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藝文摘 書系 ,共計7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殺掉我爵士樂裡的貝多芬!:范德騰的藝饗天開

國立中正  出版
2017/11/21 出版

「一般大家不會直接地問我『你為什麼會在這裡?』,但是在你心中一定很肯定——這不是個台灣人,就像是台北是忠孝東路街頭有隻滑稽的國王企鵝在逛街一樣明顯」……「我就像是史卡拉第的翻版,雖然我們相差三百年,他還戴著白色假髮,但我和他一樣,跟著『公主』來到了另一個國家,並且定居下來,並且在當地工作。」 「在剛到台灣時,我利用看電視這個方法來學國語。我特別愛廣告,尤其是『斯斯』。一邊聽著豬哥亮告訴我鼻塞鼻炎該怎樣時,我突然聽到那個熟悉的拿坡里和弦,我笑到翻過去。人家莫札特在五分鐘的曲子裡也才用了一次這個微妙的和弦,這個廣告只出現了四個和弦就有著拿坡里和弦。」   《PAR表演藝術》雜誌人氣專欄結集 一場跨越疆域和國界的音樂之旅!   音樂教授范德騰1993年開始定居台灣,在東吳大學音樂系作育英才至今。本書精選自2011年開始在《PAR表演藝術》雜誌的「藝饗天開」專欄文章,其中他幽默地分享「家庭」、「求學」、「友誼」、「恩師」、「愛情」這些在他成長路上有著重要地位的人事物,也巧妙帶入古典音樂、西方音樂史、教學生涯和舞台演出心得,讓人感受到他對音樂和生活的熱愛。 這本書不但是范德騰的專欄精選,也是一場跨越疆域和國界的音樂之旅。六年來他以平易諧趣的筆法,串連了生活、教學、演出的大小事,寫出一則則令人拍案叫絕的奇思妙文,也博得許多讀者的好評與笑聲,不但拉近您與古典音樂的距離,也讓您更瞭解范德騰這個人。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藝外風景:30對談錄 Heart to Heart

國立中正  出版
2017/03/14 出版

謹以本書獻給30年來,為臺灣舞台付出的所有工作者及觀眾 30篇經典對談.60位精采人物 帶您深入音樂、戲劇、舞蹈、文學等藝術核心 探究親情、愛情、人生觀等舞台之外的生活點滴 國家兩廳院30周年.PAR表演藝術雜誌25周年鉅獻 瞭解藝術家的創作意念.深入他們的內心世界 【康寧漢×林懷民】 康寧漢:我不希望重複用過的概念,我相信永遠都有新的東西在等待著你,只要你懂得怎樣去尋獲它。 林懷民:我們喜歡面對難題,也必須喜歡難題,否則我們就不會進這一行了。 【張艾嘉×羅曼菲】 張艾嘉:生命無法控制,太多事無法料到,我學會將很多事情「交出去」。 羅曼菲:我常比方人生是個party,我只不過是累了先回家睡覺,朋友不必為我悲傷。所以會比較豁達,因為真的沒什麼好計較的。 【侯文詠×許芳宜】 許芳宜:舞者這麼漂亮、這麼短暫的生命卻不會被記住,所以舞者要很自私、很現實地滿足自己,在這麼短暫的時間中,我希望可以做最多的事情。 侯文詠:舞者想的是怎樣使用身體,醫生想的則是怎樣不讓身體壞得那麼快。跳舞真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從醫學的觀點來看舞台上的舞者,他們實在是幸運到不行。 《PAR表演藝術》的「藝次元曼波」單元,多年下來邀集許多知名人物進行對談,談話過程中不時激盪出各種智慧的花火和幽默機智的言語,令讀者更加深入了解藝術家們的內心世界和創作意念,向來都是最受歡迎的單元之一。 今年正逢國家兩廳院30周年暨《PAR表演藝術》25周年,為此特別精挑集結30篇、共60位藝文人物的精彩對談,與讀者共享他們在步出劇場、舞台之外,不為大家所熟知的另一面。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Who,s Afraid of 林奕華:在劇場,與禁忌玩遊戲

徐硯美  著
國立中正  出版
2016/01/06 出版

我總是有問題想問。而且,我發現被問的人,面上很容易便露出一抹難色。換回來的,有時候是沉默,有時候是一些衍生更多問號的問題。也不知道確實是從哪一部戲開始,臺上延伸到臺下,排戲變成了看戲,被問問題的,也由演員發展到觀眾。 劇場的思考性,在大多數人眼中,是編導做好的菜式,分享給來吃飯的人大快朵頤。一旦位置有變,角色有變,戲劇對觀眾的要求,便成了一種禁忌。 觀眾為什麼不可以和演員一樣,以看戲時遇上的一個又一個問題,以個人化體驗賦予這齣戲對他獨特的意義,如同「參與創作」?這一點,考驗的不止是當下觀眾的主動性,而是長久以來把我們培養成這樣「觀看」的文化。 如果說我的創作真有與禁忌玩遊戲,我想,出發點和成果都是相同的——「為什麼」。 ——林奕華   我們今天所處的現代,焦慮無所不在。因為有了社群網路的快捷傳播,知識變成了資訊,過去的經典被稀釋,時間的抽離使談論一切核心、本質的事物成為了一種禁忌。但其實經典生成的理由和目的,都是為了讓時間在人身上產生「意義」。少了時間,也就少了意義,現代人生命又該在何處落腳或安頓? 徐硯美在非常林奕華的作品中,看到它花了許多「時間」提煉出的「意義」,它一層層地剖析引起「現象」的文化,帶出了一個又一個的「議題」,像是透過性的禁忌,來談「性」;透過形象的假,來談「自我的真」;透過成長的痛,來談「痛的成長」;透過自我中心的歡樂,來談「自我的悲苦」,透過權力底下物化的愛,來談「愛底下虛無的權力」。 性、形象、成長、自我中心、愛,徐硯美從這五個主題入手,寫下關於林奕華作品的心得,希望觀眾、讀者在所看的戲中、在人生中,能再一次省思「時間」對人們的真實意義,能夠多幾次「我再想想」的機會。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蝴蝶書:西夏旅館 劇場顯影

魏瑛娟  著
國立中正  出版
2014/08/19 出版

旅館之中猶有旅館 凝視之中別有凝視 「我們」之中、之外,還有無數的我們 在名字、文字、記憶與歷史之間流轉的 是傷害或是愛 你的閱讀方式決定了你的命運 本書收錄: (「光之卷」主要內容) ●魏瑛娟首部出版作品、2014年最新(也是創作以來篇幅最長)編導作品《西夏旅館‧蝴蝶書》劇本 ●以改編、時間、迷障、二元、平行、曖昧、寫真、認同……等多組關鍵字串連的極珍貴完整導演訪談。 ●戲劇學者、資深劇場編導周慧玲教授專文導讀。 (「影之卷」主要內容) ●醞釀劇本過程中,魏瑛娟於寧夏、蒙古、圖博、印度等地留下的多幀攝影作品,以及在台北,在排練場,最牽動心境的畫面。 ●「籌製初期導演文件」──包含影像、主視覺、音樂、舞蹈、物件、裝置計畫、劇本書出版……等最初構想的說明,以及圖尼克家族年表。   魏瑛娟自述「蝴蝶書」之名及其靈感,來自駱以軍的長篇小說代表作《西夏旅館》終章〈圖尼克造字〉,因驚豔於小說家的造字創意,這個模仿蝴蝶飛行姿態的新文字。 一來有莊周夢蝶之意,探討真實與虛幻; 二來台灣是蝴蝶王國,正呼應土地認同議題; 三來呼應劇本的陰陽結構(上下兩部),西夏旅館與蝴蝶書互為雙生。 故事自造字展開,並以「寫真劇場」概念進行多項平行創作,建構出戲中攝影家主角圖尼克的主觀寫真世界,擬仿推理故事,在命運迷宮尋找救贖與自我,由此為觀眾創生出六小時的全方位觀劇體驗。 在劇本《西夏旅館‧蝴蝶書》上集(陽本)中,魏瑛娟運用「西夏文字藝術節」帶領觀眾進入字謎遊戲,並討論文字與攝影何者更能寫真;同時也解構了小說《西夏旅館》原本的歷險故事、歷史因緣,重新編造、串連起層疊牽動或對照的人物關係。 在下集(陰本)裡,則舉辦起「台灣之光」寫真比賽,藉由「相機出草」獵人頭遊戲,質疑所謂的寫真或寫實,與小說家駱以軍在劇場中進行平行創作的對話,蘊含更 豐富的女性觀點與台灣關懷,也將訊息與思考的可能性開放給觀眾:每人都有其獨特的陰本──每人都有一座必須歷險的旅館,不同的閱讀方式決定了不同的命運 ──《蝴蝶書》即是魏瑛娟讀完《西夏旅館》之後浮現、重構的陰本,意象、意義更展開至超乎想像的規模與境界,小說《西夏旅館》也成了推動人物行動的關鍵道 具,也是尋訪命運的重要線索。 本書並收錄多幀魏瑛娟近年行旅途中攝影作品,在寫真影像生成的過程中,時時充滿虛幻與真實的辨證,也是啟發她將寫真 /攝影與劇場藝術嘗試進行結合重要原因之一。除此之外,劇本多處設定與情境,乃至演出籌製過程所需創意如空間、影像、服裝等,皆與攝影密切相關,與文字文 本並存於本書,也邀請讀者/觀眾自行細細玩味劇場、文本與攝影之間更多的可能,並重新發現「寫真」一詞的深刻底蘊。 關於魏瑛娟的劇場編導作品──台灣夢首部曲《西夏旅館‧蝴蝶書》   駱以軍45萬字史詩文學鉅作 魏瑛娟330分鐘魔幻寫真劇場 上下兩集 結合攝影與劇場 跨越千年 瘋魔歷險 以寫真之術 尋獵如煙消逝百年帝國與離奇島國身世   作為魏瑛娟「臺灣夢」首部曲,她結構最龐大,格局最恢宏的劇場創作,此劇以「寫真劇場」概念發端,邀請十多位創作者進行平行創作,跨越、交織各種領 域不同形式內容(小說、劇本、演出、裝置、攝影、音樂與聲音……)與文學進行一場獨特而繁複的劇場表演立體對話。以陽、陰對映/對應的「蝴蝶書」概念,呈 現這部關於異族人、變形者、混血者的創傷救贖、離散追尋、仇恨和解的瘋癲妖異魔幻傳奇;也談家國、歷史、自我、命運、文字、影像、性別等等的真實與虛幻, 並藉以更開闊地思索作為「台灣人」的核心價值。   ●創作社第23號作品 ●國藝會第四屆表演藝術追求卓越專案 ●2014第十六屆臺北藝術節.廣藝基金會委託創作 ●2014年8月29日世界首演於台北 本書特色 ◎魏瑛娟首部劇場書/劇本書出版作品 ◎收錄魏瑛娟2014年最新(也是創作以來篇幅最長)編導作品《西夏旅館‧蝴蝶書》 ◎發想自知名小說家駱以軍經典鉅著《西夏旅館》,也是對話與致敬之作。 ◎以改編、時間、迷障、二元、平行、曖昧、寫真、認同……等多組關鍵字串連的珍貴導演訪談。 ◎醞釀劇本過程中,魏瑛娟於寧夏、蒙古、圖博、印度等地留下的多幀攝影作品,以及在台北,在排練場,最牽動心境的畫面。 ◎收錄「籌製初期導演文件」──包含影像、主視覺、音樂、舞蹈、物件、裝置計畫、劇本書出版……等最初構想的說明,以及圖尼克家族年表。 圖尼克家族/台灣大事年表 (2013年以前)書寫劇本前,為圖尼克家族整理了一份年表。後來的編寫、導演不一定依此年表,多有修正。   1914 日本佔領中國濟南。圖尼克祖父圖建國出生。 1934 中華民國政府對福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開戰。圖尼克父親圖漢民出生。 1945 美在日投下原子彈。台灣「光復」。圖建國與圖漢民母親離異。 1947 二二八事件。 1948 圖建國任職國民黨寧夏鐵路局,結識女知青胡靜。 1949 中共建國。中華民國政府遷往台灣。圖建國、胡靜生下兒子圖夏白。圖建國帶全家經圖博逃往加爾各答。圖漢民被父親圖建國遺棄於青藏高原。潘刺桐母親潘女為半山仔流氓污辱。 1950 蔣介石在台灣「復行視事」。韓戰爆發。美國戰艦開入台灣海峽協防。陳水扁、馬英九出生。潘刺桐出生,被送做童養媳。 1954 洪曉陽母女命案。圖漢民抵達台灣。 1955 國民黨軍隊放棄大陳島。孫立人事件。 1964 彭明敏被捕。魏瑛娟出生。  1966 中國文革開始。 1967 駱以軍出生。 1968 九年國民義務教育開始。陳映真入獄。柏楊入獄。潘刺桐小學畢業。 1970 圖漢民被捕。 1971 台灣退出聯合國。保釣大遊行。潘刺桐與圖漢民初識。 1972 台灣與日本斷交。潘刺桐與圖漢民成婚。 1973 蔣經國宣布「十大建設」計劃。圖尼克出生。 1975 蔣介石病世。廣電法規定台語歌一天只能兩首。碧海出生。 1976 寒流開播。電影《梅花》引發熱潮。 1977 彭歌在《聯合報》為文批評鄉土文學,掀起「鄉土文學論戰」。中壢事件。 1978 蔣經國、嚴家淦就任正副總統。台灣與美斷交。 1979 黃信介等人創辦《美麗島》雜誌。美麗島事件爆發。 1981 馬英九回台。 1984 蔣經國、李登輝就任正副總統。 1986 民進黨成立。 1987 台澎解嚴。開放大陸探親。 1988 蔣經國去世,李登輝繼任總統。五二〇事件。 1989 鄭南榕自焚。 1990 野百合運動。圖尼克與父親爭執。圖漢民拋妻棄子離家。 1991  李登輝終止動員堪亂時期臨時條款。萬年國會全體辭職。 1994 陳水扁任台北市長。 1996 台灣首次總統直選,李登輝、連戰當選正副總統。劉邦友血案。中國飛彈瞄準台灣。 1997 白曉燕案。 1998 陳水扁北市長競選落選。圖尼克、碧海初識。 1999 九二一大地震。 2000 陳水扁、呂秀蓮當選正副總統。圖尼克向碧海求婚。 2004 三一九槍擊案。圖尼克與碧海激烈爭吵。圖尼克入西夏旅館拍照。 2008 馬英九、蕭萬長當選正副總統。駱以軍《西夏旅館》小說出版。 2009 魏瑛娟帶《西夏旅館》赴義大利旅行。 2011 駱以軍同意《西夏旅館》搬上舞台。 2012 《西夏旅館》劇場版籌劃製作開始。 2014 太陽花運動。《西夏旅館・蝴蝶書》演出。《蝴蝶書》出版。西夏旅館更名蝴蝶民主旅館。 2049 碧海巧遇羅乙君。 2056 台北爆發武裝革命。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遺憾先生遺憾的包裹掉進了遺憾的海:黎煥雄劇場文集

黎煥雄  著
國立中正  出版
2014/07/20 出版

內容簡介 一個劇場導演粋的私文件 混雜夢與現實 虛構與記錄 風格與底藴的任意門 本書收錄台灣中生代劇場導演/詩人黎煥雄自一九八六年參與劇場編導工作以來,發表或未曾發表的詩、散文、小說、劇本。透過書信往返的形式,揭露他長期以來對於劇場創作的思索。 特色 全書共二十萬字,總結劇場導演黎煥雄迄今的文字創作。

9 特價54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未竟之業:曙光

陽光劇團  著
國立中正  出版
2012/12/04 出版

法國劇場鐵娘子亞莉安.莫虛金繼《浮生若夢》之後,再度推出令人嘆為觀止的史詩鉅作!《未竟之業》發想自《環遊世界八十天》作者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的冒險小說,講述懷抱拍攝無聲電影大夢,1914年的一間巴黎小酒館全體總動員,齊心協力拍攝帝國殖民年代前往火地群島冒險旅程的故事。懷抱愛與夢想,跨越百年時空傳達最感人的手作溫度,也是創團48年來,法國陽光劇團創作精神的最佳寫照!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渴望之書

國立中正  出版
2009/02/26 出版

《美麗失敗者》作者最燦爛動人的繪本詩集,風格強烈塗鴉隨筆、隱晦卻富含幽默的詩作。菲利普‧格拉斯為其譜曲,同名音樂創作靈感來源!國內藝文名家(柯恩Fans)不計稿酬傾心合譯:詹宏志、楊澤、詹偉雄、張照堂、鴻鴻、黎煥雄、鍾永豐、李三沖、林蔚昀、廖月娟、張世倫、周月英、臥斧、郭品潔、尉遲秀…。《渴望之書》的情感是跨越國界的。這些詩是李歐納‧柯恩在南加州伯地山的禪修中心,在洛杉磯、蒙特婁,在孟買寫的,距他上一本詩集的出版已經超過二十個年頭。這本燦爛動人的詩集同時收錄了詩人頑皮挑釁的畫作,這些作品和玄思冥想、無始無終卻又隱隱透露著晦暗幽默的詩作相映成趣。極限音樂巨匠菲利普.格拉斯(Philip Glass),和「搖滾樂界的拜倫」、加拿大籍詩人歌手李歐納.柯恩(Leonard Cohen),兩位當代最重量級的藝術家醞釀多年,首次以柯恩2006年發表的詩畫集《渴望之書》為名,掀起跨界合作的話題。格拉斯以六年的時間,為柯恩的22首詩譜曲,運用四位歌者與小型樂團的編制,融合柯恩過去20年來的插畫投影,成為一場文學、視覺與音樂相互交合的盛宴。本書完整收錄台灣藝術節《渴望之書》亞洲首演,中英歌詞對照收藏之用。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