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擴張了人性的想像力── 當《我的出走日記》撞上《發條橘子》以及《小丑》 絕境系小說家吳水寫給世界,一首如邪典電影的絕望之歌!   「整個世界都他媽沒救了。」   一名想當導演的廢青和一起偷拐搶騙喪的另一名廢青;瞎眼的吸毒者阿傑、向性暴力妥協的跳舞女孩夕夕,酗酒的老詩人、性無能的阿男和妓女的阿花……。宛如《百年孤寂》馬康多的邊陲小鎮上,被時代傷得體無完膚的瘋魔群像,在充滿暴力、色情、傷害、憤怒、死亡、絕望的社會底層邊緣,垂死掙扎。   生活才是兇手。 生活充滿胡鬧。 我們別無他法。
「傳說沒有不見,只是變成你不認識的樣子。」   在女巫阿嬤撫養與保護下長大的凱蜜,以為自己這一輩子只是個獨立書店送貨員,卻在寄出的詩作得獎的那一天,遭遇到神秘妖怪的追殺。在千鈞一髮之際解救她的神秘男人亞紹,隨後帶領她進入了奇幻與現實並存的神秘地「譚界」……。   半人半穿山甲的女子、以詩侍神的社團、作為備受期待的主祭,凱蜜必須在短暫的時間內學會侍奉神明,找出想殺害自己的內鬼,重要的是,她必須解開自己的身世之謎......。   ★第二屆後山新人文學獎得獎作品 ★臺灣類型文學的新里程碑 ★少女的英雄之旅,也是台灣記憶的刻畫   這是一部融合了原住民傳說、地方歷史和社會議題的台灣當代奇幻小說。文學與神話,在故事中以「詩歌」為介質被巧妙地揉合,轉化成獨特且迷人的台灣奇幻世界觀。   驚喜推薦   吳鈞堯 作家 郝譽翔 教授 廖鴻基 作家 須文蔚 教授   「充滿想像,同時又與土地、文化接軌的新奇小說,新一代作者星冽81用迷人且自信霸道的口吻,寫了瑰麗的後山景觀,以及她自己。」——吳鈞堯(作家)   「這是一部驚人的奇特之作,文字流暢,想像力恢弘奔放,讓人不敢想像作者竟是如此的年輕!將來必是台灣文壇備受矚目的一顆新星!」——郝譽翔(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語創系 教授)   「年輕是創意的火種,燃出一步步踏實的火花。」——廖鴻基 (作家)   「四海都有神獸,八方都有傳說,但星冽81來到了花蓮,她筆下的奇幻孕育自文學史和部落神話,故事環繞在詩的創造與愛的萌發,本書絕對是臺灣類型文學的新的里程碑。」——須文蔚 ( 詩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   
曾經的「少女」,後來的少年 一本被寫下的愛人記憶 三十篇輕喚愛的聲響裡,每道回音都是解剖自己   性別有疆界嗎? 這是一場以愛為起點,探索性別界域的青春札記。 創作新星 秦佐 首部散文作品。 為離別的愛人寫下三十封信,秦佐將大量的情感刻痕鑿在字裡行間;透過電影、閱讀,行旅風景對外展示。   在生理與靈魂悖逆的長期爭鬥中,他長成細膩而清脆的「少年」,探尋愛的路徑裡收藏關於「我」的線索,讓每個似真,卻幻的自我答題,果斷而俐落地使他成熟。   文字清雅卻鞭辟入裏。推薦給青春少年少女,正在「LGBT+」混沌中追尋自我的朋友。   本書特色   ★恬雅細膩的筆觸書寫灰色記憶,柔性探索LGBT+性別議題之作。 ★收錄得獎散文作品〈變色龍之歌〉、〈隔窗〉、〈芒花之後〉。   名人推薦   ◎孫得欽(詩人)、徐珮芬(詩人) 專文推薦 ◎林達陽 (詩人)、柏森(詩人)、高翊峰 (小說家) 、梁評貴(作家)、曹馭博(詩人) 、崎雲  (詩人)、楊双子(作家)  真摯推薦 (依姓氏筆畫排序)   名人書評   「是撫逝之書,也是療癒之集。」──作家 梁評貴 「閱讀《擱淺在森林》的過程即是一場充滿詩意的火車旅行,有人藉由玻璃窗看見風景,有人看見自己。」──詩人 曹馭博   「那些篇目如掛在祈願樹上的泥金箋,閃爍著愛(及其傷害)、自我價值、生死與性別的靈思之光。」—詩人 崎雲   「這麼多旅行場景、戀人絮語和自我厭棄,在光與暗影的交界處交互蹲跳,應該不是為了找到失去的那神秘、迷人的部分,而是透過無數抵達、跋涉與道別後,明白如何帶著傷口──活下去。」 —詩人 徐珮芬   「世界這兩個字 在書裡 總共出現七十一次 另外 還有零星的世間 和世上   跟梵谷一樣 我想秦佐也很愛這個世界」—詩人 孫得欽  
本書特色 ★註異文庫年度百人試閱作品,評價兩極爭議之作! ★八年級生自傳式陰性書寫,「倖存者」絕不代言的自白! ★親身經歷第一手社會體察紀錄,直視外人難以親見的地下世界!   目睹父親在面前死去後的某一天, 她從高中輟學。 那一刻起,她進入了「這個世界」   駐留過在地圖上匿跡的無尾巷,體驗光怪陸離的地下秩序; 原住戶的死亡與暫時失蹤、永久消失在此從不引人竇疑;   她幫人做過半套賺錢也待過酒店, 從八大的內外兩邊窺探最赤裸殘酷的人性;   游移在藥國的邊陲,從毒品與它們屬民的身側, 見證一次次的垂危與毀滅;   她「被自願」的走進了精神病院, 藥物與精神的拉鋸,擺蕩於天才與癲狂的兩極……   ——   底層勞工、性產業、毒販、精神病患,走過忽略社會規則的路途,張紹中囈語般的書寫風格,層層疊媾真實殘酷與瘋癲迷幻的兩相世界,重現非常社會的荒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