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本草備要─國考中藥藥物學高分秘笈 《本草備要》擷取中國歷代本草之精華,而本書本著精益求精的精神,將《本草備要》全書內容歸類,條例及表格化,並加入流傳於中醫院校的諸多心象記憶法,盼引領初學者或即將面對考試的學子迅速進入狀況。
本書為民初名醫孫子雲先生所輯之《神農本草經》(簡稱《本經》)註論版本,原書僅將內容分為上、下二卷,卷上記述《本經》上品藥,卷下為中品藥及下品藥,此次適逢本公司將其重刊,為方便讀者們閱讀,特將內容重整為上、中、下三卷,分別敘述上、中、下三品藥物,以呼應《本經》對於藥物分類之精神;又作者斟酌時情,僅載較具實用性的藥物三百一十八種於書中,其中八十九種為《本經》附品藥與他種非《本經》所載藥物,故本書實際收錄《本經》藥物僅二百二十九種。內文載藥方式,先於各藥項下記有《本經》文或其他古籍文,其後又有孫氏對該藥的註文及附論,多為記述該藥之藥性,並蘊藏諸多作者之臨床及學術心得,且條列分明,為有心學習中醫藥物者所不可或缺之最佳讀本,亦適用於臨床醫者之研習。
本書是清代名醫葉天士僅存的真實方案,由門人周仲升待診時所錄,清‧乾隆三十四年(公元一七六九年),即天士歸道山後二十三年,醫者顧其年及其子侄借周仲升本抄錄,使這些未經修飾的天士醫案得以存世,顧氏子侄本湮沒近二百年,公元一九六三年復見天日而付梓,名為《未刻本葉案》。本書闡發了葉天士的醫學思想,剖析了其高古而精湛的用藥妙諦,並探討了其學術淵源及臨床實用價值,引導讀者入登堂天士醫學之門庭。
『醫雖小道而義精,工賊而任重,自學醫以來,兢兢業業,造次于是,顛沛于是,歷練三十餘年,成就些微事業,多從困苦勤慎中得之。』 《西溪書屋夜話錄》—王旭高先生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