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設計 類別 ,共計21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創造與變現:現代繪畫的柏格森風

尤昭良  著
暖暖書屋  出版
2013/05/06 出版

西方現代繪畫的柏格森式詮釋,既原始又創新的觀點,探尋世紀初的驚奇與感動。曾經,柏格森是位大起大落、幾乎被遺忘的哲人,有關他與現代藝術的關聯之說法,自二十世紀初以來,雖然片片斷斷,但卻長長久久地流傳於西方藝術與文化界。本書延續作者先前《塞尚與柏格森》的研究,首度以柏格森思潮的角度,綜合詮釋繼塞尚而起的現代繪畫三大流派:野獸主義、立體主義,以及未來主義之代表性成員,還有相關旁支:野獸主義支派韻律主義、立體主義支派奧菲主義,以及重要藝術家杜象等六個主題。希望得以較合宜地檢視:現代繪畫發展裡原有的柏格森思潮之文化背景,而其重要概念與觀點如:綿延、韻律、運動、過程、動力性、同時性、生成、現成、直覺、實在……等,在藝術家之間發展與激盪的樣貌。本書特色◆本書以塞尚晚年為先導、以隨後各流派為接續,一個富有變化的柏格森式「時間革命」之各種具體藝術表現,有別於目前常見之形式或畫派分析的研究,增益現代繪畫之內涵。在此意義下,本書具有議題的創新性、論題的延續性,並可為藝術與哲學、藝術與文化背景之密切關係提供更多具體的新例證。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青花宴

李念祖  著
暖暖書屋  出版
2025/09/03 出版

◎瓷器的收藏,作者認為不僅在於鑑識是否為到代的真品,還在於藝術上是否有可取之處、是否在器用之外別具詩意。一如徐悲鴻所言:「寧買假而似真,不買真而似假。」因此,更值得品味的,是青花瓷上展現的意境與祕境,此即本書意旨所在,這是一本市面上絕無僅有的作品。 ◎全書共收錄三百多件精美瓷器,豐富精緻的器形、紋樣與圖繪,一次盡收眼底。 ◎作者前不久寫有一本以大航海時代東西方瓷器貿易為背景的小說《最後的青花:十字蟹與拉丁文密碼》,書中遺失四百年的寶藏,盡在本書中。 詩詞,是心靈的音符青花,是瓷器的水墨白地青花,間裝五色,為今古之冠。──明.沈德符作者以深厚的文化底蘊,帶領讀者走入詩詞與瓷藝交織的璀璨世界,解讀各式不同青花瓷的紋飾和造型。其中有貫穿古今的典故、東西文化的交會、伊斯蘭樣式的影響、歷史源流的演變,詩詞故事的敘說、獻禮祭祀的用器、佛教寶相花紋的隱喻、密教梵文的種子字、《易經》的天地之數等,埋藏其中的深意不一而足,值得細細品味思索。在逐步的推敲琢磨中,漸漸領略青花的詩意、藝術與風采,滿目繽紛而美不勝收。《青花宴》以詩意的筆觸賞析青花瓷的風華,六章如六道風景,各自鋪陳稀世珍品、瑞獸花鳥、歲月流光,串聯古詩意境與瓷器紋飾,讓讀者在閱讀中與千年前的工匠與詩人對話。這不僅是一本談青花瓷的書,更是一場穿越時間的文化盛宴。Step into a luminous world where poetry meets porcelain. This elegant volume invites readers on a lyrical journey through the Ming dynasty's finest blue and white ceramics—each chapter titled after a classical Chinese poem and interpreted through the lens of verse.With refined scholarship and poetic sensitivity, the author unveils how the spirit of ancient poems echoes in the form, motif, and glaze of porcelain masterpieces. A banquet of beauty and meaning awaits—where every vessel tells a story, and every poem reveals a hidden glaze of time.

79 特價59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提琴的祕密:提琴的歷史、美學與相關的實用知識

莊仲平  著
暖暖書屋  出版
2025/02/12 出版

總的來說,關於小提琴家族的全面資訊——從歷史背景到技術細節,從工藝到市場考慮——本書為任何有興趣了解、選擇和維護小提琴的人提供了全面的基礎。無論您是音樂家、學生或收藏家,這些知識都可以讓您欣賞這些非凡樂器的藝術性、聲學效果和文化意義。──納斯蘭‧納維Nasran Nawi馬來西亞國家交響樂團總監∕指揮本書作者是一位提琴音樂的愛好者,為了更親近提琴,他潛心投入製琴技藝,並遊歷世界尋訪名琴,向名師學習提琴製作工藝。此書匯集作者多年鑽研所獲之知識,以清晰而系統化的方式,介紹提琴四百年的演進史,結構、材料與製作的精巧細節,十餘個知名製琴家族的美學鑑賞,以及保養、選購的方法等等。本書特色◆首本由台灣作者所撰,針對台灣讀者所設計的提琴百科書籍,兼具工藝性、知識性與實用性。◆百餘幅照片與圖片,圖解說明提琴之結構、製作與保養。◆世界三大名琴鑑賞。

9 特價9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府城住宅400年

蔡侑樺  著
暖暖書屋  出版
2024/12/31 出版

住宅是人類活動的必要建築物之一,藉由住宅之圍蔽,得以遮風避雨,並安身立命於其中。但住宅絕對不僅只是物理性的「建築物」,世界上有非常多樣之住宅樣貌,分別反映不同時空背景下各種人群對於住居這件事之看法及手段。最終完成之住宅形貌,可能受到所在地的氣候條件影響、可能受到建築材料取得與否之影響,亦可能受到文明傳播影響,從而接受或融入更多元的住宅元素,但某些住宅元素也會隨著時代演變而消失。臺灣因其特殊之地理條件與歷史發展過程,因此累積非常多樣的住宅文化,如千千岩助太郎記錄之原住民建築樣態,由北而南,多所不同。隨著不同族群與政權在臺灣的更替,亦為臺灣帶來漢式、日式、西洋式等多種住宅樣態。2024年適逢荷蘭東印度公司進入大員,創建熱蘭遮堡400週年。該事件不僅使臺灣被捲入大航海時代國際貿易體系的世界舞臺,也開啟今臺南市長達260餘年作為臺灣首府地位。為紀念此事,本書乃以「府城住宅400年」為題,預期以留存的宅第類「文化資產」為中心,帶領讀者認識400年來出現在「府城」及其周遭區域多樣的住宅文化。

79 特價37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高資敏畫說熊貓

高資敏  著
暖暖書屋  出版
2024/09/19 出版

醫生 畫家 立委 作家 李敖 鳳飛飛 林青霞……摯友 尼克森 福特 老布希……歷任美國總統老友及醫療顧問 幽默頑童 高資敏 因緣際會,身兼醫師、立委及畫家的高資敏碰上了熊貓,從此傾心創作熊貓水墨畫,也研究熊貓的相關歷史和演變,從中慢慢領悟獨特的美學哲思:靜觀熊貓,的確有美學上簡純之美;書法般黑白相間的婉約,潑墨似圓融渾然的敦厚;牠飄渺在雲嶺,身如雲水,如悠悠任去來的寒山子;牠在寥寥天地間,永恆如山巒,潔亮如明月,具有佛陀的神韻。 高資敏告訴我們,要學熊貓的精神,來到世界就是要來玩的,吃得好、睡得好,要用這樣的心情去面對事物,就算是工作也要玩出樂趣,讓自己快樂的過每一天,說故事比說道理有用,用心去感受、去生活,就會像熊貓一樣令人喜愛,自己也很快樂。 ✽ ✽ ✽ 獨創熊貓品牌 畫出和平與藝術 熊貓,和平與藝術的整合體 Panda  p-and-a p代表peace(和平),a代表art(藝術)。 鍾愛藝術的高資敏運用巧思,將中國人的特質(和平),以及他所追求的藝術,與國際上共同喜好的熊貓,巧妙地連結在一起,並善用他長期對於熊貓繪畫的感受力,獨創熊貓品牌,讓熊貓成為「和平與藝術的整合體」。 一九九二年古巴飛彈爭執,美蘇劍拔弩張,大戰一觸即發。藝術家畢卡索創造了「和平鴿與橄欖枝」的繪畫,此後和平鴿遂風行於世,也象徵了世人對和平的渴望。 二○二二年,俄烏戰火繼續綿延,而以巴又啟戰端。此時藝術家高資敏創造了將溫柔可愛的「熊貓」(Panda),化身為「和平與藝術」的繪畫。 熊貓的英文名Panda,拆解成p-and-a。p代表peace(和平),a代表art(藝術)。中文即為「和平與藝術」。他將p和a構圖成兩隻栩栩如生的大小熊貓,相互依偎的模樣更是惹人憐愛,也表達了世人對和平與藝術的期盼與追求。於焉,溫馨可愛的熊貓,也與和平鴿,同負起傳播世界和睦的藝術使命。 ✽ ✽ ✽ 凡為熊貓,聖為貔貅 《山海經》記貔貅「似熊,黑白獸,食銅鐵,產於邛崍山嚴審梁(今四川滎經縣)內。」《詩經‧爾雅》:「曰似熊,黑白駁,能舐食銅鐵及竹骨……出蜀郡。」二籍所形容「似熊、黑白」、「食竹骨」、「產於今四川地區」,應已可論定所描述的貔貅就是當今動物界的大明星熊貓。 貔貅,也就是辟邪,自古以來就與中華文化結合在一起。相傳貔貅是龍的第九子,是神獸、瑞獸,能驅邪、擋煞、鎮宅。 神化後的貔貅,獨角渾圓可愛,已不再食竹骨,而專吃金銀財寶。其個性仍不失聰明伶俐、調皮驕縱。 依新近的研究,熊貓生存在地球約有八百萬年。其?古長存至今,是奇中之奇!在最初人類開始存在時,地球有過的物種九成已滅絕,這已是天演的最大仁慈寬容。熊貓的始祖和劍齒虎一般兇猛。然而,熊貓能延綿至今,不是靠原始的兇猛好鬥,而是靠牠們後來演化的溫柔和平。我們觀賞熊貓也不宜只止於形體,也要體會熊貓生存史的內涵證悟。 熊貓已是世界公認的和善使者,聯合國以熊貓做象徵,喚醒人類愛護動物、愛護大自然。熊貓的圓圓福態,寧啃竹青,不食弱肉,一副與世無爭的悠然,使人們領悟到人定勝天是坎坷,天人合一才是圓滿。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神來一筆:原光原象原力

暖暖書屋  出版
2022/06/29 出版

羅浮宮展出的能量藝術家 李登元 以自然質樸的線條形象,畫入光子能量, 獨一無二、嶄新的創作思維和藝術技巧, 創作出「無有之美」的一筆畫   線條藝術涵蘊了光子能量,存有自然天地的本質之美。 本質之美,是不可見的能量,寂然無聲地波動流展著。   能量藝術,是從心的維度,創作出來的生命藝術。 生命藝術,是有生命,有靈魂的藝術。   自然宇宙,是以簡單、流動的線條軌跡,組成生命;以看不見的能量頻率,主宰著自然脈動,讓一切自然普遍事物,展現自然之美。   李登元藝術家通過線條藝術的創作,還原線條,體現本質之美,參與自然宇宙的發展。   他以最自然、最原始的靈性線條,通過換位創作,帶來心靈感動,給人莫大的賞美喜悅;線條軌跡,波動著回歸自然的生命態度,影響人格發展、潛能智慧的開發,為人類世界帶來心靈療癒的藝術美力。   能量線條以搶眼的紅白配色,綿延不絕,象徵了如血液般的流動,富層次律動的生命張力,展現無框無架的藝術之美。   朱紅線條,蜿蜒著藝術造型之美的同時,也攜帶著宇宙原力,從天到地,從地到天,綿綿延延,流動在無垠無涯的虛空,展現層層疊疊的元影原象,釋放著不可見的原光,體現出那生發一切的「空」的真實。   線條的能量實體,沒了起點,沒了終點,無限展延、展延……,讓藝術品本身,自然運行著本源動能,循環返復,無極復無極,彰顯在萬有之上的「無」的真相。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藝術何以如此悲傷

朴鍾澔  著
暖暖書屋  出版
2022/01/17 出版

凝視藝術作品中的蒼涼身影: 音樂.文學.戲劇.歌劇.繪畫…… 當我們有所醒悟與感到痛苦,那才是真正的藝術。 真正的藝術應該「如同一把利斧,破開人們心中的寒冰」──卡夫卡 唯有在最艱難的情況裡成就出來的藝術,才能留下最深刻的感動。──舒伯特 細分藝術領域,會使藝術更加商業化,終至墮落。──華格納 許多人不曾注意到,藝術其實訴說著那些不幸、孤獨、殘缺之人的故事。大部分音樂、文學、戲劇、歌劇、繪畫的主角都屬於弱勢族群。以看似最華麗的歌劇為例,《蝴蝶夫人》的女主角十五歲即嫁做人婦,不久就慘遭拋棄;《卡門》的女主角是四處流浪、無以為家的吉普賽人;《茶花女》的女主角是一名交際花;《弄臣》的男主角則是一名駝背的身心障礙者。 藝術應該用來點醒那些無法意識到這個社會存在錯誤的人們。面對藝術,我們應該感到不自在。無法觸動內心、只能愉悅雙耳的音樂,不是真正的藝術,那只是純粹引起鼓膜振動的音樂罷了;無法撼動心靈、只能滿足眼福的畫作,也不是真正的藝術,那只是純粹觸及視網膜的畫作而已。直面令你感到不悅的事物,雖然會感到痛苦,但過程中的傷痛將使你成長。有了痛苦,才有理解;有了理解,才有憐憫;有了憐憫,才懂得愛。 本書遍覽各大藝術領域中的名作,選出其中共同蘊含的重要主題為經緯,探討每一個弱勢族群的身影如何透過不同視角與型態,反覆地出現在世人所熟知的藝術作品中。而比藝術作品本身更為戲劇化的藝術家思想與人生,也一併對照與討論。 ◎封面圖片說明: 《死去的母親》(Dead Mother,1910)/席勒(Egon Schiele, 1890-1918),奧地利表現主義畫家,作品縈繞於情慾、死亡、肖像等主題,扭曲的線條和肢體,讓人感受到痛苦掙扎與焦灼不安。他與懷有六個月身孕的妻子皆死於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年僅28歲。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小村,鐵窗,我家有故事:社區設計,翻轉椬梧再生

暖暖書屋  出版
2021/07/07 出版

椬梧鐵花窗創造過程,是2019臺灣地方創生元年以來,相當亮麗且具創意的案例 規劃團隊與居民共同挖掘在地魅力,透過藝術轉譯,為地方再創生機 2019為臺灣「地方創生」元年,雲林縣共有古坑、林內、口湖、四湖、臺西及水林等六個鄉鎮被列為「地方創生」優先推動地區,「口湖鄉椬梧城鎮之心人文景觀再造計畫」(簡稱「椬梧城鎮之心」計畫)便是在這樣的脈絡下產生的一個計畫案。 椬梧,是雲林縣口湖鄉西南方近海的小村落,地名源自早期種有大片的椬梧樹,因臨海風大,又位居北港溪出海口附近,素有「風頭水尾」之稱,自然生活條件嚴苛。2019年雲林縣政府結合營建署「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城鎮之心工程計畫」補助,提出「椬梧城鎮之心」計畫,並委由以營造臺南土溝社區聞名的水牛設計部落公司規劃執行。 雲林縣政府與水牛團隊擺脫傳統「公共工程」發包的僵化作法,改以創新的角度出發,透過結合社區營造由下而上的參與式設計方法,引導在地居民找出地方特色與庶民故事,共同營造出富地方魅力的人文景點,亮眼的成果,吸引許多民眾特地前往小旅行,認識椬梧村落故事,造成一股網路打卡熱潮,也讓原本沒落的小村重新發光、再生。 這是一場由居民集體參與的社區設計實踐案例,在公部門、專業團隊及在地居民攜手合作下,共同改造了無障礙設施、社區食堂、聚落地標椬梧水塔,並將常民生命故事以藝術轉譯方式呈現,創造出十三面深具魅力的鐵花窗。而營造過程也讓當村民重新看見自己的價值、重拾地方認同,更集體主動進行社區空間綠美化,自主營造美好鄉村生活環境,讓偏鄉村落再創生機。 所謂社區營造,最重要的並不在是營造「空間」,更是在營造「人心」。本案硬體營造成果固然重要,但操作過程中的經歷與體悟更是無形而珍貴的資產。 本書便是在此特殊脈絡下所產生,水牛規劃團隊透過實際參與案例與營造成果交叉呈現,呈現「公民審議」、「藝術進入社區」、「居民動手」、「青年參與的想像開發」、「沉浸式知識教育」等主題。反思「工作團隊角色與分工」、「駐點工作的責任與挑戰」、「社區成員的轉變」,收錄了多位參與成員第一手的營造過程資料與心得,並邀請李永展、曾旭正、侯錦雄三位專家學者,透過專題導論,深化理論與實務的對話,值得所有國內各地方有心於社區設計、社區營造、地方創生等工作者參考,一起來帶動臺灣地方文化復興。 本書特色 公私協力,開創地方創生新局 雲林口湖鄉椬梧地區,原是默默無名的濱海小村落,在政府地方創生經費挹注下,由長期深耕社造的臺南土溝「水牛設計部落有限公司」執行規劃設計,結合公共工程與社區營造由下而上、居民參與的概念,所營造成果帶來網路故事鐵花窗打卡風潮,是國內地方創生元年以來,相當亮麗且具創意的實踐案例,規劃團隊成員無私分享操作心法!值得各縣市政府及投入地方創生、社區營造等領域的工作者參考。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望天之光:李登元一筆畫能量藝術

暖暖書屋  出版
2021/04/19 出版

受邀至羅浮宮展出的能量藝術家 李登元 以自然質樸的線條形象,畫入光子能量, 獨一無二、嶄新的創作思維和藝術技巧, 創作出「無有之美」的一筆畫 ✽✽✽ 光子,是不可見光,存在一筆畫中,深愛著人類。 一筆畫,從天到地,綿延著,深邃的宇宙信息;蜿蜒著,古老的藝術氣蘊;訴說著,人生線、生命線、宇宙線的真、善、美;傳輸著,多元藝術功能,展現超越性、絕對性的物理藝術。 藝術是祂,祂是藝術。 那麼,能量藝術的真實,是什麼? 藝術家如何抓取,看不見的光子? 一筆畫,和逐光大師們的印象大作,有何不同? 能量藝術中的線條,和梵谷具流動力學的《星空》線條,本質上的差異,是什麼? 當達文西遇上李登元,故事是如何擺盪在沉思∕無我,太極∕無極,格物致知∕天人合一間?進而,透視了宇宙之美的藝術,和宇宙藝術之美的不同。 一筆畫,何以是自然之美、無框架之美、無有之美的極致藝術創作? 祂和藝術家,賦予藝術,先前不曾擁有的生命與價值,體現出不可見光的本質,超越藝術品本身,成了原生大道,成了生命藝術,成為徹底浪漫主義化的極致表現,奠立非物質文明的藝術新紀元。 期待有你,有我,有他,牽起此原生大道的藝術線條,連結大宇宙,一起體證生命藝術,自然天成的無極浪漫,一起迎向非物質文明。 本書幸運地,傳承超越性的藝術經驗,留存卓絕獨特的人類覺受真實,見證新時代的藝術輝煌。並且,鏗鏘有力地,傳達出能量藝術,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中,是宇宙的連結站、宇宙原力的接收器,也是宇宙能量的導引線和發射器,賜福人類永恆佛光,愛著你我,享受幸福人生。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收藏西方古典大師的寶藏:一窺藝術市場交易祕辛的最佳指南

李佳樺等  著
暖暖書屋  出版
2019/09/11 出版

西洋古典藝術業界專家帶領你直擊西方古典大師的世界 一步步走進行內世界 國際著名博覽會、藝廊與古典藝術商、拍賣行 神祕又充滿魅力的西方古典藝術,於當今全球藝術市場再起炫風,成為國際關注和競拍焦點。該如何投資、交易與收藏?這裡有來自頂尖專家的最佳建議。 藝術品「價值」和「價格」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兩者交織又奇妙的組合,是不是如同「生活」與「生命」千絲萬縷的聯繫? 一件作品的價格只能部分反映它的價值,就像是生命並不等於生活的全部總和。並不是因為富有,所以能一擲千金。在真正收藏家的眼裡,藝術品的經濟價格讓位於藝術價值,他們在意的是收藏過程的快樂與體驗,因為他們深知,任何一件古典藝術作品都是無可替代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不論時間的流轉,收藏藝術有個不變的定律:「經典,只會更加珍貴。」特別是古典藝術品,經歷千百年歲月的淘洗,仍舊被完好地保存至今,甚至可能是存世孤品,它具有無法取代的價值。   收藏…… 一趟穿梭在空間與時間的藝術旅程 因為美而感動,因為擁有而謙卑 過去,永遠在未來與你我相遇 收藏並非購買進來,而是經歷而來的。古典藝術的收藏,絕對不單純是藝術上的事情,收藏者必須要有一個全面的對文化的尊重,收藏一件作品就是收藏那個時代的精神財富,包括知識、信仰、道德、風俗、品味……藝術品因其本身的價值而受到欣賞。 藝術收藏的歷史,是藝術在時間的長流裡如何被解讀和珍惜的故事。收藏的意義在於發自內心的謙卑,和閱讀好書、結識益友一樣,見過偉大、智慧和高貴,人就能與自我中心告別。   市面上第一本,寫給藝術愛好者的收藏手冊 西方古典藝術的世界,絕對超乎你的想像 對一般大眾而言,西方古典藝術感覺總是高不可攀,甚至以為它只能被保存在烏菲茲、羅浮宮等美術館裡。這是一個充滿魅力的世界,卻又令人望而卻步,有不少藝術愛好者或收藏家縱使對西洋古典藝術感興趣,卻不知從何入手。 研究藝術品的來源與歸屬,鑑定作品品質與保存狀況,並不像一般人以為的枯燥乏味,反而充滿懸疑、刺激和驚喜,甚至有很多阻撓、困難、曲折和人為隱藏的趣聞軼事。 一件遺失的大師傑作,抑或是蒙塵的繪畫、一幅沒有得到適當評斷被忽略的畫作,經由經驗豐富的鑑賞家重新定位……絕對讓你聽得投入著迷,意猶未盡。   站在西方古典藝術世界的門外 我們是不是能再靠近一點點? 藝術,最終還是回到人性。百年前藝術家每天的生活是如何,當下的我們生活又是如何,這其中交織了不同人物的故事。 藝術得與你的生活、情感、甚至是回憶有關係,你的收藏中才會有你的故事。藝術,會讓你的人生道路不落俗套。 如果收藏家愛戀並尊重一件藝術品、一個悠長的時光、一片深埋已久的歷史文化,到頭來它會給予相對應的回報,這樣的機會和愛好,讓收藏者進入不一樣的生活層次,收藏其實是和一個人整體的人文修養息息相關。 古老的藝術世界還有許多未知的事物我們沒有認識,古典藝術的故事也才剛剛開始,好多的情節都尚未徹底完成,我們依然身處其中。在藝術史長河中,你和我也只是傳承文明的一個火種,是這些藝術品的照管人,千萬不要以為自己僅是一個旁觀者,歷史,可能因我們而改變。

9 特價49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臺灣公共藝術學Ⅱ藍海.公共美學

林志銘  著
暖暖書屋  出版
2017/02/17 出版

首部臺灣經驗的公共藝術進化論 公共美學所帶動的後公共藝術時代! 群策群力的「共學」聯結為跨地域、跨文化背景的「共學圈」,公共美學即將創新出城鄉美學的主流趨勢! 每個城鄉聚落都需要「被看見」,透過彼此接納、平等交換訊息,來述說、推廣與傳揚在地獨特的人文價值,並促進地方意識的凝聚,成為地方再發展的動能。 本書所提出的「公共美學」,並不只是藝術成果的完成,而是透過不限形式的美學行動,來引導出一條走向社會生產的路徑;美學創作轉由在地的文化回顧,透過訴說、聆聽與體驗等公共論述過程,讓地方意識藉由創作者的視覺物件與活動議題滲透於生活場域中,以更多元的住民論述,藉以達成公共想像的再生產,使「空間」轉化為「地方」,而地方更加值為行動者的「故鄉」,在故鄉意識能量的持續運作下,新社會的「能動力」於是得以被逐步培育成熟。

9 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臺灣公共藝術學Ⅰ黑色.公共藝術論

林志銘  著
暖暖書屋  出版
2017/01/06 出版

打著「公共」口號卻不公共的公共藝術! 原本應該是全民共享的藝文參與機會,因為缺乏公正性與客觀性,導致許多藝術家逐漸卻步,而流喪了原有公共性的本質。 學者專家是公共藝術推動執行上的助力?還是亂源? 「法定公共藝術在臺灣發展上最大的問題關鍵,就在於法令授予學者專家極大的操控權力,使得原本應是公共性的引導者,卻成為另一種空間的霸權者。」 專業領域原是社會進步的動力,但在法令架構的層層禁錮中,卻促使公共藝術在不合情理,但卻完全合法之程序操作下,長期為少數人所掌控,反而成為臺灣公共藝術進化過程中的阻礙者;種種假公共的現象,更鮮明地道出臺灣公共藝術的層層隱憂!面對環境的再發展,「公共」或「美學」該如何尋求到最佳解答? 本書作者親身在公共藝術創作者、個案之執行與徵選委員、縣市政府審議會委員等各種角色中,真實經驗了公共藝術相關工作的無奈與困境,更深入各環節,剖析各地個案操作與審議機制上的種種弊病,歷經十多年時間的觀察心得中,匯整出第一套講述臺灣公共藝術發展現象的完整記錄。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有酒盈墫:酒中有真意.真意不在酒

李念祖  著
暖暖書屋  出版
2016/07/25 出版

尋瓷訪酒詩帶路,琳瑯滿目大觀園 酒中有千秋,壺中有歲月,詩中有真情 飲天地醇醪,澆胸中壘塊 作者將其珍藏多年的古今酒器及各地好酒三百多件,依照器形、釉色、紋飾分門別類,並引古詩為題,量身打造出一片瓷中有酒,酒中有詩,覽之悅目,飲之醺然的有機園地,套句他的話,真可謂「尋瓷訪酒詩帶路,琳瑯滿目大觀園。」 書中之酒皆為瓷瓶,酒器亦復如是。這些他費盡心力從台灣、金門、馬祖、港澳、大陸,乃至於琉球、日本、韓國、法蘭西等地所蒐羅的陳年佳釀及古今酒器,有青花、粉彩、鬥彩、琺瑯彩,以及褐釉、黑釉、白釉、祭紅、祭藍、天青、粉青等單色釉瓷器,觀之如行山陰道,五彩繽紛,令人目不暇給。而各式酒器上的圖繪紋飾,包括傳統的花卉草蟲、鳥魚禽獸、山水美景,乃至於幾何紋飾及歷史人物故事等,經他巧手點撥,立刻形象鮮明地躍然紙上,述說著一篇又一篇精彩的人生故事。創意慧眼並佳器美酒聚於一堂,實為難得之心靈饗宴。   本書特色   ◎作者收藏古董青花瓷,以及台灣、大陸、港澳、日本、韓國、法國等各地的酒器多年,而這些酒器的設計都其來有自,皆可找到相對應的古董瓷瓶樣式、花樣或彩繪。這些古董有些是作者所藏、有些也可以在兩岸故宮看到。作者以酒會瓷,再以詩酌文,形成詩、瓷、酒三者交會的篇章,費時三年而成。 ◎書中共計80篇文章,分成十大段落,以詩詞為題,依序道出詩瓷酒的故事。每篇文章皆有作者珍藏多年的三至四款酒器和瓷器,有些收藏甚至在市面上極為難得一見。

9 特價79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我和建築師一起蓋了一棟歪斜的家

橋本愛子  著
暖暖書屋  出版
2015/09/15 出版

國際知名的建築師和屋主夫妻,到底腦袋在想什麼啊? 方方正正的不蓋,為什麼偏要蓋歪歪的? 歪歪斜斜的家,這樣還可以住人嗎?   日本知名建築事務所Atelier bow-wow設計的「Sway house」建築設計過程全公開。 四格漫畫、配上簡單詼諧的對白,史上最輕鬆帶你看蓋房子的完整始末。   人一生中購買的最大商品,應該就是自己的家吧!   找地、買地、蓋房子,比起直接買現成的房子,耗時、耗體力,更是耗腦力。在廣告公司工作的丈夫和插畫家的妻子,某天毅然決然的決定要蓋一棟自己的家。自此開始整整耗時兩年,期待又煎熬的築巢之旅!   永井夫妻用詼諧風趣的漫畫,鉅細靡遺的描繪出箇中的期待、苦惱、愉快、搖擺、滿足……輕鬆歡笑之餘,也詳盡描述了蓋房子時面對的問題和因應對策。   「下次想住在寬敞,有很多儲藏室的地方!! 工作間也要寬敞!! 反正要搬家 買吧!!   咦!? 買房子? 公寓大樓,或者透天厝? 委託建築師好像比較好,可是一定很貴,太勉強了!!」   有一個自己的家,是每個人都有的夢想。無奈預算有限,沒辦法恣意地挑選。所以便宜行事,挑一間最符合預算的公寓?還是設計還算可以的透天厝?作者永井夫婦為了堅持設計品味,面對人生最大型的商品絕不妥協!   「基本設計完成後,找了三家公司估價,預算大幅超出。就算是最便宜的,也超過了一千萬日圓! 受此打擊的妻子,好像已經變成『夠了,什麼都好………』的樣子了。」   如果完美的設計格局,估價之後整整超出預算好幾百萬,要怎麼求解?   建築事務所Atelier Bow-wow到底是提出怎麼樣的改良方案,不僅通過預算、讓屋主夫妻接受,更驚呼「是一個不輸給基本設計案的有趣設計」,讓插畫家妻子找回精神!   《我和建築師一起蓋一棟歪斜的家》是一本對於想要蓋住家的人最好的引導。   公寓大樓好,還是透天厝好? 格局已經定型的成屋?還是客製化的房子? 先買土地?還是先找建築師? 和建築師一起蓋房子好像很貴? 身為屋主對於自己的家的思考是? 預算超過了,怎麼辦?   種種發生的狀況和問題,透過作者詳細的描繪,帶領大家認識蓋房子的困擾以及成就感。   本書用四格漫畫以及簡單詼諧的文字,跟著作者永井夫婦的腳步,歷經不動產商不斷的誘導買成屋、貸款的時限以及房租的壓力,經過漫長的抉擇後,最後決定與建築師塚本由晴、貝島桃代所成立的Atelier bow-wow一起蓋一棟歪斜的家!   最輕鬆、有趣的方式進入與建築師一起蓋房子的世界,讓人馬上想要找建築師一起蓋房子。不僅如此,還有數篇對於建築深入剖析的短文、以及可以拿來參考的蓋房子指南。   看了本書之後,和建築師一起蓋自己的家,不再是天方夜譚了。   現在隨著永井夫婦一步一步規劃實現「永井家」,也開始想像你的理想住家的藍圖吧。   本書特色   ◆用幽默詼諧的四格漫畫,帶領你一打開就停不下來   ◆穿插的幾篇由建築師真壁智治、塚本由晴所撰寫的短文。趣味之餘,也可以思考建築之於個人以及建築之於社會的意義。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傳統設計美學原論

楊裕富  著
暖暖書屋  出版
2014/10/01 出版

本書透過最近考古成果,從中華文明出發處,深入考證設計美學的源頭,也透過歷代設計作品、建築庭園作品、明清時期福建畫作等實例,淺出傳統設計美學實際應用的變化,於情、於理、於例詳細詮釋了傳統設計美學的原汁原味。   美學是一種意識形態,所以各個文明所孕育出各有不同的美學。然而設計美學卻是一種物質化的意識形態痕跡,每個文明的設計美學既有信念價值觀上的特點,更有善於變化且歷久彌新的設計藝術作品作為「這種信念價值觀特點」的印證。本書雖由傳統設計美學之數論、氣論、佈局論、意論、德論、占侯數論等六篇論文所構成,但在窮盡原論之餘,更重視這原論的衍生、近代變化與設計藝術作品實例的分析印證。   所以將六篇論文視為一個整體時,則能滿足盡論源頭之知,又能滿足變化應用之需。配合筆者已出版之《設計美學》、《敘事設計美學》,即將出版之《亞洲設計美學史論》,即將完稿之《福建設計美學史》、《台灣設計美學史》等書,想必更能盡情運用這種美學原汁原味於有形之中。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漢寶德:境象風雲.寫藝人生

暖暖書屋  出版
2014/09/27 出版

台灣現代建築思想的啟蒙者大乘的建築觀╳情境主義完整介紹漢寶德階段性的開創過程:東海建築→自然科學博物館→台南藝術學院→世界宗教博物館。並收錄他十二件具代表性或得獎的建築作品及其設計構思歷程。◎建築──東海大學建築是為人而存在的,它的意義與人類文化的發展息息相關。設計家的教育必須先是人文的教育,然後才是創造力的發揮。美感的品質與工程的知識只是達成這些目標的工具。◎科學──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學與藝術的結合就是眾妙之門博物館以展示的技巧達到大眾科學教育、文化普及的目標。把科學轉變成一個趣味性的展示,使觀眾樂於接受。這裡頭蘊含一個很重要的意義就是創造和美感,不管課題是科學還是非科學,其展示的本身就是一種創造。◎藝術──台南藝術大學建造代表學校精神的核心建築、校園的永恆象徵。今天的建築中將培育出創造明天的偉人,是一種非常人性、非常人文的態度。散發大學校園的人文氣息,在建築環境上增添一些紀念性、垂之永久的精神。◎生命──世界宗教博物館宗教建築是了解一個宗教最直接的媒介一個宗教,窮我們一生也難以了解其深奧的教理。但作為一個訪客,只要在廟宇或教堂前瞻望片刻,或到殿堂中靜坐一會兒,就可感受其內在精神。◎人文──建築藝術大乘的建築家應該是愛人群、愛生命的人,不是孤高自賞的人。大乘的建築,要設法在建築過程中理解大眾的觀點,以大眾可接受的美學呈現。但並非譁眾取寵,而是心存大眾之念。◎代表性建築作品介紹──1972救國團洛韶山莊|1975救國團溪頭活動中心|1978救國團天祥青年活動中心(1979第一屆建築師雜誌獎金牌獎)|1980救國團澎湖金龍洞青年活動中心(1981第三屆建築師雜誌獎金牌獎)|1980花蓮鍾外科(1981第三屆建築師雜誌獎銀牌獎)|1983救國團花蓮學苑|1983彰化縣文化中心(1983第五屆建築師雜誌獎銀牌獎)|1983救國團墾丁青年活動中心|1984救國團澎湖觀音亭青年活動中心(1984第六屆建築師雜誌獎金牌獎)|1985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中心|1985聯合報南園|1999人權紀念碑◎建築雜誌的開創與省思──《百葉窗》、《建築》、《建築與計劃》、《境與象》本書以全面而完整的角度,呈現台灣現代建築思想的啟蒙者漢寶德,在他不同的生命階段所經歷的一連串開創過程,包括東海建築系的改革與成長、自然科學博物館的籌備與規劃,台南藝術學院的紀念性院落建築,以及世界宗教博物館以空間與影像呈現理念的生命教育。自1982年離開東海教職之後,他的建築觀也有了改變。由於他看到在民主時代、多元價值觀之下,人類的普遍性美感與民族的獨特性美感的互相激盪,建築出現豐富面貌,故提出「大乘的建築觀」,主張建築要理解大眾的觀點,以大眾可以接受的美學呈現出來,但非譁眾取寵,而是心存大眾之念。接著,他再提出一個與大乘觀相連接而更加完備的觀點──「建築的情境主義」,指基於人性、以人類的行為結合心靈的需要而產生的建築。本書還收錄他十二件具代表性或得獎的建築作品及其設計構思歷程,以及早年開創和推動台灣現代建築思潮所編的建築雜誌創刊號文章,並編有完整的作品年表和著作目錄。◆今年九月是漢寶德老師的八十大壽,本書的出版除了誌賀之外,也完整呈現漢老師的生命發展歷程,別具意義。

9 特價58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公共藝術.主題閱讀

林志銘  著
暖暖書屋  出版
2014/09/10 出版

匯集全台近460個作品  透過10個主題 開啟一段典藏於公共藝術裡的台灣人文故事   藝術之於公共,常成為以美學的語言,來成為標示、論述「在地」觀點的方式;這種源於美國六0年代藝術文化的政策,在台灣歷經三十多年發展,也逐漸演化出呈現「地方」特質的特殊面向,而逐漸累積出三十多年的文化厚度。   圖像式思考的創作模式,呈現出台灣公共藝術的面向;本書分別透過「人形」型態之藝術物件,引領出一段人與土地之間的情感;「動物」、「植物」等圖像主題,透過「成長」、「茁壯」等創作意涵,成為教育場域中於對於生命的祝福與期許;存在於海陸之各式生態風景,標示出場域特質,也在於論述著人與自然之間的共生關係;「教育」、「運動」、「遊戲」及「治療」等藝術議題,則鋪陳出藝術之於日常生活場域的另一種存在意義;城市生活中偶遇的藝術物件,總是平淡的日常中偶得的愉悅生活經驗。   藝術視覺圖像,不僅成為公共生活領域中的環境美學因子,也在其中論述出人與土地之間的一份情感與紀念。分別存在於城市與鄉鎮的藝術物件,經由主題而聯結出群體生活的多元觀點,這些表現地方性格的創作,也以另一種方式,總合出關於台灣的故鄉意識,無形中也讓純粹性的創作題材,深遠地意涵著關於島嶼人文的閱讀性。相對於歐美城市以藝術美學來帶動公眾認同的型態,台灣的公共藝術,則在於透過視覺符號來成為地方與在地性的標示,並擴張出軟性的多元參與活動過程,來建構出多面向的公共論述。   本書透過十一個主題分類,不僅在於描繪出台灣公共藝術之美,更在於透過整合式的編輯手法,來展演出在地文化的內容,也因此,「故鄉意識」是一個回顧公共藝術之於在地人文演繹過程的總結,透過經濟學、未來學等更多面性的觀點,更在於探索出再發展上的未來性。   本書特色   台灣知名藝評家林志銘的最新創作《公共藝術‧主題閱讀》,匯集全台各地四百六十多件作品,分別透過人本思考、生態與生命、風與水、故鄉情懷……等十一個主題,以獨特的觀點描繪台灣公共藝術之美。本書不僅為國內外唯一以主題閱讀呈現之公共藝術專書,更透過藝術物件的形式表現與創作理念的鋪陳,勾勒出存在於各城鄉間豐富、精彩的土地風情。

9 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情慾舞台:西洋戲劇情慾主題精選集

暖暖書屋  出版
2013/09/01 出版

西洋文學情慾史觀四大名劇:《希波呂托斯》、《女人天下》、《愛情實驗》、《榆樹下的慾望》希臘悲劇《希波呂托斯》:西洋文學史上最早取情慾為中心主題的劇本希臘喜劇《女人天下》:流產的女權革命法國新古典主義喜劇《愛情實驗》:沒有蜘蛛網纏繞的愛情實驗美國現代悲劇《榆樹下的慾望》:希臘悲劇越洋重生本劇集收錄四部作品,共通的主題是情慾,也就是性吸引力的心理機制問題。人類對於那個機制的理解無可避免隨時代而有不同。尤瑞匹底斯的《希波呂托斯》訴諸超自然勢力,以性愛女神和貞潔女神為情慾光譜兩個極端的具體表徵。亞里斯多芬尼斯的《女人天下》透露情慾問題離不開形而下的政治本質,政體∕身體的隱喻卻傳達集體的意識。馬里伏的《愛情實驗》另起爐灶,轉而探討移情別戀的心理動機。探討心理動機意味著把視野轉移到個人的隱私,此一視野的轉移呼應歐洲文化史從中古時代到宗教改革運動結束的十七世紀所經歷的「內向旅程」,思想的探針從公眾空間轉向隱私空間。內向旅程促成隱私的觀念,同時也是重新發現異己之旅。逐步深入內在空間的探索也意味著逐步打破隱私的界線,因此隱私觀念的形成與強化其實也預告後現代社會「隱∕淫景為公」的來臨指日可待。歐尼爾取個人經驗為創作的素材是隱私透明化的顯例,他在《榆樹下的慾望》把情慾昇華為「神明」,遙遙呼應古希臘作家即已深信不已的看法:性吸引力本身就是無堅不摧的力量。現代作家洞察人性的能力雖然不見得比上古作家高明,可是觀點不同,視野景觀自然大有不同。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建築.歷史.文化:漢寶德論傳統建築

暖暖書屋  出版
2013/08/01 出版

建築,是文化的具體反映傳統是文化生命的一部份,不能用局外者的身份要求延續,要使內在的文化生命繼續存在下去。「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大家可以以文化為重,不再把古蹟拆除做土地投機的生意。也希望大家都認清什麼是社區建設,什麼是地產生意,因為真正的社區建設是絕不會拆除社區精神所繫的地方古蹟的。」──漢寶德中國建築傳統的延續、板橋林宅之空間與形式、板橋林家花園、彰化孔廟、屏東書院、文化資產保存法、古蹟維護應有的生命感。歐西的現代建築先驅視建築為生活的必需品,因此為生活而創造,為新時代而設計,是他們的建築師的主要任務,傳統建築對他們而言,充其量是一種環境的條件,而不是思慮的重點,他們要為自己創造歷史。中國的建築師則一直在尋求一個融合現代化與傳統化的中國建築。在中國現代化之陣痛中,沒有一種藝術像建築一樣遭遇到新形式的難產。因此中國建築的現代化問題,自從建築家有意識的尋求解答以來,一直是建築界最吸引人的論題。到今天,經過近一個世紀的發展,仍然沒有產生一個大家認同的方向。分析起問題的癥結,不外如下數端:(一)沉重的歷史使命感、(二)結構形式的鉅大差異、(三)西化與現代化的混淆、(四)傳統定位的困惑。如果把建築看做文化的具體表徵,那麼一個民族傳統建築的滅亡就應該是該文化的衰亡,那麼中國的建築家是否能使傳統再生?中國建築其實並沒有死亡,自文化入手必須落基於生活,因此必須自民間的建築起步。建築是一種生活的容器,它的空間與造型是某些特定的生活方式與價值觀念所形成。它反映了一個民族的精神,只有從生活中了解建築,自思想中體會建築,才能得到建築的真諦。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尋訪中國特殊古建築:43座獨特珍貴的文化遺產

蔡良瑞  著
暖暖書屋  出版
2013/07/01 出版

中國最早的木建築、佛像石窟、深藏於山西太行山系的古寺群、最古老的唐朝遺跡、五代和宋朝的古建築瑰寶……作者歷經十年,走訪人跡罕至之地實地考察,探訪這些珍貴特殊的遺跡。遊歷於古建築迷人的藝術境界,43座最少破壞、具代表性之作:千年不墜的「懸空寺」、飄浮在空中的「福慶寺」、典藏佛舍利的「雲居寺」、中國的比薩斜塔「應縣木塔」、現存最早的木建築「南禪寺」、佛像石窟瑰寶「雲岡石窟」、大峽谷上的隱密寺院「金燈寺」、現存最大體量的唐代木建築「佛光寺」、一柱擎天的101古塔「天寧寺」……發掘中國古建築的遺跡、背後隱藏的故事、如何看懂古建築!訪古尋幽中,領略古建築藝術之美。法國的凡爾賽宮內綠樹成蔭,但北京故宮為何看不到一棵樹?北京皇宮內巨大的漢白玉是如何從西郊搬運到北京的?皇宮的地磚和柱子稱為金磚、金柱,它們是黃金做的嗎?萬里長城是因為「下雨」造成的?懸空寺為何能懸在峭壁而千年不墜呢?佛舍利在中國的什麼地方?義大利的比薩斜塔和中國的應縣木塔有何類似之處?為何雲岡十六窟的佛像不像佛祖像皇帝呢?梁思成夫婦如何發現唐代建築佛光寺?中國現存最早的木建築是那一個?如何分辨古建築的建造時期?世界上最大的佛鐘是如何用人力掛上鐘樓的?古建築的屋脊兩側上為什麼會有一像龍頭的雕像呢?「晉祠」為何在古建築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日本木建築模仿唐朝木建築的依據是什麼?作者長期從事建築及藝術的研究,對中國古建築尤其熱愛,幾乎走遍南北各地,四處尋訪。很多古代建築建在人煙稀少的偏遠地區,都親自去實地考察,可以說是歷經許多難以言喻的困難,包括一些從未曾被探索介紹的特殊古建築。作者發覺歷史悠久又保存良好的古建築已如鳳毛麟角,但仍有少數珍貴的遺跡仍倖存於世,因此費盡心思去發掘,其中深藏於山西太行山系的古寺群,最古老的仍有唐朝所建遺存至今,其餘大小諸寺雖未及於此,但五代、宋朝等可堪稱古建築中的瑰寶者,仍為數不少奇蹟般的保留著。作者寫建築物產生的歷史文化背景、自然環境、藝術布局及裝飾特點,以及它們各自流傳的故事、現有的雕塑或壁畫遺存,還有歷史、社會文化、地域風俗等因素在建築中的反映。以平實的文字將建築的特色和專業介紹給一般大眾,兼具學術性和普及性。※封面照片:福慶寺──飄浮在空中的寺院(電影《臥虎藏龍》最後女主角飛身躍下深淵處即在此拍攝)本書特色◆作者走遍大陸各地,遍尋各種獨具特色的古建築,這些少數倖存的遺跡,幾乎鮮為人知,也難以抵達,相關的書籍記載更相對欠缺。本書作者以相機拍攝、皮尺丈量和電腦建模,試圖留下最後歷史的見證,可說相當珍貴。◆書中約有三百張照片都是作者親自一一拍攝,其中許多珍貴的壁畫雕塑,因為保護的原因已經不再供人參觀或拍照,然作者均透過各種努力,讓這些文物得以完整的呈現於書中,同時,作者使用電腦三維繪圖加以繪製各種古建築的外觀、樑架結構,並且以不同年代的建築圖片加以分析比較,希望讓讀者能夠更容易深入的了解古文物。因此,要找到內存如此詳實,並且圖片如此豐富的古建築書實不多見。◆為便於讀者循跡參訪,本書將深山鄉野中的個案以衛星定位的方式加以標記,讀者可依導航器抵達,一睹古文明的璀璨。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建築.生活容器:漢寶德談台灣當代建築

暖暖書屋  出版
2012/10/28 出版

建築要為生活而存在,建築是生活的容器。建築是一個社會忠實的反映,台灣當前的建築現象,無疑是台灣社會的寫照。建築是一個社會忠實的反映建築也反映一個時代與一個文化的精神建築是與我們最接近的一種藝術,也是最不被注意的藝術形式。城市美學、建築文化、公共空間、都市更新、居住正義、過度規劃與法規弊害進入二十一世紀,台灣當前的建築站在什麼位置?建築是生活的必需品,原始功能是遮風避雨。社會進步到一定的程度,建築在遮風避雨之外,有了社會地位象徵的功能。到了現代,成為財富的象徵。由於這些功能在世俗的生活中都佔有最重要的地位,所以建築的文化價值常常是被忽視的。文明的社會是由宗教家、政治家與商人所主導。文化人是弱勢,他們沒有影響建築行為的力量。自有文明以來,約五、六千年的人類歷史中,建築所驗證的是歷來的宗教信仰與權力象徵,在這些基本意義之外,我們也看到美感,因為美感是人類的天性。然而建築的美感十分昂貴,它屬於上流社會;對於一般大眾,建築美太奢侈了。今天的台灣建築環境是紊亂的、感官的、膚淺的、模倣的、缺乏文化深度的、缺乏創造性的。大家都體認到這是商業社會牟求暴利的現象,是外國文化入侵的結果,是暴發戶的心態的表現。然而也承認這是現代化民主社會多元化現象的一環。進入二十一世紀,台灣當前的建築究竟站在什麼位置?建築是文化活動的一環,是社會性的產物,並不完全是建築師可以任意揮筆的一種藝術。台灣的建築藝術存在著一些實質限制,包括土地狹窄、環境品質不佳、工程技術的限制和法規的弊害。台灣社會獨一無二的特質,造就了台灣建築文化的幾項特色:自發性、商民性、文化邊緣性和不穩定性。今天台灣視覺環境的紊亂,不僅是個別的責任,而是整體指揮的問題。本書特色◆整體比個體更重要,是建築界的共識。本書是建築界耆老漢寶德先生對台灣當代以來建築整體的發展、現況和問題的各種思考。◆漢老師以其專業和長期觀察,對台灣建築不斷提出針砭和建言,以目前的制度、法規、眼界、主導者、經濟能力和思考慣性,若不思改變,對於台灣未來建築的前景、美感創意和公共空間的思惟,都將構成許多障礙和侷限。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