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耶利米書為基礎,深入探討猶大王國在墮落、被擄及災禍中的信仰歷程,展現神公義的審判與憐憫的呼喚。耶利米書是一部充滿張力的經卷,記錄了以色列歷史中最動盪的時期,並以耶利米這位忠心的先知為中心,呈現信仰在劇變中的挑戰與盼望。林賢明傳道透過細膩的分析,帶領讀者從耶利米的掙扎、眼淚與哀嘆中,看見一位在困境中仍堅持信靠神的先知形象。本書特別聚焦於神的心腸,幫助讀者在動盪的時代中,學習如何回應神的呼召,反思生命中的軟弱,並尋回與神的親密關係。本書不僅是對耶利米書的解讀,更是一場信仰的深度旅程,引導我們在挑戰中找到方向,學會依靠神的恩典,從破碎中看見栽植的希望。讀者將從書中的禱告與反思實踐中,重新體驗神的話語如何改變生命,並在劇變中見證神不變的愛與應許。
看完聖經要道,讓你信仰看得到!人生的起點在哪裡?我們的歸宿又是什麼?生命的方向與價值如何確定?這些關乎靈魂與永恆的問題,都能在聖經中找到答案。《聖經要道》由楊約翰長老精心編寫,將聖經全卷濃縮為20個核心主題,清楚介紹真神的救恩計畫和基督信仰的根基。從「真神」到「救恩」,從「信心」到「再臨」,每一章都帶領我們一步步讀通聖經,幫助我們抓住信仰的核心精髓。這不僅是一本幫助你讀通聖經的工具書,更是一個幫助你讀懂生命的指南,讓我們看見,原來生命的價值在於與神連結,生命的方向在於跟隨祂的旨意。無論是靈修追求還是預備事奉,本書都能成為你信仰路上的得力夥伴。
《啟示錄的研究》是一部深入剖析《啟示錄》的重要著作,由黃以利沙長老歷經多年心血研究而成。作為聖經最後一卷,《啟示錄》預示了基督再臨和末世將要發生的重大事件,對信徒的信仰與靈命成長有深遠影響。本書以詳盡的章節安排,從緒言、總論到本論,逐步解開《啟示錄》的奧秘,特別注重其中的靈意闡釋,提供了許多獨到而精闢的見解。透過黃長老的深入研究,讀者將能夠更清晰地理解末世預言,增強對基督再臨和天國的盼望。書中針對歷來對《啟示錄》理解的偏差,給予了正確的指引,避免隨意解釋或誤解經文的風險。本書不僅是學術上的研究,更是信仰上的引導,幫助信徒在末世的挑戰中堅定信心。《啟示錄的研究》適合所有渴望明白末世真理、加深信仰內涵的讀者。透過本書的指引,您將更深入地體會神的慈愛與公義,為迎接基督的再臨做好準備。
《以斯帖記講壇:被擄中的救贖》 是黃基甸傳道所著的,通過傳道的查考,幫助讀者理解《以斯帖記》中的故事及其對現代信徒的啟示。書中以《以斯帖記》為核心,講述了以斯帖如何在被擄期間成為拯救猶太民族的關鍵人物。作者透過一系列的講章,將《以斯帖記》的事件與今日的信仰生活相連結,讓我們看到神如何在逆境中運行祂的救贖計劃。 黃基甸傳道將《以斯帖記》的故事視為靈修,提出了三個重要的靈修要訓:一、神在危機來臨之前已經安排了轉機,我們需要學會如何在這些安排中保持穩定。二、惡勢力在神的掌控下,成為義人因信得生的操練,我們要學會如何領受神的恩典。三、在面對不可知的困擾時,我們如何能夠成為舵手,是靈修的重要實踐。 這本書不僅提供了《以斯帖記》的背景和解釋,還強調了信徒如何在生活中應用這些原則。它提醒我們,即使在看似無望的境地中,神的救贖計劃仍然有效,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在神的安排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透過閱讀這本書,讀者將能夠理解《以斯帖記》的故事和教訓,並從中獲得面對挑戰的靈感和指引。
《教會在歷史的進程與落實》一書,深入探討了教會的起源、發展及其在歷史中的實踐與落實。今日教會在全球的廣泛分布,早已超越初期使徒們的預期。然而,從使徒時代至今,教會在定義和實踐上卻出現了嚴重的分裂與分歧,各自為政、各行其道,導致許多教會偏離了原有的信仰軌道。神職人員的失職和信徒的無知,仿如古時先知何西阿的責備:「我的民因無知識而滅亡……」(何西阿書4:6)。在現今資訊爆炸的時代,靈性知識垂手可得,然而許多基督教團體卻仍陷入撒但的陷阱,偏離真理,成為罪惡的溫床,無法完成神所託付的拯救世人的使命。因此,我們必須嚴肅地對待教會歷史,探尋其根源,理解神為何設立教會、教會如何開始,以及其最終目標。本書將詳細論述這些問題,帶領讀者深入了解教會的本質與使命,並在歷史的進程中,探索教會如何實踐神的救贖計劃。
真的,還是假的?隨著新紀元運動的發展,各種談到能量、超自然、靈魂相關的宗教書籍熱賣,常常看到在宗教書類佔據排行榜前幾名,或許這樣的排名是呼應人們對於未知與靈魂的陌生與恐懼,但我們要告訴讀者的是,要能夠分辨這些關於靈的工作,需要回到基督教的正典:聖經來去談,從基督教那創造宇宙萬物包含人類靈魂的造物主,試著了解關於靈的一切,從聖經去理解,那些帶來恐懼的靈,原來背後都是魔鬼的操控,要如何不被挾制,又能夠體驗到基督教信仰中的神,藉由本書的整理與引導,相信可以幫助我們更能夠分辨諸靈。 《靈界辨正》一書乃許長老累積數十年豐富的靈戰閱歷,非常珍貴的體驗,毫不藏私,提供為眾信徒分享,也賜福所有的讀者都能在屬靈的爭戰中大得智慧與能力,在信仰的爭戰中成為永遠得勝的基督精兵。
在新約聖經中,保羅的書信總是以其深刻的神學思想和對教會初期發展的影響而著稱。《深感安慰的信:哥林多後書的研究》這本書,深入探討了保羅在面臨哥林多教會的挑戰與反彈時,所持有的心態與策略,及其背後的深層意義。 在哥林多前書之後,保羅急切地期待著哥林多教會的回應,希望他們能理解他的苦衷和對他們的期望。然而,事與願違,哥林多教會的狀況不僅沒有改善,反而惡化。部分信徒強烈反對他的使徒權威,甚至對他的動機進行污蔑。在這種背景下,保羅寫下了被稱為“流淚信”的書信,表達了他的悲痛和失望。 此書不僅呈現了保羅與哥林多教會間緊張而複雜的關係,還揭示了保羅個人的生活經歷和他在屬靈中的深刻體驗。通過這封信,我們能看到保羅在教會不信任的挫敗中依然保持的信念,他的苦難和挑戰,以及他對天國美好前景的展望。 《深感安慰的信》是一本對哥林多後書進行深入分析的書籍,展示了保羅如何在逆境中尋求安慰,並如何通過他的信仰經歷,為當時和今日的信徒提供了力量和指引。
本書是林賢明傳道在舊約當中的經卷研究。在牧會的講道生涯中,他曾多次向神學院的二年級學生以及社會組和大專組神學訓練班的同學講解《列王紀與歷代志綜覽》,該書著重於神國的歷史與教訓。然而,他發現猶大亡國之後的聖經歷史,特別是關於被擄與歸回的信息,在備課過程中常常跳過沒有提到,這也成為激發他深入研讀和解經的動力,並希望從列王紀與歷代志開始,直至被擄與歸回的轉變,帶領讀者一起去探索舊約歷史的面貌和神在歷史中的作為,使我們能夠將枯燥無味的歷史,變成更具體的畫面。 通常大家在看待這段《以斯拉記》、《尼希米記》和《以斯帖記》的歷史中,比較不容易去理解當代的狀況,透過傳道深入淺出地分享,讓我們對歷史背景、經文的解釋,以及屬靈的教導都有更好的理解。並追溯被擄歸回的重建之路, 重溫《以賽亞書》中的「被擄歸回」與「重建復興」的應許,以及耶利米在猶大國滅亡、被擄前夕所宣告的刑罰信息。適合個人在讀經過程中,一起參閱作為輔助,讀起這段歷史,不再難解,可以快速進入這段歷程。 更重要的,從《被擄歸回的信息》一書,可以帶大家去思考這個經卷中所得來的信息:從聖殿、聖城,一直到聖民,對應了三個經卷之間,思考當代信徒與神的關係,也連結到我們自己跟神的關係,我們也如同舊約以色列人一樣,都曾失落過信仰,都曾需要重新建立,都要跟神恢復關係,而《被擄歸回的信息》也是一本可以寫給我們自己看的,讓我們一同思考,我們跟神的關係已經從被擄到歸回了嗎? 期盼這本書能成為讀者在讀到《以斯拉記》、《尼希米記》和《以斯帖記》的最佳良伴,擴展我們在舊約的視野,並能使讀者一同分享和領受讀經的喜樂與甘甜,成為自己靈修的造就與激勵。讀完的同時,也能夠有更豐富的收穫,激發讀者對聖經的熱愛,引導大家在信仰的道路上更進一步。也再次感謝林賢明傳道的研經釋疑的精神,使我們可以有此好書分享給讀者。
四千年前,亞伯拉罕這位兩河流域中的傳奇人物,因著獨一神的選招,遠離了肥沃月灣之東的吾珥,沿途跋涉三千公哩,抵達了迦南,這塊24000平方公哩,不及台灣三分一的狹隘之地,自此,似乎註定了戰亂、爭奪,毫無寧日的噩運。 神向列祖的應許,在摩西、約書亞、眾士師的生命旅程中實現了。大衛之星、所羅門之光,展現了這塊土地的王者之尊。然而聖地-應許之地;這大君王的居所,卻遍流眾先知的汗與血,信仰的墮落和治者的昏庸,終陷國家民族與萬劫。 「希伯來人」、「以色列人」,而今又稱為「猶太人」,這個似乎古老,卻又彌新的種族,在歷史舞台中,伶唱的是一齣齣苦難和悲愴之曲,既承擔外族的揉佞和屠殺,卻又肩負耶和華的聖託。 終於,曙光展露,基督耶穌現身,這個雅各的星,世界的光,眾人類的盼望,總算應驗在聖地的泥爪之中。他面對貧窮、恥笑、辱罵、掌摑,終至身懸十架,血滴大地,在無情的摧殘下,成全了神的大業,自此,惡者的死全也終告撒手。 耶穌基督以生命換取的和平,竟為世人所曲解,榮耀之地在淪為戰場上的俎肉。他是一個永遠敘述不完的不解故事,《聖經人文史地》一書,對你嬝嬝的淺釋他的人文與史地。 《聖經人文史地簡介》是一本深入探討聖經中地理、歷史和文化背景的書籍。從亞伯拉罕的遠征到迦南,到摩西、約書亞和眾士師的生命旅程,再到大衛和所羅門的王權,書中詳細描述了這片土地和其居民的多重面貌。 此外,書籍還探討了以色列和猶太人在歷史舞台上的角色,以及基督耶穌如何在這片土地上實現神的應許。 全書不僅是對聖經故事的補充,也是對聖地多維度的解讀。
此書由黃誌新傳道所著,旨在深入解讀聖經中的「列王紀、歷代志」。在他的神學院學習階段,雖然對這兩卷經文進行了深度研讀,卻仍找不到讀懂的竅門。然而,當他在《聖靈報》中發現有關南北朝諸王的連載文章,欲望整理這些寶貴資訊便油然而生。 他首次講述所羅門與南北朝諸王的故事是在團契中,雖然初次講述時顯得有些生澀,但也有所收獲。後來在神訓班和神學院的教學過程中,讓他的理解逐漸深化,收穫豐富。 這本書不僅深入探討了「列王紀」中記載的南北朝諸王的歷史,也嘗試將其與先知書的內容進行對照,使歷史人物活靈活現地呈現在讀者眼前,黃誌新傳道在此書中分享了南北朝諸王生命樣貌的精彩細節,希望能幫助那些有意深入研讀聖經的讀者得到造就,一同認識並理解這段重要的聖經歷史。
你不是基督徒,想了解基督徒看的聖經再寫什麼嗎? 這本書針對不了解基督教的人,也能從主題來認識聖經這本書。 本書共分為18個主題,藉由一問一答的方式,搭配自行查考聖經,讓人可以有系統性的去了解關於聖經的一切教訓以及認識真耶穌教會的教義。
教會的運作也同時就是聖靈的運作。如同《使徒行傳》原是教會在第一世紀的發展史,但同時本卷也可被稱為《聖靈行傳》,因為應許的聖靈就是應允在這時期的使徒教會當中跟現今的真耶穌教會。在使徒行傳的紀載,我們可以看到聖靈如何帶領使徒建立起教會,也讓我們看到在選民歷史(包含上古的世代)中,看到神如何藉著聖靈在整個教會沿革中的主導性。並藉由聖經當中記錄的預表,讓我們看見過去聖靈的運作,與真耶穌教會所追求的聖靈如出一轍。 同時教會論第三集也是作者要告訴讀者,如何看待「應許的聖靈」與「聖靈的感動」之間的不同,不論是他們在聖經中的記載,還是實際我們真耶穌教會所追求的聖靈,都可以從作者鉅細靡遺的分析中一一得到解答,而這部分就是透過作者在教會論的完整分析中,試著用聖靈的角度,看到了祂的運作與如何建立了教會。 本書作為系統神學所研究本會的教會論,給出了非常仔細的整理跟分析,把你在聖經中所看見《聖靈活動在教會歷史中的運作》都一一寫出來,相信可以幫助讀者,從中看到完整的視野:聖靈是如何建立起使人得救的教會觀。
我們在讀使徒行傳,有如看了一部初代教會建立的宣牧紀錄片。 從耶穌升天的這一幕完畢之後開始記錄,一直到保羅所住的房子為止,當中描述門徒們等候所應許而來的聖靈,並藉由聖靈的運行,而完成各樣的福音工作,故使徒行傳也有聖靈行傳之別稱。正如經上所記:「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我們讀使徒行傳,也是從作者路加描述的畫面中,看到當代使徒宣教的美好腳蹤。 使徒行傳的作者路加執筆寫下這部紀錄片,透過他,使整本使徒行傳的福音工人、見證人,以第三人稱——「他們」,如實地介紹、講說神國的事,就是「以耶穌為主、為基督」的教會,及其不斷地向外拓展的歷程,甚至在宣牧紀事的轉折中,改以「我們」的第一人稱身分,變成了參與者、分享者的視野,進入到海外的宣道事奉。 整個宣教過程精彩絕倫,看完了這一卷紀錄片,也似乎是路加在告訴我們,當代的基督徒、教會的建立與傳揚當中,我們從原本第三人稱的觀眾,也一同變成了第一人稱的工人,讓我們也能夠從中建立自己的使命,成為復興使徒時代之真教會,一同經歷初代教會的視角:得聖靈、傳福音、建立教會。福音廣傳的背後,有著神(應許的聖靈)一路帶領的痕跡。 透過林賢明傳道在本書中的查考,有如影評解說一般,幫助我們理解在使徒行傳當中每一幕的神學意義。林傳道也提到了,使徒行傳可說是豐富了記載在「路二四44」的「聖經論」——耶穌對他們(門徒)說:「這就是我從前與你們同在之時所告訴你們的話說:『摩西的律法、先知的書,和詩篇上所記的,凡指著我的話都必須應驗。』」同時,也幫助我們看到與路加相同的視角,在使徒行傳中主耶穌死後升天,完成救恩,並且開始建立教會的過程,成就神在創世以前所預定的救恩,也就是將「救贖與基督」與「聖靈與教會」的聯結,做了一個完整的詮釋。
是否在讀經時遇到聖經裡面提到的種種戰爭總是頭痛不已,不斷的上網到處找資料,不只是要找到戰爭的緣由和結果,還有歷史背景、出現人物、相關的民族資料,以及地圖的對應,在教學生之前,自己可能就弄得頭昏腦脹了。 或是自己在家讀經中,讀到舊約許多的大小戰役,總是會弄得霧煞煞,四王是誰,五王又是誰?是誰滅了北朝,又是誰亡了南朝?讀完後總是有很多的不清楚,加上聖經的描述好像都離自己的理解有段距離。 本書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將舊約聖經裡面所有的戰爭都整理下來,搭配書中地圖,能夠讓你清楚了解戰爭的動線,並介紹各戰爭的歷史背景,以及提供相關參考資料,讀者在讀經時,也可以試著從「戰爭」角度去切入,按照戰爭的歷史來讀經,使我們更了解每一場戰爭的緣起與造成的影響,反省在人生命中也要面對各種不同的戰役。 得獎紀錄 ★ 本書榮獲基督教金書獎入圍!
「教會」一詞,原取自於古希臘文,原有「集會」的意思。更清楚地說,就是「被召集而來的一群人」;直到後來,就被擴大引申為「徵集」或「集會」。神在創立世界之前,在基督裡揀選的一個「無形」、「不可視」的先存性之教會,再藉由這個先存的教會,安排執行神救贖的計畫,展現了教會的起緣與榮耀教會建設的模型;可知,神在創立世界之前,已經安排好的救贖路徑就是:耶穌基督的降生、流出寶血贖罪、天上地下的歸於一、降下應許聖靈印證真理的道,且作為得救基業的憑據。 神在創立世界之前,在基督裡揀選的一個「無形」、「不可視」的先存性之教會,再藉由這個先存的教會,安排執行神救贖的計畫,展現了教會的起緣與榮耀教會建設的模型;可知,神在創立世界之前,已經安排好的救贖路徑就是:耶穌基督的降生、流出寶血贖罪、天上地下的歸於一、降下應許聖靈印證真理的道,且作為得救基業的憑據。
感謝神,靠著那得勝的君王──主耶穌基督的幫助,又有誰能敵擋我們呢?主耶穌留下了與惡魔爭戰得勝的典範,我們跟隨祂的腳蹤,穩步前行,終必得勝有餘。再者主耶穌又藉著聖靈分賜各樣屬靈恩賜,在眾人裡面運行一切的事,其中就有「能辨別諸靈」的恩賜(參看:林前十二4-11),使我們能識透魔鬼的詭計,知己知彼就能百戰不殆;所以當靠著主,倚賴祂的大能大力,作剛強的人,穿上全副軍裝,抵擋魔鬼的詭計,又拿起聖靈的寶劍──熟練神的道,制服仇敵魔鬼,將撒但踐踏在我們腳下(羅十六20),像我們所信靠、仰賴的主,勝了又要勝。 《靈界辨正》一書乃許長老累積數十年豐富的靈戰閱歷,非常珍貴的體驗,毫不藏私,提供為眾信徒分享,願主紀念他的辛勞,願主賜福他,也賜福所有的讀者都能在屬靈的爭戰中大得智慧與能力,在信仰的爭戰中成為永遠得勝的基督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