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企圖從身體的角度為出發點,除探究雜技演員如何實踐與展現自己的身體,面臨傷痛之時如何應對自我與他者,以及分析男/女雜技演員身體表現的差異與變化,並找尋身體體現的主體性與自我認同,以及演員的身體是如何被觀眾欣賞,在一次次展演中身體又是如何表達與詮釋,通過雜技演員的身體論述,試圖回到身體的原初,並透過身體技藝為國家/民族一次次進行海內外展演,是為本書之目的。這本書的撰寫將引領我們瞭解雜技演員獨特的身體世界。
蔡麗華,1945年生於臺南新化,小時候就展現文學、運動、舞蹈多方面的天賦。本書作者蔡富澧以流暢文筆,細數她一生以超人毅力,創辦舞蹈系所、田野調查與舞團及雜誌經營的作為。本書並闡述她數十年間,在編舞上求新求變,重視舞者的人文素養,極大程度影響臺灣民族舞蹈的發展走向,培育優秀人才的歷程,以及她身體力行,51歲赴美國德州TCU攻讀舞蹈碩士,並在69高齡,抱病完成香港新亞研究所史學博士學位嘔心瀝血的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