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的生命力在全身細胞,人體健康、長壽,在於全身細胞功能本然發揮;細胞覺性蘊存了意識,牽制了各種大小器官的功能發揮,筋骨不靈活、組織僵化,如進入組織微血管的小動脈括約肌,受人的意識狀態(states of conscious)影響,微循環不流暢,細胞得不到正常的代謝;人體長年意識陳積,對神經、血液、激素等活動形成阻滯,即古來所指的穴竅經脈不順現象;是意識使功用減弱、細胞衰退,人體老化、或病變不健康的原因。 許多太極拳架、武術運動,或西醫推薦的慢跑、游泳運動,或瑜伽、各種體操,都以身體四肢運動為主,在人的使控意識層面作工,對內臟功能只是牽連性運動,內在自主功能運動不足,或運動不到的器官、功能部位,其組織細胞繼續衰退,病變得不到改善,人還是不健康、身體老化進展依然;人體功能要健康、細胞生性要活潑的運動,須身心、細胞全面運動,深入內在自主功能、內臟運動,解除內在意識隱在阻礙,及於全身細胞運動健康,才能有祛病、抗老效益;內在意識漸漸澄淨、神氣活潑,及於組織全面血氣活絡、全身細胞代謝活潑,經細胞全面健康恢復、抗老化,與生性病變得到改善或根除,是本時段內外雙修運動時程的任務;生性細胞本然活力的恢復,在生命自主功能的內臟器官,全面運動及於組織生性血氣全面活絡,人的生命本能恢復全程,掌握在我們的努力的手中。 緩慢深長的腹式呼吸,即秘傳拳術內功的丹田吐納導引,失傳的「太極內家拳術吐納功法」,與道家的性命雙修,內臟運動向生性內修,解說細胞全面健康的運動養生;習者除了可習得太極武術內功精華,直接內臟健康、強身養性之功效 ! 是現世人體細胞全面運動、健康,與恢復細胞功能活潑、抗老運動的養生方法。 從現代西方生理學來了解,這失傳的吐納功法或腹式呼吸,人體在平靜狀態下血液循環分布,停留在靜脈血管系統中約有60%,在動脈血管中還不到15%;成年人約有5公升血液,每一分鐘循環全身心血管一次,與隨著人體運動量的提升,血液循環則可能增加4~7倍;這是運動健康的生理機轉因子。 秘傳拳術的健康道理,始自拳架學習開始,緩慢的一招一式拳架運動,配合深長的腹式呼吸養成,將大部分留滯腹腔器官靜脈血液,以呼吸壓縮、快速回流心臟,帶動生理學上有名的法蘭克.史達林機轉(Frank-Starling mechanism),在常時的拳架運動量,與常人身體、四肢體操、或較大的運動,血液循環提升3~4倍相同,因為秘傳拳架的一招一式,氣存丹田呼吸幫浦,腹腔靜脈血液快速回流心臟,促使心肺運動與心血管循環全身。 秘傳拳架運動,進入緩慢耐力、虛實互換大運動量,動脈血液提升流量,達到前述生理學上運動家提升的倍數,並將拳架運動提升的動脈血液流量,全數由組織微血管承受,微循環全面活絡,細胞代謝活潑的耗氧狀態,即如在緩慢的太極拳架運動中也會滿身大汗,是源自身體細胞全面耗氧與代謝,熱能大大的上升現象;這深長腹式呼吸、大量供氧,與大運動量、耗氧,是秘傳太極拳術的生理機轉效應所在,直達人體細胞全面健康門徑;也是各家太極拳門派已經失傳的內修生機效益。 太極內家拳術是本著人體生命本能道理,設計的身心全面健康運動,中華武術先賢積數千年來的智慧傳承,經過數千年臨床試驗的真正健康方法,人的身心道理古今、中外皆然,這古來直接及於細胞健康之祕的老功夫,是西方人所沒有的祛病、抗衰退秘笈。 本書從楊家祕傳太極拳術第三段拳法學習,經拳架招式運動熟悉、流利之後,熟能生巧的全神進入內臟全面運動、健康,以自主神經主導全身運動進階,向腦性統合、神氣擴遍全身發展,深入細胞、生性的全面運動,再向了性了命進展,直達神拳最高境界;內在運動、身心全面健康,是本書各章節的介紹內涵。 人體自律功能運動、細胞生性內修,關係內外意識、覺性互動惟微,解說不易、沒有共同語言,外在比喻說明內修,需要習者同步領悟、體會,確實做好內修要領提示,自我努力向內修持;內在功能領域摸索不易,若有經驗的老師能及時提醒,當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也需要同好、武術先進共襄求精,不足之處也請指教,老子說:「聖人不積,以為人己愈有,以與人己愈多。」現在醫學上,還沒有的直接及於人體細胞健康的運動,需要內修有得者、知者相傳,普及社會大眾、惠及全人類幸福。
心性內修太極拳內在運動原理,源自《道德經》論述的性命常法,與老子的道性德體靜坐內修,在中華文化傳承中,一動一靜的身心內修健康方法;也與禪宗的靜坐內修,都是人體意識澄淨的健康方法;古印度生活哲學的「禪」,梵文Dhyana、覺也,指一心自在悟覺內修義涵,從被納入佛教中,並成為其重要的身心修行方法。 《道德經》在論述人體內在自主功能、生性修持,解說身心的生命本能內修道理,道性德體內修健康的記述;人的外在生活環境,與身心內在功能互動,深及生性、德行根源,身心向外活動習慣,影響細胞的生命本然。 老子以「有」解說人體內外意識,以「無」界定細胞覺性,與佛家解說人的迷執狀態相同,人的生活經驗蘊積在身心功能層面,形成不同功能意識習慣或不同迷執狀態,意識構成組織僵化、阻礙了人的身心本然功用;靜坐中的悟解、意識的虛化進展,是人體自主功能本然的漸進活躍,如體內大小功能意識相互干擾靜澄,血氣阻滯消除;是內在自律功能領域的健康道理,深及細胞生性純覺活潑展現。 當年釋加牟尼在菩提樹下靜坐成道,禪定是意識清淨狀態,指腦中樞進入自然無念的定靜狀態;「禪」具「悟覺」、覺知內在自律活動,解開意識、恢復細胞生命本能,「定」者體現意識虛無的靜心狀態,純覺顯現的自性特徵;佛者覺也,「佛」是焚語,見性成佛是腦性清純、靈覺活現的「淨土」,與道家的見道、基督的聖靈,都是內修達到腦性靈覺展現的最高境界;或細胞復健如嬰兒的「復歸於嬰兒」狀態。 宗教或民俗延傳的歷史色彩,使許多有識之士,也都在朗誦佛經,念佛、求佛的向外迷執,反而對生性健康的禪修不了解,好像禪修是少數人的專利、很可惜;禪、道靜坐或是基督靈修,都是人的意識澄清內修,體現靈性的健康方法。
認知太極拳運動現在許多人都在打太極拳,對太極拳術的認知為武術?功夫?或運動?很多人的答案都不一樣;尤其各門各派各種拳架,許多人都在學、在運動,但若要請教其所以然來,可能都會說不很清楚,甚或停留在手腳動一動,「有運動」就好的心情中;如果人的身體、四肢健康現狀很好,但在內在器官、或功能組織,某小部分細胞依然在退化,人體還是不會長壽。太極拳術是內家拳法,是身心整體性運動的方法,須進入內在自律活動的內臟組織肌群,經運動養成、內臟全面健康,內臟肌群勁道產生過程;在拳架內修運動中,是內在意識自覺主導身體四肢運動,也是人體的身心同步運動、內外全面健康的方法;在武術上以內外兼修名之,達到內外勁道同步使控境界,有別於一般拳腳技擊武術,或功夫、體操表演活動;把太極內家拳術的身心全面性運動,從自律功能的內臟運動養成開始,將實際經驗、方法道理,以現代生理意識常識名詞,闡述人體隱在功能的運動要領,讓社會大眾從自身觀點出發,人人得到身心全面健康運動作貢獻,是秘傳──太極長生道系列著作的立義。再看我們的周圍、各處公園中,都有許多群眾在打太極,各自群體不同拳架,觀其招式活動神態,都只在身體四肢活動,有如常人的體操運動,失去了身心內修、內外同步運動的內家拳術旨要;太極內功勁道,源自內臟平滑肌群運動養成,內在自律領域的運動、組織細胞生性活潑,是建構人體健康長壽的基石。自我改造叢書系列,將楊家秘傳太極拳術作整體性的介紹,以較有系統的闡述身心全面運動過程,對各門各派太極拳習者,能有增強內在功力方向的指引;社會大眾平時的各種運動,若能加上這對內臟運動的要領,如把常時的散步、登山或慢跑運動,都能養成以腹式呼吸習慣,擴及內臟組織全面性運動配套,在身肢鬆放、腹部內臟主導全身運動,對身體自然趨向身心全面健康,向長壽路程進展;秘傳──太極長生法門系列,是習拳者的內功導引,更是社會大眾、老少需要的健康、長壽的運動知識。
秘在拳架運動中中原的武術傳承淵源有自,楊露禪祖師不願將武術精華傳於異族,也使楊家內外兼修武學奧秘,能隱密、完整的流傳至今;太極拳武術功夫,各門派系本是同源分支,各家門派拳術精華,傳承日久已有遺落,也失傳了內外修為一體的內修根本。拳術內修的人體內在,從內臟各器官、功能自律活動,運動、健康之外,組織細胞生性層面活動隱在,神經系統的整合功能,歸於腦幹生命整合中心,與生命統合的腦組織中樞,這內臟自主功能之後的層層隱在,都是太極武學內修領域;在生理學上,把脊髓神經通路,腦幹生命整合中心,都與腦組織中樞一體,以腦脊髓中樞稱之。武功之秘在身心各層面,過程都在常時的拳架運動中,這建構武術內勁的運動方法,也是人們的身心全面運動、健康長壽要門。以自主神經、內臟自律肌群,意識自覺主導身肢使控的骨骼肌群運動,經「專氣致柔」養成,解開了意識集結的僵化,內在意識自覺、意識淨澄,深入組織細胞全面運動,向腦神經自覺統合全身進展,拳架內修及於了性了命,都是先賢對生命自然契機根本認知的傳承,經先賢長期臨床試驗的健康經驗,可以用現代醫學方法驗收的「延年益壽運動」知識。易繫辭說:「易有大極,是生兩儀。」大自然的大極中陰陽兩極互動,開展了四季天象,也啟動了大自然萬物生生不息的活動;在生命活動上,生命元素的正負組合分子、架構了萬物的生命體, 如在西醫學上,人體生命元素的物理化學變化、離子變動,關係人體健康或病變、老化。體內生命元素的陰陽變動、分子重組,展現出細胞通透功能現象,也展現了生命上的兩性代代傳承,如始自單一細胞分化形成人體,或細胞生命作用表現出人的身心功能,各種不同功能細胞的電性變化、生理活動,形成了人體中大小血管的相對流動,或大小神經的興奮、御制作用等等隱在,都是古來解說人體中陰陽兩極互動的範疇。如何在現代的生理學上,解說細胞存活、生性健康的人體內在環境維持恆定,在體液活動恆定機制下,心性的鬆、縮兩極運動加分,及於全身細胞健康的運動全程,都是太極長生法門的學程;秘傳拳架內在運動、內修道理,源自身心本然功能運動,也是大自然生命體本能的演化活動;與現代生理學者的人體健康活動演化論述符合。西洋生理學上也強調,以深且慢的深長呼吸方式,增加肺泡通氣量,是一個重要養身的生理意義。內家拳術內功心法,先以丹田呼吸帶引內臟自律系統的血氣運行,須有方法、要領培養內臟力道的產生與進展,秘傳拳架傳習之先,首重內功丹田吐納的血氣運行養成習慣,以緩慢深長的腹式呼吸,主導腸道運動開始,經內臟全面運動、基本拳勢練習,都在一呼一吸與動作配合養成與純熟過程;與內在根基的氣存丹田,吐納氣深長本然的修持,全身氣血運行能夠習慣自如最佳,再開始學習拳術各套架式,配合拳架,每招每式的一呼一吸動作,加上神氣周天導引,任督二脈活絡修行,都在本階段以氣運身學程中,內外同步起學拳架內修,是秘傳太極內外兼修開始。以內在自律功能主導身心、內外一體運動,才是身心全面性健康的運動方法,也是拳架內修精要所在,若習者,忽略了丹田吐納配合拳架修習,只在拳招套路中苦練數十載,也終究還只在身體、四肢的體操,外在肌肉健壯範圍而已;因為,腹式呼吸沒做好,最好的運動生機效應沒啟動,內臟沒有全面運動到,只要有小部份細胞、器官組織先衰退,就談不上固本強身、或延年益壽問題了;這淺顯的知識內義深遠,常使人容易迷失的主題,供先進、同好與習者修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