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中國兵學 書系 ,共計13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克勞塞維慈《戰爭論》綱要

成田賴武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2/05/10 出版

戰爭是政治的繼續,兵學是武力的基礎,武力是國家的長城。   克勞塞維慈乃西方兵聖,在其《戰爭論》一書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戰爭是政治的繼續」觀點,以及「進攻是最好的防禦」等西方軍事理論的基本思想,因此該書被奉為西方軍事理論的經典著作。   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拼命仿效德國,尤以兵學上受德國影響最大,由於《戰爭論)一書煩瑣冗長、連篇累牘,德文譯本更是艱澀難解,1940年,日人成田賴武以馬迂健之助所譯之《戰爭論》為基礎,將克氏戰爭論作簡明的介紹,提綱契領著成日文《克勞塞維慈戰爭論綱要》一書。而李浴日將軍精通日語又專軍事理論,他認為克勞塞維慈的《戰爭論》受到唯心論黑格爾的辯證法影響極深,如同孫子受教於老子的哲學,乃於1943年在廣束韶關的黃崗山上傾數月之功翻譯此書,為的是要讓讀者既能夠精簡地學習德人戰爭理論,一窺西方近代兵學之精髓,又可實地瞭解日人對《戰爭論》的演譯,從而精進我抗日戰爭的戰略與戰術。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草廬經略

佚名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2/05/10 出版

《草廬經略》是被人譽為中國兵學通論的一部明代兵書,史論結合,以論帶史,分門別類地介紹了中國古典兵學的基礎理論。   《草廬經略》十二卷。乾隆抄本作八卷,道光抄本作六卷。卷下分篇,全書共一百五十二篇。每篇體例類同《百戰奇法》、《白毫子兵法》等兵書,先進行理論闡述,然後引用古代戰例,或用兵故事及兵家言論,來證明自己論點的正確性。全書內容比較豐富,對戰爭的目的、戰略戰術、治軍用將、陣法訓練、火器製造、賞罰原則、陰陽占卜、屯田糧餉等軍事上的各個方面都有所論述,既有對古代優秀軍事思想的繼承和闡發,又有對明代戰爭經驗的總結。   《草廬經略》一般著錄為無名氏撰。有的題明黃之瑞撰,可能據題黃之瑞纂輯的《草廬經略輿圖總論》著錄。還有的題黃啟瑞撰,不可考。從書名上分析,作者將自己的兵書起名為《草廬經略》,無異是以隱居茅廬的諸葛亮自命,所以,他當是一位隱士。本書具體成書年代亦不可詳考。但據書中所記內容推斷,它當成書於明萬曆初年。  

9 特價79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洴澼百金方

惠麓酒民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2/05/10 出版

《洴澼百金方》是清代軍事著作,屬於匯輯評論歷代戰略防禦的兵書。十四卷,分訂十冊約十四萬字,各種兵器、攻防器械、火炮戰船等圖一百七十五幅。   舊題惠麓酒民編,一說清袁(吳)宮桂編,皆不可考。「洴澼」取自《莊子•逍遙遊》,以防手龜裂喻國家防禦之策。

9 特價70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百將圖傳

丁日昌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2/05/10 出版

《百將圖傳》是由清朝末期的軍事家、政治家、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物之一的丁日昌(後任福建巡撫)所撰寫的一部關於古今名將的書籍。概述主要編列出從西周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被譽為「武聖」的姜尚開始,到明朝末期著名的女軍事統帥、軍事家、抗清民族英雄秦良玉為止,我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一百位名將的生平事蹟。主要取自於《二十五史》史料來進行修改、編纂。

9 特價72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兵跡

魏禧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2/04/11 出版

《兵跡》撰於明末清初,1915年由南昌《豫章叢書》編刻局刊印。該書分十四編:歷代、列國、將體、將物、將獸、將能、將效、華境、華人、土夷、島夷、近國、遠邦、邊塞。編下設目。書中廣集自遠古以至明代中國境內和其他一些國家的風土人情、軍事地理、軍事制度、戰爭、軍隊、兵器以及用兵作戰的史料故事。該書從民本思想出發,重視民眾和民心,認為既強且大的元朝,不到百年而亡,其原因就在於統治者「不顧民怨、不顧民變」。提倡融貫文武,認為將應通儒,儒亦或可為將,或在戰爭中承擔各種重要使命,反對「儒不可戰」的觀點,指出「漢高溺儒冠,全忠置濁流,亦大誤矣」。

9 特價64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兵謀兵法

魏禧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2/04/11 出版

《兵謀》一卷,清初魏禧撰。是一部輯錄《左傳》用兵謀略的兵書。魏禧認為:「凡兵有可見,有不可見,可見曰法,不可見曰謀。法而弗謀,猶搏虎以挺刃而不設阱也;謀而弗法,猶察脈觀色而亡方劑也。」所以,他很重視用兵之謀和用兵之法,便把《左傳》中的有關「謀」和「法」的史實進行剖析梳理,綜合歸納,編成《兵謀》和《兵法》二書。 《兵謀》既是讀《左傳》的劄記,又是講謀略的兵書,對研究《左傳》中的謀略思想有一定參考價值。《昭代叢書丁集新編補)收錄有此書,書後有吳江沈茂德《兵謀跋》。 《兵法》一卷,魏禧撰。《兵法》是一部輯錄《左傳》用兵之法的兵書,其體例同《兵謀》,每法之後輯錄《左傳》中的有關戰例故事,並注明《左傳》中的年份。  

9 特價52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投筆膚談

華夏出版  出版
2022/04/11 出版

投筆膚談:(明)西湖逸士/何守法注 《投筆膚談》是中國明代兵書,著者署為西湖逸士,明何守法撰音點注。 現存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弘錫堂刊本。全書分上下卷,共十三篇,以示「仿《孫子》之遺旨」。 上卷:《本謀》認為戰爭之旨在於除亂去暴,用兵之本在於事先謀劃;《家計》、《達權》突出地闡述了立於不敗之地的謀略思想,「不虛營而實陣,不重戰而輕守,不緩禦而急攻,不先彼而後己」,強調要通達權變,做到自備不虞,然後乘敵致勝;《持衡》論述攻守之災利,主張違其災,乘其利,攻其心,守其氣,神於機變;《諜間》講用間之方,《敵情》述知敵之法。 下卷:《軍勢》闡述選將、治軍;《兵機》論用兵之機巧在於變化莫測;《戰形》論列交戰雙方的形勢,以因形措勝;《方術》、《物略》、《地紀》、《天經》提出了不僅要利用天時地利,還要利用各種自然物的性能,要「察物之理,究物之用,總括其利,不遺微小」,以奪取戰爭的勝利。  

9 特價72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虎鈐經

許洞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2/03/09 出版

《虎鈐經》是中國宋代著名兵書。「虎」為「虎符」,即「兵符」,「鈐」即「鎖鑰」,《虎鈐經》即為開啓兵符鎖鑰之書,掌兵權者應備之經。許洞撰。共二十卷、二百一十論。該書始撰於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完成於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現存有明嘉靖刊本及清《四庫全書》等刊刻本。 《虎鈐經》吸收了《孫子》和《太白陰經》的精華,使之更加通俗易懂;根據天時人事的變化加以推衍,既祖述古人,又有作者的見解。其中奇謀詭道,凡適於兵家需要,就廣為蒐羅,不受「六經」的束縛。該書上言人謀,中言地利,下言天時,兼及風角占候、人馬醫護等內容。

9 特價61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太白陰經

李筌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2/03/09 出版

唐李筌撰。筌里籍未詳,惟《集仙傳》稱其仕至荊南節度副使、仙州刺史,著《太白陰經》。又《神仙感遇傳》曰:筌有將略,作《太白陰符》十卷,入山訪道,不知所終。《太白陰符》當即此書,傳寫訛一字也。考《唐書•藝文志》、《宋史•藝文志》皆云《太白陰經》十卷,而此本止八卷,疑非完帙。然核其篇目,始於天地陰陽險阻,終於雜占,首尾完具,又似無所闕佚。殆後人傳寫有所合併,故卷數不同歟?兵家者流大抵以權謀相尚,儒家者流又往往持論迂闊,諱言軍旅,蓋兩失之。筌此書先言主有道德,後言國有富強,內外兼修,可謂持平之論。其人終於一郡,其術亦未有所試,不比孫、吳、穰苴、李靖諸人,以將略表見於後世。然杜佑《通典》兵類取通論二家,一則李靖兵法,一即此經。其攻城具篇則取為攻城具,守城具篇、築城篇、鑿濠篇、弩臺篇、烽燧臺篇、馬鋪土河篇、遊奕地聽篇則取為守拒法,水攻具篇則取為水戰具,濟水具篇則取為軍行渡水,火攻具篇、火戰具篇則取為火兵,井泉篇則取為識水泉,宴娛音樂篇則取為聲感人。是佑之採用此書,與李靖之書無異,其必有以取之矣。靖之兵法,宋時已殘闕舛訛;阮逸所傳,又亂以偽本。筌此經至今猶存,惟篇首陰經總序及天地無陰陽篇有錄無書,不知佚於何時,今則無從校補矣。

9 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陰符經注

華夏出版  出版
2022/03/09 出版

《黃帝陰符經》,簡稱《陰符經》,後人依託黃帝所作,成書年代不詳,唐代始通行於世,言行事暗合天道,切應盜機,則能功成事遂。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本文類,四百餘字分作三章,另有三百餘字本,各傳本字數有所增減,分章或不分章者皆有。

9 特價24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武經七書

孫武等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2/01/25 出版

《武經七書》是中國古代七本重要的軍事法規及著作,其中包括《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六韜》、《司馬法》、《三略》、《尉繚子》、《唐太宗李衞公問對》。 這些典籍在西元十一世紀開始被冠以此名,並從宋代開始被列入大多數軍事百科全書中。 中國的歷代官員必須閱讀《武經七書》的部分或全部,方可獲得升遷。 多個世紀以來,學者們的各樣注釋及分析生成了多個選集。

9 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孫子音注

孫武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2/01/25 出版

《孫子兵法》,即《孫子》,又稱作《武經》、《兵經》、《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書之一。 《孫子兵法》被奉為中國兵家經典,後世的兵書大多受到它的影響,對中國的軍事學發展影響非常深遠。它也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軍事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的著作。

9 特價72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汪氏兵學三書

汪宗沂  著
華夏出版  出版
2022/01/25 出版

兵者,逆取順守,所以毒天下之不庭,全軍保民為上,無取禽獼草薙也。 唐虞之世有理官、無政官,兵統於刑。 小刑則用刀鋸,肆諸市朝;大刑乃用甲兵,陳諸原野。 古制禮律之目皆三千條,出乎禮則入乎刑。 兵乃國家濟變非常之大刑,不得已而用之者也。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