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圖彙整的臺灣期刊資源能量風貌報告,以國圖的期刊及引文二大重要系統,統計過去一年典藏的期刊文獻之授權及讀者使用情形、觀察期刊被引用的傳播歷程、分析期刊使用的關鍵詞彙,了解熱門研究主題,呈現每年館藏資源協助讀者研究的概況,以及了解讀者所關注的焦點議題,有助於國圖於資料徵集與知識服務的聚焦及深化,也有助於出版者及研究者在刊物的經營方針與研究主題的發展趨勢的認識。
本手冊是113年臺灣閱讀風貌調查報告,教育部主辦,國家圖書館承辦。 透過「臺灣閱讀風貌」報告,彙整113年公共圖書館讀者借閱紀錄資料,加以統計分析,瞭解國人年度的閱讀習慣及興趣,積極協助全國圖書館及出版社掌握讀者閱讀需求。
長久以來,圖書館遵循基本原則提供各項服務,以滿足行動不便或有部分障礙讀者的需求。然而,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與變動,圖書館面臨諸多新的挑戰,因應服務群體的多元,以及各式線上服務資源的興起,使得圖書館在面對行動不便族群、視障聽障讀者、閱讀障礙讀者、多元性別等群體,甚至是網路資源提供方面上,皆須考量到不同群體的需求與特性,以完善規劃各項服務,讓圖書館服務的提供具平等性與可及性。
《雄獅美術》二十五年七個月 307 期月刊,「雄獅圖書公司」五十年400餘冊圖書。一本一本的書,一篇一篇的文章,寫出了一頁又一頁的臺灣美術史。這分堅持,是雄獅獻給臺灣美術最深的守護與敬意。應國家圖書館之邀,雄獅美術捐贈歷年出版的全數月刊、圖書、資料室中外文藏書,以及李賢文〈二十幅前輩美術家肖像畫〉,將持續影響無數年輕的生命,讓臺美術故事能夠永續創造,薪火相傳,臻至永恆。
本指引說明與描述圖書館創客空間服務、位置選擇、空間與場域規劃原則、實作風險、工具、設備與家具選購參考、空間管理規範、員工知能訓練,以及創客空間維運等面向之重點,並提供創客空間建置與服務提供之建議與指引。
中華民國政府為了向世界推廣「具有臺灣特色的中華文化」,在海外成立「臺灣書院」,以展現我國的文化內涵及軟實力,作為臺灣走向國際的重要媒介,亦為國際社會從文化認識臺灣的平臺。 為展現臺灣學術研究成果,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特編印本書,以介紹「臺灣書院」、「臺灣漢學資源中心」、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典藏臺灣」(原國科會「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並精選89 個臺灣「臺灣研究及漢學研究」代表性網站及資料庫,分類編排,以英文做簡要介紹,書後並附中英文網站名稱索引,以及臺灣獎助學金簡表,俾提供國外學者豐富完善的研究資源。
本獎項是103年圖書館傑出人士貢獻獎得獎人事蹟簡介, 教育部主辦, 國家圖書館承辦. 本年分地方首長貢獻獎、圖書館主管貢獻獎及圖書館館員獎三項. 為表彰地方首長熱心 推動圖書館建設、獎勵國家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館員在辦理圖書館業務之傑出表現。
臺灣公共圖書館多元文化服務指引」乃參考國際圖書館協會聯盟(IFLA)多元文化圖書館服務相關文件訂定 ,期能協助我國公共圖書館發揮促進多元族群平等獲取資源及和諧共處之功能。指引中所指多元文化族群為我國日益增加之新移民與移工,不包括國內的原住民族。本指引的目的,在於為各級圖書館提供服務的方向與努力目標,以提升服務水準,各個圖書館應掌握服務社區內各多元文化族群之人口與需求,因地制宜應用之。
本簡介介紹國家圖書館所建置的臺灣漢學資源中心(Taiwan Resource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的功能、臺灣漢學研究相關電子資源以及漢學研究獎助金、臺灣獎助金等。
「知識全球化與圖書館發展新典範國際研討會」(A New Paradigm for Globalized Knowledge and Library Development),邀請各國國家圖書館館長與會並擔任講座,藉此機會瞭解各國最新圖書資訊相關發展趨勢;同時邀請國內知名學者擔任講座,分享國內發展現況,以及本館虛實服務與典籍收藏運用之創新經驗,以深化學術與實務交流,進一步提升臺灣的國際能見度。
配合世界書香日活動,從各種詩選集當中,挑選與「圖書、閱讀、圖書館」等有關主題為主的現代詩約33位詩人的新詩42首,匯為一冊。是繼民國101年《春天讀詩節:現代詩的100種可能》之後第二本的新詩選集。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歷史,任何機構也有它的沿革。國家圖書館(以下簡稱本館)所藏善本古籍,多達一萬二千九百餘部,其品質之精良美善,久已享譽中外。本館為慶祝創館八十周年,特選1940至1941年本館搶救國家珍貴古籍特選八十種編為圖錄,圖錄文字說明版本特色,書前長文敘述相關事實,以資推廣館藏古籍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