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屋台灣》、《百攤台灣》之後, 城市觀察畫家鄭開翔,用顏色走進基隆巷弄間! 基隆不一定只是灰濛濛的陰雨天,鄭開翔以他旅居基隆一年的觀察,用他的畫、他的文字,留住了基隆的各種顏色。 鄭開翔說:「這是給基隆的情書。」 不只是街屋、小攤,還有風景、文化、人物故事。 110幅圖+文,是旅人的眼,是在地人的心,滿滿的視覺與文字故事饗宴! 碼頭工人、報關行、小吃店、滿街的咖啡館、凌晨的魚市、和平島的奇岩⋯⋯這座與港口密不可分的城市,不只有灰暗陰雨的城市色調,它其實擁有更豐富的色彩,還有撲鼻的海風鹹味和魚市場的叫賣聲⋯⋯ 基隆的雨滴變成紙上的水彩,海風吹出光影的錯落,環山的港邊,則拉開透視線的縱深。鄭開翔在駐村期間進行資料考據,實地走訪觀察,細細描繪基隆各處歷史與日常、城市治理與自然風光交揉而成的生活面貌。 ——「至於我為什麼會喜歡基隆?我想,答案已不言而喻了吧。」 基隆該是什麼樣子呢?跟這本書一起感受基隆的各樣色彩吧! 本書特色 ★包含港市、山海、食記、街屋,共110張圖文,240頁。 ★軟精裝,可攤平,完整欣賞跨頁彩圖。 ★基隆的顏色不只是黑白,走進巷弄間,會發現基隆其實非常彩色。 ★城市觀察畫家。 美好推薦 以藝術家的獨特觀察角度描繪基隆,無論是行旅或是長居的人,都能透過這一系列作品重新發現基隆的美麗。~江亭玫(基隆市文化局長) 鄭開翔的繪圖讓基隆從黑白變成彩色,也讓人重新注意到基隆的美好事物!~李清志(都市偵探、建築學者) 大叔熟知的走讀是透過引路者帶領來閱讀。走繪是引路人將走完「繪」下所見。 除了自我察覺,因留下紀錄將能擴大影響力,相信「走繪基隆」能開啟不同以往人與城市間的參與方法學。~吳宜晏(建走大叔) 一個迷人的「小小世界」透過畫家的觀察與創造於焉誕生。讓我們搭上作者精心安排的小船,一同遊覽名為「基隆」的繽紛雨港吧!~林思駿(在地偏好工作室負責人) 我們一次次地被開翔畫面中的故事深深觸動,被畫筆紀錄基隆每日點滴的城市生活記憶,逗得不禁莞爾,讚嘆於藝術家觀察入微,詮釋到位的甜美生活感,也相信這應該可以成為讓更多人分享與感受的藝術能量。~殷寶寧(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從海港顏色、歷史場景、自然風光到日常巷弄的生活樣態,在開翔的畫筆和文字中,基隆不再只是雨港都市,更傳達出深厚的文化底蘊。~彭俊亨(台灣生活美學基金會董事長、前基隆市文化局長) 將基隆的氣味畫成神奇的色彩,開翔像老鷹展翔,滑翔出美妙的線條。~鄭順聰(作家)
電影是對話的起點, 也是理解人權議題的可能路徑。 《電影裡的人權關鍵字》系列手冊由國家人權博物館與富邦文教基金會共同策劃。以不同類型的電影為文本,爬梳其中觸及的人權議題,整理成關鍵字,進而展現身處此時的台灣,我們如何以電影作為透鏡,觀察這些關鍵字與己身的關係。 例如,透過關鍵字「尤太大屠殺」,可以瞭解在二戰期間,「納粹」如何對待尤太人?從反尤主義到建造「集中營」,直至最終解決方案,納粹德國如何利用系統性、全面性的手段進行種族滅絕……當我們朗朗上口「邪惡的庸常性」時,卻未必對納粹如何迫害尤太人有清楚的認識,本書經過蒐集、消化相關研究資料,再以清楚易懂的文字呈現出來,不僅讓人更瞭解「尤太大屠殺」也藉此瞭解什麼是人權、轉型正義等相關議題。 本書特色 ★從電影裡看見人權議題,結合影像與人權教育。 ★隨書附贈:giloo 紀實影音 7天免費線上觀影序號!《借問阿嬤》、《第六十九信》 ★每個關鍵字都附提問與教學提示,適合教學使用。 ★手工裝禎,讓每個關鍵字好找好翻。 ★相關閱讀:《電影裡的人權關鍵字:第六十九信》、《電影裡的人權關鍵字:超級大國民》、《電影裡的人權關鍵字:雨季不再來》。
電影是對話的起點, 也是理解人權議題的可能路徑。 《電影裡的人權關鍵字》系列手冊由國家人權博物館與富邦文教基金會共同策劃。以不同類型的電影為文本,爬梳其中觸及的人權議題,整理成關鍵字,進而展現身處此時的台灣,我們如何以電影作為透鏡,觀察這些關鍵字與己身的關係。 《雨季不再來》的背景對身處台灣的我們是一個陌生的文化,然而本片的核心概念-復仇-卻是人類社會普遍的情感。透過本書,我們嘗試從陌生中思考普遍性,建構不同種族、文化之間彼此認識的橋樑。 本書特色 ★從電影裡看見人權議題,結合影像與人權教育。 ★隨書附贈:giloo 紀實影音 7天免費線上觀影序號!《借問阿嬤》、《第六十九信》 ★每個關鍵字都附提問與教學提示,適合教學使用。 ★手工裝禎,讓每個關鍵字好找好翻。 ★相關閱讀:《電影裡的人權關鍵字:第六十九信》、《電影裡的人權關鍵字:超級大國民》、《電影裡的人權關鍵字:借問阿嬤》。
電影是對話的起點, 也是理解人權議題的可能路徑。 ◎手工裝訂,一個關鍵字一張插卡 ◎每篇提供「教學提示」,重點一目瞭然 《電影裡的人權關鍵字》系列手冊由國家人權博物館與富邦文教基金會共同策劃。以不同類型的電影為文本,爬梳其中觸及的人權議題,整理成關鍵字,進而展現身處此時的台灣,我們如何以電影作為透鏡,觀察這些關鍵字與己身的關係。 在《電影裡的人權關鍵字:第六十九信》一冊中,我們挑選了十個關鍵字: #施水環、#丁窈窕、#女性政治受難者、#六張犁墓區、#獄中書信、#窩藏匪諜、#郵電工作委員會、#學生工作委員會、#辦事清明的法官、#韓戰 電影《第六十九信》以白色恐怖受難者施水環的書信為引,試圖顯影施水環的最後一封空白家書,是一部透過影像挑戰歷史敘事的實驗之作。這十個關鍵字除了作為施水環遇難前的生命線索,也牽引出其他共同的受難經驗與狀態。「施水環」、「丁窈窕」、「郵電工作委員會」,令我們一窺曾出現在施水環身邊的人與事;「窩藏匪諜」、「獄中書信」、「辦事清明的法官」則在歷史書寫之中揭露無論是在實質(監獄、窩藏處)或抽象空間(戒嚴體制)中,身體囚禁的暴力經驗;「學生工作委員會」、「韓戰」則將國家暴力置入世界政治角力競逐的地緣政治脈絡,理解當時台人的理想與拼搏;而即便「女性政治受難者」與「六張犁墓區」代表生命的消逝,卻不駛向終結。 所有人注視著相同的銀幕,卻可能會有截然不同的感受。我們期待,電影是對話的起點,也是理解人權議題的可能路徑。
電影是對話的起點, 也是理解人權議題的可能路徑。 ◎手工裝訂,一個關鍵字一張插卡 ◎每篇提供「教學提示」,重點一目瞭然 《電影裡的人權關鍵字》系列手冊由國家人權博物館與富邦文教基金會共同策劃。以不同類型的電影為文本,爬梳其中觸及的人權議題,整理成關鍵字,進而展現身處此時的台灣,我們如何以電影作為透鏡,觀察這些關鍵字與己身的關係。 在《電影裡的人權關鍵字:超級大國民》一冊中,我們挑選了十二個關鍵字: #戒嚴體制、#思想犯、#二條一、#獄外之囚、#馬場町、#不義遺址、#負罪生還者、#幻肢痛、#台籍日本兵、#補償條例、#平反運動、#黑金政治 電影《超級大國民》以白色恐怖受難者許桑在90年代台北的見聞為主題,帶領觀者穿越記憶的斑駁遺跡。這十二個關鍵字建構了許桑的生命史,也重述了他所見證與遍歷的台灣史。 「負罪的生還者」與「幻肢痛」從不同的角度切入白色恐怖受難者的心理位置和狀態,呈現出政治暴力所引起的心理創傷。「獄外之囚」說明創傷不只在當下橫向擴延,也縱向地傳遞給下一代。「不義遺址」讓原本矗立在我們眼前的明亮風景有了歷史幽靈的魅影幢幢。「戒嚴體制」的討論不只回到1987年以前,還進一步深究了背後的意識形態,因為戒嚴不是歷史而是狀態,公權力的濫用依然隨時可能發生。是故,「平反運動」一文提醒我們,讓沉冤得以昭雪除了有讓受難者不再蒙受不白之冤的實質意義外,還有對國家權力保持警覺的象徵意義。「補償條例」則清楚揭示了賠償與補償字面意義背後邏輯的差異。 「台籍日本兵」不單映照出倖存的政治受難者努力隱忍逃避,但終究無法消弭內疚的矛盾態度,也凸顯出特定史觀如何影響著生還者的社會處境;而「黑金政治」則補充了台灣人民之所以對政治噤聲除了有白色恐怖所帶來的寒蟬效應之外,尚有對民主淪為權貴分贓的不信任,看似無甚相關的兩個現象其實都是當權者用以壓制人民介入方得鞏固政權的手段。 所有人注視著相同的銀幕,卻可能會有截然不同的感受。我們期待,電影是對話的起點,也是理解人權議題的可能路徑。
寶塚每年上演二十多個劇作中,有四分之一以上的作品以「日本物」為主題。 斬殺八岐大蛇的須佐之男、 統治邪馬台國的巫女卑彌呼、 平安時代的陰陽道與怨靈、 使三萬七千人同生共死的傳奇人物天草四郎、 德川幕府與擁有「天文將軍」稱號的德川吉宗⋯⋯ 深入了解寶塚劇作豐富美麗的歷史面貌。 讓專業塚飯, 為您掀開日本物劇作的神秘面紗——
寶塚在藝術上擁有不可取代的獨特魅力! 融合和洋文化符碼,轉換成自己的特色,反映出時代潮流 世界獨有的劇種——寶塚歌劇形式的演變 日本洋樂發展史中的特殊篇章——寶塚交響樂團 寶塚絢爛華麗的基礎——劇服 讓我們從戲劇、音樂、服裝, 享受寶塚的多樣面貌,一同窺探美麗的寶塚世界。
從一百年前溫泉池旁表演的少女歌唱隊,到現在有400位演員、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歌舞劇團──寶塚歌劇團──比華麗更華麗!由女性組成的、閃亮亮的夢! 寶塚歌劇團──百年歷史的大型全女子歌舞劇團,在日本就如同歌舞伎一般,是個家喻戶曉的名詞,在東京與大阪都有超過兩千個座席的專用劇場,並且經常性地在日本各地巡迴演出,幾乎隨時都處於一票難求的狀態。 寶塚歌劇團的除了有夢幻又華麗的演出,最大特色在於裡面的所有演員都是女性,而由女性扮成的又俊又帥的「男役」,又是最受粉絲歡迎的。此外,許多日本知名藝人,如天海祐希、黑木瞳等等,也都曾是寶塚演員。 百年歷史、成員單一性別組成、(粉絲)制度嚴謹、購票困難,以及演出的華麗特色等等,常讓人只聽過「寶塚」名字,卻不知其所以然。 本書特色 無論是新入坑或資深塚飯,以及想要了解寶塚的人──由專業塚飯(也是歷史學博士)從「基礎講座」到「進階講座」,還有「服裝組專題講座」和「寶塚考古專題講座」,帶領大家一起進入寶塚世界。 本書適合隨身攜帶,隨時翻閱,查詢或溫習,當一個好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