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設計 類別 ,共計11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中國藝術史綱

長北  著
風格司  出版
2022/09/02 出版

從原始部落到「華夏」再到「中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土地上,幾千年文明如長江黃河般汪洋恣肆,跌宕起伏,連綿不斷。當全世界另外一些古老文明已經橫遭斷絕或是不幸湮沒的時候,華夏文明依然煥發出它強大的生命力。藝術史是各民族的心靈史,是各民族形象化了的傳記。各民族藝術遺存,凝聚著民族精神生活的歷程,記錄著民族文明進化的軌跡。讓我們沿著這一軌跡作一巡禮,對中國的古代藝術現象進行梳理排比,對古代藝術家進行歸類評價,對古代藝術作品進行精神的分析和審美的解讀,對古代藝術發生發展的動因進行歷史語境的還原分析,對古代藝術的審美流變進行綜合的歸納與理論的提升。 全書凡二十八萬言,彩圖四百餘幅,力求簡明概括,不漏典型。作者行萬里讀萬卷,憑藉長期積累的田野調查與文獻功夫,將中華大地上史前至清末建築、雕塑、工藝美術、民間藝術與繪畫、書法、戲劇、音樂、舞蹈等各門類藝術還原到當時歷史語境之中進行梳理,歸納其審美衍變,揭示其生成衍變時代的、民族的、地域的變動因素,建構起自身區別於門類藝術史、美學史、文化史的藝術史論構架

9 特價50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嗨!有趣的故事:常香玉

湯素蘭  著
風格司  出版
2020/12/25 出版

豫劇藝術能有今天的輝煌成就,注定繞不開「常香玉」這個閃閃發光的名字,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常香玉出生在黃河邊上一個貧苦的家庭,幼年時隨母親上街要過飯,還差點給人家當了童養媳。童年的苦難造就了香玉堅韌不拔的頑強性格,走上戲曲之路的常香玉也非常勤奮好學。   常香玉勇於創新、借鑒,不僅將豫東、豫西、祥符、沙河、高調等五大豫劇聲腔派系熔於一爐,而且廣泛採擷了河南曲劇、越調、京劇、崑劇、河北梆子及河南墜子等劇種和曲藝的聲腔技巧,形成了獨具風采的常派藝術。在七十餘年的藝術生涯中,常香玉視藝術為生命,「戲比天大」是她一生的座右銘,她始終懷著熾熱情感,將畢生精力貢獻給了戲曲藝術,也對國家熱愛付諸了實踐中。

9 特價16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藝術:歷程與精神

張法  著
風格司  出版
2018/01/12 出版

常人說:藝術無國界。但藝術真無國界嗎? 其實,翻開世界藝術史冊,我們可以發現,各地區、各文化系統下的藝術,各具特色,風格也迥異:不管是俄羅斯、中東、古美洲、日本等,它們的藝術品都具有明確的辨識特徵,可讓人一眼就辨認出來。不一樣的風格自與不同的精神內涵相輝映,那麼,中國的藝術具有此等特徵嗎? 且看作者特殊的詮釋,並隨其一窺中國藝術的堂奧。 本書從中國文化入手,以廣闊的文化視角及文化史的高度,提出了一新耳目的中國藝術精神與特徵:道:中國文化的字徽;太極圖:中國文化的圖符;龍:中國文化的象徵。道、太極圖、龍,三位一體而又精練地體現了中國文化的精神,理解了這三者,就能體悟八千年前開始的中國藝術的內在精神。

9 特價52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紫禁城100(袋袋香傳版)

趙廣超  著
風格司  出版
2016/02/19 出版

紫禁古香,袋袋香傳 紅包包多少,不如送禮送得好 誠心手繪紫禁城,看出心意的真誠 一袋傳一代 世紀往返誰還在? 留得此書──我們的愛 多年以後,或許這世上不再有我 世間的動線可能變了 錯過許多際遇 假如我活在這時代 會不會比較好? 吹起數頁的風 都散了;書也散了 還好我這一袋 為他們買了最好的時機 二○一一年,何鴻毅家族基金支持由趙廣超先生領導的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參與研發《故宮100》百集紀錄片,並於二○一二年大陸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首播。 《紫禁城100》講述紫禁城一百個關於建築空間、宮廷生活等故事,成功把中華文化的普遍意義,帶給廣大的海內外觀眾。 紫禁城於明永樂十八年即一四○年建成。至今將近六百年歷史。明清兩代,共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生活和行使國家最高權力。一九一一年清帝遜位,一九一三年古物陳列所在紫禁城外朝籌建,一九二四年溥儀出宮,一九二五年故宮博物院成立。這其中的歷史滄桑,見證了中華文明如何從落後走向進步,從封閉走向開放。 紫禁城(故宮)這個空間內建築的變化,其功能的演變,以及建築背後的思想、設計、藝術、功能等方面的因素,都在作者的關注範圍之內。書中圖片,全部是作者團隊繪製,精彩呈現故宮每一個元素美妙的細節之處。大到全景的地圖,小到瓷器上的一個紋理,無不在生花妙筆下活靈活現,精彩動人。圖片與文字結合,從肌理到內核,從紋樣到思想,一一深入剖析,細節呈現。 紫禁城(故宮)不僅是空間,也是人生活於其中的地方。這裏有前朝事,宮院事,花園事,心靈故事等等,事事非同尋常。人在空間內居住,也受空間的約束,這裏上演的既有帝王豪情,也有無奈辛酸,把一個文化中的活力、可能性和自身弱點,通過這些人物折射出來,引人深思。 此書內容不止如此,呈現的也不僅是紫禁城(故宮)的一百個細節,而是涉及方方面面,並且對文化的思考貫穿其中。正如作者所說:「歷史給我們留下這座六百年前的天下和宇宙的中心,明月清風,與我們一起見證這悠長的文化如何無有間斷。」文化的基因嵌入我們每一個人的行為之中,在有意無意之間,都會表露出來。而通過這本書,我們更能明白紫禁城(故宮)的基因,傳統文化的基因,看到文化如何不間斷地成長,看到故宮以及每一個人,如何更好地走向未來,走向下一個六百年。

特價18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紫禁城100

趙廣超  著
風格司  出版
2016/02/04 出版

生發一篇二○一一年,何鴻毅家族基金支持由趙廣超先生領導的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參與研發《故宮100》百集紀錄片,並於二○一二年大陸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首播。   《紫禁城100》講述紫禁城一百個關於建築空間、宮廷生活等故事,成功把中華文化的普遍意義,帶給廣大的海內外觀眾。   紫禁城。於明永樂十八年即一四○年建成。至今將近六百年歷史。明清兩代,共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生活和行使國家最高權力。一九一一年清帝遜位,一九一三年古物陳列所在紫禁城外朝籌建,一九二四年溥儀出宮,一九二五年故宮博物院成立。這其中的歷史滄桑,見證了中華文明如何從落後走向進步,從封閉走向開放。   紫禁城(故宮)這個空間內建築的變化,其功能的演變,以及建築背後的思想、設計、藝術、功能等方面的因素,都在作者的關注範圍之內。書中圖片,全部是作者團隊繪製,精彩呈現故宮每一個元素美妙的細節之處。大到全景的地圖,小到瓷器上的一個紋理,無不在生花妙筆下活靈活現,精彩動人。圖片與文字結合,從肌理到內核,從紋樣到思想,一一深入剖析,細節呈現。   紫禁城(故宮)不僅是空間,也是人生活於其中的地方。這裏有前朝事,宮院事,花園事,心靈故事等等,事事非同尋常。人在空間內居住,也受空間的約束,這裏上演的既有帝王豪情,也有無奈辛酸,把一個文化中的活力、可能性和自身弱點,通過這些人物折射出來,引人深思。   此書內容不止如此,呈現的也不僅是紫禁城(故宮)的一百個細節,而是涉及方方面面,並且對文化的思考貫穿其中。正如作者所說:「歷史給我們留下這座六百年前的天下和宇宙的中心,明月清風,與我們一起見證這悠長的文化如何無有間斷。」文化的基因嵌入我們每一個人的行為之中,在有意無意之間,都會表露出來。而通過這本書,我們更能明白紫禁城(故宮)的基因,傳統文化的基因,看到文化如何不間斷地成長,看到故宮以及每一個人,如何更好地走向未來,走向下一個六百年。

9 特價13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瓷痴藏瓷-1987~2015

雲液雅集  著
風格司  出版
2015/08/21 出版

出版這本書最重要是向前輩 坂本五兵衛先生致敬。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職在東西,有幸認識前輩。拜生先所賜在古瓷器學習過程中,無論是學習邏輯或收藏心態上,早已建立一道防火牆,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學費。   至今仍心存感激,前輩並分析投資與收藏的理念-收藏自身要有明確的方向,不宜盲目追求。理性、節制、遠慮、眼力和判斷力,是以藏養藏最基本的概念。   專一古瓷器,說來簡單,做起來還是有一定的困難度。近三十年已矣,對古瓷器的學習熱忱從未衰減。   再次向前輩 坂本五兵衛先生一鞠躬。非常的感謝您。   (坂本五兵衛為日本不言堂創始人坂本五郎長子)

9 特價81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禮在東方:中國青銅器

丁孟  著
風格司  出版
2015/08/03 出版

中國的青銅時代是世界文明發展過程中特有的類型,不只是中國文明的歷史象徵,也代表了整個時代文明的概念。   古史所記「夏鑄九鼎」的傳說,表示中國早已在夏代前期便掌握了冶煉青銅的技術,同時伴隨著早期國家的確立,青銅器成了中國王權的象徵。   本書除了闡述青銅器作為工具的圖像意義外,也青銅器「藏禮於器」的文化、工藝、美術的諸多發展進行著墨。   青銅器在古中國可說是百花齊放、工巧材美。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凝固的神韻:中國建築

蕭默  著
風格司  出版
2015/07/20 出版

中國建築流傳時間長、流域廣、成就大,至今仍保持著影響,甚至與歐洲和伊斯蘭建築並列世界三大建築體系。   中國建築以其獨立於世界文化藝術之林的偉大成就。散發著這片大地特有的泥土芳香,表現出中國文化特有的偉岸俊秀。   本書以簡練的文字,介紹中國傳統建築最富有特色的成就,並力圖把藝術風格和產生它的文化土壤緊密聯繫起來,以反映中國建築所獨有的文化意涵。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石之美者:中國玉器

張廣文  著
風格司  出版
2015/02/27 出版

中國的玉是地位、是神器、也是華貴奇珍。 本書從玉的陰陽調節秉性談起,陳述「乾為天、為環、為君、為父、為玉、為金……」,各朝各代,是巫祀、是占卜、是作法神物,也是地位、表徵與價值!   雕琢君子厚德,天成尊貴大器。華人尚玉,賦予玉石多重美好想像,既是上達天聽的神佛祭器,也是比德君子的物質、貴重榮華的身份象徵。認為玉飽涵天地祥瑞氣息,溫潤剔透,最能代表中華文化的獨道品味。本書細膩介紹中國玉石的起源及歷代玉石工藝的發展,旁論玉器在不同時代的物質意涵,供讀者作為中國玉器鑑賞入門。   【本書特色】   提供讀者: *認識古代使用的玉材、玉器工藝產品的多樣性與其傳神的神話故事等等。 *精選中國各朝的著名玉器或玉飾,並以精彩細緻的彩圖說明各傳統工藝的特色。 *介紹玉器的發展及其產量,也專章介紹明清的玉器品種,讓讀者理解玉在中華文化所扮演的角色。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神與物遊:中國傳統工藝

朱怡芳  著
風格司  出版
2015/01/23 出版

中國傳統工藝的美舉世聞名。   藤編家具、木雕家具、鑲嵌工藝家具的材料、形制、使用方式,與手工泥制紅陶、小口尖底瓶、明式家具、清式家具等等,各朝各代工藝,風格亮麗,獨樹一幟! 這些在本書都可以看到……   從打字、鑽磨、切削石器,到鬼斧神工;從漸漸沒落的民間工藝,到讚嘆驚訝的奢華特藝;中國的傳統工藝是生活所需的技藝、是豐饒的特產、是多彩的趣味,更是中華文化的文脈,「鄭之刀,宋知斤,魯之削,吳越之劍」、「蜀錦」、「越布」、「齊陶之縑」等,無不輝煌燦爛。傳統工藝本身是有生命的,他就像生物一樣具有多樣性,本書在工藝傳統的承續、變化之間,歸納出唯有合理合道、相適相宜,才能成天地之大美,臻神與物遊之化境。   本書特色   *中國歷代工藝美術的演變、工藝產品的多樣性與能工巧匠的故事等等。 *精選中國各歷史階段的著名工藝,並以精彩細緻的彩圖說明各傳統工藝的特色。 *比較了工藝的創意與文飾的不同,也讓讀者理解文質之樸與奢華之豔會有何不同的感受。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風度華服:中國服飾

風格司  出版
2015/01/23 出版

傳統服飾文化是中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 直接或間接反映中國社會的政治變革、經濟發展和風俗變遷, 在本書可以看到不同階段的歷史文化狀態與精神面貌,也可以看到中國服飾是怎麼演變的……   剪裁天地風華,縫紉人際規章。褒衣博帶、深衣、旗袍中國傳統服飾別具特色、形象鮮明。衣飾妝容作為自我詮釋的工具,從整體搭配到細微紋樣無不充斥著表達身分地位、財富、品味等意識語言。本書試圖在中國服飾的萬種風情之間歸納出中華文化對衣著的講究與各式經典元素的脈絡,簡說中國傳統服飾精華,協助讀者解讀服飾呢喃的細瑣符碼。   本書特色   *中國歷代服飾,從帝王冕服到官員補服,從冠帽制度到軍戎服飾,從黃馬褂到中山裝等等。 *精選中國各歷史階段的特色服飾,並以精彩細緻的彩圖說明各階段的特色。 *比較了中西方服飾文化的不同,讓讀者理解不同文化背景會有何不同的服飾現象。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