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設計 類別 ,共計3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中國建築革命:民國早期的禮制建築

賴德霖  著
博雅書屋  出版
2011/10/25 出版

中國推翻帝制後,社會經過一段激變的歷程。在「舊新共存」和「中西交織」之下,新的禮制如何影響了新的禮制建築設計。天壇、孔廟和關帝廟的興衰表彰忠烈和賢良的祠堂,崇祀對象的演變袁世凱墓、孫中山墓、先烈墓,以及新的紀念碑、紀念雕像、紀念堂等鴉片戰爭之後,伴隨著外國列強的軍事、政治和文化的全面入侵,清王朝的覆滅以及新的國家政體的形成,中國的城市和建築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些變化體現在生產制度、知識體系、美學思想、材料結構、功能類型,乃至構造施工等各方面,從根本上顛覆了中國傳統的營造業和營造學。探討這些變化的原因、過程和結果,就成為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的基本課題。而新舊矛盾、中外交流、現代主義與民族主義衝突,也是考察這些變化的基本語境。本書探討辛亥革命之後至抗日戰爭爆發期間中國禮制建築的發展。禮制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文化信仰、價值觀念和行為規範的綜合體現。服務於它的建築物也是一個社會最重要和最具文化象徵意義的物質與空間表現。伴隨社會變革、信仰體系及傳統習俗的改變,影響中國社會長達三千餘年的禮制建築傳統命運如何?新的國家政權下新的禮制建築是什麼?新的禮制如何影響了新的禮制建築的設計?又如何從中外傳統中尋求借鑑?本書建立在大量歷史文獻的搜集與整理,以及廣泛的實地考察上,適合歷史、建築和美術以及對民國建築有興趣的讀者。本書特色本書談論從帝制到民國的轉變,也影響了建築設計的形式(例如祭孔、天壇的祭天、中山陵等紀念物的設計等),在民國百年出版別具意義。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人與空間的對話:漢寶德看建築

漢寶德  著
博雅書屋  出版
2011/08/22 出版

本書作者以個人多年經驗及閱歷,將認為值得介紹給廣大讀者的建築物,用一種導覽的口氣,陳示在大家面前,讓讀者們可以多認識些建築,進而欣賞建築的美。既然是欣賞,要自了解開始。本書是以一般讀者為對象,首先要介紹這建築的來龍去脈。建築是一種理性為基礎的藝術,簡單的說明結構或功能是免不了的,但為了減少太過理性的感覺,作者在行文間總是以遊記的方式敘述,增加些故事性。只是對於缺乏美感素養的人,只靠說是沒有用的。所以一定要對照相片,希望引起讀者的共鳴,幫助讀者體會到美感。雖然建築美學要普及化,是相當不容易的,但本書嘗試向前邁出的一小步,相信有助介紹建築美感的著作能夠多被注意到。本書特色本書作者以個人多年經驗及閱歷,將認為值得介紹給廣大讀者的建築物,用一種導覽的口氣,陳示在大家面前,讓讀者們可以多認識些建築,進而欣賞建築的美。既然是欣賞,要自了解開始。本書是以一般讀者為對象,首先要介紹這建築的來龍去脈。建築是一種理性為基礎的藝術,簡單的說明結構或功能是免不了的,但為了減少太過理性的感覺,作者在行文間總是以遊記的方式敘述,增加些故事性。只是對於缺乏美感素養的人,只靠說是沒有用的。所以一定要對照相片,希望引起讀者的共鳴,幫助讀者體會到美感。雖然建築美學要普及化,是相當不容易的,但本書嘗試向前邁出的一小步,相信有助介紹建築美感的著作能夠多被注意到。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藝術家和他們的女人

方秀雲  著
博雅書屋  出版
2011/03/22 出版

每位藝術家背後都有一位偉大的女性  她們做為創作的靈感、藝術的繆思、藝術家的情人、生活中的伴侶、甚至照顧藝術家的生活起居、提供經濟上的援助。這些女人有些出自名門、有些為妓女、有些人的才華並不輸給藝術家本人,但她們的共同點是,都在藝術家的創作上,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本書透過對藝術作品的討論及書信照片等紀錄,側寫了藝術家的生活形貌以及藝術創作的過程。本書特色  本書介紹了十二位藝術家與他們的女人們,包括畢卡索、維梅爾、克林姆與達利等人,透過藝術作品的討論與書信、照片等紀錄側寫了藝術家的生活形貌。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