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專案計畫補助跨領域教材-唯一使用Visual Fortran之計算物理教材-全書十章共25個f90程式及25個應用程式-所有應用程式均可立即於Windows下執行-隨書附贈程式光碟-支援網站spy.pccu.edu.tw/comphy本書的特點有三一、使用Visual Fortran程式語言在計算物理課程使用Fortran者甚多,但使用Visual Fortran則極少,它可以兼顧使用者對於高效能運算與即時繪圖之需求。二、Visual Fortran之二維、三維繪圖、動畫、影像及音效之處理繪圖、動畫、影像及音效是學生極感興趣的主題,本教材可協助學生自行創作圖形、動畫及音效,提升學習興趣及效果。三、PVM與MPI平行運算系統之詳盡介紹PVM與MPI平行運算系統大部分使用Unix或Linux系統,本教材介紹Windows版本,讓使用者很容易即可利用電腦實驗室汰換的電腦,自行架設及使用平行運算系統。
Here is a collection of sixteen critical papers which inquire into literary problems found in works of eight British authors (Milton, Blake, Wordsworth, Coleridge, Shelley, Keats, Arnold, and Graham Greene) as well as four American authors (Emerson, Frost, O’Neill, and Hemingway). Each critical inquiry herein is imagined as a wind made up of the critic’s breath while an author’s work is imagined as an endurable rock on which the wind blows. Readers may get wind of the author or the critic and may know how the wind blows and where it lies, but they are expected not to expect any wind to change the rock noticeably. What we want is merely the readers’ attention and we hope their own winds will duly come to help keep the world in winds.
藉由印刷專用之導電油墨,以平版印刷與網版印刷來印製RFID標籤天線,檢驗其FRID籤印製之效能表現來表達印刷,是一項可以以低成本與有能力大量生產的方式。其進入障礙則相當的簡單與容易,以現有的生產製程就可以生產RFID標籤天線,而且還可用相同的RFID標籤天線圖案、相同的IC晶片來生產出不同讀取距離的RFID標籤。
本書分十章,全面探討數位印刷的各個面相與未來。數位印刷是個有利基的市場,印刷出版業界的專業人士,可利用對此在技術上的優勢,可應用在可變資料印刷、一對一行銷、個人化印刷、按需印刷與按需印書等,別的行業當然也可以運用之,來改善或是增強其產品與服務的附加價值,其未來的前景與市場是有相當大的發展與機會的。 另外數位印刷科技也可以應用在教學上,而大學教育是最直接可行的機構,而學校內部的各單位與老師和學生之間的共識,是成就數位印刷科技應用在教學機制上的關鍵;最後嘗試以問卷的方式,來了解與認識大學生對此機制的看法,以便能因應在教學上的應用。 本書十章之章節為: 第一章、何謂數位印刷:及定義與有何優勢與優點; 第二章、數位印刷在出版業界的應用:線性出版、非線性出版、數位短版出版印刷與按需印書(Book On-Demand)、數位印刷與跨媒體出版; 第三章、數位印刷在教育界的應用; 第四章、教學上之數位印刷模型; 第五章、數位印刷在一般業界的應用:可變資料印刷、個人化印刷與直接行銷、非印刷出版業界的應用; 第六章、數位印刷的設備與廠商:富士全錄:Fuji Xerox、海德堡(Heidelberg)與柯達(Kodak)、惠普(HP-Indigo)與Xeikon、奧西(Oce)、IBM與Konica-Minolta; 第七章、數位印刷的市場與未來; 第八章、外一章──學生對數位印刷之教學機制的看法; 第九章、參考文獻; 第十章、附錄。 再說明什麼是所謂的數位印刷,就其廣義的定義而言,在個人電腦如此流行之際,其實數位印刷機也幾乎是家家戶戶皆有的,那就是印表機,數位印刷是將電子檔案(Electronic file)或是數位資料直接送入印刷列印設備,並使用點(dot)來複製檔案內容於被印物體(通常為紙張)上的科技,而這檔案的內容可以是文字、影像與圖形等。 說的更明確或狹義一點,數位印刷是一種從創造到輸出,藉由電腦且全程使用數位化格式的一種印刷複製過程,數位印刷機直接將檔案內容的資訊轉印在紙張上,而沒有使用傳統平印機的滾筒來轉印,因此數位印刷所指的是非接觸的電子印刷(Non Impact Printing, Electronic Printing)或是噴墨印刷(“Designing for Digital,”2002)。
網際網路蓬勃發展,網路人口快速增加,企業急於e化;國內旅遊內容相關的網站,紛紛搶在這股熱潮上相繼成立電子商務競爭且日趨激烈,但過去網站雖著重於內容建置與經營策略,卻無法準確瞭解使用者習性與需求,身處於眾多的旅遊網站中,除了業者本身應具備有競爭力的旅遊商品及網站內容外,在網站首頁的內容規劃方面也應當真正貼近不同網路使用者的需求才能脫穎而出。 正因經營者注意到單方面盲目的提供服務是無法滿足使用者的,應提供高附加價值的資訊與服務,針對每一位顧客提供個人化的相關資訊,因此,本論文的目的在研究如何利用資料倉儲與網路採礦技術,從網站日誌檔中取得有意義的資訊,分析使用者的偏好與習性,清楚地瞭解網路瀏覽狀況,與使用者的偏好,可針對不同的管理階層或部門工作區別,提供各類型分析報告以滿足其工作上的需求,以提供網站未來的決策,內容的分配或比重,行銷成效或模式等對策。 而台灣觀光資訊網站(http://taiwan.net.tw)是由交通部觀光局所建立,為我國觀光入口網站,每天約有一萬人次上網,在這無形中已經儲存著大量由0與1所組成的磁性記憶與資料,本研究運用資料採礦技術嘗試將龐大資料轉化成寶貴的資訊以供相關決策人員參考。 本研究取樣時間為2004/2/1到2004/4/30共三個月時間,針對台灣觀光資訊入口網站之網站日誌檔(log files)透過WEB TREND、SPSS、SPSS CLEMENTINE等軟體工具,對其作相關瀏覽行為之分析。 主要分析結果為:一、網路使用方面:每人上網瀏覽頁數平均為四頁,且停留時間以一分鐘內占最多人數,上網人數平日多於週末,一天內有三時段上網人潮,分別為早上九點到十一點、下午三點到五點、晚上八點到十一點。二、交叉分析方面:點選時間與旅遊型態有顯著差異,亦有些發現,例如:點選「都會類型旅遊」的人點選時間多接近周末放假前,而點選「長程旅遊」,如離島之旅的人點選時間多在星期一;更明顯的是發現「民宿」點選時機多在星期一、二的晚上時段,且點選人次是週末的5倍多。三、關聯分析方面:分別針對點選娛樂的「主題遊樂園」、文化知性的「故宮」、冒險刺激的「秀姑巒溪泛舟」、商務人士的「會議展覽」、以及高價位的「國際飯店與飛機」不同族群探討,並得知不同旅遊類型群對於相關點選的旅遊景點亦不同。本研究最後並提出相關建議及策略供產、官、學界參考。
全書以英文寫成,為張鼎鍾女士所著之鼎鍾文集英文版作者台灣圖書資訊業資深前輩長者,退休後開始整理其檔案,備遵規定送國史館存查,發現有許多以往的作品沒有被收錄在其以前出版的《圖書館與資訊》、《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之探討》、《圖書館自動化導論》及《考銓與圖資之省思》等四種專書中,固把這些研究、心得、體驗、書評和賀辭、講稿、接受訪問的談話等雜文彙整出版。其中包括圖書資訊學的論述、圖書資訊會議的報導、書評、考銓論述、譯述、賀辭(聯)與講詞、追思文與部分輓聯和訪問等。英文的著作,則另編印 Collected Works of Margaret C. Fung, Ph.D. 一冊出版。本書「圖書資訊篇」收錄了我國圖書資訊現況與展望、公共圖書館服務的理念、資訊政策芻議、圖資教育問題、圖書資訊服務的標準、自動化的評鑑、中文資訊交換碼與中文圖書自動化之回顧、、兒童圖書館和圖書館建築的問題,還談及一些資料庫的作業情形,如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國際百科資料庫作業概況、 2. 我國教育資料庫CERIS、 3. 由資訊網線上作業談蔣中正先生著作之存揚),另涉及作者個人對檔案管理的一些看法。對中國圖書館界的巨擘蔣慰堂先生,也記錄下一些他給作者的珍貴啟示,內容與圖書資訊有密切關係,故收錄在此篇中。而作者參加會議的經歷、感懷及心得等文章,一併納入「圖書資訊會議報導篇」,藉與同業分享當時國際間圖書館的情況。「書評篇」介紹圖書資訊界出版品,如1. 假如你要評鑑你的圖書館的話 ─ 一本圖書資訊界必讀之書、 2. 評介好書:轉型期中的學術圖書館事業、 3. 新書選介:「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4. 遭受冷落 ─ 學術排斥與南非之孤立,期與讀者分享閱讀好書的樂趣。「考銓篇」包括作者對考銓工作的省思,工作的歷練、回憶及檢討,身心障礙特考的回顧與展望,以及個人對考試委員提名基本原則的看法。「譯述篇」則以翻譯了美國圖書館建築學專家David Kaser博士所著的《》近廿五年學術圖書館建築之規劃》,及與劉宛玲同道合譯的蔡素娥所著「美國東亞圖書館自動化的檢討與評估」一文。另作者十餘年前曾經促成臺灣大學和哈佛大學之間學術合作的計畫,在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成立了李國鼎先生講座。李國鼎先生和錢復先生在講座中發表了有關我國經濟、政策和政治改革的講詞。作者亦翻譯這兩篇文章與國人分享他們兩位睿智的卓見。「賀辭(聯)與講詞篇」收錄了對沈寶環教授七十華誕的賀辭及八十榮壽的賀聯、在聯合文學主辦的第五屆文藝營中所作演講「如何利用圖書館的資料」、代表考試院第八屆委員在任期屆滿歡送茶會上的致詞、「中國圖書館學會第四十五屆年會致詞」、「賀中國圖書館學會醫學圖書館委員會廿週年慶」、「1999年海峽兩岸圖書館建築研討會講詞」、「新亞書院慶祝50週年紀念致詞」、卸任中國圖書館學會理事長時的講詞 ─「衷心的感謝和祝福」、賀國家圖書館七十週年紀念對聯,以及祝賀小兒炳孫卅初度的對聯。「追思與輓聯篇」包括作者追悼父母親、好友蔣見美教授、先進王亞權女士、長輩蔣彥士先生的文章,及悼祭父母親、錢穆(賓四)老師和陳立夫(祖燕)老伯的輓聯。「訪問篇」包括作者在黃克武先生編撰的《蔣復璁口述回憶錄》一書中被訪問的內容、在臺視接受訪問的幾個節目中 — 跨世紀的驕傲、刮目相看和妙語如珠等,她針對「為愛心加把勁」、「國建成果」及「婦女權利的前進與反挫」等主題所發表的言論。
Windows Server作業系統是目前網路上常用來建置伺服器服務的選擇,而Microsoft所推出的新一代伺服器作業系統Windows Server 2003,能夠提供更完善的功能,本書對於各種伺服器的建置都詳細的進行介紹,以提供正確而且實用的建置技術,足可因應實際建置上的需求,Windows Server 2003歷經多次的改版,目前已經是一套相當完整的作業系統,能夠與目前的網路環境緊密的結合,能夠建置出符合企業內部需求的系統環境。全書分成「系統管理篇」以及「伺服器建置篇」兩部份,在本書中主要著重在系統管理內容的介紹,針對各種伺服器系統的管理技術進行深入的介紹,包括了系統管理以及各種環境的設定與調校,針對目前企業內部所需要的作業環境、系統服務,都能夠符合實際的需求,包括了檔案與列印服務、叢集系統的建置、AD的規劃與建置、WINS伺服器、VPN伺服器、遠端存取伺服器等,這些在目前的企業網路環境中,都是相當好用的資源,能夠提供系統服務的品質,也可以增加資訊處理的效能。建置一個智慧型的系統環境,透過網路環境的整合,能夠提供資訊化的服務,對於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節省人力與時間的花費,全書分成了「基礎篇」、「系統設定篇」、「系統服務篇」,循序漸進的針對Windows Server 2003所提供的功能進行深入的介紹,內容涵蓋了各種層面的系統管理與系統服務。最後,這是第一次採用BOD的出版方式發行電腦書籍。
網際網路影響而人類的生活,在網路中提供各種網路服務的伺服器,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因此在目前的網路環境中,網路伺服器的建置與管理,往往考驗著系統管理人員的技能,Windows Server 2003提供了一個功能相當完整的平台,可以提供各種目前網際網路上常用的伺服器服務,透過組態環境的設定,就能夠提供所需要的服務,本書著重在各種伺服器的建置,針對不同的伺服器進行深入的介紹,完整的說明各種建置的技巧,以期能夠協助讀者完成各種網路伺服器的規劃與建置。全書分成「系統管理篇」以及「伺服器建置篇」兩部份,本書為伺服器建置的部份,內容涵蓋了基本的伺服器管理技術以及伺服器服務的建置,在伺服器的管理著重在使用者權限與服務項目的管理,透過Windows Server所提供的管理介面,進行相關環境的設定,另外在網路服務方面,則包括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應用程式伺服器、終端機服務、媒體伺服器、DNS伺服器以及郵件伺服器等,透過運作原理的介紹以及實務的建置,對於需要架設網路服務伺服器而言,提供多種解決方案,能夠因應各種情況的需求,以建立一個可靠而且容易維護的網路服務為目標。最後,這是第一次採用BOD的出版方式發行電腦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