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領地在空中,音調如疾風狂旋,我的靈魂也常隨之激湧。」 本書選自「樂聖」貝多芬的日記、私人信件,以及生前未公開的個人文字紀錄。 貝多芬在這些片段中呈現出他最真實的精神——那並非他留給世人的陽剛、悲壯形象,而是一種對於崇高理想的極力追求。這些文字多半蘊藏豐富情感,有時則像是貝多芬對自己的告白,毫不造作地道出他對自然、教育、音樂、信仰等觀點。 在貝多芬眼中,音樂是追求自由的一種方式、也是他對生命之熱情的唯一出口。因此,儘管身受耳疾阻礙,他仍自周遭萬物取材,在一片無聲中譜出一首首生命之歌。 《力抗命運叩門聲的英雄》書中所選的書信與日記片段,不僅投射出一位偉大作曲家的人生剪影,也重現了十八世紀的音樂發展脈絡。這些字句正如一扇窗口,讓人一窺在那道傳來命運隆隆叩問聲的大門後,貝多芬那炙熱而奔放的強大意志。
爛漫直率的獨白,宛如音符般躍動, 奏出他短暫卻閃亮的生命之歌。 本書選自「音樂神童」莫札特在他短暫的人生中與友人、親人間的往返書信。信中毫無掩飾的筆觸與口吻,揭露出了莫札特自己對於音樂藝術、家國情操,乃至道德信仰等人生觀。這些書信片段如同一張張泛黃照片,拼湊出了他細膩、豐富的性格與情感,更充分透露出他才華橫溢、天真爛漫、不按牌理出牌等特質。 「只需一張白紙讓我把旋律寫下,一首新曲便可誕生。」──莫札特 對莫札特而言,音樂如人,人如音樂,兩者密不可分。因此,他總能從生活見聞中得到感動,將之轉化為創作熱情,挹注到匠心獨具的美妙旋律當中。書中所選的私人信件不只真實描繪出一位古典時期音樂家的處境及十八世紀的社會光景,提供了讀者一窺音樂發展的珍貴線索,更重要的,這些字句無疑也展現了一位儘管生命短暫、卻仍散發萬丈光芒的藝術家呈現在音符之外的純真靈魂。
字裡行間,是他對藝術及人世的詠嘆。 生前不受歡迎,身後卻受世人喜愛的梵谷,一直要到二十七歲後才開始畫家生涯。然而,短暫人生之末卻也是他的創作巔峰。世人熟知的《向日葵》、《麥田群鴉》等傑作,多半是他在人生最後二年間畫成。 《炙熱的星空,孤寂的靈魂——梵谷書信選》內容多擇自他在人生最後兩年的一八八八年前後;梵谷此時已離開巴黎,遷居法國南部作畫。在這些與胞弟和摯友的通信中,梵谷強烈表達出他對藝術的觀點、創作理念、畫作用色想法,荷蘭「老大師」的啟發,以及他對法國南方地景、光線、顏色、人物的細膩描述和觀察。 對於了解畫作之外的梵谷,這批書信是珍貴的第一手資料;他在信中的字裡行間,毫無偽裝地透露出他對生活景況的感慨,對天地自然的讚嘆,對藝術至美的追求,同時展現出他時而激昂、時而溫柔的性情。對於了解當時畫壇和印象派的發展,這批信件也提供了一扇窺見時代靈光的奇妙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