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設計 類別 ,共計8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爵士樂標準曲:總體曲目指南(精裝書盒編號套組)

啟明  出版
2025/01/05 出版

9m88:能夠活用的爵士字典。Leo王:看一首聽一首,有意思。馬世芳:擁有這套寶典,從此一輩子受用,太值得了!徐崇育:巧妙結合爵士標準曲歷史與演奏家的私藏故事。陳穎達:爵士樂之所以浪漫的感性核心。焦元溥:想了解爵士樂?看這本就對了!曾增譯:這本書讓我完全打開視野。黎時潮:必讀。謝明諺:百科全書等級,文字如小說般精彩!魏廣皓:帶你進入真正爵士樂的聆聽世界!本套叢書是針對爵士樂所編撰的基本樂曲指南,書中講述二百六十六首重中之重的爵士歌曲,並且提供超過二千張唱片的導聆指引。對於在酒吧、音樂展演空間或電台聽到了某一支歌曲的樂迷來說,如果想要進一步瞭解該曲的資料,將會發現本書不可或缺。而每個晚上演奏這些歌曲的樂手,則會發覺這是一套便利的爵士攻略,因為,書中既概述了標準曲的歷史與含意,也講解了不同世代的爵士音樂家演奏這些曲子的手法。至於正在學習爵士樂標準曲的學生,對於探究總體曲目中的基本歌曲來說,也會發現這是一本必不可少的參考著作。「爵士樂標準曲」是一套獨一無二的資源寶藏,也是可供涉獵者參閱的指南手冊,更是爵士藝術形式的珍貴入門書。自從本書英文初版在二〇一二年上市之後,作者泰德.喬亞幾乎毫不間斷地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爵士樂迷與表演者團體熱情的回饋與建議,盼望能夠進行重要的增補作業。於是,喬亞在第二版中擴充了篇幅,納入了更多的歌曲,並特別登載了當代爵士新星的嶄新錄音作品。本書特色本套叢書按曲名字母A至Z排序,分為四冊,收納於典藏書盒。精裝書盒編號套組限量 1,500 套,每套書盒貼有專屬燙金編號,附贈全曲目總覽海報一張,並以特別設計製作黑色浪紙寄送盒包裝,妥善保護珍貴書籍。國內外音樂人與媒體讚譽「這是一本樂迷能夠活用的爵士字典,也是想認識爵士曲目的朋友們的輕鬆敲門磚。」——創作歌手 9m88「看一首聽一首,有意思。」——創作歌手 Leo王「爵士樂迷擁有這套寶典,從此一輩子受用,太值得了!」——作家 馬世芳「本書巧妙結合爵士標準曲歷史與演奏家的私藏故事,讓口述歷史有了文字的記載,賦予其流傳的生命。而作者對於同一首標準曲『不同版本』的精彩推薦,更是書中一大亮點!這本書不僅是爵士歷史上的重要著作,更是爵士樂迷、演奏者及教育家們,書架上絕對不可或缺的精神糧食!」——低音提琴演奏暨作曲家 徐崇育「故事、更多的故事,讓我們所愛的經典更立體,也是對樂迷而言,爵士樂之所以浪漫的感性核心。至福的閱讀經驗。」——爵士吉他手 陳穎達「想了解爵士樂?看這本就對了!」——作家、講者、製作人 焦元溥「這本書讓我完全打開視野,重新探索那些已經聆聽和演奏多年的爵士標準曲⋯⋯我個人最喜歡的方式是播放內文推薦的爵士專輯版本再搭配文字,也算是一種很特別又享受的閱讀體驗吧!」——爵士鋼琴家 曾增譯「最重要的爵士樂史家泰德喬亞為每首耳熟能詳的名曲書寫前世今生,無論是否樂迷,必讀。」——爵士樂評人 黎時潮「知識量百科全書等級,文字敘事也如小說般精彩!想要更認識爵士樂的精髓和美國音樂的歷史核心,這套書是不二選擇!」——薩克斯風手 謝明諺「聽起來自由自在的爵士樂,其實也可以『很標準』,就讓這本《爵士樂標準曲》帶你進入真正爵士樂的聆聽世界!」——國立東華大學音樂系副教授兼系所主任 魏廣皓「儘管你只是想在該書中查找一首歌曲,但在你意識到之前,你就已經花上耐人尋味的一兩個鐘頭,得知了那些你已經聽了一輩子的老歌,所藏有的趣味盎然的新訊息。」──戴夫.布魯貝克(Dave Brubeck)「詮釋或原曲,哪一個最好?無論如何,爵士樂與標準曲比翼連枝、始終不渝。此書是一部精心研究的傑作。」──桑尼.羅林斯(Sonny Rollins)「此書應當收藏在每一名爵士表演樂手與每一位嚴肅爵士樂迷的書房之中。」──《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al)「這部著作既實用有益又能增長見聞!該書闡述總體曲目的方式,對爵士樂新手來說親切易讀,而對爵士樂迷來說,亦有提點的激勵作用。泰德.喬亞再一次展現出他之所以是當今最傑出的爵士評論人之一的寫作功力。」──傑拉德.厄利(Gerald Early),《邁爾士.戴維斯與美國文化》(Miles Davis and American Culture)一書的編輯「對於瞭解當代爵士樂的經典基礎,喬亞先生的大作是第一本以大眾的興趣作為出發點、內容包羅廣泛的權威性指南。」──威爾.弗里德瓦爾德(Will Friedwald),《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敬告讀者:本書具有讓人成癮的特色……要蒐羅整理出如同本書一樣的手冊,必定涉及龐大的研究工夫,又要擁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記憶力。幸運的是,滿腹詩書的喬亞,下筆深入淺出,總是機智風趣,卻又極有見地,而且音樂學的術語少之又少。」──《達拉斯晨報》(Dallas Morning News)「屬於我的經典曲目,卻可能是你的二流歌單,不過,當精挑細選的人是泰德.喬亞,我們往往會聽上一聽,以便一探究竟。喬亞是備受讚譽的爵士評論家之一,他挑選了超過二百五十首的歌曲,並談及了每首歌曲背後的故事……可讀性高,讓人手不釋卷,應該收在每個爵士樂迷或新手的書架上。」──《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此書洋溢智慧的洞見,筆鋒常帶幽默,而且,始終符合音樂書寫的最高任務要求──亦即,讓你帶著敞開的雙耳,重新回到音樂上去。」《堪薩斯城市之星報》(Kansas City Star)「幾乎每一次上場,喬亞都成功達陣。」──《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 Monthly)

79 特價31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如何聆聽爵士樂

啟明  出版
2024/06/21 出版

暢銷六年2024全新書封審訂新版資深爵士評論家公開爵士樂的聆聽關鍵帶領讀者享受爵士樂的搖擺魔力 爵士樂——當代最偉大的一種藝術形式——其內涵與本質建立於自由與創新這兩項元素,然而對於門外漢而言,爵士樂即興的旋律、音符、節奏常讓人摸不著頭緒,不得其門而入。 爵士音樂家、資深評論家泰德・喬亞揭開爵士樂的聆聽關鍵,從爵士樂的核心,爵士樂的文化背景和風格演變,到大師傑作導聆,一本書完整解答爵士樂「從哪裡來」、「怎麼聽」,以及「聽什麼」。 掌握5招聆聽技巧 × 探索12種爵士樂風格 × 聆賞9位大師經典名作 第一、二、三章介紹爵士樂的核心元素,從爵士樂的脈動、句法、音色等等到爵士樂的結構,引導讀者認識聆聽爵士樂時需要留意的關鍵和細節;第四、五章介紹爵士樂的文化背景,從起源談到各流派的演變,連結聆聽與文化,深度探索爵士樂;最後兩章介紹九位爵士音樂史上重要的音樂家及他們的演奏特色,提供讀者入門的聆聽素材,搭配書中前半部的聆聽技巧,幫助讀者發展出獨自欣賞的能力;書末附有一份二十一世紀一百五十大爵士樂好手名單,帶領讀者進入最新的爵士音樂世界。  本書特色 ◎ 爵士音樂家泰德・喬亞精心打造聆聽爵士樂入門指南。◎ 完整介紹爵士樂基本架構和元素,培養讀者個人欣賞能力。◎ 書末150位21世紀頂尖爵士樂好手名單,掌握最新爵士樂。 名人推薦 孫秀蕙  政治大學廣告學系教授兼系主任許哲珮  知名爵士女伶焦元溥  資深樂評家傅慶堂  資深爵士樂評家/爵士音樂節目廣播主持人魏廣晧  東華大學音樂系助理教授/爵士小號演奏者/兩廳院戶外爵士派對策展人——好評推薦 泰德.喬亞做得太好了!許多人會因此愛上爵士樂! ——經濟學人 簡單的語言和細微的觀察,這本書填補了一個很顯然的知識空缺,深入淺出地介紹了 「二十世紀發展出的最快樂的聲音」。——華盛頓郵報 實用的爵士樂欣賞導引,提供想進入爵士樂的奧妙的聽眾豐富的建議和幫助。——旗幟周刊 這本書就像重點導聆,讓讀者很快地進入爵士大師名家的音樂世界。原文作者本身就是爵士樂百科全書主編,深入的文字與淺顯易懂的比喻,閱讀這本書就像是一邊看著樂手現場表演。相信不是爵士樂迷,也會因為流暢的文字導引而喜歡上「爵士樂」。 ——傅慶堂  

9 特價41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靜默之聲:蕭士塔高維契與他的十五首弦樂四重奏

啟明  出版
2024/02/07 出版

溫蒂.蕾瑟,一位評論界寧靜的巨人,最近將她廣袤無垠的好奇心轉向一位被上了枷鎖的天才。《靜默之聲》是她以十五首弦樂四重奏為框架寫成的傳記。蕾瑟的出發點是,弦樂四重奏是蕭士塔高維契最發自內心的音樂——正如如他的遺孀所說,它們記錄著「他靈魂故事的日記」——也是我們通往作曲家內心世界的最佳途徑。——《句號網》,卡萊爾(Alli Carlisle) 在此之前,絕大部份關於蕭士塔高維契的書不是聚焦在他的交響曲和歌劇,就是他和他所身處的政權之間的關係,或者兩者兼有,因為這些大型作品正是他最備受關注,有時則是遭到蘇聯政權譴責的作品。 本書帶我們從後門——他的十五首弦樂四重奏——一窺蕭士塔高維契。他的遺孀認為這些作品是「他靈魂故事的日記」。靜默和聲音有很多種,包括史達林時期大膽的作家、藝術家和音樂家的政治性噤聲;蕭士塔高維契的歌劇的失聲(他轉向弦樂四重奏前被迫放棄的形式);還有他死去的摯友的死寂之聲,他很多首室內樂作品正是題獻給他們。 蕾瑟藉由按時序逐一帶入的十五首四重奏建構了精彩的敘事,帶著讀者走過形塑了生活在20世紀的蕭士塔高維契,其獨特而指標性的人生諸多個人、政治和職業事件。藉由串起與作曲家的朋友、家人及同事的訪談,以及和演奏過這些四重奏的當代音樂家的對話,蕾瑟為蕭士塔高維契身為人及身為音樂家提供了新的視角。 在關於蕭士塔高維契的書籍中,《靜默之聲》是極少數針對普羅大眾而非學術對象而寫的,可讀性極高的同時,對於這個眾所周知的複雜人生,又是嚴謹地忠於呈現事實。它將使讀者對蕭士塔高維契的弦樂四重奏充滿聆聽的渴望,這些作品是上個世紀最扣人心弦,情感力量最強大的音樂鉅作。 推薦語 蕾瑟寫了一本精彩絕倫的書,程度堪比偵探小說。《靜默之聲》是為蕭士塔高維契的樂迷和即將愛上他音樂的人而寫的。必讀。——美藝三重奏創團鋼琴家,普雷斯勒(Menahem Pressler) 蕾瑟將其人生視為了解四重奏的出發點,又將四重奏的音樂內容當作理解蕭士塔高維契的複雜性格及他如何走過史達林時期的荊棘與壓迫的途徑,遊走於兩者之間。人生與創作間向來缺乏精確的連結,但在此被完美地闡述了。將四重奏看作被噤聲的歌曲,這樣的概念正呼應了蕭士塔高維契矛盾的一生中的許多其他元素。——當代藝術家,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 對當前關於這位二十世紀最著名也最具爭議的作曲家之一的資料與想法,做出了絕妙而發人深省的整合。本書帶來的樂趣值得讓人一讀再讀。——《蕭士塔高維契的人生》作者,費伊(Laurel E. Fay) 以知性的情感,結合了對音樂的熱情與優雅流暢的行文。蕾瑟旁徵博引,點出很少音樂學者提出過的見解,豐富了她對四重奏本身的想法,特別是首尾兩個較論述性的的章節⋯⋯對所有了解和喜愛蕭士塔高維契四重奏的人來說,本書會是大有幫助的研究書籍,就算是演奏家、樂評及音樂學者,也很少會有人無法從中獲益。——《留聲機》雜誌,芬寧(David Fanning) 蕾瑟以較不為人熟知的弦樂四重奏為主線,將作曲家的人生事記寫就成一部感性、極個人化的作品。蕾瑟最成功之處或許在於她將音樂分析變得更為更廣大的讀者所理解。對於一個性格就如她公允所述,充滿內在矛盾的人,只有深刻的理解才能達此成就。——《蘇格蘭-俄羅斯論壇》書評,薇爾(Lucy Weir) 深思熟慮而引人入勝⋯⋯[蕾瑟]對蕭士塔高維契的投入之熱烈是所有評論者均欲圖企及的:蕾瑟直接將我們帶回到四重奏本身,看我們是否能聽到她所聽到的。——《邦諾》書評,克爾許(Adam Kirsch) 顯然沒有人能比她解析得更透徹⋯⋯蕾瑟確實寫得非常出色,我們期待她未來有更多的作品。——《美國保守派》雜誌,史托夫(R.J. Stove) 這本書藉由這些「純粹」的音樂闡述了蕭士塔高維契的一生。——《金融時報》,杭特・提爾尼(Ludovic Hunter-Tilney) 蕭士塔高維契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會作出錯誤判斷,會陷進失敗的人際關係中,會因失去所愛而受苦,會做出人道關懷,而最重要的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天才作曲家。《靜默之聲》以詩意而非常易讀的文字,為其人、其音樂做出了令人信服的評價。——《蕭士塔高維契期刊》,布洛伊斯(Louis Blois)  

9 特價4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詩意的宣言:設計・Design・デザイン

彭星凱  著
啟明  出版
2022/11/09 出版

開啓悟世代的浪漫思辨 改變觀看世界的最後一本經典 設計・Design・デザイン 暢銷再印本   「設計是人類無法割捨的行為,也因此為何它如此重要」   臺灣首部脈絡全面、研究縝密的設計論述集   本書以符號學、社會需求理論模型為基礎,透過歷史、動物及人類行為觀察,提出嶄新並且具延續性的設計論證。詰問、教學現場、散文與詩等多種文體,開啓難能一見的「美學」、「感知」與「氣局」等視覺心象之探討。   探究設計文化與藝術角色的觀念書寫   作者歷經十年思辨,重拾設計藝術本質,主張設計不一定為集體存在、亦不只是解決問題;設計工作者必須謹記設計對文化與價值觀的影響,以達到推動社會、傳播良善精神的責任。   如書中所言:「在多元性成形的過程中,才真正看見美在思想上根本的社會功能:讓人們學會尊重異己。」唯重新認識已知,才得以包容與接納,建立宏觀思維與共同前進的依循。   作者亦以書中觀點,對臺灣、東亞及歐美視覺語彙展開獨到剖析,評論創作者意志如何在廣告、海報、音樂專輯等消費媒介顯現。全彩收錄十六幅華語區作品,為崇尚理性的設計主流提出具體的反證。   *學籽〈改變觀看視野的思考與實作〉指定讀本 *隨書附贈總長160分鐘〈設計百問〉影像訪談兌換碼 *典藏新版全新包裝・三邊書口絹印的灰色之書  

9 特價41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如何寫一首歌

啟明  出版
2022/07/01 出版

葛萊美獎得主、Wilco樂團主唱傑夫・特維迪傾囊相授,創作者都受用的40年創作心法、文字練習及旋律建議,揭開創作的神秘面紗,帶領讀者寫出屬於自己的一首歌。 「每一首歌與每一個創意舉動,其實都是一個戰鬥的行動,對抗這個經常像是決意要自毀的世界。在你面前,這條歌曲之河正無止無盡滔滔湧動。你有機會可以添加一瓢你的歌聲,而且沒有人曾經因此滅頂。大膽跳入下潛吧。」 在聽過那麼多讓我們快樂或感動、給了我們力量或安慰的音樂與歌曲之後,你是否曾經想過要寫出一首自己的歌呢? 葛萊美獎多次獲獎者、美國獨立搖滾天團Wilco主唱及詞曲創作人傑夫・特維迪,透過此書揭開音樂創作的神祕面紗,告訴讀者人人都能寫出一首歌,並且,都將會在創作過程之中得到超乎想像的收穫。 寫「一首歌」與「很多首歌」兩者間的差別,並不只是什麼文字遊戲。如果寫歌懷抱著的是要將創作變成職業謀生、甚至成為超級巨星的夢想,這確實容易令人卻步,但是,只要將注意力集中在寫出「一首歌」的過程之中,那麼,創作的謎團與恐懼便會漸漸消褪,寫歌將成為一趟激昂快活的創意追尋之旅。 特維迪透過四十年寫歌生涯淬煉出的創作心法與練習步驟,帶領讀者踏上寫一首歌的旅程,從歌詞創作、旋律發想,到將詞曲合而為一,探索各種形式創作中皆可能遇見的種種心魔及應對方法,以及,同樣關鍵的,鼓勵所有人去體驗創作過程中所孕生的希望、靈感與喜悅──這是每個願意踏出步伐、縱身躍入創作之河的人,都將會得到的禮物。 【繁體中文版特別製作附贈 Music Zine】 繁體中文版特別製作,隨書附贈一本全彩44頁Music Zine,採訪1976、Leo王、大象體操、問題總部、淺堤與落日飛車六組台灣樂團音樂人,一窺他們的創作方法、音樂創作對他們而言的意義、創作之路上曾經歷的痛苦與幸福,以及提供給創作新手們的建議。

79 特價36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Will:威爾史密斯回憶錄

啟明  出版
2021/11/17 出版

事業橫跨饒舌音樂、電視、電影的國際巨星威爾史密斯完整回憶錄 威爾史密斯口述,千萬銷量知名作家馬克曼森執筆 收錄三十二頁珍貴全彩照片 繁體中文版全球同步上市 「我達成了每一個夢想:事業、家庭、生意、健康、超級巨星、有名字的房產。其實,比我的夢想還好。更多錢,更多名聲,更多房產,更成功。我用正確方式做每件事。我到了山頂——然後發現雲層遮掩了更高的山,我又去爬那座山。除了讓死人復活,你還要我做什麼?我做得像其他過來人,或可能做到的人一樣巨大又大膽又聰明。媽的大家到底在不爽什麼?我的人生怎麼可能崩潰……」 從一個在費城西區長大的黑人小孩,到成為當代最知名的嘻哈歌手,再到登頂影史上最成功的世界巨星之一——威爾史密斯的生涯毫無疑問已是一段傳奇。但,這只是其中一半的故事。如今,剛跨入他所謂「五十豁出去」(the fuck-it 50s)年紀的威爾史密斯決定在這本回憶錄中,誠實揭露那另一半不為人知的情節。 到底怎樣才算成功? 從小,威爾就覺得自己是個膽小鬼。九歲時,他看著父親出拳把母親打倒在地,瘦小、軟弱的他卻沒有起身對抗,反而試著用搞笑和耍寶來討好父親,壓抑自己的恐懼。他在心底下定決心:總有一天,他要成功,他要他說了算,他要拯救他的母親。 當他靠著饒舌音樂走紅全美,在不到二十歲的年紀就成為百萬富翁,他以為自己成功了,以為他終於證明了自己能讓所有人快樂。但接下來女友劈腿、揮霍無度的派對狂歡加上一張失敗的專輯,又把他推向破產負債的崩潰深淵,淪落到得和毒販借錢才能逃往洛杉磯尋求生存。 當他在洛杉磯意外靠著電視情境喜劇再度爆紅,首度接演電影也廣受好評,並與第一任妻子結婚生子,他認為自己總算學到了過去的教訓,生命看來已經步上正軌,妻子卻在隔年的情人節對他提出離婚。 當他結合演員與歌手的雙重身分,讓事業攀上不可思議的高度,打破影史各項票房紀錄並讓每一張唱片與原聲帶都在全球熱銷的時候,他卻驚訝地發現,他的家人都不快樂、都在與他疏遠;在四十歲時,他又與妻子鬧翻分居。 到底怎樣才會快樂? 努力是否會帶來成功?成功是否會帶來快樂?當今世上少有人比威爾史密斯更能談論這個問題。在經歷了人生的高峰與低谷後,他終於領悟到幸福與快樂的真正源頭。威爾史密斯人生不為人知的另一半故事,造就了一本最好的勵志書。 《WILL:威爾史密斯回憶錄》由威爾史密斯口述,並與曾以《管他的:愈在意愈不開心!停止被洗腦,活出瀟灑自在的快意人生》在全球暢銷超過千萬本的知名作家馬克曼森合作完成。在書中,威爾史密斯不僅深刻、誠實地回顧自己的一生,揭露音樂、電視及電影產業背後各種不為人知的場景故事與創意過程,更充滿著關於自我認同、情緒狀態與面對人生挑戰的探索與反思。這一切加總起來,讓這本書超越了單純回憶錄的範疇,成為一趟豐富、娛樂且引人深省,具有強烈啟發人心力量的神奇旅程。

9 特價4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如何欣賞電影

啟明  出版
2019/04/03 出版

電影人必備! 好電影→全方位欣賞指南 敗筆?→問題分析解答本 現任《華盛頓郵報》影評人、資深影視記者安・霍納黛以七個電影製作面向,揭開各領域展現魔力的關鍵指標,橫跨經典老片與前衛當代電影,自娛樂大片到藝術電影,深入淺出帶領觀影人找到自己的方法和語言,理解其各自在生理、心理產生的效果,並進一步評論銀幕上聲與光的「好」與「壞」。 卸除偏見→徹底沉浸→感官洗禮→直覺感受→分析評論→交流想法 劇本、表演、美術設計、攝影、聲音與音樂、導演,每章節各六部推薦片單,小節中穿插兩至三個提問和大量例證,能輕鬆參與和反思。選片年代涵括好萊塢黃金年代一九三〇到一九五〇年,以及一九七〇年至今的電影。透過本書不僅能藉各種角度欣賞電影,享受更多觀影樂趣,也能跟著作者一窺銀幕後的軼聞趣事。 本書特色 ◎ 資深影評人安・霍納戴為電影人量身打造的必備讀物。 ◎ 掌握電影分析的訣竅、提升觀影樂趣。 ◎ 四十二部推薦片單和上百部電影觀後分享。 ◎ 夾附QR Code及網址,完整收錄全書推薦片單預告,以及內文提及的部分電影片段YouTube觀看連結。 名人推薦 吳可熙 實力派演員 李欣芸 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金曲獎最佳作曲人 蔡珮玲 資深電影美術指導 高鳴晟 新銳剪接師 膝關節 台灣影評人協會理事長、資深影視記者 ——好評推薦 安.霍納戴很懂電影,但更重要的是,她很懂得如何用文字向各式各樣的讀者解說電影。這本書就是她把這種才華發揚光大的成果。她以敏銳的洞見,解析電影這門藝術何以如此引人入勝,以及該從哪些角度思考電影的難題。凡是對電影製作過程感興趣的人,都能從本書得到新收穫(我知道我有),也能學到用新穎的觀點來談論老片與新作。這本書提醒我們別忘了:電影是一種重要的藝術形式,只要你對這點有同感,這就是你必讀之書。——艾瑞克.孔恩(Eric Kohn),影評網站IndieWire影評人 安.霍納戴在本書中透過電影涉及的幾種不同領域,探究電影製作的獨特魔法。再怎麼難以解釋的奧妙,也在她的筆下化繁為簡。她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從觀眾的立場出發,來解析《今天暫時停止》高明之處在哪?電影剪接師如何成為觀眾代言人?最後更指出重點:每當戲院燈暗,我們最渴望的,無非是「源自人與人之間情感連結」。本書是送給所有電影工作者與影迷的真心好禮。——亞伯特.柏格(Albert Berger),《內布拉斯加》、《冷山》、《小太陽的願望》電影製片人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為時間終結而作:梅湘四重奏的故事

啟明  出版
2018/10/01 出版

首部揭露二十世紀最傳奇音樂故事《時間終結四重奏》於二戰德軍戰俘營中創生、首演的著作 這個故事關於一首穿越古今的四重奏, 基於《啟示錄》而創作,寫在末日般的時代。 它挑戰過去,通往未來, 指向永恆,也銘刻現在。 二十世紀最引人入勝的傳奇音樂故事:時間終結四重奏,於德軍戰俘營中譜寫而成,並經德國軍官許可於營中首演。那一夜,台下聚集了四百多名囚犯及軍官,忘卻彼此身分及身處黑暗時代,眼神滿盈喜悅及感動,全然沉浸於樂曲創造的奇蹟。 《時間終結四重奏》的作曲家奧立菲耶・梅湘,出生於法國,是位虔誠天主教徒、鳥類愛好者及嚴謹的作曲家。1941年被囚禁於戰俘營時,他以聖經中的《啟示錄》為靈感,融合大自然中鳥鳴吟唱與畢生所學知識,想像,當時間走到盡頭銜接上永恆,在物資匱乏、惡劣的環境中譜出世紀名曲《時間終結四重奏》。在最黑暗的時刻,梅湘舉起他的手,像《啟示錄》中從天而降的天使,用音樂向世人宣布:再也沒有時間存在了。 營中的首演由謹慎熱情的大提琴手巴斯奇耶、樂觀豪邁的單簧管手阿科卡、性情拘謹的小提琴手勒布雷及作曲家兼鋼琴手梅湘組成。梅湘所創作的這首曲子極要求演奏技巧,但當時只有殘破的提琴,和琴鍵無法自動歸位的鋼琴。儘管樂器如此劣質,憑藉著對《時間終結四重奏》的喜愛與崇敬,他們依然共同完成這首曲子的首演,並在《時間終結四重奏》首演音樂會成功後一個月,透過納粹軍官的幫助,得以先後逃出戰俘營,繼續在他們所喜愛的藝術界擔任音樂家、演員。 作者瑞貝卡・莉欽親身訪談演奏者及首演台下聽眾,以報導式手法揭露《時間終結四重奏》的創作起源與過程,看宗教、大自然如何啟發梅湘,並深入探究四位樂手的相處細節和首演現場,紀錄二戰德軍戰俘營中的景況以及音樂家在其中所受到的特殊待遇,鉅細彌遺地描繪出一首救贖人心的永恆樂曲的誕生。 特別收錄 ✦ 繁體中文版的作者專序 ✦ 四十六張珍貴歷史照片 ✦ 作曲家梅湘《時間終結四重奏》樂譜序文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