無數。2010以《穿透.游移──時間感應中圖像與空間對話的水墨創作思考》,獲得臺師大首屆美術創作理論博士,深具劃時代意義。 展覽正體現了跨域求新精神,透過地理空間和國族文化的不斷轉換,在斷裂式遷徙的生命情境中,強烈感受到文化差異對藝術觀的衝擊與影響,使用當代水墨的描繪性技法,既保留東方的筆墨趣味,又創造生活中感受的新意象。對於色彩在水墨表現上的運用,始終是莊連東樂於嘗試進行探索的元素。此源自於師承影響及身處亞熱帶色彩鮮明臺灣環境長期覺察,不論是對西方藝術的廣泛涉獵,從探討水墨創作之初,無論是試圖以彩顯墨,或墨彩相融,求取色彩在「隨類賦彩」的水墨表現意義;還是彰顯色彩的視覺強度,以提昇畫面的整體氣勢,甚至是讓色彩成為畫面主體的存在,他對於色彩表現的可能性開發,不但是使命,更是熱衷投入。 從創作歷程作階段性而言,2013年從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UIUC)訪學ㄧ年回來之後,老師對於色彩在水墨畫面上的表現,有了更自主的釋放空間和大膽揮灑的作為。在往後的作品呈現,對色彩的詮釋,彩不會是附屬性,可以是獨立單元,將色彩當作一個很主體的意象在畫,賦予彩獨立特質,在依附形象時的狀態,鮮明度和飽合性表述了色彩的獨立自主,而更多面向的探討與詮釋,讓色彩的主體性成為畫面的核心,更不斷擴延色彩的想像和抽象意識。 本次回鄉回顧展,主題以「彩轉」,明確揭示老師在畫面上色彩轉換的關鍵析述,更是旅居美國伊利諾大學回國後六年的總結性展示,老師致力色彩在水墨表現可能的探討,以三個系列作品呈現,分別是荷花系列、山水系列及蜥蜴與佛系列,體現用彩主體觀點的部分作品作?脈絡,進行梳理與對照。期待本次的展覽,欣賞莊連東教授從純真鄉下小孩,轉變為執臺灣彩墨與學術牛耳的發展過程,充分以色彩展現鄉土味道與國際力道。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世代語境-陳炳宏水墨人物創作展專輯

國立彰化生 出版
2018/03/01 出版

陳炳宏博士,台北萬華人,其外祖父李應彬人稱龍泉老人,為龍山寺門神彩繪競圖之民間藝師,是台灣第一位以水彩畫得獎的畫家,被前輩畫家藍蔭鼎稱為「台灣第一人」。其三舅李長俊研究西洋藝術,曾任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系主任。其父是炸天婦小販,在大二時因病早逝,家道中落,老師必須刻苦自食其力完成學業。 陳老師就讀復興商工、國立藝專美術科國畫組,畢業後至台中倪朝龍老師繪畫工作室長達4年,接觸兒童美術教學,學習教學技巧功夫。之後至美國芳邦大學藝術研究所進修MFA碩士及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博士,先在高雄東方設計學院美術工藝系任教15年後,目前為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專任教授。 老師在大學2年級即立定以水墨人物作為創作志向,同時參與許多競賽活動,榮獲第14屆南瀛獎國畫首獎、第15屆全國美展國畫第1名、第21屆高市美展高雄獎及第17屆吳三連獎藝術獎得主,不斷提升精進功力。老師身為藝術教育傳藝者,對於藝術創作抱持執著態度,思考對社會責任與職志,以開放多元的思考來面對創作取材,對應當前時代快速輪替時,期待藉由藝術的功能為社會帶來一些正向良性的影響力,老師以藝術創作者當有職責與使命,而非流於風潮或媚俗,覺察應以清醒的社會觀察角度,透過繪畫語言轉換成發人深省的人物畫作表現。 展出以「世代語境」作為主題,以藝術語言與夢境營造情境設定,展出係集結老師2000年以來生之慾、生之變易、人境三千之「時間橫軸」,輔以「世代特徵」取材表現,結合「語境形式」思維表達,作為開展「議題縱軸」,從深沈形而上「哲學意涵」隱喻表現,到當前形而下「寫實嘲諷」明諭反應,精確反饋臺灣社會的風尚習成與現象形成,寫意詠詩,反映社會,表現人生,真切深刻,錘鍊功深。 本次展出以水墨人物畫為主軸,老師並非以唯美賞心悅目作為主要訴求,而是透過畫面圖像、用色造型及構圖題詩,透過不同時代當中不同議題與題畫詩之引導,反映教育工作者對台灣世代現象的藝術論述,欣賞一張畫傳遞的訊息,藉以體察時代自覺精神、傳統價值意義與各行各業工作者平凡之職業身影,所以理解藝術並非高不可攀,以平常心體驗生活之美。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3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