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想集(2)》全書共計九十篇,篇篇都是長老「默想」的主題。當我們正要送印前,得知長老也於2024年12月8日凌晨零點25分,息了世上的勞苦,安息主懷!本書成了長老人生的告別作。長老一生智慧的結晶,都在他的「順道文集」中(共計35冊),我們有幸藉由他的分享得以明白自己的信,明白基督與教會的關係;讓我們在奔跑天路中不致困乏、後退。願神與本書的讀者同在,恩賜您能將信仰化為實踐的力量!謝順道長老的《默想集》是一部給讀者提供默想空間的書籍,名字的靈感來自《創世記》中以撒在田間默想的情境。「天將晚,以撒出來,在田間默想……」(創二四63)。讀到這段經文的時候,第一個反應是,以撒到底在默想什麼?第二個反應是,《創世記》的作者摩西為什麼不寫清楚呢?默想後,所得到的答案是:為了給讀者保留一個默想的空間,進行自我反思與默想。這本書總共有九十篇文章,每篇約一千字左右。雖然簡短,在這講求效率與即時的時代,如果僅快速瀏覽,有可能錯過深層的真理。相反的,如果慢慢體會,結合神賜予的智慧和啟示,將有可能獲得更豐富的領悟。本書的創作宗旨在於鼓勵讀者思考,就如同哲學家蘇格拉底所言:「我只知道一件事,即我什麼都不知道。」這句話彰顯出無論學問深淺,都需要持續的學習和探索。期待本書《默想集》能夠提供大家反思和默想的空間,透過學習與思考,讓讀者能夠對聖經上的真理有更深的理解和領悟。
謝順道長老的《默想集》是一部給讀者提供默想空間的書籍,名字的靈感來自《創世記》中以撒在田間默想的情境。 「天將晚,以撒出來,在田間默想……」(創二四63)。讀到這段經文的時候,第一個反應是,以撒到底在默想什麼?第二個反應是,《創世記》的作者摩西為什麼不寫清楚呢?默想後,所得到的答案是:為了給讀者保留一個默想的空間,進行自我反思與默想。 這本書總共有九十篇文章,每篇約一千字左右。雖然簡短,在這講求效率與即時的時代,如果僅快速瀏覽,有可能錯過深層的真理。相反的,如果慢慢體會,結合神賜予的智慧和啟示,將有可能獲得更豐富的領悟。 本書的創作宗旨在於鼓勵讀者思考,就如同哲學家蘇格拉底所言:「我只知道一件事,即我什麼都不知道。」這句話彰顯出無論學問深淺,都需要持續的學習和探索。 期待本書《默想集》能夠提供大家反思和默想的空間,透過學習與思考,讓讀者能夠對聖經上的真理有更深的理解和領悟。
我親眼看見神增訂版,收錄了謝順道長老一生的重大見證,本書所以命名為《我親眼看見神》,是因為謝長老既往的信仰歷程和傳道生涯之工作經驗,曾經讓他不斷地看見神。但願神藉著本書所傳達的信息,增強諸位讀者的信心,使你們不斷地看見神的榮耀(約十一40),而得以向神高呼:「神啊!我從前風聞有祢,現在親眼看見祢!」 本書有別於過去謝長老的其他著作,乃積數十多年來對神大能的體認,。一本簡樸、真切、無潤飾的傳道傳記:記錄了個人信仰的告白,家族信仰的歷史,詳實的傳道工作日誌,生命邁入晚年時期的心臟開刀得盟保守,巨細靡遺、點點滴滴;其用詞遣字特別保留了時代轉換時的語言原味與特殊用語,可說是極有價值的 歷史見證資料。
「隱祕的事」是人無法理解的奧祕,乃神所掌理,我們要盡的本分,就是去遵行神已經明白指示的律法,不要不顧從已顯明的信息,卻只耗時費力想去瞭解那些「被隱藏」的事情。回顧摩西的經歷,原來他也曾對神的事頗有「好奇心」,例如:見荊棘火燒卻不燬進而觀之、求能親眼見神的面……。 在承擔使命帶領百姓的過程中,摩西從神領受律法,教導百姓,同時自己也是學習者。這期間體會到要明白「神的事」,必先從主顯明的事(律法、教訓、神蹟奇事等種種作為),靠聖靈啟發引導而漸漸清楚明瞭;絕非隨人私意去論說、強解而得的。 信仰的奧秘,不是講述基督教裡面充滿了神秘,而是在本書整理了作者就道成肉身、神觀、靈魂體、預定論之研究,深入淺出地去分享他在當中對聖經的理解,幫助我們一窺其中的議題與不容易理解的奧秘。 如同提摩太前書 3:16所說:「大哉,敬虔的奧秘!無人不以為然:就是神在肉身顯現,被聖靈稱義,被天使看見,被傳於外邦,被世人信服,被接在榮耀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