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只能畫圖,要如何說故事? 安徒生大獎得主、繪本大師羅伯英潘(Robert Ingpen)至今創作超過100本繪本, 他的創作風格,當代沒人能比他更逼真寫實,又充滿想像。 生活平凡的事物、歷史偉大的事件, 透過他的畫筆,都能自己說出動人的故事。   如何能夠達到這種境界?羅伯英潘要告訴你最核心的創作心法, 最立體的作畫思維,跟著大師的腳步,如同爬樓梯, 一步步升高,超越自己,到達以前想像不到的高度。 對有志成為插畫家的人,本書會是不可或缺的工具箱。 對愛好繪本的人,本書會是寶庫裡不可遺漏的藏寶盒。   序言◖插畫家是用腦作畫,而不是用手畫◗ 遵循大師思路,領略插畫的藝術,進入插畫的綺麗世界。 第一章 ◖插畫家的職責◗ 從職人的角度切入,理解插畫家的基本職責,深入插畫技藝的根本。 第二章 ◖進入插畫家的思維森林◗ 從文字爬梳,透過畫筆,踏上作家開闢的蹊徑,走入想像的空間。 第三章 ◖分鏡圖的作用◗ 羅伯英潘的拿手絕活,搭建編輯與畫家溝通的橋樑,是製書最重要的環節。 第四章 ◖素描本的作用◗ 素描本是插畫家的練習簿,構思獲採納後,便可將奇想幻化成具體形象。 第五章 ◖為故事找亮點◗ 插畫家運用實際物件,或是抽象氛圍,找到讓故事自己說話的關鍵。 第六章 ◖拓展繪本的可能◗ 從繪本的質材,到探討的題材,思考繪本的可能性,跳脫一般框架。 第七章 ◖在真實中創造想像◗ 在真實事件、實際物件,疊加想像的印痕,讓真實染上一層想像的薄幕。 第八章 ◖在虛構中疊加想像◗ 透過插畫家的巧思,增添虛構故事的真實感,步入如真似幻的故事。 第九章 ◖與陳志勇對談◗ 安徒生大獎得主羅伯英潘與凱特格林威大獎得主對談,激盪出智慧的火花。 附錄   ◖羅伯英潘創作年表◗   ◖出版書目◗  ◖受委託的藝術與設計◗ ◖圖片註釋◗   本書特色   ★ 羅伯英潘繪本大師課的最佳教科書,搭配課程一起閱讀,從文字進一步深入大師作畫的邏輯。 ★ 集結安徒生大獎得主羅伯英潘創作心法,循著大師的創作模式,透徹理解插畫藝術的精髓。 ★ 插畫大師經典分鏡圖與素描手稿首度問世,喜愛羅伯英潘作品的讀者不容錯過的精美畫冊集。 ★ 睽違十年出版的羅伯英潘畫冊集,閱覽大師數十載的創作結晶,看見插畫大家斑斕瑰麗的水彩畫作。  
這本書不僅要讓學戲的人看, 更要給看戲的人學! 陳錫煌是台灣布袋戲的國寶藝師。 他見過布袋戲的繁榮,也眼見它逐漸衰微, 決心用「技藝」喚醒「記憶」。 光有演戲的大師,沒有懂看戲的觀眾,布袋戲也無法延續。 唯有了解,才能欣賞,夠多人欣賞,美才能存續! 本書從布袋戲國寶藝師陳錫煌的角度,講述布袋戲的歷史、戲偶的特色,並且用大量的插圖,記錄大師陳錫煌的操偶訣竅、道具運用與製作步驟,揭開布袋戲少為人知的技術,讓這門優雅的藝術更加平易近人,得以長久流傳。 陳錫煌師父從自身學藝的經驗談起,介紹布袋戲的歷史、藝術與文化,內容包括: 掌中人生(講述他從小學藝、整團演出、校園傳承與發揚掌藝的藝術生涯。) 開演之前(介紹布袋戲祖師爺田都元帥、扮仙儀式及布袋戲的歷史演變。) 彩樓構造(講解布袋戲的舞台──「彩樓」的構造、功能及組裝步驟。) 認識戲偶(解說戲偶的構造、基本持偶方法,以及「人偶合一」的重要。) 生旦淨丑(介紹戲箱中常見的基本角色與操演技巧。) 盔帽冠巾(介紹常見戲偶頭戴與公巾的製作方法。) 刀槍劍戟(介紹布袋戲常用的兵器與劍的製作方法。) 道具示範(解說五彩布、一桌二椅、文房四寶及動物偶的使用方法。) 動作解析(剖析文生開扇、小旦梳頭、笑生打盹、白闊抽菸的操演訣竅。) 鑼鼓管絃(介紹布袋戲前後場的運作、後場樂師及樂器介紹。) 本書特色 1.傳統布袋戲國寶藝師陳錫煌親自口述,帶領讀者了解布袋戲的前世今生! 2.大師講解搭配細膩的插圖解說,內容含括戲偶角色、舞台構造、道具介紹、製作工藝、動作操演……讓讀者一次看懂布袋戲的掌中奧秘! 3.內含操偶動作圖解搭配QR code影片,讓你邊看邊學,學習領會「人偶合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