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設計 書系 ,共計10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高資敏畫說熊貓

高資敏  著
暖暖書屋  出版
2024/09/19 出版

醫生 畫家 立委 作家 李敖 鳳飛飛 林青霞……摯友 尼克森 福特 老布希……歷任美國總統老友及醫療顧問 幽默頑童 高資敏 因緣際會,身兼醫師、立委及畫家的高資敏碰上了熊貓,從此傾心創作熊貓水墨畫,也研究熊貓的相關歷史和演變,從中慢慢領悟獨特的美學哲思:靜觀熊貓,的確有美學上簡純之美;書法般黑白相間的婉約,潑墨似圓融渾然的敦厚;牠飄渺在雲嶺,身如雲水,如悠悠任去來的寒山子;牠在寥寥天地間,永恆如山巒,潔亮如明月,具有佛陀的神韻。 高資敏告訴我們,要學熊貓的精神,來到世界就是要來玩的,吃得好、睡得好,要用這樣的心情去面對事物,就算是工作也要玩出樂趣,讓自己快樂的過每一天,說故事比說道理有用,用心去感受、去生活,就會像熊貓一樣令人喜愛,自己也很快樂。 ✽ ✽ ✽ 獨創熊貓品牌 畫出和平與藝術 熊貓,和平與藝術的整合體 Panda  p-and-a p代表peace(和平),a代表art(藝術)。 鍾愛藝術的高資敏運用巧思,將中國人的特質(和平),以及他所追求的藝術,與國際上共同喜好的熊貓,巧妙地連結在一起,並善用他長期對於熊貓繪畫的感受力,獨創熊貓品牌,讓熊貓成為「和平與藝術的整合體」。 一九九二年古巴飛彈爭執,美蘇劍拔弩張,大戰一觸即發。藝術家畢卡索創造了「和平鴿與橄欖枝」的繪畫,此後和平鴿遂風行於世,也象徵了世人對和平的渴望。 二○二二年,俄烏戰火繼續綿延,而以巴又啟戰端。此時藝術家高資敏創造了將溫柔可愛的「熊貓」(Panda),化身為「和平與藝術」的繪畫。 熊貓的英文名Panda,拆解成p-and-a。p代表peace(和平),a代表art(藝術)。中文即為「和平與藝術」。他將p和a構圖成兩隻栩栩如生的大小熊貓,相互依偎的模樣更是惹人憐愛,也表達了世人對和平與藝術的期盼與追求。於焉,溫馨可愛的熊貓,也與和平鴿,同負起傳播世界和睦的藝術使命。 ✽ ✽ ✽ 凡為熊貓,聖為貔貅 《山海經》記貔貅「似熊,黑白獸,食銅鐵,產於邛崍山嚴審梁(今四川滎經縣)內。」《詩經‧爾雅》:「曰似熊,黑白駁,能舐食銅鐵及竹骨……出蜀郡。」二籍所形容「似熊、黑白」、「食竹骨」、「產於今四川地區」,應已可論定所描述的貔貅就是當今動物界的大明星熊貓。 貔貅,也就是辟邪,自古以來就與中華文化結合在一起。相傳貔貅是龍的第九子,是神獸、瑞獸,能驅邪、擋煞、鎮宅。 神化後的貔貅,獨角渾圓可愛,已不再食竹骨,而專吃金銀財寶。其個性仍不失聰明伶俐、調皮驕縱。 依新近的研究,熊貓生存在地球約有八百萬年。其?古長存至今,是奇中之奇!在最初人類開始存在時,地球有過的物種九成已滅絕,這已是天演的最大仁慈寬容。熊貓的始祖和劍齒虎一般兇猛。然而,熊貓能延綿至今,不是靠原始的兇猛好鬥,而是靠牠們後來演化的溫柔和平。我們觀賞熊貓也不宜只止於形體,也要體會熊貓生存史的內涵證悟。 熊貓已是世界公認的和善使者,聯合國以熊貓做象徵,喚醒人類愛護動物、愛護大自然。熊貓的圓圓福態,寧啃竹青,不食弱肉,一副與世無爭的悠然,使人們領悟到人定勝天是坎坷,天人合一才是圓滿。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神來一筆:原光原象原力

暖暖書屋  出版
2022/06/29 出版

羅浮宮展出的能量藝術家 李登元 以自然質樸的線條形象,畫入光子能量, 獨一無二、嶄新的創作思維和藝術技巧, 創作出「無有之美」的一筆畫   線條藝術涵蘊了光子能量,存有自然天地的本質之美。 本質之美,是不可見的能量,寂然無聲地波動流展著。   能量藝術,是從心的維度,創作出來的生命藝術。 生命藝術,是有生命,有靈魂的藝術。   自然宇宙,是以簡單、流動的線條軌跡,組成生命;以看不見的能量頻率,主宰著自然脈動,讓一切自然普遍事物,展現自然之美。   李登元藝術家通過線條藝術的創作,還原線條,體現本質之美,參與自然宇宙的發展。   他以最自然、最原始的靈性線條,通過換位創作,帶來心靈感動,給人莫大的賞美喜悅;線條軌跡,波動著回歸自然的生命態度,影響人格發展、潛能智慧的開發,為人類世界帶來心靈療癒的藝術美力。   能量線條以搶眼的紅白配色,綿延不絕,象徵了如血液般的流動,富層次律動的生命張力,展現無框無架的藝術之美。   朱紅線條,蜿蜒著藝術造型之美的同時,也攜帶著宇宙原力,從天到地,從地到天,綿綿延延,流動在無垠無涯的虛空,展現層層疊疊的元影原象,釋放著不可見的原光,體現出那生發一切的「空」的真實。   線條的能量實體,沒了起點,沒了終點,無限展延、展延……,讓藝術品本身,自然運行著本源動能,循環返復,無極復無極,彰顯在萬有之上的「無」的真相。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藝術何以如此悲傷

朴鍾澔  著
暖暖書屋  出版
2022/01/17 出版

凝視藝術作品中的蒼涼身影: 音樂.文學.戲劇.歌劇.繪畫…… 當我們有所醒悟與感到痛苦,那才是真正的藝術。 真正的藝術應該「如同一把利斧,破開人們心中的寒冰」──卡夫卡 唯有在最艱難的情況裡成就出來的藝術,才能留下最深刻的感動。──舒伯特 細分藝術領域,會使藝術更加商業化,終至墮落。──華格納 許多人不曾注意到,藝術其實訴說著那些不幸、孤獨、殘缺之人的故事。大部分音樂、文學、戲劇、歌劇、繪畫的主角都屬於弱勢族群。以看似最華麗的歌劇為例,《蝴蝶夫人》的女主角十五歲即嫁做人婦,不久就慘遭拋棄;《卡門》的女主角是四處流浪、無以為家的吉普賽人;《茶花女》的女主角是一名交際花;《弄臣》的男主角則是一名駝背的身心障礙者。 藝術應該用來點醒那些無法意識到這個社會存在錯誤的人們。面對藝術,我們應該感到不自在。無法觸動內心、只能愉悅雙耳的音樂,不是真正的藝術,那只是純粹引起鼓膜振動的音樂罷了;無法撼動心靈、只能滿足眼福的畫作,也不是真正的藝術,那只是純粹觸及視網膜的畫作而已。直面令你感到不悅的事物,雖然會感到痛苦,但過程中的傷痛將使你成長。有了痛苦,才有理解;有了理解,才有憐憫;有了憐憫,才懂得愛。 本書遍覽各大藝術領域中的名作,選出其中共同蘊含的重要主題為經緯,探討每一個弱勢族群的身影如何透過不同視角與型態,反覆地出現在世人所熟知的藝術作品中。而比藝術作品本身更為戲劇化的藝術家思想與人生,也一併對照與討論。 ◎封面圖片說明: 《死去的母親》(Dead Mother,1910)/席勒(Egon Schiele, 1890-1918),奧地利表現主義畫家,作品縈繞於情慾、死亡、肖像等主題,扭曲的線條和肢體,讓人感受到痛苦掙扎與焦灼不安。他與懷有六個月身孕的妻子皆死於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年僅28歲。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望天之光:李登元一筆畫能量藝術

暖暖書屋  出版
2021/04/19 出版

受邀至羅浮宮展出的能量藝術家 李登元 以自然質樸的線條形象,畫入光子能量, 獨一無二、嶄新的創作思維和藝術技巧, 創作出「無有之美」的一筆畫 ✽✽✽ 光子,是不可見光,存在一筆畫中,深愛著人類。 一筆畫,從天到地,綿延著,深邃的宇宙信息;蜿蜒著,古老的藝術氣蘊;訴說著,人生線、生命線、宇宙線的真、善、美;傳輸著,多元藝術功能,展現超越性、絕對性的物理藝術。 藝術是祂,祂是藝術。 那麼,能量藝術的真實,是什麼? 藝術家如何抓取,看不見的光子? 一筆畫,和逐光大師們的印象大作,有何不同? 能量藝術中的線條,和梵谷具流動力學的《星空》線條,本質上的差異,是什麼? 當達文西遇上李登元,故事是如何擺盪在沉思∕無我,太極∕無極,格物致知∕天人合一間?進而,透視了宇宙之美的藝術,和宇宙藝術之美的不同。 一筆畫,何以是自然之美、無框架之美、無有之美的極致藝術創作? 祂和藝術家,賦予藝術,先前不曾擁有的生命與價值,體現出不可見光的本質,超越藝術品本身,成了原生大道,成了生命藝術,成為徹底浪漫主義化的極致表現,奠立非物質文明的藝術新紀元。 期待有你,有我,有他,牽起此原生大道的藝術線條,連結大宇宙,一起體證生命藝術,自然天成的無極浪漫,一起迎向非物質文明。 本書幸運地,傳承超越性的藝術經驗,留存卓絕獨特的人類覺受真實,見證新時代的藝術輝煌。並且,鏗鏘有力地,傳達出能量藝術,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中,是宇宙的連結站、宇宙原力的接收器,也是宇宙能量的導引線和發射器,賜福人類永恆佛光,愛著你我,享受幸福人生。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臺灣公共藝術學Ⅱ藍海.公共美學

林志銘  著
暖暖書屋  出版
2017/02/17 出版

首部臺灣經驗的公共藝術進化論 公共美學所帶動的後公共藝術時代! 群策群力的「共學」聯結為跨地域、跨文化背景的「共學圈」,公共美學即將創新出城鄉美學的主流趨勢! 每個城鄉聚落都需要「被看見」,透過彼此接納、平等交換訊息,來述說、推廣與傳揚在地獨特的人文價值,並促進地方意識的凝聚,成為地方再發展的動能。 本書所提出的「公共美學」,並不只是藝術成果的完成,而是透過不限形式的美學行動,來引導出一條走向社會生產的路徑;美學創作轉由在地的文化回顧,透過訴說、聆聽與體驗等公共論述過程,讓地方意識藉由創作者的視覺物件與活動議題滲透於生活場域中,以更多元的住民論述,藉以達成公共想像的再生產,使「空間」轉化為「地方」,而地方更加值為行動者的「故鄉」,在故鄉意識能量的持續運作下,新社會的「能動力」於是得以被逐步培育成熟。

9 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臺灣公共藝術學Ⅰ黑色.公共藝術論

林志銘  著
暖暖書屋  出版
2017/01/06 出版

打著「公共」口號卻不公共的公共藝術! 原本應該是全民共享的藝文參與機會,因為缺乏公正性與客觀性,導致許多藝術家逐漸卻步,而流喪了原有公共性的本質。 學者專家是公共藝術推動執行上的助力?還是亂源? 「法定公共藝術在臺灣發展上最大的問題關鍵,就在於法令授予學者專家極大的操控權力,使得原本應是公共性的引導者,卻成為另一種空間的霸權者。」 專業領域原是社會進步的動力,但在法令架構的層層禁錮中,卻促使公共藝術在不合情理,但卻完全合法之程序操作下,長期為少數人所掌控,反而成為臺灣公共藝術進化過程中的阻礙者;種種假公共的現象,更鮮明地道出臺灣公共藝術的層層隱憂!面對環境的再發展,「公共」或「美學」該如何尋求到最佳解答? 本書作者親身在公共藝術創作者、個案之執行與徵選委員、縣市政府審議會委員等各種角色中,真實經驗了公共藝術相關工作的無奈與困境,更深入各環節,剖析各地個案操作與審議機制上的種種弊病,歷經十多年時間的觀察心得中,匯整出第一套講述臺灣公共藝術發展現象的完整記錄。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我和建築師一起蓋了一棟歪斜的家

橋本愛子  著
暖暖書屋  出版
2015/09/15 出版

國際知名的建築師和屋主夫妻,到底腦袋在想什麼啊? 方方正正的不蓋,為什麼偏要蓋歪歪的? 歪歪斜斜的家,這樣還可以住人嗎?   日本知名建築事務所Atelier bow-wow設計的「Sway house」建築設計過程全公開。 四格漫畫、配上簡單詼諧的對白,史上最輕鬆帶你看蓋房子的完整始末。   人一生中購買的最大商品,應該就是自己的家吧!   找地、買地、蓋房子,比起直接買現成的房子,耗時、耗體力,更是耗腦力。在廣告公司工作的丈夫和插畫家的妻子,某天毅然決然的決定要蓋一棟自己的家。自此開始整整耗時兩年,期待又煎熬的築巢之旅!   永井夫妻用詼諧風趣的漫畫,鉅細靡遺的描繪出箇中的期待、苦惱、愉快、搖擺、滿足……輕鬆歡笑之餘,也詳盡描述了蓋房子時面對的問題和因應對策。   「下次想住在寬敞,有很多儲藏室的地方!! 工作間也要寬敞!! 反正要搬家 買吧!!   咦!? 買房子? 公寓大樓,或者透天厝? 委託建築師好像比較好,可是一定很貴,太勉強了!!」   有一個自己的家,是每個人都有的夢想。無奈預算有限,沒辦法恣意地挑選。所以便宜行事,挑一間最符合預算的公寓?還是設計還算可以的透天厝?作者永井夫婦為了堅持設計品味,面對人生最大型的商品絕不妥協!   「基本設計完成後,找了三家公司估價,預算大幅超出。就算是最便宜的,也超過了一千萬日圓! 受此打擊的妻子,好像已經變成『夠了,什麼都好………』的樣子了。」   如果完美的設計格局,估價之後整整超出預算好幾百萬,要怎麼求解?   建築事務所Atelier Bow-wow到底是提出怎麼樣的改良方案,不僅通過預算、讓屋主夫妻接受,更驚呼「是一個不輸給基本設計案的有趣設計」,讓插畫家妻子找回精神!   《我和建築師一起蓋一棟歪斜的家》是一本對於想要蓋住家的人最好的引導。   公寓大樓好,還是透天厝好? 格局已經定型的成屋?還是客製化的房子? 先買土地?還是先找建築師? 和建築師一起蓋房子好像很貴? 身為屋主對於自己的家的思考是? 預算超過了,怎麼辦?   種種發生的狀況和問題,透過作者詳細的描繪,帶領大家認識蓋房子的困擾以及成就感。   本書用四格漫畫以及簡單詼諧的文字,跟著作者永井夫婦的腳步,歷經不動產商不斷的誘導買成屋、貸款的時限以及房租的壓力,經過漫長的抉擇後,最後決定與建築師塚本由晴、貝島桃代所成立的Atelier bow-wow一起蓋一棟歪斜的家!   最輕鬆、有趣的方式進入與建築師一起蓋房子的世界,讓人馬上想要找建築師一起蓋房子。不僅如此,還有數篇對於建築深入剖析的短文、以及可以拿來參考的蓋房子指南。   看了本書之後,和建築師一起蓋自己的家,不再是天方夜譚了。   現在隨著永井夫婦一步一步規劃實現「永井家」,也開始想像你的理想住家的藍圖吧。   本書特色   ◆用幽默詼諧的四格漫畫,帶領你一打開就停不下來   ◆穿插的幾篇由建築師真壁智治、塚本由晴所撰寫的短文。趣味之餘,也可以思考建築之於個人以及建築之於社會的意義。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漢寶德:境象風雲.寫藝人生

暖暖書屋  出版
2014/09/27 出版

台灣現代建築思想的啟蒙者大乘的建築觀╳情境主義完整介紹漢寶德階段性的開創過程:東海建築→自然科學博物館→台南藝術學院→世界宗教博物館。並收錄他十二件具代表性或得獎的建築作品及其設計構思歷程。◎建築──東海大學建築是為人而存在的,它的意義與人類文化的發展息息相關。設計家的教育必須先是人文的教育,然後才是創造力的發揮。美感的品質與工程的知識只是達成這些目標的工具。◎科學──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學與藝術的結合就是眾妙之門博物館以展示的技巧達到大眾科學教育、文化普及的目標。把科學轉變成一個趣味性的展示,使觀眾樂於接受。這裡頭蘊含一個很重要的意義就是創造和美感,不管課題是科學還是非科學,其展示的本身就是一種創造。◎藝術──台南藝術大學建造代表學校精神的核心建築、校園的永恆象徵。今天的建築中將培育出創造明天的偉人,是一種非常人性、非常人文的態度。散發大學校園的人文氣息,在建築環境上增添一些紀念性、垂之永久的精神。◎生命──世界宗教博物館宗教建築是了解一個宗教最直接的媒介一個宗教,窮我們一生也難以了解其深奧的教理。但作為一個訪客,只要在廟宇或教堂前瞻望片刻,或到殿堂中靜坐一會兒,就可感受其內在精神。◎人文──建築藝術大乘的建築家應該是愛人群、愛生命的人,不是孤高自賞的人。大乘的建築,要設法在建築過程中理解大眾的觀點,以大眾可接受的美學呈現。但並非譁眾取寵,而是心存大眾之念。◎代表性建築作品介紹──1972救國團洛韶山莊|1975救國團溪頭活動中心|1978救國團天祥青年活動中心(1979第一屆建築師雜誌獎金牌獎)|1980救國團澎湖金龍洞青年活動中心(1981第三屆建築師雜誌獎金牌獎)|1980花蓮鍾外科(1981第三屆建築師雜誌獎銀牌獎)|1983救國團花蓮學苑|1983彰化縣文化中心(1983第五屆建築師雜誌獎銀牌獎)|1983救國團墾丁青年活動中心|1984救國團澎湖觀音亭青年活動中心(1984第六屆建築師雜誌獎金牌獎)|1985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中心|1985聯合報南園|1999人權紀念碑◎建築雜誌的開創與省思──《百葉窗》、《建築》、《建築與計劃》、《境與象》本書以全面而完整的角度,呈現台灣現代建築思想的啟蒙者漢寶德,在他不同的生命階段所經歷的一連串開創過程,包括東海建築系的改革與成長、自然科學博物館的籌備與規劃,台南藝術學院的紀念性院落建築,以及世界宗教博物館以空間與影像呈現理念的生命教育。自1982年離開東海教職之後,他的建築觀也有了改變。由於他看到在民主時代、多元價值觀之下,人類的普遍性美感與民族的獨特性美感的互相激盪,建築出現豐富面貌,故提出「大乘的建築觀」,主張建築要理解大眾的觀點,以大眾可以接受的美學呈現出來,但非譁眾取寵,而是心存大眾之念。接著,他再提出一個與大乘觀相連接而更加完備的觀點──「建築的情境主義」,指基於人性、以人類的行為結合心靈的需要而產生的建築。本書還收錄他十二件具代表性或得獎的建築作品及其設計構思歷程,以及早年開創和推動台灣現代建築思潮所編的建築雜誌創刊號文章,並編有完整的作品年表和著作目錄。◆今年九月是漢寶德老師的八十大壽,本書的出版除了誌賀之外,也完整呈現漢老師的生命發展歷程,別具意義。

9 特價58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公共藝術.主題閱讀

林志銘  著
暖暖書屋  出版
2014/09/10 出版

匯集全台近460個作品  透過10個主題 開啟一段典藏於公共藝術裡的台灣人文故事   藝術之於公共,常成為以美學的語言,來成為標示、論述「在地」觀點的方式;這種源於美國六0年代藝術文化的政策,在台灣歷經三十多年發展,也逐漸演化出呈現「地方」特質的特殊面向,而逐漸累積出三十多年的文化厚度。   圖像式思考的創作模式,呈現出台灣公共藝術的面向;本書分別透過「人形」型態之藝術物件,引領出一段人與土地之間的情感;「動物」、「植物」等圖像主題,透過「成長」、「茁壯」等創作意涵,成為教育場域中於對於生命的祝福與期許;存在於海陸之各式生態風景,標示出場域特質,也在於論述著人與自然之間的共生關係;「教育」、「運動」、「遊戲」及「治療」等藝術議題,則鋪陳出藝術之於日常生活場域的另一種存在意義;城市生活中偶遇的藝術物件,總是平淡的日常中偶得的愉悅生活經驗。   藝術視覺圖像,不僅成為公共生活領域中的環境美學因子,也在其中論述出人與土地之間的一份情感與紀念。分別存在於城市與鄉鎮的藝術物件,經由主題而聯結出群體生活的多元觀點,這些表現地方性格的創作,也以另一種方式,總合出關於台灣的故鄉意識,無形中也讓純粹性的創作題材,深遠地意涵著關於島嶼人文的閱讀性。相對於歐美城市以藝術美學來帶動公眾認同的型態,台灣的公共藝術,則在於透過視覺符號來成為地方與在地性的標示,並擴張出軟性的多元參與活動過程,來建構出多面向的公共論述。   本書透過十一個主題分類,不僅在於描繪出台灣公共藝術之美,更在於透過整合式的編輯手法,來展演出在地文化的內容,也因此,「故鄉意識」是一個回顧公共藝術之於在地人文演繹過程的總結,透過經濟學、未來學等更多面性的觀點,更在於探索出再發展上的未來性。   本書特色   台灣知名藝評家林志銘的最新創作《公共藝術‧主題閱讀》,匯集全台各地四百六十多件作品,分別透過人本思考、生態與生命、風與水、故鄉情懷……等十一個主題,以獨特的觀點描繪台灣公共藝術之美。本書不僅為國內外唯一以主題閱讀呈現之公共藝術專書,更透過藝術物件的形式表現與創作理念的鋪陳,勾勒出存在於各城鄉間豐富、精彩的土地風情。

9 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嗨,馬克思!再見啦,資本主義!

姜相求  著
暖暖書屋  出版
2014/08/01 出版

「無論是誰,只要努力工作就能生活得好」 V.S. 「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 當後者才是事實時,你還能不懂資本主義嗎? 輕鬆進入資本主義世界,沉重揭開血汗奴工真相 本書讓你清楚知道資本主義怎樣讓你變成奴隸! 馬克思:「資本自從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沾著血和骯髒的東西。」 工作時數越來越長,薪水卻越來越少 每個「人」都成了商品,卑微地向資本家兜售自己 資本的貪婪導致經濟大恐慌,那隻「看不見的手」真的看不見了 只要有錢賺就殘酷無情地驅趕好端端的人,是資本主義的特徵, 而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則是資本主義國家的特徵。 當前在各大城市以再開發的名義驅趕在那裡正常生活的人,給予微不足道的補償金,這其實就是現代版圈地運動。 該是重新了解資本主義的時候了! 《資本論》很多人感興趣,但因龐大的篇幅、深奧的概念、複雜修飾和術語,很少有人讀或讀完。因此,為了便於一般讀者的閱讀,本書不是對原著的簡單濃縮和解釋,而是不拘泥於原著結構,自由地重新解構了原著體系,以淺顯易懂的語言講解了《資本論》的精華。 本書重點並非介紹《資本論》的整體理論,不完全沉迷於原著,刪除了原著中大量艱澀的理論體系和闡述、數學演算式及英語縮略語,將深奧的理論與歷史和現 實結合起來,特別是將學術性的理論語言改為生活語言,大量採用豐富的現實生活事例,藉由在勞動第一線能夠接觸到的具體事例與比喻,解釋了難以理解的概念; 以講故事的形式,以形象化的非常易於理解的現實生活的內容和場景,結合新近社會上發生的或正在發生的事,引用了馬克思以後的理論和現實,對《資本論》進行 了一些使讀者易於理解的補充和解釋,讀者反映淺顯易懂,生動有趣。 書中隨處有有趣的對話場面,並附上漫畫,在説明讀者理解內容的同時增添了閱讀的喜悅。本書同時也介紹了從圈地運動到美國次貸危機等數百年來資本主義歷史上發生的有趣事件。 本書特色 1.刪除了難以理解的修飾,術語,符號。用日常生活中的事或物比喻。 2.通過具體事例解釋深奧的概念。 3.幽默的語言,加入許多日常生活化的對話。 4.使用漫畫增加閱讀樂趣。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