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理和認識方面,任何以權威者自居的人,必將在上帝的戲笑中垮臺!——愛因斯坦 ★ 人類科學歷史上的第一天才 ★ 圖文並茂,生動的講述與珍貴的照片 ★ 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位名人之一 ■ 揭秘天才的檔案——愛因斯坦的普通人生活 成長——從落魄家教到諾貝爾獎得主 情感——從青春至愛到離婚官司 人際——喜愛孤獨,卻終生不乏摯友 除了講述愛因斯坦的生活、家庭、事業以外,同時描述了作為「世界公民」的愛因斯坦,如何在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間,為人權與和平而抗爭,以使我們在他的人生歷程中,汲取令人鼓舞的力量! ■ 生動描繪,帶領我們進入愛因斯坦的世界 本書從愛因斯坦的傳奇人生去探尋他的足跡,展現了世界最頂尖科學家的一面,作者也從物理學的專業角度,用通俗生動的語言,為我們提供理論物理學方面的知識,使我們瞭解愛因斯坦的學術成果與理論的現實意義。
我們只是位在一群恆星中,一顆小行星上的一隻高級品種猴子。 但是,我們可以領悟宇宙,這使我們變得不一樣。 ——史蒂芬‧霍金 ◎ 霍金最偉大的成就,就是為人類指出未來的方向 本書講述史蒂芬‧霍金的傳奇人生 ——他的成長經歷、家庭生活、事業成就。 從霍金的傳奇人生去探尋他的足跡, 以使我們在他的人生歷程中,汲取令人鼓舞的力量! ◎ 生動描繪霍金的生活,展現世界最頂尖的科學家 除了講述霍金的生活、家庭、事業以外, 作者也從物理學的專業角度,用通俗生動的語言, 為我們提供理論物理和宇宙學方面的知識, 使我們瞭解霍金的學術成果。 ◎ 豐富有趣的內容,帶領我們進入霍金的世界 本書圖文並茂,生動的講述配合珍貴的照片, 為我們還原一位不斷追逐時間的「科學巨人」, 一位天賦異稟、求索萬物理論的「宇宙之王」。
理髮店和三色柱 當你漫步街頭的時候,會發現理髮店門口,有一根紅色藍色相間的花柱不停地旋轉。這是什麼標誌?它是怎麼來的? 1789年,法國爆發大革命。當時,巴黎的革命者深入基層活動,許多理髮店成為革命活動的秘密據點。有一天,一位正在執行特殊任務的革命者遭到敵人的追捕。他機智地跑進一家理髮店,坐在椅子上理頭髮。敵人追來以後,氣勢洶洶地逼問理髮工人:「剛才有一個人鑽進來,你們有看見嗎?快說!」機智勇敢的理髮工人說:「已經從後門跑了!」搜捕的敵人立刻從後門追出去。就這樣,理髮工人成功地掩護這個革命者。 法國大革命勝利以後,為了表彰理髮工人對革命的支持和貢獻,就在理髮店的門前豎起一根玻璃圓筒,裡面裝上象徵法國國旗的紅白藍三色柱,使之不停地旋轉。此後,世界各地的理髮店都紛紛裝上三色花柱,作為招徠顧客的裝飾,一直沿用至今。 歐洲藥店的標記 在巴黎、倫敦、羅馬街頭的一些建築物上,有一個奇特的標記:一條蛇纏繞在一個高腳杯上,無需打聽,這裡一定是藥店。 歐洲國家以此作為藥店的標記,要追溯到幾千年以前。人類很早就懂得毒蛇有藥用價值,並且有目的地採集蛇毒,提煉成藥。在古希臘神話中,凡是醫神阿斯克勒庇厄斯和他的女兒健康之神許癸厄亞出場時,總是有蛇作伴。在古羅馬的畫家和藝術家的作品中,幾乎都有描繪這位健康之神手拿杯子餵蛇的景象。就這樣,無論在現實生活裡,還是在藝術創造中,蛇都與醫藥結下不解之緣。 中世紀時期,歐洲大陸開始出現直至今天仍然被廣泛使用的這種標記。蛇象徵智慧和善良,以及救護人類的能力,高腳杯代表人類收集蛇毒的工具。 鬧洞房的由來 這種風俗大約在漢代就有。 《全後漢文》記載一件事情:汝南的張妙去杜士家,正逢杜家娶親,酒宴以後鬧洞房。大概是杜士不順從張妙的擺佈,張妙就把杜士捆綁,繫住雙腳倒懸於樑上,不慎致杜士於非命。這個故事說明,在漢代民間鬧洞房已經很普遍,並且習俗非常粗陋。現在,鬧洞房已經很少有野蠻淫邪的內容,進而成為鄰里親朋向新婚夫婦表示祝賀的一種形式。 另有一說,鬧洞房的倡導者是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他登基之初,經常到民間微服私訪,體察民情。某日在京都城郊出訪時,看到一戶人家為兒子娶親,因為家境貧寒無法雇用吹打隊伍,就假扮吹打班頭,召來軍師苗先生及御樂班為民助興賀喜。到了晚間,他想到今日是五鬼之日,婚喪嫁娶皆為不利,深恐這個小戶人家遭到不測,就藉口與苗先生弈棋,留下借宿,並且趁新郎新娘向父母問安之時,移棋於花燭之下。時值三更,果然見到一個惡鬼翻落院中。趙匡胤抄起一把笤帚追至門外,將惡鬼打倒在地,眾人一看,原來是一個戴假面具的強盜,平時專門打探盜竊新婚之家的喜財。趙匡胤回宮以後,親筆御書榜文,昭示天下:凡是百姓嫁娶之期,務必享用鼓樂之儀,花燭之夜務邀親朋厚友,喧鬧通宵,以防不測。於是,民間開始有鬧洞房之習俗。 人類的眼睛為什麼不怕冷? 在寒冷的冬天裡,窗外的北風呼呼的吹著,溫度下降到攝氏零度的時候,你一定知道出門的時候要多穿幾件衣服,圍上圍巾,戴上帽子,套上手套。即使這樣,你還是會凍得鼻尖通紅,手指僵硬,耳朵發痛。可是,無論有多麼冷,我們暴露在外的眼睛似乎並不會覺得冷。 這是為什麼?是眼睛被凍得沒有感覺嗎?當然不是,因為如果風中有沙子吹到眼睛裡,你立即會感到疼痛難受,這樣看來,眼睛不是沒有感覺,但是它為什麼不怕冷? 原來,這是因為在人類的眼睛上,只分布掌管觸覺和痛覺的神經,而沒有感覺寒冷的神經,所以無論天氣有多麼冷,人類的眼睛都不會覺得受不了。 這個特徵是由於人類在長期的進化中,為了適應環境而形成的。由於眼睛是人類的視覺器官,任何時候都需要用它去觀察世界,如果因為怕冷就要停止工作,人們在寒冷的地帶或是冬天的時候將會寸步難行,同時與手、腳和鼻、耳相比,眼睛的溫度更高。手腳這些部位的微血管比較多,遇到寒冷會很快散發熱量,所以容易凍僵。眼睛的血管比較少,不容易散熱,加上眼睛的溫度保持在一定的程度,有利於維持眼睛的熱度。這樣一來,即使在北風呼嘯的嚴冬,我們也可以睜開眼睛去欣賞銀裝素裹的美麗世界。 本書特色 ■ 冷知識——它們不是不重要,只是你從來不知道! 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跳脫嚴謹的教育體系和嚴肅的教學傳統的冷知識,值得我們去深刻發掘和嘗試解答。這些既新奇有趣又包羅萬象的冷知識,為什麼對我們非常重要?因為它們是讓我們成為社交達人必須具備的終極武器。在無聊的生活或是枯燥的工作中,如果掌握一些稀奇古怪的冷知識,就可以立刻告別冷場和製造話題,成為受人歡迎的人際高手和溝通天才。 ■ 人類是擁有無用知識越多越快樂的動物! 科幻小說作家阿西莫夫有一句名言:「人類是擁有無用知識越多越快樂的動物!」這裡所說的「無用知識」,其實就是那些經常被我們忽略的「另類知識」——冷知識。 無論我們從事什麼工作,都可能會遭遇各種壓力和挫折,但是請記住:不要被它們折磨得喘不過氣。我們只需要調整心態,從「快樂」兩字入手,讓自己興奮起來,啟動自己對生活的興趣,就可以成為一個有趣而快樂的人。 ■ 不爆冷門,不潑冷水,電擊你的僵化心智! 本書集結關於事物由來、謬見禁忌、字詞本義、趣聞雜談等方面的冷知識,透過發現過去不曾察覺到的事物,以喚醒生活觀察之趣味。世界上的知識那麼多,我們只要學習自己必須知道的有用知識,以及瞭解這些極有趣味的冷知識,讓自己獲得無比快樂,這樣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