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輯錄了台灣俳人的俳句作品凡120首,其中不乏饒具台灣趣味的作品。兩行華俳,既是優雅的詩歌,也是情哲合一的智慧語錄。一卷懷中,簷下展讀,晴雨晨昏,都在心中。 「秋分爾後,嘉義小城,氣溫依然酷熱。古人云,秋陽以虎,所言不虛。婉拒酬酢,伏案寫作此文,是我懷著對台灣文學的熱愛所帶來的動力。有關台灣俳句在台灣的發展,吾師黃靈芝等人早有倡議。不為五七五形式的僵化,可效日俳作二句一章之書寫。只因限於時勢,應和者稀。拜師門受末學,輾轉倥傯中我未曾或忘。生命軌跡總是曲折難料,這三年竟讓我有緣值餘閒之便,重拾對華俳的研究。殖民時期統治者輸入俳句,提倡「台灣趣味」。光復後的灣俳和解嚴後的華俳發展,自是一脈相承。我堅持華俳源於台灣作家(俳人)默默的耕耘,藉由台日兩個不同的文化體系交流中自然發展而成,絕非外力的施加。這是維護台灣文學的尊嚴最起碼的覺醒。」──序〈流水上的竹筏 灣俳華俳〉洪郁芬 本書特色 ★ 兩行華俳,既是優雅的詩歌,也是情哲合一的智慧語錄。本書精選二十三位台灣俳人的作品,呈現多樣的俳句之美。 ★ 全書共分春、夏、秋、冬四卷,每一卷特選五首俳句附上日文翻譯。
本書特色 ★ 收錄十餘篇華文俳句評論,為未來的華俳研究踏出了重要的一步 ★ 詩人秀實專文撰寫華文俳句在台的發展近況 好評推薦 「自二○一八年提倡兩行華俳的創作以來,蒙好友余氏境熹熱誠關注,既春蠶吐絲的論述,也蜻蜓點水的賞評。「春花去秋雨來,日光穿過蝴蝶夢」(高桑闌更俳句),回首不覺稿件已累積十餘篇,可以匯為一卷……余氏境熹此書,為未來的華俳研究踏出了重要的一步。其於俳句的理論建構上多有發揮,實屬難能可貴。」──洪郁芬/華文俳句社社長 「龜梨和也說:『我要戰勝的,從來都是我自己』;烏煙彌漫,而心靈可以在律動的渺光中清滌,再度出發。 賤岳八重高喊:『有牢騷,就全部說出來吧』;翔飛的詩思乘上季語,雖蘊藉,卻深邃入骨,漣漪不息。 聖之時者,金聲玉振,終始以條理,這是孟夫子吐辭為經;洪郁芬提倡二行華俳,論者以言詮發軔,必繼以讀者的神會。」──姚學智/評論家
「詩人說,詩是跳舞;我說,俳句是以文字展現光。」郭至卿的俳句,擅長以輕巧而質樸的名詞,捕捉生活的感動,像是凝結了的某個日常時刻,光影初現,畫面就落進了文字裡,化成兩行增一字太長、減一字則太少的俳句。 本書特色 § 日本俳句協會副會長、日本俳句大學校長 永田滿德 專序推薦! § 日本著名俳人 五島高資 專文評論!
「我們所寫下的俳句,會在同樣關注語言藝術的人群中,引起一種特別的共鳴曲調,如草露之光律相互震盪。」洪郁芬的俳句觀照自然萬物的互動,發現每個不起眼與所有不堪中的美好。華文俳句短小如草露,但藉由這些瞬間的文字靈光,「片刻」因而在俳句中獲得「永恆」。 本書特色 § 日本俳句協會副會長、日本俳句大學校長 永田滿德 專序推薦! § 日本著名俳人 五島高資與香港詩人 秀實 專文評論! 名人推薦 │專序推薦│ 永田滿德 日本俳句協會副會長、日本俳句大學校長 │特別推薦│ 辛牧 創世紀詩刊總編/林水福 著名學者、作家/秀實 香港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