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民族眾多,文化博大精深,正如諺語所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節日文化就是其中之一。中國的節日與中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它有其自身的社會功能。它的社會功能簡要的說有以下幾點:一、緬懷先人,藉以寄托自己的思念,如端午節。二、節日飲食是飲食文化的精華,是中國烹調技術的集中表現。三、通過節日活動可以去病防災,如中元節。四、節日期間所進行的文化娛樂活動,對於活躍城鄉文化生活有重要作用,如踩高蹻、辦燈會、划龍舟等。本書的最大特點是文圖結合,以圖配文,以文釋圖,力求運用比較生動形象的手法來表現中國民間的節日文化。本書採用的圖畫,其來源一是考古發現的文物、壁畫、雕刻等。二是古代文獻中的版畫、年畫、畫冊等,這些資料反映了各個節日的的諸多活動內容。三是民族學、民俗學、民間美術中有關的形象資料,如剪紙、民間神像、各種玩具等。
由阿迪托、卡曼尼等七位高山專家所撰,黃中憲所譯之「壯麗的高山」一書,其內容介紹了全球不同緯度的諸多高山,除了展現高山變化無窮之美,也介紹有關高山的各種人文活動,像是滑雪、攀岩等高山極限運動,以及山中居民生活原貌、動植物和迷人的森林,在藝術文化、演化論、自然科學、生態保育、經濟價值等各層面都有很深入的探討。
因著文化和時間不易為人瞭解的鴻溝,古代和現代世界彼此隔絕。在遠古洪荒時,地球是神祕、不可褻玩的神祇,但如今隨著第三個千禧年的開展,地球前所未有的受到密集的研究和探索,在歷史課中,人類打開這個星球「神祕的圓型屋頂」一探究竟,其結果是未曾有一個物種像人類一樣,具有如此之能力且獲得相當之知識。在中世紀和現代的世紀,人類探索、發現世界,而首先要感謝的是引人入勝的旅遊故事,然後是親身的經歷和閱讀,以及最近藉由快速的交通運輸和通訊工具,使地球無遠弗屆,到處是旅客,旅人們踏遍五湖四海,登上所有的高山峻嶺,拜訪所有的村莊,發現最奇特和最令人醉心之事物,然後再把這些經歷在旅遊書和遊記小說中加以描述,諸如此類的書籍淹沒了書店,再加上幾世紀來所有各種類型的圖像記錄,更加強化了這股潮流,而一種別於以往的認知觀點也在此時興起:地球、我們的世界,在時間將其神祕感一點一滴剝下的同時,需要深度、多采以及品味的對待,自然的寶藏、人類的作為、此星球存在的意義,全都將變成普世的遺產。 這個帶來巨大變革的觀念,如同哥白尼的「地動說」一樣影響著現代人的看法,驅策了所謂「睜大眼來旅行」的誕生。我們不再是奴隸,而是旅行中主人,此外繞著地球跑的唯一目的,為的就是要增加我們知識的儲存,看到最令人感到驚奇的生命的表達方式,自然在各處等著我們,過去那些曾令人感到遙不可及之處,現在對我們來說,可能不過是個帶有異國風情的所在…。知識透過觀察而來,換句話說,藉由記憶的儲存,然後才能帶來反應以及比較。藉由旅遊和觀察,人類檢視自己,並藉由新的視界觀點,重新詳盡的推敲自己對世界的看見,觸動人類更細微及精緻的情感。觀察讓我們和被觀察物建立了一種關係,而如果所觀察的是自然,是世界上神奇中的神奇,我們除了懾服似乎什麼也不能做。在這本書中有許多圖片,可以幫助我們來瞭解地球,從認識開始,然後去愛我們居住的周遭,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山脈、沙漠、火山、海洋…,關心其歷史、此天體的未來,以及有幸生活其中的生物們。
手相並非封緘的印記,你,才是命運的主人。手相會揭露你的特質,更會因你目前狀況的不同而隨時改變。本書將告訴你如何利用手相上的好徵兆,幫助你釋放潛能、掌握良機,壞徵象的出現則代表一種警訊,提醒你節制缺點,以免掉落命運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