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設計 類別 ,共計11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憶楊德昌

舒國治  著
有鹿文化  出版
2023/07/21 出版

談楊德昌做為導演的人何其多, 舒國治做為朋友,淺淺憶寫之。 極個人的憶友私情,集大時代的一頁縮影! 一九八一年,舒國治經由余為彥介紹,認識了甫自美國回台的楊德昌。那時楊德昌拋開前半生一切,投入拍攝電影,十年內極其風格地完成了《海灘的一天》《青梅竹馬》《恐怖份子》;一九九〇年底,舒國治自美漫旅返台,近距離參觀了《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拍攝過程。兩人交誼愈發深刻。 轉眼之間,楊德昌已去世十六年。不到三十歲就認識楊德昌的舒國治,在七十歲時寫下《憶楊德昌》,將楊德昌的性格、創作習慣、藝術涵融……等,以及這四十年的台灣電影、台北藝文風情,順手將一些幾乎可稱「當代藝文史」的瑣事也記上一筆,寫成了這本極有意思的書。既是極個人的憶友私情,也成為大時代的一頁縮影;實乃一位台北風華人物敍寫另一位遠行矣之風華人物的精神執索。 「我們人生的探索與選擇,再怎麼矢意自由、矢意創作, 會不會仍然擺脫不了近代史的軌跡? 啊,我能跟他聊的,屬於我和他的年代以及更早,應該極多極多, 唉呀,如今不可能了!」——舒國治 【本書收錄】 ● 舒國治提供,與楊德昌、友人們相聚留影,及前進東京影展之隨行珍貴相片。 ● 被舒國治譽為「九〇、九一年台灣最出色的攝影人之一」王耿瑜,鏡頭下記錄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拍攝現場。  

9 特價35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老派攝影:100個你一定要知道的底片攝影訣竅

有鹿文化  出版
2022/10/28 出版

來拍底片吧,別再猶豫! 傳承這項慢技藝/記憶, 保證你會深深著迷!   ★一本想深入瞭解底片世界的必讀之作 ★深具教學與娛樂性,輕鬆學習如何拍出好底片照! ★想知道有什麼底片相機以及底片選擇,看就對了!   在數位時代當道,所有人都在競逐更精細的畫質、更高的畫素時,發明至今已超過百年的底片,看似已被人遺忘,實際上正經歷一段類文藝復興時期的時代。從光線接觸到感光乳劑的剎那,獨特的銀鹽化學反應,無法立即回看的不確定性與驚喜,讓許多數位時代的攝影人,願意回頭擁抱這項慢技藝/記憶。   來自英國的百萬Youtuber王啟文(Kai Wong),將他對「類比」(analog)的熱情都分享在這本書裡,列出一百個底片攝影訣竅,希望幫助想要使用底片攝影的朋友,或是讓你對底片從一時好奇變成深深著迷。   「哈囉!我是Kai Wong,就是那個喜歡相機、更愛攝影,來自英倫的Youtuber。對底片感到好奇嗎?不知道該怎麼用底片相機嗎?我用20年的底片攝影經驗,在這本《老派攝影》中歸納出一些實用小祕訣與大家分享。想要用底片拍出絕讚啵兒棒得照片,這本書就是為。你。而。寫!」   「這並不是一本典型的攝影技術指導手冊,而是幫助你瞭解如何使用你的相機,接著帶你思考如何發揮創意拍下美好照片。學習攝影不應該拘謹又死腦筋,而是說走就走,說拍就拍,好好地享受攝影的過程。」—王啟文  

79 特價47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由藝術座標到星際座標:從畫廊主到畫協理事長的望遠與踏實

有鹿文化  出版
2021/06/04 出版

胼手胝足建立座標,璀麗燦爛化為星圖, 鍾經新擔任兩屆畫廊協會理事長的任期, 邀集眾多有才有志之士,深耕臺灣藝術,共創產業美好光景, 為這個時代的藝術產業,如此果敢思惟並介入,望闊行遠! 是以步履所及,功不唐捐! 「感恩四年來磨練成長的機會,讓我邁向大格局思維的道路,……希望臺灣所有的藝術產業,都本著『共榮共好』的團體思維一起前行。」——鍾經新 「對藝術的熱情和執著所迸發的能量,使我看到了一個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在現實中如何保持她的精神力量。」——楊清彥 中華民國畫廊協會創會二十七年以來,鍾經新是唯二的女性理事長,也是畫廊協會首度連任的理事長,以「學術先行、市場在後」點明胸懷;成立「台灣藏家聯誼會」,做為藏家與藝術家橋梁;推動「民間先行」,成為政府施政的前導單位;最後完整「產官學藏」藝術生態鏈。她引領全體會員與臺灣整體藝術產業,在這塊土地上深耕並留下萌發的種子。 《由藝術座標到星際座標》記載著其擔任理事長任期內(二○一六至二○二○年),所走過的歷程、重要的決策以及面對困境的心情,並透過藝術觀察者楊清彥,客觀地評論與觀察這四年畫廊協會的運作。感性與理性並行,為畫廊協會留下珍貴的資料軌跡。 在鍾經新帶領下的畫廊協會,既承接前人經驗,更闢拓產業的各種可能:在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ART TAIPEI引薦國際級藝術家作品、首創「向大師致敬」專區;輔佐嶄露頭角的藝術新秀,開闢「MIT臺灣製造——新人推薦特區」;清楚藏家是博覽會成功的關鍵,因而成立「台灣藏家聯誼會」,為藏家服務與舉辦推廣講座活動;與私人美術館/基金會,乃至於知名服飾品牌的跨領域策略聯盟;製作YouTube《畫協會客室》單元節目打開愛好藝術者的視野,與公視共同播製節目《藝術的推手》,介紹藝術產業中鮮為人所知的藝廊、藏家產業生態;編纂《臺灣畫廊‧產業史年表》,為臺灣藝術產業史留下珍貴史料。畫協將台北藝博ART TAIPEI推向高峰,創造「再品牌」的榮耀,並獲獎無數。 回望來時路,將藝術由座標化為美麗星際,鍾經新與楊清彥透過分享,志在為所有藝術相關行業的人,將其實踐、專業與思考,完整保存了可供後人借鏡的價值——她們寫下的不僅是單一經驗,更是臺灣藝術產業史重要的一頁!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祭特洛伊-當代環境劇場美學全紀錄

金枝演社  著
有鹿文化  出版
2019/09/06 出版

彼岸的故事,曾經的存在 亦毋過,從來毋曾行遠 他們在此,共同歌詠千年祭歌 一起向前!踏向前! ★台客戲劇第一天團金枝演社,環境劇場美學追尋 ★百張精采照片,《祭特洛伊》跨世紀製作全紀錄 ★呂健忠(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 于善祿(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助理教授) 劉雅詩(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專文導讀 1997……2005……2015…… 土地的史詩,空間的神話,跨世紀的追尋 他們搬演史詩的同時 也成了一部台灣劇場界的史詩 創立於1993年春天的金枝演社,秉持「從土地長出來的文化最感人」創作理念,長年汲取民間戲曲「胡撇仔戲」(Taiwan Opera)的養分,融合對現代劇場表現形式的探索,開啟台灣經典「史詩環境劇場」。 1997年,《古國之神─祭特洛伊》創下於華山廢墟首演的創舉,2005年、2015年,金枝演社二度、三度於淡水搬演經典戲碼。二十餘年的追尋,不同的風格,相同的是對「美」與「藝術」的執著。 一部戲,幾代人,《祭特洛伊》串連他們的生命記憶,一如史詩的延續,也將不斷流傳繼承。 名人推薦 吳靜吉(紙風車319/368兒童藝術工程發起人) 施振榮(宏碁集團創辦人/榮譽董事長) 林懷民(雲門舞集創辦人) —史詩推薦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時差意識

林予晞  著
有鹿文化  出版
2019/01/26 出版

我們在瞬間交錯彼此 然後,在瞬間我們遠離彼此 時間又開始變得緩慢   ★女演員林予晞個人首部創作攝影文集 ★藝術家林予晞用光所寫成的私密日記 「終究在乎身邊的人的感受、在乎與大家的關係多於自己的言詞表態,最後那些尖銳憤怒、無奈失落、極悲狂喜,多半終將訴諸快門。」——林予晞 不當演員的林予晞,喜歡蒐集相機,更是個在不同「時區」蟲洞中穿梭剪下光影的攝影者。每張影像都像是可以凝凍時間的波光,長曝亦或瞬間,皆成為時間的證據。林予晞將多年累積來的攝影創作,集結成冊,緊抓著飛速流動的時差意識。 經歷空服員、演員等多重身分轉換,唯一不變的是透過觀景窗看世界,無論是迷幻風景、人像創作等,完成於人生中不同階段的創作,記錄按下快門當下的身分、角色、時間、空間與情感。這是林予晞對時間最溫柔而美麗的抵抗。

9 特價71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讀人讀景

阮義忠  著
有鹿文化  出版
2017/01/20 出版

如果繁華世界終歸荒蕪,天地萬物必化塵沙 我們該如何鎖住轉瞬間的時光? ★攝影家阮義忠家居生活隨筆,用鏡頭捕捉都會的剎那風景 ★75篇充滿正能量的精采圖文,幸福取決於寬廣平和的心境 他說著街弄巷道尋常的人情溫暖, 說著每個人生的莘莘學子們走過的課題…… 攝影家阮義忠放下專業鏡頭,拿起輕便相機,寬心在都市風景中流連,品嚐平凡日子的真味。他讀人讀景,七十五篇充滿正能量的精采圖文,禪意解讀紛擾世事,教導我們複習本然智慧,體會緣分感動,無論何時何地,他都能用攝影與文字縷述生活的酸甜苦辣,找回生命的春暖花開。 何處為家? 他曾渴望於異國尋得一片札根的土地,如今明白,身心若分離,無論逃往何處,都無從獲得歸屬感。身在哪,心在哪,哪就是故鄉。 「反問自己,這個城市對你而言,到底意味著什麼?讓你喜歡還是反感?讓你得到什麼、失去什麼?讓你想在此安身立命,或是趕緊逃離?」 何謂生活? 春去秋來,日夜晨昏,大自然的美讓他百讀不倦。在這價值混亂的時代,或許從自然中習得的生活之道最為純粹。 「有時,埋首與抬頭之間,景色就因氣候因素而完全變貌,真會讓人以為誤觸了時空甬道的開關。」 何當永恆? 種因得果,生死涅槃,他攝影寫字,領悟到或人或景,鏡頭擷取的每一刻看似短暫,卻可能是人的一生,一時代的故事。而每次壓下快門,畫面的完美構成又是一場難得的緣份。 「攝影這件事早讓我領悟到,緣起緣滅,每個瞬間都是天時、地利、人和的聚匯;每次快門機會都可能是這輩子的唯一。世間萬物運行的道理,也是如此。把握當下,就是永恆。」 人間處處是學習的物件,一朵花、一株樹、一條河、一個人,每樣都蘊藏了生命的哲思與意義。阮義忠懷著一顆善意好奇的心,帶領我們發現城市的角落,挖掘平凡日子裡平凡人的不凡故事。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差差工作日誌

李翔  著
有鹿文化  出版
2017/01/20 出版

十一年、一萬小時、十萬公里的旅程 「情感先決」攝影術,每個畫面都有說不盡的動人故事 ★最會拍照的郵差,超人氣Instagramer首部攝影作品 ★騎著郵車,在工作的美麗瞬間,記錄台灣最溫暖的人文風景 ★100張+攝影作品動人呈現,精采訪談收錄 「拍照的同時,自己對生活一定要有深刻的體會跟感觸,比如身邊的空氣味道、光線對比,牢記每一個時間、空間所呈現的樣子,這些加總起來就是你自己拍攝照片的DNA。」—「差差」李翔 他認真投遞信件,投遞溫情,活進別人的生活之中 每天買早餐看到的阿姨、工作時送信遇到的好心民眾、一年四季大地呈現不同的樣貌、鄉下充滿著個性的生活習性、農地的土味在下雨前後的空氣差別、烈陽下光線的對比、每一天騎著郵車奔馳四十到六十公里,在交投掛號跟民眾的互動下,用十一年的時間反覆累積。 他用鏡頭譜下一首首土地戀歌,讓人不禁跟著哼唱著,所有動人的影像,是對攝影的愛好,是對溫情的不斷尋覓,更是對生活的一往情深。 他是李翔,大家喜歡叫他「差差」,希望你也會喜歡他拍的照片。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院囍

阮璽  著
有鹿文化  出版
2016/09/09 出版

精緻的幽默比深刻的悲傷更罕有 ★新一代攝影師阮璽,繼初聲之作《院喜》,全新手機攝影集 ★52張攝影作品精采呈現 + 中英雙語創作訪談 ★在偏好冷峻的紀實攝影領域中,重新看到生活的新鮮暖色調 「我的照片比較偏向詼諧幽默,但重點還是在表達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一種溫度的表現。……把一個人拍得美之前,我會先把他拍得好笑。」—阮璽 在「數位攝影」都快要無法成為命題,人手一機的自拍時代,到底該如何重新檢視攝影的器材與視角選擇?身為新一代攝影師,阮璽用不同於父親阮義忠那般任重道遠的方式,來表達他對於人與土地的關懷。他在不同都市的「大院子」之間穿梭,用手機鏡頭記錄下幽默豐富的城市生活,作品總能令人莞爾一笑,但隨即便停下來思索,讓人好像窺視到,抓到了一點點時間的祕密。 在輕快中找尋關懷與執著,在尋常裡保持趣味跟喜悅,有時比在悲苦裡擁抱希望,需要更多的本能與善意,這一直都是阮璽的創作心念。他的個人第二部攝影集《院囍‧Double Happiness in a Courtyard》,畫面中彷彿聽到他在街頭走動的輕快步伐,也許你也會不經意發現,他正躲在角落,歡喜地尋找屬於這個世代的詼諧天地。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在他鄉

阮義忠  著
有鹿文化  出版
2015/11/06 出版

在世界各地穿梭行走的我, 是否也會在回憶中迷路?   ★當代華人攝影大師阮義忠,走出台灣,迎向世界, 引領華人攝影潮流最真實的過程紀錄。 ★薩爾加多、麥庫林、杜傑德、寇寧斯……, 第一手貼身觀察,親炙攝影大師風範。 ★水之堡攝影藝廊、佩皮尼昂與亞爾國際攝影節……, 世界級攝影殿堂,藉由照片一一呈現   這是一位攝影家的「影像簽證」 一卷卷二十多年前拍完之後便束之高閣的底片,為一段他鄉之旅,揭開序幕。法國、西班牙、葡萄牙、捷克、匈牙利……阮義忠造訪「他鄉」,並非為了美景,也不是為了美食,而是因為那裡有一位想見的攝影家、一所著名的攝影機構或正在舉辦攝影節、研討會……。這些海外影像紀錄,除了是當代國際攝影潮流的珍貴回顧與展望,更替阮義忠在他鄉中,找到自己與故鄉更清晰的座標。   「阮義忠是位百分之百的人文主義者,頑固地堅持著報導攝影。他還有一項在攝影家身上很難見到的特質,那就是能以批評的態度來整理、編輯自己的作品。」——Becky Cho《當代攝影家》,英國聖詹姆斯出版社(St. James Press)   「要深入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對旅人來說,大概只有一種方式,那就是毫無目的的閒逛。像溪流中的一片落葉,隨地形、水勢時急時緩地漂,有時在漩渦中打轉,有時在岸邊擱淺,不預設立場,不盼望收穫,讓意外決定下一步。而想要真正了解她、欣賞她,就必須懷著幾分失落感。」——阮義忠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GO!畫筆丟進背包裡:旅遊回憶輕鬆畫

劉國正  著
有鹿文化  出版
2012/12/03 出版

背包裡裝著悠閒,跟著雲走簿本中夾著記憶,跟著風景散步……喚起了淡忘已久的孩童回憶像回到過去,最初拿著畫本寫生的心情那是多麼自在幸福!帶著一隻畫筆,走訪台灣最質樸自然的小地方;用簡單的方式,喚醒了心中小小的創作渴望。〔隨書收錄〕63幅劉國正旅遊水彩畫,畫冊賞析。★第一本能畫又能寫,旅遊文記真摯動人的圖文書!★本書鼓舞著我們,創造自己的旅遊刻痕,或許透過吃、文字、異國戀愛…以及畫筆,記錄屬於你的人生祕密。「這幾年,……正如在生活中漸漸體會到的──減法,簡簡單單,毫無姿態,就如同回到童年時光,在斑剝的牆面塗鴉著,一個圈畫完接著畫下一個圈,無比的自在與快樂。」——劉國正「透過了畫筆記錄對這塊土地的美好時光,希望你閱讀完後,能對水、金、九東北角地區有著不同的認識與了解,或許某天你也能在某各地方或某個角落勾畫出屬於你自己的畫集,期待著祝福你。」 ——劉國正★劉國正,新生代最重要的畫家之一,曾獲得無數重要畫展大獎。其風景畫超越印象派的純度,掌握台灣季節特有的溫度與濕度,打造本書最簡單上手的旅遊寫生教學:◎山景示範,將旅遊照變成水彩畫的小技法。◎海景示範,用畫筆揮灑出藍天、碧海,深淺層次藍色的秘訣。◎街景示範,深淺色澤勾勒出建築物、街道立體效果的心法。◎風景畫小知識:色彩、技法、空間感表現、作畫心得等等。★李欽賢(知名畫家、資深藝評家)、連建興(知名畫家)、林倩綺(新北市文化局局長)、張建祥(基隆市文化局局長)、許悔之(詩人),專文推薦!★以東北角旅遊文記、水彩風景畫作、水彩簡易示範交織出的抒情故事。跟著本書學著玩、學著看、還要學著把回憶記錄在紙上;生活除了相機、電腦,不妨有張水彩銘刻人生美好。★全彩打造,實景照片與水彩畫兩相對映,一步步教你水彩畫的簡單步驟,再怎麼手拙都能畫出旅遊回憶!風景,只能用相機留影?在這個追求精準、速度,計較功能、規格的數位時代,放慢腳步,以畫紙代替感光元件,把鏡頭換成畫筆,用心描繪眼前美景,或許更獨特、深刻、雋永。榮獲多項藝術大獎肯定的知名畫家劉國正,帶領你我看山、訪海、轉進街道角落,告訴我們該如何用丟進背包的畫筆,記錄旅行的美好,藉由水與彩的調和與遊戲,讓回憶以更生動有趣的面貌,躍然紙上。別再猶豫,為家裡的牆壁,找個空間,掛上自己的水彩創作,現在就是時候!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此生:肉身覺醒

蔣勳  著
有鹿文化  出版
2011/09/30 出版

面對生死、探討肉身,讚嘆人在脆弱中的美好最廣大的觀照、最深層的感動,圖文豐美難言美學大師蔣勳首次呈現給您:「此生」與自己最美麗的相遇林青霞說,「肯定是我在跟你對話,這麼晚,祕書早下班了。我是夜貓子,一會兒我會聽蔣勳的碟片,他從詩經、唐詩、宋詞、元曲、文言一路講到白話,平常不聽音樂怕吵的我,聽蔣勳說書卻很入迷。他是我唯一的偶像。」 ~~林青霞首開微博所發的第一篇短文,2011年9月2日02:41淩晨。★ 在粗糙奔忙的生活中是沒有肉身覺醒可言。肉身覺醒開始於靜下來感覺到自己的身體。 ~~蔣勳★ 想了解世界文明關於肉身、美學、生命的歷程與浩瀚?唯有透過《此生》。美學大師蔣勳,第一次用最直接的筆觸在書中談生活經歷與生命議題,而發想古今文明關於,肉身、人像與生死的美學藝術,第一本談人類肉身與文明的書!★ 蔣勳用生命的感受、巨大的能量,書寫生命與美的深邃。透過文字與照片解說敦煌壁畫、秦俑、基督教與羅馬時代人體美學、印度人體美學……等等。一場橫跨世界各大文明,對「肉身」之美的追尋,最動人最浩瀚的生命之書、美的寶典!★ 4年?全球巡演200場,締造崑曲奇蹟的《牡丹亭》專屬國際攝影名家許培鴻、海洋作家廖鴻基、雲門「流浪者計畫」(《轉山》作者)謝旺霖,用精采攝影貫穿全書。★ 全書大25開全彩呈現,內頁編排比照中國書畫卷軸行雲遊走,多位藝術家、知名建築師、設計師參與規劃設計。椎間盤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經疼痛還沒好,因為神經的壓迫,腰椎坐骨常有撕裂的痛。也彷彿恰恰是因為肉身上如此清晰的痛,如此具體的痛……大半時間匍匐在前座椅背上,常常十數小時不敢坐在椅墊,很真實地知道什麼是「肉身艱難」。那些無眠的夜晚,總覺得路途上有人陪伴,有許許多多肉身陪伴。過去與現在,無數劫來的肉身,在漫漫黃沙塵土飛揚的長途,時而並肩前行,時而擦肩而過,時而 在顛仆流離時相互依靠扶持,時而一人踟躕獨行,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因為神經的壓迫,腰椎坐骨常有撕裂的痛。也彷彿恰恰是因為肉身上如此清晰的痛,如此具體的痛,使頭腦一無旁騖,可以專注於前途,感知到一路前行時有如此多的肉身作伴。 ——蔣勳2010年底,因為心肌梗塞緊急入院,蔣勳在加護病房住院數天後才逐漸康復,回歸正常生活。這場大變,讓他對「生死」以及「肉身」的意義有了更深層的的體悟。在本書輯一中,蔣勳從埃及、兩河、希臘、羅馬、印度、基督教,以及中國藝術中出發,探討人類古文明的「肉身」美學。輯二則以北涼曇無讖譯之《金光明經》中〈捨身品〉所記載的佛陀本生故事以及敦煌莫高窟壁畫為本,談肉身「覺醒」,以及何謂「布施」與「捨身」,並深入剖析生死一瞬時的深刻感受。全書搭配豐富的古文明藝術作品、石窟壁畫,以及實景照片,閱讀時文圖互為主體,讓讀者有如跨越時空,重回古文明孕育之初,除了詠歎藝術之美,進而反思生命無比珍重的意義。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